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有的时候真是一个谜。对于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来说,不管你在外漂泊得多远,衣着、举止、思想改变得有多大,胃口偏好似乎却总会指向你最初启程的地方。
每每离家几个月,我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出种种家乡的美味佳肴——其中,有一样女孩子都喜欢的小吃最令我放心不下,那就是:酿皮。
就像山西以面食出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其家乡的食物。每到一个地方,感受当地的人文,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品尝当地特有的食物。若论及西北的特色小吃,我想“酿皮”是首选之一。
酿皮的营养价值高,无论蒸煮、清炖,都风味香浓。它可以作为主食,提供蛋白质,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能量。
在南方,酿皮也被叫做凉皮。所谓“凉皮”,大概是指其食法,放凉后拌作料而食。而在西北,正式的名字是酿皮——在菜单上这样写,但民间真正的发音是“酿(音:让)皮”。我觉得,“酿”字本身包涵的意思非常丰富,既能表明这碗小食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又经得起琢磨,有足够的滋味。
在我的家乡,几乎每条街巷都有卖酿皮的小店。因为地处盐碱之滩,这里的人们喜食酸辣之味。一瓶醋,一碗油泼辣椒,是饭桌上少不了的调味,酸辣可口、“Q劲十足”的酿皮,又怎么能不受欢迎呢?
在南方读书时,我总是想着这一口。梦里的酿皮是金灿灿的,总是神奇地泛着诱人油光——犹如出浴的美女,蒙着薄薄的水雾。一碗酿皮,抓上几片厚厚的面筋,调上十多种作料,拌匀开来,酸香辣息,扑鼻而来。此时,筷头一动,一根油亮筋斗的酿皮已滑入口中。顿时,舌尖仿佛有一只活泼的小鱼儿在跳动,满口丰润腴美;味蕾也将这至味深深地印入脑中,不可抹去。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上好的皮冻可以与酿皮的口感相媲美,但仍然比不上酿皮的劲道。
每一次,坐在小店里,我总是兴奋地握着筷子,看老板快刀切开一张酿皮,抓起一大把在半空中抖啊抖,一直抖到变成一撮,盛入盘中。这时,像变戏法一般,小小的一撮酿皮竟然被蓬松的堆满了一盘。然后,再拌上青翠的黄瓜丝,倒入红彤彤的辣椒油,放些腌好的酸泡菜,淋上金黄的芝麻酱,加入透明的的蒜泥水,浓黑的香醋——似乎已经把“金木水火土”都放入碗中了。早就在一旁咽口水的我迫不及待地将它们送入口中:又香又辣又酸又滑又爽口,还有一点绵长。满足至极,不由感慨生活怎么可以如此美好。
其实,酿皮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以麦面为原料,加一定量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再将面团用极细且净的白布包裹着,放入凉水中搓洗。面团中的淀粉成分会不断从白布中渗出,在盆底积了厚厚一层糊。然后,打开白布,里面的面团已然变成蜂窝状,像冻豆腐,这就是面筋。这时,千万不能把洗在盆中的面水倒掉,因为面水才是酿皮的前身——在沉淀三小时之后,要将上面较清的水倒掉,换上清水,放入食碱,搅拌均匀后舀入酿皮锅蒸熟,即为“酿皮”。最后,将酿皮切成条状,缀以面筋多片,加拌料,即可食用。
酿皮的拌料是极其讲究的——辣椒油加了炒香的白芝麻,辣而不厉,香味纯正;酱油是投入花椒大料熬煮过的,一言难尽其滋味;蒜泥水选用的是上好的大蒜,辣而不辛;醋也是加了多味调料泡制的,酸而不冲;芝麻酱不能放太多,否则会盖住酿皮本身的清香;黄瓜丝要切的很细很细……除此之外,葱花油、香菜、盐、味精水、芝麻油,哪一项都是精工细做。
