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果核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山茱萸果核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方法 采用DIAION HP20、Sephsdex-LH20、ODS等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DPPH和ABTS法评价所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活性.结果 从山茱萸果核体积分数70%丙酮提取物中,共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特里马素Ⅰ(1)、1,2,3-三-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2)、1,4,6-三-O-没食子酰基-2,3-(S)-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3)、没食子酸(4)、鞣花酸(5)、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6)、1,4,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7)、山茱萸新苷(8)、1,3,6-三-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9)、1,2,3,6-四-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0).上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优于维生素C.结论 上述化合物1、2、3、5、6、7、8、9、10为首次从山茱萸果核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10抗氧化活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钙黄绿素神经酰胺脂质体(calcein-loaded cerasomes,CA-CS)的体外皮内递送效果,并推测其皮内递送的主要机制.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冻融法制备CA-CS和钙黄绿素传统脂质体(calcein-loaded conventional liposomes,CA-CL),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表征;采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仪和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皮内递送实验;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在皮肤中的分布.结果 CA-CS和CA-CL的粒径均在200 nm左右,且分散均匀(PDI
目的 文拉法辛是基于“神经递质假说”研发的抗抑郁药,在临床已广泛使用.笔者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文拉法辛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GUMS)大鼠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文拉法辛对CUMS动物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同时采集大鼠海马组织,应用RNA-seq技术对大鼠海马组织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通过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空白组鉴定出的差异基因比较,发现文拉法辛回调的差异基因有387个,其中上调基因237个,下调基因150个.显著回调通路有26条,这些通路涉及昼夜节律、钙信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MB,主要活性成分PMB1和PMB2)的血药浓度,结合其全血稳定性研究制定临床采样流程,并应用到治疗药物监测(TDM)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腈(含甲酸6.67%)蛋白沉淀,取上清加水稀释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Shim-pack GIST C18(2.1 mm×100 mm,3μm,岛津公司);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 min-1,柱温40℃;分别考察全血/血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