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泉州梨园戏是泉州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样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梨园戏发展日渐式微。本文基于舞蹈视觉,以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为例,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以焕发传统地方戏的活力,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关键词:非遗;梨园戏;舞蹈;华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和古老的生命记忆,不仅代表着民族精神和智慧,更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在中国当下文明转型阶段,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甚至消失,唯有强化非物质文化教育,才能为民族文化创新积淀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教育部较早就从教育功能与民族文化延续的角度,倡导高等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以文字和其他形式将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为社区发展提出可操作的文化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地处泉州地区的华侨大学整理提炼地方戏曲艺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泉州的梨园戏是华侨大学在继承传统方面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学得来”的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有着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是一门拥有非常丰富的人体技巧、形象动作的艺术。
1 非遗视觉下泉州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缘起
泉州梨园戏始于宋元,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泉州梨园戏不仅以清亮婉转的“泉腔”名扬东南亚,更因拥有独特的“十八步科母”表演程式而独树一帜,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笔者被其独特的“十八步科母”表演程式吸引,后潜心研究梨园戏舞蹈身段多年,于2014年获得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海丝传播中的泉州梨园戏舞蹈研究”课题。申请者以此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始进入剧目创作的实践指导。2017年,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南音舞韵》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专业比赛入围奖。《南音舞韵》以南音乐舞(以南音的乐结合梨园的舞)的表演形式将汉唐古典和现代风尚相融合,塑造了中国古代仕女柔美典雅的艺术形象。舞蹈作品中选用了南音常用的三种伴奏乐器——琵琶、洞箫和四宝作为舞蹈道具。舞蹈动作和基本动律取材于梨园戏“十八步科母”中的手姿、步伐和身段,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在南音的娓娓道来中,美人击节而舞,全曲充分地展现出古代乐舞“细腰欲折、摇踏生风”的柔美风格,同时彰显了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观者在细细品味中仿佛重返汉唐时期古乐沉蕴典雅、宫廷歌舞繁荣的盛世景象。这一种来自中国古典文化,并具有当代舞蹈美学品格和闽南地域特色的新生流派——“梨园古典舞”,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的出现正契合中国古典舞风格呈现“多元一体”发展现状的时代呼唤,因此是一种历史必然。它既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梨园戏的800多年悠久历史,又包含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和精神。
笔者希望以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南音舞韵》为契机,在研究闽南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本着“从活到活、从有到有”的研究理念,深入挖掘并发展梨园戏中舞蹈的动势及规律,以舞蹈视觉进一步探讨地方舞蹈院校弘扬非遗艺术文化的途径和意义。
2 华侨大学基于舞蹈视角继承研究梨园戏的学术和艺术基础
华侨大学地处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交融、且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浓厚地域特色的闽南地区。近几年,在党中央“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基于舞蹈的视觉,积极开展对泉州地方戏曲——梨园戏的舞蹈身段的挖掘和整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已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梨园古典舞”风格表演形式。“梨园古典舞”,生发、提炼于具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泉州梨园戏,体现了中原传统文化与闽南古代乐舞精密细致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该学院这几年通过实践性的创作与初步的理论研究,其成果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入围奖、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大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多个奖项。这些成果和研究凸显了学院独特的风格特色,研究梨园古典舞价值、审美情趣及其艺术品质,是音乐舞蹈学院正在尝试的一个新课题。该课题的提出契合了舞蹈生态学中“舞种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才得以保存、发展”[1]的规律现象,体现出非遗视野下“梨园古典舞”这个舞种在形成与存在的价值方面适应了现当代时期的社会发展,其意义深远。
笔者认为,将梨园戏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提炼为梨园古典舞,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有着如下得天独厚的学术和艺术基础:
第一,进入21世纪后,梨园戏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2002年,梨园戏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梨园戏紧随昆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排名第二,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随后半年梨园戏先后走访了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在海内外梨园戏界内引发人们对这一文化遗产的高度热情和关注,为当下继承发展梨园戏创造了不可多得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态势。
