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很快,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却非常有限的。应引导学生,尝试自学的方式获取知识。其中,利用软件提供给用户的各种各样的帮助信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是计算机操作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该文作者用“函数的应用”教学实例,介绍了增加“帮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帮助系统;自学意识;自学方法;计算机基础;函数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pppp-0c
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非常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尽管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的知识总是落伍的:
1)机房软件和教材版本的更新很难与工作需求同步。比如去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我校中职各个专业统一订的教材还是OFFICE2002这个版本,而日常工作中早已普遍使用OFFICE2007版本。
2)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那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到没学过的知识,学生就会望而却步。
3)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应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为了适应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尝试自学的方式获取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实,随软件而来的最方便的老师就是软件的帮助系统,利用软件提供给用户的各种各样的帮助信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是计算机操作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每一个被用户接受而流行的软件都有一个也必有一个完整易用的“帮助”系统。它包括系统的最全面和最丰富的提示信息、帮助系统。既然叫它“帮助”,它就应该帮助我们学习和使用软件。这也是我和很多计算机操作者经常使用的。其实,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提到“帮助”信息的使用,但由于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体会不到它的好处,或者是遇到了问题后,想通过“帮助”解决但是无从下手。我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训练,将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
下面,我通过一个示例,谈一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如何进行“帮助”的教学。
1 课程和学法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教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也是我校大多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由于计算机的知识更新快,教学涉及的是较基本的操作。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计算机学习和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以“函数的应用”这个教学实例来介绍“帮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XCEL的数据处理快捷方便、功能强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其中函数的使用非常普遍,Excel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操作函数,课程中仅对常用函数做了学习,那么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其它函数,怎么办?因此,以函数的应用为例介绍 “帮助”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目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通过完成“员工考核表”的制作这个教学项目。使学生掌握利用“帮助”自主学习函数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现代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掌握RANK( )和COUNTIF( )常用函数的应用。
2 教学安排
本教学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1)复习常用函数:这个环节完成对每个员工考核总分的计算,每个指标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统计。同时,复习了已经学习的几个常用函数。
2)老师指导学生利用“帮助”学习RANK()函数:完成员工考核的“名次”统计。通过RANK()函数的学习,介绍如何利用“帮助”信息来学习一个新的函数。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帮助”
3)总结使用“帮助”自学函数的方法:学习RANK函数后,进一步总结利用“帮助”自主学习函数的方法,以及“帮助”的其它功能和使用。
4)学生自学COUNTIF()函数:学生亲自实践:利用“帮助”学习COUNTIF函数,统计考核成绩不足70的人数,即统计出考核表中的“未达标”人数。
3 教学设计
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几个常用函数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制作员工考核表》教学项目。通过任务的驱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应用,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学习使用软件提供的帮助。
图1 员工考核表
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帮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函数:第一个“排序”函数的学习没有象前面所学的函数那样直接给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而是通过 “帮助”来学习这个函数的使用。第二个“条件统计”函数则由学生独立自学,最终完成了“员工考核表”的制作。
在这里安排了一个自学环节,通过自学COUNTIF函数来完成统计任务。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性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建构起新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了操作,增强了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点也记忆深刻。
而培养自学能力可以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学,在自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和帮助。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个模拟演示课件,这是我根据本教学重点和难点用Flash和SnagIt制作的实际操作演示动画。对于不能自学完任务的同学,可作为学生的上机指导。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尽量选择EXCEL2002以上版本,因为高版本的帮助系统更易于操作和理解。
以上是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帮助”的学习设计的教学,使学生在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中就接触帮助系统。那么,在其它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中我们也适当的增加一些帮助的学习,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熟悉并喜欢使用“帮助”系统。这样,我们教会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最有效的知识方法比交会他们若干知识点更加有意义。
“帮助”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更是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首先,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仅针对于“好学生”,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利用“帮助”可以学习新知识;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很长一段时间不操作曾学过的软件,即使是最基本的操作也会变得生疏,那么利用“帮助”的提示,可以很快恢复记忆。
其次,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更新较快,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虽然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帮助”不是最好最适于你的教材,但它是最方便、最标准的教材;软件公司对于“帮助”系统的制作也在不断的改进更新,不仅是新功能的增加,也更加方便于使用者的理解和掌握。
再有,我们在工作中会用到从未学过的具有专业的应用软件,比如,你在一个市政建设单位做管理员,那么,在工作中会使用专业的工程管理软件,像这样的专业软件不可能在学校学习,但是软件的操作非常简单通过帮助就完全可以自学,使你很快就可以胜任新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课就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帮助”的学习,意义在于学生的学习意识,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加以引导,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计算机的路上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薛庆文,徐滴石.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收稿日期:2011-08-15
