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分析茨淮新河河道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做好日常维护、强化目标管理、搞好水土开发、坚持依法治水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茨淮新河河道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茨淮新河;河道工程;问题;原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72-02
茨淮新河上起沙颍河茨河铺,经4市7县(区),于怀远县荆山口入淮河,全长134.2 km,总流域面积7 127 km2,属国家大(Ⅰ)型水利工程,其分泄沙颍河洪水最大为2000 m3/s,分泄内涝水1 400 m3/s,为豫皖2省100万hm2耕地扩大了排水出路,直接除涝面积2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8.73万hm2。茨淮新河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等社会效益[1]。但是,由于茨淮新河兴建时财力薄弱、物资匮乏、施工仓促、标准偏低,使其先天不足,加之岁修维护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工程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就河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河道工程的科学建设。
1 河道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堤防防洪标准低
茨淮新河为人工河道,堆积堤防所用的弃土没有进行分层碾压,土体密实度差,坝体抗剪强度低,每逢暴雨季节,频现安全隐患[2]。其中,茨淮新河漯阜铁路以东右岸有2.3 km长的沙土段,堤防水土流失严重,大型雨淋沟密布,已危及堤防安全。另外,茨淮新河与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均有交汇,交汇处水流产生的漩涡长期冲刷河岸,导致岸坡不稳,从茨河铺到漯阜铁路桥之间的河岸崩塌就有32处,大量的沙土冲至河中,造成河床抬高,使河道分洪能力降低。
1.2 管理范围违规设障多
受“靠水吃水”思想的影响,加之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沿河群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耕种、违章建房、乱设码头、兴建预制场以及设置违章渔具、迷魂阵等较为普遍。水管部门多次组织人力、物力依法开展清障工作,但由于点多面广,往往收效不大,且容易发生反弹[3]。清障困难重重,巩固难上加难。
1.3 涉河项目管理难度大
虽然河道管理单位依照规定全面监管,但是随着沿河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涉河建设项目繁多,日常监管任务繁重,涉河建设项目仍存在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不按批准内容实施的问题;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利工程、影响防洪安全,区域水系调整、河势变更、河床扩挖和破堤等情况逐渐增多,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1.4 达标创建存在问题多
按照省水利厅有关要求,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单位应在“十二五”期间开展达标创建工作,并应达到省3级以上管理单位标准要求。但对照《安徽省河道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茨淮新河工程堤防现状及管理工作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养护经费匮乏、堤防管理粗放、防汛物料不足、监测项目不齐、管理标牌不全、绿化存在空白、护岸护坡较少、防汛道路不畅、局部高程不够、还存险工险段等。时至今日,达标创建工作仍然无法开展。
1.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差
茨淮新河堤顶一般宽80 m左右,外堤坡宽25~35 m,滩地宽50~70 m,蓄水深3~5 m,水面宽180 m左右,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达4 000 hm2,水面约4 000 hm2,具有河道深、水质好、滩地堤坝宽阔、可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较丰富等特点。然而,良好的水土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水利综合经营不景气。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多
茨淮新河工程建设未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组织建设,自1971年开工至1992年竣工,历时21年,属“三边”工程。堤防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且工程竣工至今未验收,工程建设中出現的诸多问题无法定性,没有明确为遗留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及修补措施[4]。例如,漯阜铁路以东右岸2.3 km的沙土堤段,属于筑堤材料选择不当;河流交汇处冲刷崩岸,属于缺乏有效控制与防护设施等。这些问题均属原建设项目需要整改的遗留问题,但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2 岁修经费欠额难到位
据测算,茨淮新河工程年度维修养护费用缺口较大,地方政府财政无法足额及时到位,致使工程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工程面貌差,隐患多[5]。工程长久运行以来,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隐患频繁出现,局部险情持续扩展。
2.3 运行管理工作不周全
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单位侧重于土地收益工作,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一些问题。如工程巡查、观测不及时,对雨淋沟、跌窝、漏洞等未能及时除险加固,对违章现象未能有效制止等。加之监管不力,近年来,社会车辆雨天通过堤顶道路毁坏防汛通道、涉河在建项目毁坏局部堤防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 治理措施
3.1 理顺管理体制是前提