第二,戏曲和舞蹈之间具有高度的互通性。戏曲是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两者在美学思想、艺术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统领下,两者均追求“阴阳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艺术表现形式上则追求“以形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手眼身法步”等原则。正是中国古典舞从京昆等戏剧的成功提纯,为梨园戏的舞蹈语汇提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有效指导与借鉴。
第三,梨园古典舞的实验团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下设音乐系和舞蹈系。目前,舞蹈系开设两个专业——舞蹈表演和舞蹈学。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四个年级人数共有240人左右。舞蹈系的几个舞蹈老师均土生土长于泉州,滋养于梨园戏发祥地——闽南文化地域,研究者的背后有全国唯一仅存的梨园戏实验剧团梨园戏专家的剖析解读,加之团队里的成员大都在北京舞蹈学院或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最高学府受过良好的舞蹈教育,这为梨园古典舞的语汇提炼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第四,综合类高校中,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应发挥的传承作用,是本成果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基础。
此外,良好的现实形势、相近的审美追求、独特的地域优势以及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都是梨园古典舞生成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条件,加之《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中收录的七十多个梨园戏传统剧目,是梨园古典舞提纯的源泉。
綜上所述,由中原文化和闽南多元文化共同创造的梨园戏艺术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为中国戏曲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美学基础,为全世界所关注。今天,我们把梨园古典舞作为对闽南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载体,弘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无疑对非遗的鲜活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梨园戏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舞蹈资源。掌握梨园戏舞蹈身段表演的艺术特点和创造规律,透视音乐曲调和风格对其的影响,了解梨园戏艺术的文化特质和美学蕴涵,熟悉梨园古典舞生成发展的学术和艺术基础,无疑对梨园古典舞的提炼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据此,梨园古典舞的提炼,对于梨园戏表演艺术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特征上的研究与挖掘,绝不是功利性的盲目举措,而是对非遗鲜活保护的实践操作。
3 结语
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基于舞蹈的视觉,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涉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保护的思考与探索,这是一个初见成效的个案。其目的在于发挥地方高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可以提升高校自身的文化传承能力,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还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形成非遗传统文化继承新模式,使得传统地方戏焕发新的活力和时代魅力,并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玫瑰(1977—),女,福建泉州人,硕士,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中外舞蹈文化交流。
关键词:非遗;梨园戏;舞蹈;华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和古老的生命记忆,不仅代表着民族精神和智慧,更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在中国当下文明转型阶段,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甚至消失,唯有强化非物质文化教育,才能为民族文化创新积淀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教育部较早就从教育功能与民族文化延续的角度,倡导高等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以文字和其他形式将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为社区发展提出可操作的文化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地处泉州地区的华侨大学整理提炼地方戏曲艺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泉州的梨园戏是华侨大学在继承传统方面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学得来”的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有着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是一门拥有非常丰富的人体技巧、形象动作的艺术。
1 非遗视觉下泉州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缘起
泉州梨园戏始于宋元,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泉州梨园戏不仅以清亮婉转的“泉腔”名扬东南亚,更因拥有独特的“十八步科母”表演程式而独树一帜,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笔者被其独特的“十八步科母”表演程式吸引,后潜心研究梨园戏舞蹈身段多年,于2014年获得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海丝传播中的泉州梨园戏舞蹈研究”课题。申请者以此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始进入剧目创作的实践指导。2017年,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南音舞韵》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专业比赛入围奖。《南音舞韵》以南音乐舞(以南音的乐结合梨园的舞)的表演形式将汉唐古典和现代风尚相融合,塑造了中国古代仕女柔美典雅的艺术形象。舞蹈作品中选用了南音常用的三种伴奏乐器——琵琶、洞箫和四宝作为舞蹈道具。舞蹈动作和基本动律取材于梨园戏“十八步科母”中的手姿、步伐和身段,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在南音的娓娓道来中,美人击节而舞,全曲充分地展现出古代乐舞“细腰欲折、摇踏生风”的柔美风格,同时彰显了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观者在细细品味中仿佛重返汉唐时期古乐沉蕴典雅、宫廷歌舞繁荣的盛世景象。这一种来自中国古典文化,并具有当代舞蹈美学品格和闽南地域特色的新生流派——“梨园古典舞”,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的出现正契合中国古典舞风格呈现“多元一体”发展现状的时代呼唤,因此是一种历史必然。它既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梨园戏的800多年悠久历史,又包含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和精神。
