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处于海量数据信息之中,在各种信息的浪潮中,数据新闻可视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与财经类网站结合,为用户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数据分析内容。文章主要以新浪财经网站为例,从大数据技术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对数据新闻可观化呈现的推动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数据新闻可视化;推动作用;新浪财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8-0026-02
新浪财经创办于1999年8月,经过10年发展,新浪财经成为财经门户的佼佼者,并且占据1/3的市场,是第二名财经门户市场占有率的3倍。新浪财经主要提供财经类新闻资讯,涉及的范围有股票、证券、理财、管理等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服务,为用户打造便捷、快速的财经信息。新浪财经作为国内首选的财经新闻门户,重在挖掘高端类财经新闻资讯,其中独家财经新闻的覆盖率高达90%,在财经类新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浪财经具有最新的财经新闻资讯以及优质的产品服务,吸引了不少金融行业人员的注意力。新浪财经对于金融行业工作人员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其中,新浪财经还可以与用户进行及时互动,为用户提供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措施。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财经类网站,新浪财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财经类新闻作为硬新闻,存在着数据复杂与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因此,读者在阅读财经类新闻时较为困难。简洁、通俗的新闻呈现形式是财经类新闻追求的目标,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新浪财经的数据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视化,方便读者阅读与理解,解决了数据复杂、专业性强的问题,减轻了读者的阅读负担。新浪财经新闻的可视化不仅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还有技术基础。所谓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视觉理论,在视觉理论的帮助下,新浪财经通过设计页面,给读者视觉上的满足。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为新浪财经数据新闻可视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尤其是在数据信息的筛选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加快以及各类财经数据新闻的增加,人们对财经类数据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自己所需要、所感兴趣的财经类数据新闻,提高读者阅读的速度。大数据技术在用户对财经类新闻提出的新要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大数据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大数据技术,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够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的技术。大数据具有海量性、繁杂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海量性是指大数据的体积庞大,随着存储空间的增大,大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信息不断增多,涉及的范围增多并且层次更加深入。繁杂性主要是数据的表现形式多样,从最开始的文字数据信息逐渐发展出音频、视频、图像等数据的表现形式,并且对新型的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解读能力。灵活性是指这些海量的数据按照某种模型和算法能够清晰分类,并体现出数据的特性便于后续的分析。
大数据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数量与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并且获取信息的质量更高。对于新浪财经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数据内容的呈现,简洁、直观的数据呈现更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大数据技术为新浪财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选择,并且对于新浪财经数据整理、处理以及输出等方面大数据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概念
所谓的可视化是指相关数据在视觉上展现的一种形式,数据的发布者通过将整理过的数据发布出来,供用户参考,以便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新浪财经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以及动画软件共同使用完成数据新闻发布。
通过将3种软件结合使用,将原来呆板的数据信息与文字信息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可观化。数据新闻的发布者在发布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通过树状图、柱状图、扇形图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图形的下面配上相关的解释文字,便于读者深入理解。
3 大数据技术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推动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新浪财经类数据新闻获得新发展,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能够将一些复杂、内涵丰富的数据信息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用户对信息获得较快认知。具体而言,大数据时代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推动数据形式的创新发展
对于新浪财经而言,数据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数据的呈现,新浪财经将失去专业化以及科学化。在大数据时代,新浪财经利用专业的软件技术将枯燥的数据以及文字信息生动地展现在用户面前。比如:数据新闻的发布者通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数据用树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将数据新闻可视化中的图片添加一些视频新闻,使整个财经报道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富有生机,将一些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图形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使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据形式的创新发展。
3.2 推动新闻制作质量提升
传统的数据新闻制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图片,另一方面是文字。文字记者只需要完成文字方面的工作即可,而新闻摄影师完成照片拍摄或者设计即可。但是在大数据技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则需要在大量的分工与配合下才能完成,不仅要完成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与拍摄之外,还要与美工部门进行合作,在共同的作用下完成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大数据技术为美工部提供更多色彩比例、图形搭配等方面的信息参照,对推动数据新闻可视化制作质量的提高。随着文字与美工部分合作不断深入,逐渐出现新的工种,即信息编辑。所谓的信息编辑是指文字记者在将获取來的数据信息等内容整理完毕之后,交给美工部,通过美工部的设计与排版,为受众提供好的信息阅读效果,提高数据新闻制作质量的提高。
3.3 推动数据新闻动态化呈现
在大数据技术以及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获取数据新闻的途径发生变化。在大数据技术之前,人们获取更多新闻资讯主要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二维码成为用户获取额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大数据技术以及新媒体环境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在呈现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人们在观看新浪财经数据图表新闻时只需要改动其中一个数据,用户就可以看到相关数据发生变化,便于用户观察同时还可以帮助行业人员更好的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向以及重要因素之前的连带性。比如:在系列相关的数据图形中,用户在更改其中某一数据后,与他相关的其他数据将随之发生变化。
3.4 推动数据呈现的特定化
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精准化、特定化的方向发展。人们通过浏览新浪财经门户网站,获取与自己相关的数据新闻信息,当用户在浏览信息时,新浪财经门户的后台会根据用户对某类信息浏览量的多少,及时、迅速地向用户推动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精准化、特定化的推动使数据新闻可视化增强,用户的观看度提高。比如:在新浪财经门户网站浏览信息时,新浪财经后台会根据用户的兴趣以及某类信息的浏览量及时为用户推动相关数据新闻信息。
4 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数据表现形式、质量提高、动态新闻获取以及数据精准化、特定化的方面发展。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受众的视觉审美、迎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并且大数据技术将会在未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雪娇.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可视化探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4(3).
[2]熊克成.新媒体时代下的纸媒新闻可视化简析[J].新媒体研究,2016,2(22):146-147.