茨淮新河工程应按水系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参照怀洪新河管理机制,实行流域管理,以强化工程管理,推动流域协调发展,实行茨淮新河防汛抗旱统一调度;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区之间的利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拓宽管理经费投入渠道,确保正常的维修经费来源[6]。
3.2 做好日常维护是根本
充分认识河道工程日常维护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河道工程的巡查和日常维护工作,发现工程隐患及时处理,根据隐患和险情,采取灌浆、护岸、护坡等技术处理措施加固险工险段,提高工程的防洪能力。抓住国家对灌区续建配套投入机遇,对沿河电灌站进行更新改造,提升灌排保障能力。茨淮新河各管理单位应以达标创建为抓手,以巡堤查险为基础,以水行政执法为保障,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茨淮新河堤防达标进程,提升工程管理与服务水平。 3.3 强化目标管理是关键
水管单位应优化管理方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水利创收“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做到巡堤经常化、防汛制度化、管理规范化[7-8]。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探索堤防管理新模式,逐步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订考评实施细则,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4 搞好水土开发是出路
茨淮新河工程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不断提升水土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股份合作、合资、租赁等形式投资开发茨淮新河水土资源,使河道工程管理走向良性循环,实现“以河养河、以堤养堤”的目标。
3.5 坚持依法治水是保障
以《水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对乱占河道、非法取土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9]。同时加大水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等节点,广泛、深入宣传水法规。
4 参考文献
[1] 屈晓东.浅议茨淮新河灌区节水改造的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79.
[2] 史其林.茨淮新河河道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江淮水利科技,2012(3):20-22.
[3] 張书宝.安徽省茨淮新河调度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2(5):69-70.
[4] 代刘静.阜阳市河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淮水利科技,2014(1):4-5.
[5] 陈柏生.治淮史册上的光辉篇章:茨淮新河系列报道之一[J].治淮,1994(12):29-30.
[6] 张书宝.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J].治淮,2008(7):24-25.
[7] 罗汉.浅析茨淮新河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治淮,2001(12):11-12.
[8] 李勤.茨淮新河工程的管理思路研究[J].治淮,2006(1):10-11.
[9] 张书宝.浅析茨淮新河防汛抗旱调度[J].治淮,2013(4):23-24.
关键词 茨淮新河;河道工程;问题;原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72-02
茨淮新河上起沙颍河茨河铺,经4市7县(区),于怀远县荆山口入淮河,全长134.2 km,总流域面积7 127 km2,属国家大(Ⅰ)型水利工程,其分泄沙颍河洪水最大为2000 m3/s,分泄内涝水1 400 m3/s,为豫皖2省100万hm2耕地扩大了排水出路,直接除涝面积2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8.73万hm2。茨淮新河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等社会效益[1]。但是,由于茨淮新河兴建时财力薄弱、物资匮乏、施工仓促、标准偏低,使其先天不足,加之岁修维护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工程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就河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河道工程的科学建设。
1 河道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河道堤防防洪标准低
茨淮新河为人工河道,堆积堤防所用的弃土没有进行分层碾压,土体密实度差,坝体抗剪强度低,每逢暴雨季节,频现安全隐患[2]。其中,茨淮新河漯阜铁路以东右岸有2.3 km长的沙土段,堤防水土流失严重,大型雨淋沟密布,已危及堤防安全。另外,茨淮新河与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均有交汇,交汇处水流产生的漩涡长期冲刷河岸,导致岸坡不稳,从茨河铺到漯阜铁路桥之间的河岸崩塌就有32处,大量的沙土冲至河中,造成河床抬高,使河道分洪能力降低。
1.2 管理范围违规设障多
受“靠水吃水”思想的影响,加之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沿河群众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耕种、违章建房、乱设码头、兴建预制场以及设置违章渔具、迷魂阵等较为普遍。水管部门多次组织人力、物力依法开展清障工作,但由于点多面广,往往收效不大,且容易发生反弹[3]。清障困难重重,巩固难上加难。
1.3 涉河项目管理难度大
虽然河道管理单位依照规定全面监管,但是随着沿河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涉河建设项目繁多,日常监管任务繁重,涉河建设项目仍存在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不按批准内容实施的问题;建设过程中损坏水利工程、影响防洪安全,区域水系调整、河势变更、河床扩挖和破堤等情况逐渐增多,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1.4 达标创建存在问题多
按照省水利厅有关要求,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单位应在“十二五”期间开展达标创建工作,并应达到省3级以上管理单位标准要求。但对照《安徽省河道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茨淮新河工程堤防现状及管理工作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养护经费匮乏、堤防管理粗放、防汛物料不足、监测项目不齐、管理标牌不全、绿化存在空白、护岸护坡较少、防汛道路不畅、局部高程不够、还存险工险段等。时至今日,达标创建工作仍然无法开展。
