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主开放式的作文评价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就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这样的评价过程,学生没能参与,学生赏析作文的能力当然也得不到提高;评价单一,作文变成由老师根据自己的鉴赏水平与判断力而进行的“一锤定音”式评价。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既累坏了老师,又磨灭了孩子的兴趣,使作文教学总摆脱不了低效、繁重的包袱。我们的作文评价能从这里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进行民主开放式的作文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积极参与作文评价,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
  一、调整评价标准,激发写作兴趣
  过去教师评改作文标准过高,习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文,习惯挑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实施民主开放式作文评价之后,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闪光之处,我就给予表扬鼓励。我还要求学生多做纵向比较,争取每次作文都能有所进步。这样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不会再无奈地望着别人的美文“兴叹”。日久天长,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浓厚了。
  二、及时评价,增强成就感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学生刚开始作文时,热情很高,想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讲评。
  在教学中,每次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我都会马上评改,并利用语文自习的时间,把每位同学作文中的最亮点读给大家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邓翠先同学以前写作文总提不起兴趣,敷衍了事。但她在《开心豆》一文中对小表弟的动作、语言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开心豆”这个标题也活泼有趣。我及时在班上摘读了她的文章,也对标题大加赞赏。这样通过及时评改学生作文,及时进行讲评,真正让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写作水平提高也不是遥不可及了。
  三、民主开放式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过去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中学作文的评价应采取民主开放式的评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程序。
  1.学生自评自改
  让作者成为第一读者,先给自己一个评分,完成对不规范的标点、错别字词、不通顺语句的修改。
  2.教师示范评价
  教师示范评价是指导学生以教师的评价为例来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具体做法是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如齐竞元同学的习作《和蔼可亲的姥姥》,用投影仪投影出来。再将本次习作的要求出示给学生——运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征。让学生把文章先读几遍,找出文章的优点,再对照习作要求,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接着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明确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怎样修改。然后进行修改示范,边改边说明。这样做,让学生明确了齐竞元的作文抓住了姥姥和蔼可亲的特点,语言、动作描写比较细致,但缺乏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也不够简练等等优缺点,同时也让学生直接感知了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懂得了要“改哪里”和“怎样改”,为后面的评改打下基础。
  3.学生互批互改
  在前面两种评价的基础上,下一步是四人一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互改。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纷纷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他们讨论得很认真,甚至发生争执;他们改得更细致,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小组成员互改完毕,在作文本上写下小组的评语。教师再把作文本收上来,浏览一下各小组的修改情况,然后对作文再进行批改。在批改时要注意肯定四人小组批改的成功之处,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并选出最佳评改小组,以便学生互相学习。
  4.展示评价结果
  从个性思维、个性语言方面挑选出范文佳句;让作者本人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讲讲写作过程,供大家欣赏、感受。尤其要细致赏读基础较差学生文章里的美词、佳句和构思选材等亮点,以激发其创作热情。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作文的乐趣,从而在内心萌生一种想表达的需要。
  5.整合瑕疵,修改提高
  在过去的作文评价中,这个环节往往被忽视或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作文讲评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出讲评的功效。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以及自我感受,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耐心进行个别辅导,然后将“提高作文”张贴出来,这样达到以改促写的目的。
  经过这样的作文批改流程,学生在参与作文评改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独立性。他们在动脑、动嘴、动手的过程中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但培养了自改能力,写作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民主开放式的作文评价,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让老师走出了“劳而无功”的作文评改的困境。它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内得到了自主评价带来的“实惠”和乐趣。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打造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阅读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成败与否直接关系这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所以,如何有效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研讨的重点问题,只有将有效阅读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才能落实有效教学,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科学制订有效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制订阅读计划要人性化。计划分为教师阅读教学计划和学生阅读计划。教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性化阅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开展互动教学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互动是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老师课堂控制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张扬个性,老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途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必须把握互动的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数学教学特征,充分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这里强调人文性,其目的在于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人文气息,陶冶个人的品行,领悟人生的哲理,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美的意境、美的内涵、美的形象和美的语言,使学生沐浴在人文精神的光环之下,
期刊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时间,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就数学本身而言,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再创造”,才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学生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在,在各科教学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已是广大教师的共识。把课堂还给学
期刊
课改工作进行到今天,众说纷纭,教育界认识一致,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飞跃,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大转变。也有人认为,中国教育改来改去,让人难以适应,特别是家长的抱怨很多,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一直未变,那就是让孩子将来上大学,上名牌大学。而新教材的使用,增加了孩子学习的难度,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导致很多孩子对学习的放弃。他们把学生学习的失利,归究于课改,归究于新教材的使用。那么,问
期刊
一、说教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容量大。教学重点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学难点是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二、说课教学设计  1.整合教材资源,重新梳理知识体系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材分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学情和个人教学特点整合为三部分:劳动光荣、就业(就业的意义、就业的形势
期刊
一天我上数学课,教学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发给各个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课上得比较顺利,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下面嘀嘀咕咕,拿着角在课桌上摆来摆去。我有点生气,怎么做小动作了?走过去一瞧,呵,这几个小家伙竟然用角摆了一架挺漂亮的飞机。  我看着这架像模像样的飞机,想了一会儿: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比较合理呢?做
期刊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
期刊
摘要: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它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自然美,特别是艺术美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经验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人类对美的创造和欣赏,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汉语文本体就构成美学的特征。在汉语言文字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元素,它们形成了基本的两种形态的美即简约美与繁复美,两者似乎对立,但又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它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自然美,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