笔者希望以梨园古典舞实践剧目《南音舞韵》为契机,在研究闽南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本着“从活到活、从有到有”的研究理念,深入挖掘并发展梨园戏中舞蹈的动势及规律,以舞蹈视觉进一步探讨地方舞蹈院校弘扬非遗艺术文化的途径和意义。
2 华侨大学基于舞蹈视角继承研究梨园戏的学术和艺术基础
华侨大学地处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交融、且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浓厚地域特色的闽南地区。近几年,在党中央“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基于舞蹈的视觉,积极开展对泉州地方戏曲——梨园戏的舞蹈身段的挖掘和整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已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梨园古典舞”风格表演形式。“梨园古典舞”,生发、提炼于具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泉州梨园戏,体现了中原传统文化与闽南古代乐舞精密细致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该学院这几年通过实践性的创作与初步的理论研究,其成果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入围奖、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大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多个奖项。这些成果和研究凸显了学院独特的风格特色,研究梨园古典舞价值、审美情趣及其艺术品质,是音乐舞蹈学院正在尝试的一个新课题。该课题的提出契合了舞蹈生态学中“舞种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才得以保存、发展”[1]的规律现象,体现出非遗视野下“梨园古典舞”这个舞种在形成与存在的价值方面适应了现当代时期的社会发展,其意义深远。
笔者认为,将梨园戏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提炼为梨园古典舞,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有着如下得天独厚的学术和艺术基础:
第一,进入21世纪后,梨园戏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2002年,梨园戏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梨园戏紧随昆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排名第二,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随后半年梨园戏先后走访了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在海内外梨园戏界内引发人们对这一文化遗产的高度热情和关注,为当下继承发展梨园戏创造了不可多得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态势。
第二,戏曲和舞蹈之间具有高度的互通性。戏曲是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两者在美学思想、艺术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许多相近之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统领下,两者均追求“阴阳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艺术表现形式上则追求“以形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手眼身法步”等原则。正是中国古典舞从京昆等戏剧的成功提纯,为梨园戏的舞蹈语汇提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有效指导与借鉴。
第三,梨园古典舞的实验团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下设音乐系和舞蹈系。目前,舞蹈系开设两个专业——舞蹈表演和舞蹈学。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四个年级人数共有240人左右。舞蹈系的几个舞蹈老师均土生土长于泉州,滋养于梨园戏发祥地——闽南文化地域,研究者的背后有全国唯一仅存的梨园戏实验剧团梨园戏专家的剖析解读,加之团队里的成员大都在北京舞蹈学院或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最高学府受过良好的舞蹈教育,这为梨园古典舞的语汇提炼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第四,综合类高校中,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应发挥的传承作用,是本成果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基础。
此外,良好的现实形势、相近的审美追求、独特的地域优势以及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都是梨园古典舞生成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条件,加之《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中收录的七十多个梨园戏传统剧目,是梨园古典舞提纯的源泉。
綜上所述,由中原文化和闽南多元文化共同创造的梨园戏艺术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为中国戏曲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美学基础,为全世界所关注。今天,我们把梨园古典舞作为对闽南多元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载体,弘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无疑对非遗的鲜活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梨园戏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舞蹈资源。掌握梨园戏舞蹈身段表演的艺术特点和创造规律,透视音乐曲调和风格对其的影响,了解梨园戏艺术的文化特质和美学蕴涵,熟悉梨园古典舞生成发展的学术和艺术基础,无疑对梨园古典舞的提炼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据此,梨园古典舞的提炼,对于梨园戏表演艺术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特征上的研究与挖掘,绝不是功利性的盲目举措,而是对非遗鲜活保护的实践操作。
3 结语
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基于舞蹈的视觉,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涉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保护的思考与探索,这是一个初见成效的个案。其目的在于发挥地方高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可以提升高校自身的文化传承能力,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还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形成非遗传统文化继承新模式,使得传统地方戏焕发新的活力和时代魅力,并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玫瑰(1977—),女,福建泉州人,硕士,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中外舞蹈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