1.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差
茨淮新河堤顶一般宽80 m左右,外堤坡宽25~35 m,滩地宽50~70 m,蓄水深3~5 m,水面宽180 m左右,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达4 000 hm2,水面约4 000 hm2,具有河道深、水质好、滩地堤坝宽阔、可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较丰富等特点。然而,良好的水土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水利综合经营不景气。
2 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多
茨淮新河工程建设未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组织建设,自1971年开工至1992年竣工,历时21年,属“三边”工程。堤防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且工程竣工至今未验收,工程建设中出現的诸多问题无法定性,没有明确为遗留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及修补措施[4]。例如,漯阜铁路以东右岸2.3 km的沙土堤段,属于筑堤材料选择不当;河流交汇处冲刷崩岸,属于缺乏有效控制与防护设施等。这些问题均属原建设项目需要整改的遗留问题,但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2 岁修经费欠额难到位
据测算,茨淮新河工程年度维修养护费用缺口较大,地方政府财政无法足额及时到位,致使工程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工程面貌差,隐患多[5]。工程长久运行以来,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隐患频繁出现,局部险情持续扩展。
2.3 运行管理工作不周全
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单位侧重于土地收益工作,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一些问题。如工程巡查、观测不及时,对雨淋沟、跌窝、漏洞等未能及时除险加固,对违章现象未能有效制止等。加之监管不力,近年来,社会车辆雨天通过堤顶道路毁坏防汛通道、涉河在建项目毁坏局部堤防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 治理措施
3.1 理顺管理体制是前提
茨淮新河工程应按水系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参照怀洪新河管理机制,实行流域管理,以强化工程管理,推动流域协调发展,实行茨淮新河防汛抗旱统一调度;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区之间的利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拓宽管理经费投入渠道,确保正常的维修经费来源[6]。
3.2 做好日常维护是根本
充分认识河道工程日常维护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河道工程的巡查和日常维护工作,发现工程隐患及时处理,根据隐患和险情,采取灌浆、护岸、护坡等技术处理措施加固险工险段,提高工程的防洪能力。抓住国家对灌区续建配套投入机遇,对沿河电灌站进行更新改造,提升灌排保障能力。茨淮新河各管理单位应以达标创建为抓手,以巡堤查险为基础,以水行政执法为保障,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茨淮新河堤防达标进程,提升工程管理与服务水平。 3.3 强化目标管理是关键
水管单位应优化管理方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水利创收“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做到巡堤经常化、防汛制度化、管理规范化[7-8]。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探索堤防管理新模式,逐步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订考评实施细则,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4 搞好水土开发是出路
茨淮新河工程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不断提升水土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股份合作、合资、租赁等形式投资开发茨淮新河水土资源,使河道工程管理走向良性循环,实现“以河养河、以堤养堤”的目标。
3.5 坚持依法治水是保障
以《水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对乱占河道、非法取土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9]。同时加大水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法制宣传日”等节点,广泛、深入宣传水法规。
4 参考文献
[1] 屈晓东.浅议茨淮新河灌区节水改造的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79.
[2] 史其林.茨淮新河河道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江淮水利科技,2012(3):20-22.
[3] 張书宝.安徽省茨淮新河调度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2(5):69-70.
[4] 代刘静.阜阳市河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淮水利科技,2014(1):4-5.
[5] 陈柏生.治淮史册上的光辉篇章:茨淮新河系列报道之一[J].治淮,1994(12):29-30.
[6] 张书宝.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J].治淮,2008(7):24-25.
[7] 罗汉.浅析茨淮新河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治淮,2001(12):11-12.
[8] 李勤.茨淮新河工程的管理思路研究[J].治淮,2006(1):10-11.
[9] 张书宝.浅析茨淮新河防汛抗旱调度[J].治淮,2013(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