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是广东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上百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漠阳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市,地质结构既有我国最南端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地带,也有富含石英质的花岗岩山脉,蕴藏着铜、铁、锰、锌、钨、铅、锡、煤等多达36种的丰富矿产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奇石石种,同时也造就了阳春成千上万的奇石收藏者和经营者。阳春所产奇石除了闻名于世的阳春孔雀石之外,还有黄蜡石、青石、钟乳石、水晶石、方解石、彩霞石、英石等二十几个石种。其中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要数黄蜡石了。
相传蜡石文化最早是由古代真腊国(今柬埔寨)传入中国的,因此称之为“蜡石”。蜡石在岩石学上属于石英石,主要成分为石英(二氧化硅 SiO2)。蜡石硬度大,摩氏硬度在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人们通常将蜡石分为粗蜡、细蜡、晶蜡、胶蜡和冻蜡。冻蜡为上品,胶蜡次之。冻蜡是蜡石中质地最为通透致密的一种,其温润细腻可与印石之王田黄相媲美,硬度密度又与玉不相伯仲,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胶蜡与冻蜡外观的主要区别在于胶蜡的透光度稍差,但其如胶似蜜、温润如蜡的质地让人爱不释手。细蜡与晶蜡的蕴藏量相对较大,其中色彩鲜艳、造型奇特者也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粗蜡因相对其他种类表皮较粗糙,而多用于室外园林,其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园林名石。
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各种形态,柔中带刚,可观、可玩、可赏,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奇石爱好者的喜爱。
人们对黄蜡石的赏玩虽源于古代,但在当时,黄蜡石只是少数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作为案台把玩的物件,民间广为收藏是在近二三十年间。在国内最早最有名气的蜡石要数广东潮州蜡石,之后陆续在广东从化、阳春、台山、河源、粤西和粤北等地以及广西的三江、贺州(八步)等地先后发现了黄蜡石,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云南、福建、安徽等地出产上好的黄蜡石,于是国内(主要是岭南地区)的奇石爱好者中兴起了一股黄蜡石收藏热潮。而黄蜡石得到全国大部分石友的青睐还是这几年的事,这得归功于人们将云南产的优质黄蜡石(黄龙玉)及广东台山产的蜡石(黄玉)定位为“玉”推出市场开始的。的确,黄蜡石从它的成分、硬度、韧度、透光、温润、色彩等要素与传统的玉来对比,它都不落下风,质好的蜡石既可以作为雅石来欣赏把玩,也是雕刻艺术品的上好玉料,它缺乏的只是类似和田玉、田黄的历史文化价值。相信它的价值将不断翻番。
阳春市富含黄蜡石资源,全市目前所发现的就有十几个乡镇(八甲、三甲、双窖、山坪、潭水、马水、永宁、合水、圭岗、松柏、河朗等)盛产黄蜡石,遍布阳春境内方圆上百公里。阳春传统黄蜡石的特点是质地好、个头大、色彩鲜艳,阳春的五彩蜡石更早已是名声在外。最近,在潭水镇的水口和八甲镇的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可媲美云南黄龙玉和台山蜡石、潮州蜡石的优质阳春黄蜡石,这一时间成了石友们追捧的对象。这些黄蜡石的出现,改变了一些石友对过去阳春出产黄蜡石石质不够细腻的偏见。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张英祥先生收藏的蜡石《端坐紫金莲》、张鸿先生收藏的蜡石《千福》,都产自于阳春八甲,这两方蜡石曾经先后有人出价数十万,两人均不肯出让。黄蜡石由于其坚硬温润、色彩亮丽的特点,因此人们对与它的观赏标准有别于传统奇石的“皱、瘦、漏、透”。一件上好的蜡石,首先要求“质”和“色”(以玉的标准衡量)上乘,其次才是“纹”和“形”。具备前两条要素者,可称之为一件上品蜡石,而同时兼具形、质、色、纹者可称之为上上品了。上述的两件蜡石藏品,正是这样的上上品,也就难怪他们不肯割爱了。
初涉黄蜡石的石友往往将产地作为选购黄蜡石的唯一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知道同一产地的黄蜡石里,质地好和质地差的价格相差是非常悬殊的,而不管产地是哪里的蜡石,都有质地好和质地差之分。现今,由于石商的炒作,一些朋友误认为只有某地产的蜡石才是好蜡石,而不惜花高价收藏。这就使得一些石商用不大出名的产地的蜡石去冒充著名产地的蜡石。在广东,石商开始是用台山蜡石去充当潮州蜡石,当人们了解了台山蜡石其实并不比潮州蜡石差,而开始花高价去寻求台山蜡石的时候,一些石商又转而用阳春蜡石或别的产地的蜡石来充当台山蜡石了(也有用阳春产的青石去充当福建九龙璧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部分石友盲目追求某产地的心理来卖个好价钱。认识到这点,就没必要盲目地人云亦云,多学多看,靠自己的眼睛是最准确的。因为不管产地在哪里,好的始终是好的,差的不管它产于何处也是差的,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做到这点,在收藏蜡石的过程中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少花些冤枉钱。
