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山西省2011—2016年汛期290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结合本地强降水预警业务规定,按照致灾风险程度将短历时强降水分为四级,并分析了各级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主要受地形影响,山西各级强降水的累计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大值区一般沿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分布;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15—18时(北京时,以下同)为高发时段,第二峰值出现在20—23时,一般性强降水在7月的上午时段还存在一个峰值;城区一般性强降水比乡村区域偏多偏强,特强降水城市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机 构】
:
晋中市气象局,山西 晋中030600;朔州市气象局,山西 朔州03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山西省2011—2016年汛期290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结合本地强降水预警业务规定,按照致灾风险程度将短历时强降水分为四级,并分析了各级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主要受地形影响,山西各级强降水的累计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大值区一般沿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分布;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15—18时(北京时,以下同)为高发时段,第二峰值出现在20—23时,一般性强降水在7月的上午时段还存在一个峰值;城区一般性强降水比乡村区域偏多偏强,特强降水城市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其他文献
在系统性回顾Welge方程形成及其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依据均质性油藏油井见水后出口端含水率与油井含水率在数值上相等,得到油井见水后Welge方程.利用该方程,可实现水驱曲线与油水两相渗流特征间相互转换.以Iraj Ersaghi含水变化规律、马克西莫夫—童宪章水驱特征曲线及艾富罗斯实验结果等为例,论述了这些经典理论及方法的形成过程及适用条件,深化了对经典水驱理论及方法的认知,可供水驱油藏评价参考.
针对目前风电机组健康状态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和组合赋权的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根据故障频次与时长构建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参数层指标客观权重与层次分析法的参数层主观权重对应结合,再与上层指标权重综合,归一化得到组合指标权重,应用高斯函数确定指标对各状态等级的隶属度,采用参数-部件-系统逐层对风电机组开展健康状态评估,选取新疆某风电机组SCADA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故障发生前得出状态劣化的趋势,对机组早期的故障发出报警,从而达到整机状态预
具大气顶、窄油环、强边水特征的锦州X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后,面临着地层压力下降快、气窜严重、挖潜难度大等难题,亟待优化其开发方式.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为原则,对锦州X油藏进行剖面模型化,通过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屏障注水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推荐水平井平行井网屏障注水方案并确定实施技术要求.考虑到油藏的复杂性与开发风险,以气窜严重、纵向驱替不均衡、增产效果显著为原则,优选1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提高对屏障注水的动态认识,为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砾岩油藏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极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注入水波及效率较低,含水率上升快,开发效果较差.为此,针对相变快、储集层连续性较差的浅层砾岩油藏,提出了采用弓形井多级水平缝压裂改造的方式,以提高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基于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西北区块的地质模型,对高含水砾岩油藏进行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在此数值模型的基础之上,选择剩余油较富集区块,建立多级水平缝压裂大位移弓形井和直井注采井网,进行提高采收率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最优注聚强度约0.05 PV/a,角注井组的波及系数大于边注井组,弓形井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砾岩储集层岩心极易泡散,不易评价破胶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无法确定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控因素.应用X射线显微CT技术对岩心样品进行连续扫描,重建岩心三维孔隙变化;应用球棍模型和阈值分割法,表征岩心不同截面上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储集层被破胶压裂液伤害后,平均孔隙半径减小了42.1%,平均喉道半径减小了32.7%,平均喉道长度减小了19.1%,平均孔喉比减小了45.3%,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降低了7.7%和33.8%,岩心在破胶压裂液驱替伤害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降低,渗透
以白云岩储集层物性、岩电、CT扫描、核磁共振和薄片分析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确定储集层临界含水孔隙度、临界含水饱和度、临界导通指数等连通导电模型参数的方法.将计算得到的临界含水饱和度与T2截止值、渗透率、CT扫描和薄片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将临界导通指数与胶结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了临界含水饱和度、临界含水孔隙度及临界导通指数的物理意义.将岩心样品的连通导电饱和度理论曲线与阿尔奇饱和度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了连通导电公式与阿尔奇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别.最后,根据确定的连通导电模型参数,利用连通导电公式计算了2口井白
以一次高原低涡东移造成甘肃河东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为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场驱动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区分是否使用微物理方案和使用何种方案进行了26组试验,结果表明:本案例中开启微物理方案对高原低涡移动路径和强度的模拟能力均有显著提升;通过对各方案对比分析,在降水量级和落区方面Morrison 2-moment方案、WSM5方案排名靠前,降水时间准确性上Goddar方案、Purdue Lin方案、WSM5方案等较好,综合分析WSM5方案最佳,Kessler方案最差.
KS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注水井调剖是常用的稳油控水措施,但是在选井决策方面,存在指标界限不易选择、权重数值不易量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筛选出能够较准确反映水窜特征的单井指标、井间指标和静态指标,构建基于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和Sigmoid核函数的新型核函数,并基于函数形式优化模糊聚类方法,提高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提出适合KS油田高含水后期调剖选井模糊聚类决策方法,提高调剖选井样本集和检测集的识别率.将新型注水井调剖选井决策方法应用于KS油田,从22口注水井中优选出3口进行调剖,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为进一步掌握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趋势,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区,以中浅层—中深层为主;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东海陆架盆地等地区,以中深层—超深层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品质变差,丰度变低,埋深变大.中国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岩性地层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深层油气藏等领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20年2月内蒙古的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下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700 hPa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地面冷高压、地面倒槽和冷锋.在高空下沉气流及1000~800 hPa上东北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干冷气流形成“冷垫”,迫使暖湿空气沿冷垫抬升.不断地有干冷空气向中低层暖湿气流下方入侵,与中高层的西南急流形成深厚的锋生区和锋面次级环流,二者的正反馈作用为暴雪提供增幅作用.700 hPa西南急流不断输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