[3]徐婧雯.从数据新闻看新闻报道的可视化之路——以新华网“数据新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12).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数据新闻可视化;推动作用;新浪财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8-0026-02
新浪财经创办于1999年8月,经过10年发展,新浪财经成为财经门户的佼佼者,并且占据1/3的市场,是第二名财经门户市场占有率的3倍。新浪财经主要提供财经类新闻资讯,涉及的范围有股票、证券、理财、管理等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服务,为用户打造便捷、快速的财经信息。新浪财经作为国内首选的财经新闻门户,重在挖掘高端类财经新闻资讯,其中独家财经新闻的覆盖率高达90%,在财经类新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浪财经具有最新的财经新闻资讯以及优质的产品服务,吸引了不少金融行业人员的注意力。新浪财经对于金融行业工作人员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其中,新浪财经还可以与用户进行及时互动,为用户提供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措施。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财经类网站,新浪财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财经类新闻作为硬新闻,存在着数据复杂与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因此,读者在阅读财经类新闻时较为困难。简洁、通俗的新闻呈现形式是财经类新闻追求的目标,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新浪财经的数据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视化,方便读者阅读与理解,解决了数据复杂、专业性强的问题,减轻了读者的阅读负担。新浪财经新闻的可视化不仅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还有技术基础。所谓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视觉理论,在视觉理论的帮助下,新浪财经通过设计页面,给读者视觉上的满足。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为新浪财经数据新闻可视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尤其是在数据信息的筛选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加快以及各类财经数据新闻的增加,人们对财经类数据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自己所需要、所感兴趣的财经类数据新闻,提高读者阅读的速度。大数据技术在用户对财经类新闻提出的新要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大数据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大数据技术,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够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的技术。大数据具有海量性、繁杂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海量性是指大数据的体积庞大,随着存储空间的增大,大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信息不断增多,涉及的范围增多并且层次更加深入。繁杂性主要是数据的表现形式多样,从最开始的文字数据信息逐渐发展出音频、视频、图像等数据的表现形式,并且对新型的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解读能力。灵活性是指这些海量的数据按照某种模型和算法能够清晰分类,并体现出数据的特性便于后续的分析。
大数据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数量与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各种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并且获取信息的质量更高。对于新浪财经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数据内容的呈现,简洁、直观的数据呈现更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大数据技术为新浪财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选择,并且对于新浪财经数据整理、处理以及输出等方面大数据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概念
所谓的可视化是指相关数据在视觉上展现的一种形式,数据的发布者通过将整理过的数据发布出来,供用户参考,以便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新浪财经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以及动画软件共同使用完成数据新闻发布。
通过将3种软件结合使用,将原来呆板的数据信息与文字信息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可观化。数据新闻的发布者在发布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通过树状图、柱状图、扇形图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图形的下面配上相关的解释文字,便于读者深入理解。
3 大数据技术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推动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新浪财经类数据新闻获得新发展,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能够将一些复杂、内涵丰富的数据信息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用户对信息获得较快认知。具体而言,大数据时代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推动数据形式的创新发展
对于新浪财经而言,数据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数据的呈现,新浪财经将失去专业化以及科学化。在大数据时代,新浪财经利用专业的软件技术将枯燥的数据以及文字信息生动地展现在用户面前。比如:数据新闻的发布者通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数据用树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将数据新闻可视化中的图片添加一些视频新闻,使整个财经报道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富有生机,将一些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图形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使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据形式的创新发展。
3.2 推动新闻制作质量提升
传统的数据新闻制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图片,另一方面是文字。文字记者只需要完成文字方面的工作即可,而新闻摄影师完成照片拍摄或者设计即可。但是在大数据技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则需要在大量的分工与配合下才能完成,不仅要完成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与拍摄之外,还要与美工部门进行合作,在共同的作用下完成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大数据技术为美工部提供更多色彩比例、图形搭配等方面的信息参照,对推动数据新闻可视化制作质量的提高。随着文字与美工部分合作不断深入,逐渐出现新的工种,即信息编辑。所谓的信息编辑是指文字记者在将获取來的数据信息等内容整理完毕之后,交给美工部,通过美工部的设计与排版,为受众提供好的信息阅读效果,提高数据新闻制作质量的提高。
3.3 推动数据新闻动态化呈现
在大数据技术以及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获取数据新闻的途径发生变化。在大数据技术之前,人们获取更多新闻资讯主要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二维码成为用户获取额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大数据技术以及新媒体环境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在呈现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人们在观看新浪财经数据图表新闻时只需要改动其中一个数据,用户就可以看到相关数据发生变化,便于用户观察同时还可以帮助行业人员更好的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向以及重要因素之前的连带性。比如:在系列相关的数据图形中,用户在更改其中某一数据后,与他相关的其他数据将随之发生变化。
3.4 推动数据呈现的特定化
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精准化、特定化的方向发展。人们通过浏览新浪财经门户网站,获取与自己相关的数据新闻信息,当用户在浏览信息时,新浪财经门户的后台会根据用户对某类信息浏览量的多少,及时、迅速地向用户推动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精准化、特定化的推动使数据新闻可视化增强,用户的观看度提高。比如:在新浪财经门户网站浏览信息时,新浪财经后台会根据用户的兴趣以及某类信息的浏览量及时为用户推动相关数据新闻信息。
4 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数据表现形式、质量提高、动态新闻获取以及数据精准化、特定化的方面发展。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受众的视觉审美、迎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并且大数据技术将会在未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雪娇.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可视化探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4(3).
[2]熊克成.新媒体时代下的纸媒新闻可视化简析[J].新媒体研究,2016,2(22):146-147.
[3]徐婧雯.从数据新闻看新闻报道的可视化之路——以新华网“数据新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