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和教学评价的概念、意义、功能的角度出发,将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划分为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策略和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并对这两部分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适应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效益。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 评价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实施中进行系统决策活动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并随体育教学情境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据此,体育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体育教学准备策略、体育教学实施策略和体育教学评价策略。笔者仅对其中的体育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一些理论讨论。
一、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中教学行为作出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价值取向在所有的评价活动中具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教学评价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看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发展,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动力。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定向和教育等功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实施合理的测量和评价,使系统成为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学中的情况,发现其中的各种不足,通过分析其具体原因,从而更好地控制、调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发展。
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统一的活动,单独的教、单独的学或者只是教和学的简单相加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具体的大纲要求,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行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结果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和成绩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和提高,其中包括学生在个性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所以、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师教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效果的价值判断。
所以,体育教学评价策略就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其中包括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策略和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控制、调节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二、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策略
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测定和诊断学生是否達到体育教学目标和达到程度。其中包括:确定学习评价依据、编制学习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评价方法,实施学习评价活动、分析学习评价结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应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以下五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社会态度。以上表述可以清晰说明,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在增强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上,我们应该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以衡量学生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体能、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评价内容不应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能,更应包括体质、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心理表现,社会能力等方面,是多元内容综合性评价。对于知识、体能、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评价适合定量的客观评价,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心理表现等则很难做出定量的客观评价,需要运用定性的主观评价。所以,学生体育学习评价需要将定量的客观评价和定性的主观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改善程度作出公正评价。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以便学生扬长补短促进自身全面进步与发展,最终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喜悦。所以,要即时将各种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不断进步。另外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和尊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术的差异,将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通过相对性评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逐步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策略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编制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运用定量的客观评价和定性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分析学生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学习结果。
三、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
教师体育教学成效的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教师体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测定和诊断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通过评价,体育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情况,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提供具体和准确的反馈信息。评价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对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评价形式包括:1.教师自我评价。采用自我分析或自我反思的方法,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情况;2.学生评价。可以反映出师生人际关系、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情况;3.同行、专家评价。易于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易于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4.学生成绩分析,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评价内容包括:1.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否从课程、领域、水平、单元、课时五个层面,达到全面性与具体性相结合;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具体内容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3.体育教学行为的选择与组合,是否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教学环境、教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否从教学诸因素出发,以班级制为基本组织形式,将多样的、多维度的组织形式综合集结;5.体育教案的编写,是否是个性化的、灵活的、简略的;6.体育课堂管理,能否应对偶发事件,对学生活动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7.直接体育教学行为,能否以通俗准确的讲解和规范优美的示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完成教育任务;8.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如何。
评价时,应主要注意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体育课程最终目的是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最主要的依据。同时,教学评价不仅应注意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应注意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和学习前后的体育行为、心理变化等。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1-140,303-314.
[2]高慎英.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40-43.
[3]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6-9.
[4]单炯.试论体育学科的教学策略[J].体育科研,2000,(2):39-41.
[5]钱钧.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18-121.
[6]郑春六.教学策略的“三个转变”[J].河南教育,2003,(6):3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 评价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实施中进行系统决策活动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并随体育教学情境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据此,体育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体育教学准备策略、体育教学实施策略和体育教学评价策略。笔者仅对其中的体育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一些理论讨论。
一、教学评价与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中教学行为作出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价值取向在所有的评价活动中具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教学评价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看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发展,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动力。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定向和教育等功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实施合理的测量和评价,使系统成为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学中的情况,发现其中的各种不足,通过分析其具体原因,从而更好地控制、调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发展。
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统一的活动,单独的教、单独的学或者只是教和学的简单相加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具体的大纲要求,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行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结果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和成绩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和提高,其中包括学生在个性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所以、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师教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效果的价值判断。
所以,体育教学评价策略就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其中包括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策略和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控制、调节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二、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策略
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测定和诊断学生是否達到体育教学目标和达到程度。其中包括:确定学习评价依据、编制学习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评价方法,实施学习评价活动、分析学习评价结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应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以下五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社会态度。以上表述可以清晰说明,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在增强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上,我们应该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以衡量学生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体能、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评价内容不应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能,更应包括体质、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心理表现,社会能力等方面,是多元内容综合性评价。对于知识、体能、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评价适合定量的客观评价,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心理表现等则很难做出定量的客观评价,需要运用定性的主观评价。所以,学生体育学习评价需要将定量的客观评价和定性的主观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改善程度作出公正评价。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以便学生扬长补短促进自身全面进步与发展,最终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喜悦。所以,要即时将各种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不断进步。另外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和尊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术的差异,将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通过相对性评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所取得的进步,逐步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策略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编制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运用定量的客观评价和定性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分析学生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学习结果。
三、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策略
教师体育教学成效的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教师体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测定和诊断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通过评价,体育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情况,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提供具体和准确的反馈信息。评价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对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评价形式包括:1.教师自我评价。采用自我分析或自我反思的方法,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情况;2.学生评价。可以反映出师生人际关系、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情况;3.同行、专家评价。易于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易于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4.学生成绩分析,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评价内容包括:1.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否从课程、领域、水平、单元、课时五个层面,达到全面性与具体性相结合;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具体内容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3.体育教学行为的选择与组合,是否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教学环境、教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否从教学诸因素出发,以班级制为基本组织形式,将多样的、多维度的组织形式综合集结;5.体育教案的编写,是否是个性化的、灵活的、简略的;6.体育课堂管理,能否应对偶发事件,对学生活动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7.直接体育教学行为,能否以通俗准确的讲解和规范优美的示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完成教育任务;8.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如何。
评价时,应主要注意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体育课程最终目的是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最主要的依据。同时,教学评价不仅应注意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应注意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和学习前后的体育行为、心理变化等。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1-140,303-314.
[2]高慎英.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40-43.
[3]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6-9.
[4]单炯.试论体育学科的教学策略[J].体育科研,2000,(2):39-41.
[5]钱钧.体育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18-121.
[6]郑春六.教学策略的“三个转变”[J].河南教育,200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