这样注重每一道工序,精制每一种调味的酿皮,吃起来自然是无比的痛快,绝非其他地方那种一勺花生酱一勺醋的凉皮所能比的。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随便在大街小巷,来盘酿皮,顿时就会激起食欲,觉得清爽了许多。虽说酿皮是夏天的消暑小吃,而对于嗜食如我者,则是不问时令,不论寒暑的。即便是寒冬,我也会忍不住馋,直至吃得“肚里肚外两面冷”。同样,三九严寒的冬天也不能阻止家乡人对酿皮的热爱之情,到了饭点儿,酿皮店里总会排起长队。卖酿皮的人也动起了脑筋,增添几个新的花样,如炒酿皮、炖面筋等。那些冻的吸溜、吸溜,边跺着脚边吃着酿皮的人,也算是家乡的一大景观了。
久而久之,我也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酿皮宝典”。比如,“豆豆酿皮店”的牌子最老,非常有名,味道也更接近巴盟酿皮;丽丽酿皮店的擀面皮厚厚的,最有嚼劲;蓝梦酒店对面的酿皮店炖出的面筋最够味,等等。
说到面筋,这可是至美之味呀!每每光顾酿皮店,我总是要求老板多放一点面筋。在我看来,蒸熟的面筋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吃油条不配豆浆,感觉上会差很多。面筋多孔洞,当它吸饱作料汁后,其味浓厚至甚——咬一口韧劲十足的面筋,酸辣爽口的汤汁从每一个孔洞争相涌出,占领你所有的味蕾,无论是牙齿还是舌尖,都过足了瘾。我喜欢先将酿皮吃掉,留下小半碗作料汁,再将面筋泡在汁中,让它吸饱汁,再美滋滋地享受。
可惜,面筋乃“面之精华”,每碗酿皮上不过加三五片而已。因此,我童年的梦想之一就是有一大碗面筋可让我大快朵颐。
如今,离乡千里,偶尔看到有自称“西北凉皮“的食摊,却是滋味口感远逊以往。寻遍全城,在这座终年被阴沉的废气所笼罩的城市里寻不到家乡的酿皮。
直到此时,我才感到这在家乡最普通的小吃,竟是如此的难得。从选料到完成一碗美味的酿皮,用功之深,难以言语。就像故乡留给你的印记——难言其滋味,且永远不会抹去。
所谓月是故乡明,对家乡食物、家乡味道的近似偏执或许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坐在酿皮摊前,咀嚼的是一份平民生活的恬淡与快乐,更是故乡的味道,家的味道。
每每离家几个月,我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出种种家乡的美味佳肴——其中,有一样女孩子都喜欢的小吃最令我放心不下,那就是:酿皮。
就像山西以面食出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其家乡的食物。每到一个地方,感受当地的人文,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品尝当地特有的食物。若论及西北的特色小吃,我想“酿皮”是首选之一。
酿皮的营养价值高,无论蒸煮、清炖,都风味香浓。它可以作为主食,提供蛋白质,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能量。
在南方,酿皮也被叫做凉皮。所谓“凉皮”,大概是指其食法,放凉后拌作料而食。而在西北,正式的名字是酿皮——在菜单上这样写,但民间真正的发音是“酿(音:让)皮”。我觉得,“酿”字本身包涵的意思非常丰富,既能表明这碗小食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又经得起琢磨,有足够的滋味。
在我的家乡,几乎每条街巷都有卖酿皮的小店。因为地处盐碱之滩,这里的人们喜食酸辣之味。一瓶醋,一碗油泼辣椒,是饭桌上少不了的调味,酸辣可口、“Q劲十足”的酿皮,又怎么能不受欢迎呢?