关键词:帮助系统;自学意识;自学方法;计算机基础;函数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pppp-0c
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非常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尽管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的知识总是落伍的:
1)机房软件和教材版本的更新很难与工作需求同步。比如去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我校中职各个专业统一订的教材还是OFFICE2002这个版本,而日常工作中早已普遍使用OFFICE2007版本。
2)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那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到没学过的知识,学生就会望而却步。
3)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应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为了适应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尝试自学的方式获取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实,随软件而来的最方便的老师就是软件的帮助系统,利用软件提供给用户的各种各样的帮助信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学习途径;也是计算机操作者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每一个被用户接受而流行的软件都有一个也必有一个完整易用的“帮助”系统。它包括系统的最全面和最丰富的提示信息、帮助系统。既然叫它“帮助”,它就应该帮助我们学习和使用软件。这也是我和很多计算机操作者经常使用的。其实,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提到“帮助”信息的使用,但由于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体会不到它的好处,或者是遇到了问题后,想通过“帮助”解决但是无从下手。我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训练,将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
下面,我通过一个示例,谈一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如何进行“帮助”的教学。
1 课程和学法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教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也是我校大多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由于计算机的知识更新快,教学涉及的是较基本的操作。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计算机学习和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以“函数的应用”这个教学实例来介绍“帮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XCEL的数据处理快捷方便、功能强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其中函数的使用非常普遍,Excel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操作函数,课程中仅对常用函数做了学习,那么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其它函数,怎么办?因此,以函数的应用为例介绍 “帮助”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目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通过完成“员工考核表”的制作这个教学项目。使学生掌握利用“帮助”自主学习函数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现代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掌握RANK( )和COUNTIF( )常用函数的应用。
2 教学安排
本教学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1)复习常用函数:这个环节完成对每个员工考核总分的计算,每个指标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统计。同时,复习了已经学习的几个常用函数。
2)老师指导学生利用“帮助”学习RANK()函数:完成员工考核的“名次”统计。通过RANK()函数的学习,介绍如何利用“帮助”信息来学习一个新的函数。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帮助”
3)总结使用“帮助”自学函数的方法:学习RANK函数后,进一步总结利用“帮助”自主学习函数的方法,以及“帮助”的其它功能和使用。
4)学生自学COUNTIF()函数:学生亲自实践:利用“帮助”学习COUNTIF函数,统计考核成绩不足70的人数,即统计出考核表中的“未达标”人数。
3 教学设计
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几个常用函数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制作员工考核表》教学项目。通过任务的驱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应用,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学习使用软件提供的帮助。
图1 员工考核表
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帮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函数:第一个“排序”函数的学习没有象前面所学的函数那样直接给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而是通过 “帮助”来学习这个函数的使用。第二个“条件统计”函数则由学生独立自学,最终完成了“员工考核表”的制作。
在这里安排了一个自学环节,通过自学COUNTIF函数来完成统计任务。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性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建构起新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了操作,增强了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点也记忆深刻。
而培养自学能力可以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学,在自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和帮助。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个模拟演示课件,这是我根据本教学重点和难点用Flash和SnagIt制作的实际操作演示动画。对于不能自学完任务的同学,可作为学生的上机指导。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尽量选择EXCEL2002以上版本,因为高版本的帮助系统更易于操作和理解。
以上是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帮助”的学习设计的教学,使学生在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中就接触帮助系统。那么,在其它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中我们也适当的增加一些帮助的学习,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熟悉并喜欢使用“帮助”系统。这样,我们教会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最有效的知识方法比交会他们若干知识点更加有意义。
“帮助”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更是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首先,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不仅针对于“好学生”,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利用“帮助”可以学习新知识;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很长一段时间不操作曾学过的软件,即使是最基本的操作也会变得生疏,那么利用“帮助”的提示,可以很快恢复记忆。
其次,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更新较快,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虽然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帮助”不是最好最适于你的教材,但它是最方便、最标准的教材;软件公司对于“帮助”系统的制作也在不断的改进更新,不仅是新功能的增加,也更加方便于使用者的理解和掌握。
再有,我们在工作中会用到从未学过的具有专业的应用软件,比如,你在一个市政建设单位做管理员,那么,在工作中会使用专业的工程管理软件,像这样的专业软件不可能在学校学习,但是软件的操作非常简单通过帮助就完全可以自学,使你很快就可以胜任新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课就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增加“帮助”的学习,意义在于学生的学习意识,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加以引导,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计算机的路上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薛庆文,徐滴石.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收稿日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