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首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通知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8年7期
其他文献
目的 阐明POEMS综合征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2例POEMS综合征与22例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 POEMS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CIDP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运动潜伏期(DML)明显减低,远端潜伏期指数(TLI)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OEMS组神经传导阻滞出现率较CIDP组低,
癫痫患者突然意外死亡(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是指检证明没有解剖和毒理学原因的癫痫患者的突然死亡,它是慢性癫痫患者抽搐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目的 探讨胶质瘤生物学特性与相毗邻纤维束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 对24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TI检查,重建出肿瘤周围纤维束三维图,获得瘤周纤维束的状态:被推移、浸润或者破坏.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瘤实体标本的MMP-9、CD44、VEGF、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VEGF与Ki-67的表达在高级别胶质瘤中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而MMP
目的 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丹参注射液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期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成年大鼠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预诱导后施加10mL/L丹参注射液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运用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在诱导后细胞与经新生大鼠海马获取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技术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巾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13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常规测定肺通气功能后,采用二氧化碳(CO2)重复呼吸方法 ,增加PETCO2,从45 mm Hg上升至70 mm Hg.连续记录并计算在不同PETCO2水甲时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 PETCO2达到70mm Hg的实验时间在
目的 探索β分泌酶抑制剂对冈田酸(OA)诱导的PC12细胞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代谢的影响. 方法 10 nmol/LOA作用4 h、8 h、16 h、24h及48 h诱导PC12细胞tau磷酸化,加β分泌酶抑制剂干预,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全长APP和β-C末端片段(βCTF). 结果 10 nmol/L OA对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05例经综合措施治疗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死亡23例.存活82例,其中恢复良好20例.中残37例.重残19例,植物生存6例. 结论 早期应用激素、亚低温、高压氧及尼莫地平等综合措施能有效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
通常人们认为年幼期大脑环路具有很大可变性,但最终在成年期固定下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报告,成年期神经元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固定于某处。
期刊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DK4和cyclin D1表达的调节以及黄连素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给药组(n=15)、正常组(n=5)、假手术组(n=15)和模型组(n=15).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 1 h后再灌注1 d,3 d,5 d,用HE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缺血中心区和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大鼠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又分为2,4,8周三个时相点,每时相点12只.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h颈内动脉输注3x106个BrdU标记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