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Q正传》发表以来,其自我精神胜利法便成为国民劣根性的代名词。到了九十年代,余华笔下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的诞生,使我们对精神胜利法有了新的审视。重新解读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人们的生存之道,还是生存的智慧与哲学。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变奏;生存智慧
一.消极式的精神胜利
阿Q是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未庄这一封建麻木的文化沃土之中,是一个十分自轻自贱的小人物,他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下,人民麻木愚昧不觉悟,鲁迅曾说过:写阿Q就是要写出现代国民的灵魂来,所以说阿Q这一人物形象,成为了当时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的体现。
自卑而又自負。阿Q说自己原先姓趙,“先前阔”,但当赵太爷以及未庄的人都打他的时候,他无力反抗,只得自认倒霉,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阿Q也很自负,他在与别人发生口角的时候,总爱说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未庄的全部人,他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连大家都尊敬的赵太爷,他也并不十分的崇奉,进了几次城的阿Q,也很瞧不起城里人;看客而又被看。阿Q爱看热闹,如果听到外面有热闹的声音,便会寻声走去。阿Q也常常被看,未庄的人看到阿Q时,都会投来轻视的目光,阿Q头上的癞疮疤,也一直被人耻笑,当阿Q从城里回来的时候,略有些醒目,第二日便传遍了未庄,当他要被枪毙的时候,周围的人们都来喝彩,让他想到了饿狼的眼睛,可怕极了;“男女之大防”而又“无防”。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但阿Q的“行状”却与他“男女之大防”的思想矛盾,他拧过女人的大腿,摸过小尼姑的头,并要和吴妈困觉,他还认为自己应该有个女人,以不至于断子绝孙;务虚而又务实。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来填饱肚子,却当有钱的时候,把钱都用于喝酒,他羡慕权贵,并对权贵有着执着的追求。阿Q另一方面有很踏实肯干,“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爱革命而又怕革命。阿Q知道了举人老爷害怕革命,便对此有些神往。原本阿Q是对革命深恶痛疾的,他渴望参加革命,但在这变革的现实中,他无力抗争,只得妥协于现实的社会。
阿Q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个体,从他的种种“行状”中,我们很难找到他身上的优点,这样一个失去自我的精神胜利者,用一种消极、病态的精神上的得胜来麻醉自我,可恶而又可悲,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的道路。
二.积极式的精神胜利
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与阿Q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许三观是农村的一个送茧工,当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体“没问题”时,他出于新鲜卖了第一次血,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又因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靠卖血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许三观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形象,他的生存之道也离不开“精神胜利法”。
许三观身上有很多劣根性,有时表现出的也很消极,他也会找各种理由逃避现实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平衡,但是总体上来说,许三观靠着一种积极地精神胜利,与命运进行着抗争,以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在苦难中生存,表现出了苦难中的温情。
第二次卖血,是在大儿子在和方铁匠儿子吵架的时候,把人家的头砸破了,由于赔不起医药费,许三观无奈之下,只好再一次去卖血,一乐不是他的亲身骨肉,他嘴上说着不帮,但到了最后,他还是付了医药费。第三次卖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想报答林芬芳,这样的许三观是有情有义的。自然灾害那几年,许三观一家积极的面对,他们节衣缩食,通过“口述美食”让自己和孩子们得到满足,许三观由于心疼家人们,又再一次去卖了血,改善了生活,让家里人没有饿死。他并不在乎生活条件的好坏,面对糟糕的生活,也能苦中作乐,心满意足。
从阿Q到许三观,都是以一种精神上得胜的态度面对生活,但是相比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表象相同之下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精神胜利法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阿Q精神中,我们看到的国民的劣根性,他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进行反抗,而在许三观的精神胜利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积极的克服生活中的苦难,具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从这两个人物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胜利法”。
三.异同原因分析
鲁迅从事文艺创造活动,是为了能够改造国民的精神。他创作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与悲哀。费孝通说过:“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从时代背景来看,《阿Q正传》问世于辛亥革命之后,农民生活在封建闭塞的环境中,农民的思想不断的被压抑,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年代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矛盾着的。农民被封建统治长期剥削压迫,农民已经没有了斗志,他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反抗,阿Q这样的性格,在未庄则会被看作“异端”。