在南方读书时,我总是想着这一口。梦里的酿皮是金灿灿的,总是神奇地泛着诱人油光——犹如出浴的美女,蒙着薄薄的水雾。一碗酿皮,抓上几片厚厚的面筋,调上十多种作料,拌匀开来,酸香辣息,扑鼻而来。此时,筷头一动,一根油亮筋斗的酿皮已滑入口中。顿时,舌尖仿佛有一只活泼的小鱼儿在跳动,满口丰润腴美;味蕾也将这至味深深地印入脑中,不可抹去。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上好的皮冻可以与酿皮的口感相媲美,但仍然比不上酿皮的劲道。
每一次,坐在小店里,我总是兴奋地握着筷子,看老板快刀切开一张酿皮,抓起一大把在半空中抖啊抖,一直抖到变成一撮,盛入盘中。这时,像变戏法一般,小小的一撮酿皮竟然被蓬松的堆满了一盘。然后,再拌上青翠的黄瓜丝,倒入红彤彤的辣椒油,放些腌好的酸泡菜,淋上金黄的芝麻酱,加入透明的的蒜泥水,浓黑的香醋——似乎已经把“金木水火土”都放入碗中了。早就在一旁咽口水的我迫不及待地将它们送入口中:又香又辣又酸又滑又爽口,还有一点绵长。满足至极,不由感慨生活怎么可以如此美好。
其实,酿皮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以麦面为原料,加一定量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再将面团用极细且净的白布包裹着,放入凉水中搓洗。面团中的淀粉成分会不断从白布中渗出,在盆底积了厚厚一层糊。然后,打开白布,里面的面团已然变成蜂窝状,像冻豆腐,这就是面筋。这时,千万不能把洗在盆中的面水倒掉,因为面水才是酿皮的前身——在沉淀三小时之后,要将上面较清的水倒掉,换上清水,放入食碱,搅拌均匀后舀入酿皮锅蒸熟,即为“酿皮”。最后,将酿皮切成条状,缀以面筋多片,加拌料,即可食用。
酿皮的拌料是极其讲究的——辣椒油加了炒香的白芝麻,辣而不厉,香味纯正;酱油是投入花椒大料熬煮过的,一言难尽其滋味;蒜泥水选用的是上好的大蒜,辣而不辛;醋也是加了多味调料泡制的,酸而不冲;芝麻酱不能放太多,否则会盖住酿皮本身的清香;黄瓜丝要切的很细很细……除此之外,葱花油、香菜、盐、味精水、芝麻油,哪一项都是精工细做。
这样注重每一道工序,精制每一种调味的酿皮,吃起来自然是无比的痛快,绝非其他地方那种一勺花生酱一勺醋的凉皮所能比的。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随便在大街小巷,来盘酿皮,顿时就会激起食欲,觉得清爽了许多。虽说酿皮是夏天的消暑小吃,而对于嗜食如我者,则是不问时令,不论寒暑的。即便是寒冬,我也会忍不住馋,直至吃得“肚里肚外两面冷”。同样,三九严寒的冬天也不能阻止家乡人对酿皮的热爱之情,到了饭点儿,酿皮店里总会排起长队。卖酿皮的人也动起了脑筋,增添几个新的花样,如炒酿皮、炖面筋等。那些冻的吸溜、吸溜,边跺着脚边吃着酿皮的人,也算是家乡的一大景观了。
久而久之,我也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酿皮宝典”。比如,“豆豆酿皮店”的牌子最老,非常有名,味道也更接近巴盟酿皮;丽丽酿皮店的擀面皮厚厚的,最有嚼劲;蓝梦酒店对面的酿皮店炖出的面筋最够味,等等。
说到面筋,这可是至美之味呀!每每光顾酿皮店,我总是要求老板多放一点面筋。在我看来,蒸熟的面筋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吃油条不配豆浆,感觉上会差很多。面筋多孔洞,当它吸饱作料汁后,其味浓厚至甚——咬一口韧劲十足的面筋,酸辣爽口的汤汁从每一个孔洞争相涌出,占领你所有的味蕾,无论是牙齿还是舌尖,都过足了瘾。我喜欢先将酿皮吃掉,留下小半碗作料汁,再将面筋泡在汁中,让它吸饱汁,再美滋滋地享受。
可惜,面筋乃“面之精华”,每碗酿皮上不过加三五片而已。因此,我童年的梦想之一就是有一大碗面筋可让我大快朵颐。
如今,离乡千里,偶尔看到有自称“西北凉皮“的食摊,却是滋味口感远逊以往。寻遍全城,在这座终年被阴沉的废气所笼罩的城市里寻不到家乡的酿皮。
直到此时,我才感到这在家乡最普通的小吃,竟是如此的难得。从选料到完成一碗美味的酿皮,用功之深,难以言语。就像故乡留给你的印记——难言其滋味,且永远不会抹去。
所谓月是故乡明,对家乡食物、家乡味道的近似偏执或许是一种淡淡的乡愁。坐在酿皮摊前,咀嚼的是一份平民生活的恬淡与快乐,更是故乡的味道,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