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碑》是新闻界的前辈杨继绳先生的作品,我怀着景仰的心情阅读了此书,这倒不因为我是业内的晚辈,而是因为对书中上世纪60年代大饥荒真相的敬畏。
杨继绳说书名原打算叫“天堂之路”,后改为“墓碑”。“墓碑”大致有四重意思:一是为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饥荒中饿死的中国人立墓碑:第三,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问题立下墓碑;第四,为个人不确定的未来立墓碑,从个体的苦难体验,到集体的苦难反思,他奉献出这方黝黑沉重的墓碑,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它去探寻那并不遥远的真相。
关于这段历史,我早前看过杨显惠先生的《定西孤儿院纪事》,这位杨先生刻画之惨烈曾让我多夜不曾入眠,作为一个80后生人,我完全没有关于饥饿的记忆,更无法想象吃白鹭屎、观音土甚至粪蛆充饥。只是依稀记得孩提时代听过老辈人零碎地提过那些忍饥挨饿的故事,这对于说者是一种痛苦的反刍,对于听者也是粗浅的悲哀。多数人都选择性地遗忘和忽略,直到这本《墓碑》的横空出世,它有30页是参考文献的目录。
无论是书中作者的亲生经历还是采访所得,如果不是基于偏见或者囿于利益,恐怕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尽管是那样泣血和阴森的真相。前十四章是杨先生调查十多个省市获取的关于1959~1961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民生状况,无论是天府之国的四川,还是天下粮仓的吉林,或者燕赵之地、齐鲁之乡都免不了饿殍遍野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死亡人数和死亡过程的描绘惨不忍睹 后十四章是杨先生综合各方史料,对于饥荒发生的原因进行的分析,他认为饥荒不在于自然灾害、苏联违约,而确确实实在于自己的原因——人祸。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当时合称为‘三面红旗’。这是1958年令中国人狂热的政治旗帜,是造成三年大饥荒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大饥荒的祸根。”杨继绳如是说。这么短暂的时间大量的人员死亡,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一次自然灾难,也超过了任何一次世界大战。我们今天阅读此书,还原那一段历史真相,拒绝主动或者被动的遗忘,不完全是为了算旧账,声讨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让悲剧不再重演或者变相地重演。
不过,这依然有一定的难度。新华社这位让人崇敬的老记者,他在退休前后费尽心机地获取各种珍贵材料,中途还不乏阻力重重,有些四五十年前的档案材料依然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他说,“作为新闻记者,我力求发表真实的报道和言论;作为学者,我有责任还历史的本來面目,并把真实历史告诉受蒙骗的更多人。”这对于当下习惯于炒作和八卦的读者和记者,或许都会有一些清凉作用。
相对于那个时代,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兴盛,让我们多了许多了解真相的渠道。只是,四五十年前,死难者和幸存者都难以知道真相,为何饿,为何亡,一切都云遮烟埋。我们要感谢这位新华社老记者,同时,我也看到杨继绳问当年驻饥荒重镇的同事:“作为新华社记者有责任向中央反映情况,你为什么不写‘内参’呢?”同事回答说:“亲眼看到说真话的人受那么多的摧残,我哪敢写‘内参’?”