这次选登的阳春黄蜡石,只是阳春市少数石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藏石,并不能完全代表阳春黄蜡石中所有精品。仅借《中华奇石》的一角让大家了解和认识阳春奇石,以便促进石友间的交流沟通。
相传蜡石文化最早是由古代真腊国(今柬埔寨)传入中国的,因此称之为“蜡石”。蜡石在岩石学上属于石英石,主要成分为石英(二氧化硅 SiO2)。蜡石硬度大,摩氏硬度在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人们通常将蜡石分为粗蜡、细蜡、晶蜡、胶蜡和冻蜡。冻蜡为上品,胶蜡次之。冻蜡是蜡石中质地最为通透致密的一种,其温润细腻可与印石之王田黄相媲美,硬度密度又与玉不相伯仲,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胶蜡与冻蜡外观的主要区别在于胶蜡的透光度稍差,但其如胶似蜜、温润如蜡的质地让人爱不释手。细蜡与晶蜡的蕴藏量相对较大,其中色彩鲜艳、造型奇特者也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粗蜡因相对其他种类表皮较粗糙,而多用于室外园林,其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园林名石。
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各种形态,柔中带刚,可观、可玩、可赏,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奇石爱好者的喜爱。
人们对黄蜡石的赏玩虽源于古代,但在当时,黄蜡石只是少数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作为案台把玩的物件,民间广为收藏是在近二三十年间。在国内最早最有名气的蜡石要数广东潮州蜡石,之后陆续在广东从化、阳春、台山、河源、粤西和粤北等地以及广西的三江、贺州(八步)等地先后发现了黄蜡石,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云南、福建、安徽等地出产上好的黄蜡石,于是国内(主要是岭南地区)的奇石爱好者中兴起了一股黄蜡石收藏热潮。而黄蜡石得到全国大部分石友的青睐还是这几年的事,这得归功于人们将云南产的优质黄蜡石(黄龙玉)及广东台山产的蜡石(黄玉)定位为“玉”推出市场开始的。的确,黄蜡石从它的成分、硬度、韧度、透光、温润、色彩等要素与传统的玉来对比,它都不落下风,质好的蜡石既可以作为雅石来欣赏把玩,也是雕刻艺术品的上好玉料,它缺乏的只是类似和田玉、田黄的历史文化价值。相信它的价值将不断翻番。
阳春市富含黄蜡石资源,全市目前所发现的就有十几个乡镇(八甲、三甲、双窖、山坪、潭水、马水、永宁、合水、圭岗、松柏、河朗等)盛产黄蜡石,遍布阳春境内方圆上百公里。阳春传统黄蜡石的特点是质地好、个头大、色彩鲜艳,阳春的五彩蜡石更早已是名声在外。最近,在潭水镇的水口和八甲镇的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可媲美云南黄龙玉和台山蜡石、潮州蜡石的优质阳春黄蜡石,这一时间成了石友们追捧的对象。这些黄蜡石的出现,改变了一些石友对过去阳春出产黄蜡石石质不够细腻的偏见。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张英祥先生收藏的蜡石《端坐紫金莲》、张鸿先生收藏的蜡石《千福》,都产自于阳春八甲,这两方蜡石曾经先后有人出价数十万,两人均不肯出让。黄蜡石由于其坚硬温润、色彩亮丽的特点,因此人们对与它的观赏标准有别于传统奇石的“皱、瘦、漏、透”。一件上好的蜡石,首先要求“质”和“色”(以玉的标准衡量)上乘,其次才是“纹”和“形”。具备前两条要素者,可称之为一件上品蜡石,而同时兼具形、质、色、纹者可称之为上上品了。上述的两件蜡石藏品,正是这样的上上品,也就难怪他们不肯割爱了。
初涉黄蜡石的石友往往将产地作为选购黄蜡石的唯一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知道同一产地的黄蜡石里,质地好和质地差的价格相差是非常悬殊的,而不管产地是哪里的蜡石,都有质地好和质地差之分。现今,由于石商的炒作,一些朋友误认为只有某地产的蜡石才是好蜡石,而不惜花高价收藏。这就使得一些石商用不大出名的产地的蜡石去冒充著名产地的蜡石。在广东,石商开始是用台山蜡石去充当潮州蜡石,当人们了解了台山蜡石其实并不比潮州蜡石差,而开始花高价去寻求台山蜡石的时候,一些石商又转而用阳春蜡石或别的产地的蜡石来充当台山蜡石了(也有用阳春产的青石去充当福建九龙璧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部分石友盲目追求某产地的心理来卖个好价钱。认识到这点,就没必要盲目地人云亦云,多学多看,靠自己的眼睛是最准确的。因为不管产地在哪里,好的始终是好的,差的不管它产于何处也是差的,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做到这点,在收藏蜡石的过程中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少花些冤枉钱。
这次选登的阳春黄蜡石,只是阳春市少数石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藏石,并不能完全代表阳春黄蜡石中所有精品。仅借《中华奇石》的一角让大家了解和认识阳春奇石,以便促进石友间的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