余华笔下的许三观,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封建殖民的社会状态已经改变,中国人民早已摆脱压迫,人们不再用病态的精神胜利法麻痹自我,虽然许三观的生活遭遇很波折,但他一直以简单质朴的方式面对生活,笑对人生。新中国总的方向是前进的、光明的,人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所以人们用积极的精神胜利法来面对生活,克服磨难。
从作家个人体验来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余华是当代最有冲击力的作家之一,而余华也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鲁迅精神的继承者。他们都生活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转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阴郁,这致使他们的作品有着相同的主题,关注人民,揭示国民性和人性的种种矛盾。
文学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作家的文学创作无可避免的要与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 虽然两位作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个人经历并不相同,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从人的立场去思考传统文化和思想解放,塑造的人物形象能表现出精神的实质来。
四.精神胜利法演变的意义与价值
从阿Q到许三观,为我们展现了精神胜利法的发展与演变,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他以精神胜利法获得心理的满足与慰藉,我们把这种精神胜利法称为“阿Q精神”,具有这种精神并不单有阿Q自己,这是一整个时代国民精神的状态。余华的笔下,也塑造了一批具有“阿Q精神”的艺术形象,如福贵、许三观等,这些人物身上的“阿Q精神”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观念里的病态的、消极的阿Q精神,这一精神已经随着社会时代的转变,变得积极、正能量。
无论是阿Q还是许三观,都是悲喜剧交融的人格,而前者的悲剧程度更加深刻些,这种人格形成的过程也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在很多诙谐的情节中,都深藏着悲剧。尼采说:“从艺术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二元冲动理论真正要解决的就不只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生问题”,在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时,鲁迅用了滑稽与讽刺等手法,并不是简单的解嘲,而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含笑又含泪的批评与讽刺。
从哲学的角度看,作者创作的主体的审美倾向,是作者内心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是影射大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从卡塔西斯悲剧的作用来看:通过刻画悲剧性人物不幸的遭遇,让读者有了对人生的认识和领悟,引向个体的超越,获得精神解脱。阿Q和许三观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用自己的精神与苦难的生活进行着对抗。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变奏;生存智慧
一.消极式的精神胜利
阿Q是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未庄这一封建麻木的文化沃土之中,是一个十分自轻自贱的小人物,他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下,人民麻木愚昧不觉悟,鲁迅曾说过:写阿Q就是要写出现代国民的灵魂来,所以说阿Q这一人物形象,成为了当时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的体现。
自卑而又自負。阿Q说自己原先姓趙,“先前阔”,但当赵太爷以及未庄的人都打他的时候,他无力反抗,只得自认倒霉,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阿Q也很自负,他在与别人发生口角的时候,总爱说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未庄的全部人,他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连大家都尊敬的赵太爷,他也并不十分的崇奉,进了几次城的阿Q,也很瞧不起城里人;看客而又被看。阿Q爱看热闹,如果听到外面有热闹的声音,便会寻声走去。阿Q也常常被看,未庄的人看到阿Q时,都会投来轻视的目光,阿Q头上的癞疮疤,也一直被人耻笑,当阿Q从城里回来的时候,略有些醒目,第二日便传遍了未庄,当他要被枪毙的时候,周围的人们都来喝彩,让他想到了饿狼的眼睛,可怕极了;“男女之大防”而又“无防”。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但阿Q的“行状”却与他“男女之大防”的思想矛盾,他拧过女人的大腿,摸过小尼姑的头,并要和吴妈困觉,他还认为自己应该有个女人,以不至于断子绝孙;务虚而又务实。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来填饱肚子,却当有钱的时候,把钱都用于喝酒,他羡慕权贵,并对权贵有着执着的追求。阿Q另一方面有很踏实肯干,“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爱革命而又怕革命。阿Q知道了举人老爷害怕革命,便对此有些神往。原本阿Q是对革命深恶痛疾的,他渴望参加革命,但在这变革的现实中,他无力抗争,只得妥协于现实的社会。
阿Q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个体,从他的种种“行状”中,我们很难找到他身上的优点,这样一个失去自我的精神胜利者,用一种消极、病态的精神上的得胜来麻醉自我,可恶而又可悲,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的道路。
二.积极式的精神胜利
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与阿Q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许三观是农村的一个送茧工,当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体“没问题”时,他出于新鲜卖了第一次血,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又因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靠卖血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许三观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形象,他的生存之道也离不开“精神胜利法”。
