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可能遇到一些障碍:留守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系统性、指导性不高,同辈群体中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盲目性加大,都对留守儿童顺利、有效地进行社会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
一、研究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现象。这种农村劳动力主要是由青壮年组成的,因而在很多人口主要流出地,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当然也出现了具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六类:(1)儿童单独留守。这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在第一种家庭中,儿童的年龄已经比较大,父母流动后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让其独立生活;在第二种家庭中,虽然儿童的户口登记资料填写的是单独留守,但实际上孩子是由其亲属代为照料,这种情况较第一种更为普遍。(2)父亲外出流动,母亲与儿童单独留守。(3)母亲外出流动,儿童与父亲单独留守。(4)父亲外出流动,儿童、母亲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在一起。(5)母亲外出流动,儿童、父亲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在一起。(6)父母双方均外出流动,儿童留下来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段成荣、周福林,2005)。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生活在第六类家庭(隔代留守家庭)中的留守儿童的比率相对较高。本文主要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化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使个人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语言、技能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获得个性,得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学习基本社会规范、内化价值观念和培养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儿童也不例外。对于儿童而言,其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社区等。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可能会遭遇一些障碍。
二、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和亲密关系。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承担着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责任。儿童在家庭中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开始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家庭为儿童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抚。家庭所可能给予儿童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很多的,儿童在家庭中可以体验到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这对于儿童情感的正常发展和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从父母开始的,父母很容易成为儿童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成为儿童心目中的权威,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儿童社会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显而易见,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某些社会化功能是缺失的,因而必然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指导作用、榜样作用,父母和儿童之间情感的交流,都无法完全正常的进行。首先,留守儿童在家庭进行基本社会化,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内化价值观念,本应在父母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较为规范地进行,然而父母不在身边,使这种社会化的规范性和目的性大大降低,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儿童本应该在基本社会化阶段学习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可能无法及时、有效的习得。其次,留守儿童对情感的交流也可能存在与一般儿童不一样的特点。留守儿童对于家庭中的亲昵和爱的体验、对家庭温暖的感受可能较一般儿童为少,并且由于缺乏引导,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和表达可能也比较弱。值得指出的是,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而言,母亲同孩子的情感联系更为密切和直接,更为关注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更容易让孩子产生依恋心理;而父亲在许多方面则给孩子树立了一种不同于母亲的、更有力量感、权威性和威严的形象,尤其是在那种由男人外出工作,女人在家抚育子女的这种分工明确的家庭中,父亲对孩子而言也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有助于孩子开拓眼界,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可见,无论是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外出打工,还是父母同时流动,都会对儿童的基本社会化造成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虽然在留守家庭中,大多有亲属来代为照顾留守儿童,并且家庭其他成员也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没有办法取代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强大渗透力和作用力。
2.学校
学校是社会专门建立的负责对年轻一代系统的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学校和教师在其社会化中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儿童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巩固之前在家庭中学到的初步知识技能,还能够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帮助其形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习惯,约束自身行为,观察各种特定的角色、身份、地位、规范、文化,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看似并没有存在明显的障碍,其实则不然。首先,我们国家农村的学校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长期以来,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比较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设施匮乏、教师队伍人才奇缺等等,农村学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这种条件下的农村学校教育,本身就给儿童社会化的顺利、有效进行带来很大的困难,留守儿童也同样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其次,学校是为了人们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学习机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儿童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接受教育。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都有目的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但学校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在强制性、系统性、指导性方面,比家庭尤有过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家庭社会化的规范性、目的性均大大降低,因而对学校社会化的系统性、指导性要求更高,可是现阶段,农村学校连一般儿童社会化的有效进行都存在困难,更加缺乏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而进行的变革性措施。这样,留守儿童社会化受到其家庭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学校又不能承担起相应补助作用,其系统性和有效性将进一步被弱化。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等方面大体相同或相似的人。同辈群体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十分重要,它不同于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的社会化。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化,主要是经过反复考虑和规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家长和老师往往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出现的。而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多是在未经安排的情况下无意中进行的,儿童可以以一种独立、平等的姿态来进行人际交往,自由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摆脱权威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家庭对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约束力下降,留守儿童和同辈群体的相处时间更长,同辈群体对其社会化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其自主地安排时间和活动,在同辈群体中培养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从而使其社会化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留守儿童由于年龄不大,在社会化过程中,其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能表现出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受强烈,模仿能力较强,更容易去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不同事物的影响,但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在外部控制力弱化的条件下,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缺少明确统一的标准,容易给其心理上和观念上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又带有让人忧心的盲目性和无秩序性的特点。
三、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有很多是由儿童社会化偏失造成的,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偏失的根本原因,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特有的户籍制度。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够团聚,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是为了家庭生计,同时又迫于现行体制的限制,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是无奈的选择。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改革着手,当然,这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可以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补位,同时重视学校和同辈群体因素,一方面规范农村学校职能,加强其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社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引导。