这不单是记者的胆怯,还有很多很多曾经英勇无比的战士,都在那时消声了,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他们是畏惧于权力,每一个被集体化的公民都丧失了生活资源,必须依附于以“人民”命名的权力,而这权力的顶端只有一个浪漫的诗人。
除了不敢说话,我们在书中还看到了死在满仓粮库前的饥民,看到了宁愿饿死也不敢分掉生产队存粮的社员,或许我们会感慨他们纪律严明,不过,我们更应看到背后是对权力的畏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不吃是死,吃是比饿死还要痛苦的折磨与虐杀。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那是上古时候,可是到了近代,已经有些事情让死亡都显得苍白无力。
看罢此书,我的眼前能浮现那挣扎着嚼草根剥树皮抓蚂蚱充饥的母子,能浮现那骨瘦如柴倒毙在批斗场上的中年汉子,可是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也听不见我们的声音,只有这黝黑沉重的墓碑默默矗立在心间。我和杨先生一样,倾
向于相信,这立在心里的墓碑,不会遭人践踏,也不会被人拆除。
杨继绳说书名原打算叫“天堂之路”,后改为“墓碑”。“墓碑”大致有四重意思:一是为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饥荒中饿死的中国人立墓碑:第三,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问题立下墓碑;第四,为个人不确定的未来立墓碑,从个体的苦难体验,到集体的苦难反思,他奉献出这方黝黑沉重的墓碑,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它去探寻那并不遥远的真相。
关于这段历史,我早前看过杨显惠先生的《定西孤儿院纪事》,这位杨先生刻画之惨烈曾让我多夜不曾入眠,作为一个80后生人,我完全没有关于饥饿的记忆,更无法想象吃白鹭屎、观音土甚至粪蛆充饥。只是依稀记得孩提时代听过老辈人零碎地提过那些忍饥挨饿的故事,这对于说者是一种痛苦的反刍,对于听者也是粗浅的悲哀。多数人都选择性地遗忘和忽略,直到这本《墓碑》的横空出世,它有30页是参考文献的目录。
无论是书中作者的亲生经历还是采访所得,如果不是基于偏见或者囿于利益,恐怕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尽管是那样泣血和阴森的真相。前十四章是杨先生调查十多个省市获取的关于1959~1961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民生状况,无论是天府之国的四川,还是天下粮仓的吉林,或者燕赵之地、齐鲁之乡都免不了饿殍遍野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死亡人数和死亡过程的描绘惨不忍睹 后十四章是杨先生综合各方史料,对于饥荒发生的原因进行的分析,他认为饥荒不在于自然灾害、苏联违约,而确确实实在于自己的原因——人祸。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当时合称为‘三面红旗’。这是1958年令中国人狂热的政治旗帜,是造成三年大饥荒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大饥荒的祸根。”杨继绳如是说。这么短暂的时间大量的人员死亡,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一次自然灾难,也超过了任何一次世界大战。我们今天阅读此书,还原那一段历史真相,拒绝主动或者被动的遗忘,不完全是为了算旧账,声讨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让悲剧不再重演或者变相地重演。
不过,这依然有一定的难度。新华社这位让人崇敬的老记者,他在退休前后费尽心机地获取各种珍贵材料,中途还不乏阻力重重,有些四五十年前的档案材料依然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他说,“作为新闻记者,我力求发表真实的报道和言论;作为学者,我有责任还历史的本來面目,并把真实历史告诉受蒙骗的更多人。”这对于当下习惯于炒作和八卦的读者和记者,或许都会有一些清凉作用。
相对于那个时代,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兴盛,让我们多了许多了解真相的渠道。只是,四五十年前,死难者和幸存者都难以知道真相,为何饿,为何亡,一切都云遮烟埋。我们要感谢这位新华社老记者,同时,我也看到杨继绳问当年驻饥荒重镇的同事:“作为新华社记者有责任向中央反映情况,你为什么不写‘内参’呢?”同事回答说:“亲眼看到说真话的人受那么多的摧残,我哪敢写‘内参’?”
这不单是记者的胆怯,还有很多很多曾经英勇无比的战士,都在那时消声了,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他们是畏惧于权力,每一个被集体化的公民都丧失了生活资源,必须依附于以“人民”命名的权力,而这权力的顶端只有一个浪漫的诗人。
除了不敢说话,我们在书中还看到了死在满仓粮库前的饥民,看到了宁愿饿死也不敢分掉生产队存粮的社员,或许我们会感慨他们纪律严明,不过,我们更应看到背后是对权力的畏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不吃是死,吃是比饿死还要痛苦的折磨与虐杀。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那是上古时候,可是到了近代,已经有些事情让死亡都显得苍白无力。
看罢此书,我的眼前能浮现那挣扎着嚼草根剥树皮抓蚂蚱充饥的母子,能浮现那骨瘦如柴倒毙在批斗场上的中年汉子,可是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也听不见我们的声音,只有这黝黑沉重的墓碑默默矗立在心间。我和杨先生一样,倾
向于相信,这立在心里的墓碑,不会遭人践踏,也不会被人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