许三观身上有很多劣根性,有时表现出的也很消极,他也会找各种理由逃避现实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平衡,但是总体上来说,许三观靠着一种积极地精神胜利,与命运进行着抗争,以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在苦难中生存,表现出了苦难中的温情。
第二次卖血,是在大儿子在和方铁匠儿子吵架的时候,把人家的头砸破了,由于赔不起医药费,许三观无奈之下,只好再一次去卖血,一乐不是他的亲身骨肉,他嘴上说着不帮,但到了最后,他还是付了医药费。第三次卖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想报答林芬芳,这样的许三观是有情有义的。自然灾害那几年,许三观一家积极的面对,他们节衣缩食,通过“口述美食”让自己和孩子们得到满足,许三观由于心疼家人们,又再一次去卖了血,改善了生活,让家里人没有饿死。他并不在乎生活条件的好坏,面对糟糕的生活,也能苦中作乐,心满意足。
从阿Q到许三观,都是以一种精神上得胜的态度面对生活,但是相比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表象相同之下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精神胜利法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阿Q精神中,我们看到的国民的劣根性,他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进行反抗,而在许三观的精神胜利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积极的克服生活中的苦难,具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从这两个人物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胜利法”。
三.异同原因分析
鲁迅从事文艺创造活动,是为了能够改造国民的精神。他创作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与悲哀。费孝通说过:“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从时代背景来看,《阿Q正传》问世于辛亥革命之后,农民生活在封建闭塞的环境中,农民的思想不断的被压抑,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年代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矛盾着的。农民被封建统治长期剥削压迫,农民已经没有了斗志,他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反抗,阿Q这样的性格,在未庄则会被看作“异端”。
余华笔下的许三观,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封建殖民的社会状态已经改变,中国人民早已摆脱压迫,人们不再用病态的精神胜利法麻痹自我,虽然许三观的生活遭遇很波折,但他一直以简单质朴的方式面对生活,笑对人生。新中国总的方向是前进的、光明的,人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所以人们用积极的精神胜利法来面对生活,克服磨难。
从作家个人体验来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余华是当代最有冲击力的作家之一,而余华也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鲁迅精神的继承者。他们都生活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转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阴郁,这致使他们的作品有着相同的主题,关注人民,揭示国民性和人性的种种矛盾。
文学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作家的文学创作无可避免的要与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 虽然两位作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个人经历并不相同,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从人的立场去思考传统文化和思想解放,塑造的人物形象能表现出精神的实质来。
四.精神胜利法演变的意义与价值
从阿Q到许三观,为我们展现了精神胜利法的发展与演变,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他以精神胜利法获得心理的满足与慰藉,我们把这种精神胜利法称为“阿Q精神”,具有这种精神并不单有阿Q自己,这是一整个时代国民精神的状态。余华的笔下,也塑造了一批具有“阿Q精神”的艺术形象,如福贵、许三观等,这些人物身上的“阿Q精神”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观念里的病态的、消极的阿Q精神,这一精神已经随着社会时代的转变,变得积极、正能量。
无论是阿Q还是许三观,都是悲喜剧交融的人格,而前者的悲剧程度更加深刻些,这种人格形成的过程也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在很多诙谐的情节中,都深藏着悲剧。尼采说:“从艺术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二元冲动理论真正要解决的就不只是艺术问题,而是人生问题”,在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时,鲁迅用了滑稽与讽刺等手法,并不是简单的解嘲,而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含笑又含泪的批评与讽刺。
从哲学的角度看,作者创作的主体的审美倾向,是作者内心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是影射大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从卡塔西斯悲剧的作用来看:通过刻画悲剧性人物不幸的遭遇,让读者有了对人生的认识和领悟,引向个体的超越,获得精神解脱。阿Q和许三观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用自己的精神与苦难的生活进行着对抗。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