本文系四川省南充市社科规划2006年度课题《劳动力流动下的农村社区和谐建设》基金项目
(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一、研究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现象。这种农村劳动力主要是由青壮年组成的,因而在很多人口主要流出地,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当然也出现了具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六类:(1)儿童单独留守。这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在第一种家庭中,儿童的年龄已经比较大,父母流动后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让其独立生活;在第二种家庭中,虽然儿童的户口登记资料填写的是单独留守,但实际上孩子是由其亲属代为照料,这种情况较第一种更为普遍。(2)父亲外出流动,母亲与儿童单独留守。(3)母亲外出流动,儿童与父亲单独留守。(4)父亲外出流动,儿童、母亲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在一起。(5)母亲外出流动,儿童、父亲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在一起。(6)父母双方均外出流动,儿童留下来与其他亲属共同生活(段成荣、周福林,2005)。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生活在第六类家庭(隔代留守家庭)中的留守儿童的比率相对较高。本文主要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化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使个人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语言、技能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获得个性,得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学习基本社会规范、内化价值观念和培养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儿童也不例外。对于儿童而言,其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社区等。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可能会遭遇一些障碍。
二、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和亲密关系。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承担着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责任。儿童在家庭中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开始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家庭为儿童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抚。家庭所可能给予儿童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很多的,儿童在家庭中可以体验到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这对于儿童情感的正常发展和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儿童对于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从父母开始的,父母很容易成为儿童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成为儿童心目中的权威,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儿童社会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显而易见,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某些社会化功能是缺失的,因而必然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指导作用、榜样作用,父母和儿童之间情感的交流,都无法完全正常的进行。首先,留守儿童在家庭进行基本社会化,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内化价值观念,本应在父母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较为规范地进行,然而父母不在身边,使这种社会化的规范性和目的性大大降低,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儿童本应该在基本社会化阶段学习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可能无法及时、有效的习得。其次,留守儿童对情感的交流也可能存在与一般儿童不一样的特点。留守儿童对于家庭中的亲昵和爱的体验、对家庭温暖的感受可能较一般儿童为少,并且由于缺乏引导,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和表达可能也比较弱。值得指出的是,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而言,母亲同孩子的情感联系更为密切和直接,更为关注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更容易让孩子产生依恋心理;而父亲在许多方面则给孩子树立了一种不同于母亲的、更有力量感、权威性和威严的形象,尤其是在那种由男人外出工作,女人在家抚育子女的这种分工明确的家庭中,父亲对孩子而言也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有助于孩子开拓眼界,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可见,无论是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外出打工,还是父母同时流动,都会对儿童的基本社会化造成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虽然在留守家庭中,大多有亲属来代为照顾留守儿童,并且家庭其他成员也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没有办法取代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强大渗透力和作用力。
2.学校
学校是社会专门建立的负责对年轻一代系统的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学校和教师在其社会化中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儿童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巩固之前在家庭中学到的初步知识技能,还能够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帮助其形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习惯,约束自身行为,观察各种特定的角色、身份、地位、规范、文化,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看似并没有存在明显的障碍,其实则不然。首先,我们国家农村的学校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长期以来,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比较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设施匮乏、教师队伍人才奇缺等等,农村学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这种条件下的农村学校教育,本身就给儿童社会化的顺利、有效进行带来很大的困难,留守儿童也同样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其次,学校是为了人们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学习机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儿童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接受教育。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都有目的性和规范性的特点,但学校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在强制性、系统性、指导性方面,比家庭尤有过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家庭社会化的规范性、目的性均大大降低,因而对学校社会化的系统性、指导性要求更高,可是现阶段,农村学校连一般儿童社会化的有效进行都存在困难,更加缺乏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而进行的变革性措施。这样,留守儿童社会化受到其家庭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学校又不能承担起相应补助作用,其系统性和有效性将进一步被弱化。
3.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等方面大体相同或相似的人。同辈群体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十分重要,它不同于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的社会化。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化,主要是经过反复考虑和规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家长和老师往往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出现的。而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多是在未经安排的情况下无意中进行的,儿童可以以一种独立、平等的姿态来进行人际交往,自由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摆脱权威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家庭对留守儿童日常活动的约束力下降,留守儿童和同辈群体的相处时间更长,同辈群体对其社会化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其自主地安排时间和活动,在同辈群体中培养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从而使其社会化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留守儿童由于年龄不大,在社会化过程中,其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能表现出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受强烈,模仿能力较强,更容易去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不同事物的影响,但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在外部控制力弱化的条件下,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缺少明确统一的标准,容易给其心理上和观念上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留守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又带有让人忧心的盲目性和无秩序性的特点。
三、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有很多是由儿童社会化偏失造成的,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偏失的根本原因,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特有的户籍制度。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够团聚,农村外出打工的父母,是为了家庭生计,同时又迫于现行体制的限制,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是无奈的选择。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改革着手,当然,这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可以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补位,同时重视学校和同辈群体因素,一方面规范农村学校职能,加强其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社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引导。
本文系四川省南充市社科规划2006年度课题《劳动力流动下的农村社区和谐建设》基金项目
(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