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 自由表达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内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作文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同时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本教学设计重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中,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相互激励、互相启发,写出自己创编的故事,同时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和幻想,练习写想象中的事物。
  2.尝试编写故事,不受束缚,自由表达。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养成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这些想象神奇的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读了让人难以忘记。在课余时间,你们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2.小组交流。
  3.推举代表介绍。
  4.同学们,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你们读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真不少。如果给你一个编写故事的机会,你愿意吗?这堂习作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台,谁编写得最好,他就是咱们班编写故事的小作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话题,激发兴趣,互相启发,为想象作文丰富素材,拓宽思路。)
  二、复习课文,学习表达
  1.同学们,假如你想成为编写故事的小作家,那么你就得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请大家不要着急,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先重温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指名复述)
  3.再说说故事的基本要素。(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总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首先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起因,然后详细写出这个故事的经过,在写故事的经过时,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这样可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还要写出故事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意在使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构成故事的要素加深印象,以便学生发挥想象,有内容可写;明确故事要素,学习谋篇布局。)
  三、明确要求,动笔习作
  1.我们已经知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和要求。(指名读,交流对这次习作要求的理解。)
  (1)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
  (2)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3)写好后,读给家长听,认真改一改。
  (4)根据自己编写的内容,自己拟题。
  2.针对上面的(1)和(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3.班上交流。
  4.小结激趣。看来编一个故事并不难,只要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就会创作出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那你们就根据习作要求自由地去想象,大胆去创作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和充分地“说”(内容和打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并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从内容入手,解决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四、交流修改,取长补短
  1.学生完成初稿后,同桌互相阅读。
  2.学生评议:你认为你的同桌创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相机抽样点评。如,故事是否完整——起因、经过、结果,想象是否神奇,描写是否生动。)
  3.同桌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出示同桌互改要求:
  第一步,同桌交换习作本,互相评改。
  第二步,用“○”画出错别字,并改正,用“”勾出好词、好句和好段。
  第三步,做出你对这篇故事的简单评价(用“☆”表示)。
  一颗“☆”:能把故事写清楚,敢于想象。
  二颗“☆”:故事较完整,敢于大胆想象。
  三颗“☆”:故事完整(有起因、经过、结果),而且想象丰富,描写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议、修改习作,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修改习作,促使学生乐评、会评,在评改中取长补短,提高习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召开创编故事会
  举办创编故事会,在班上讲自己创编的故事,同时评出创编故事的小作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举办创编故事会,让学生在班上讲自己编写的故事,彰显学生的个性,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者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平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要率先规范自己的言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适时适度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激励的策略,感化教育和扶持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学习。    一、表扬策略    表扬是一门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加速器”。表扬对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育学
期刊
作家肖复兴写的《荔枝》,是怀念母亲的名篇。作者依序写了买荔 枝——回到家中不敢掏出荔枝——吃荔枝——积淀心中的深幽情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细细品读,有如下体会。  1.动作描写传神。作为植物的荔枝,它要遵循自然规律——一年一红,可母亲却吃不到了。而在“吃荔枝”这一部分中,作者更是通过准确的动作描写,把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传神地表现出来,也把自己的思念深蕴其中。因为是第一次,母亲对这种名贵的,
期刊
□执教:陈婷婷 评析:杨晓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页。  学生课前活动:①数数走100米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小汽车)的一般速度。    片段一:借助情景,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叫“五指山”。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教师将预先画好的“五指山”图贴于黑板),
期刊
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推进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并不断地丰富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昆明市西山区前卫、福海学校片区在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如何增强“统计与概率”教学有效性这一专题开展“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活动,探索“校本研训一体化”的途径,为提高片区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做了有益的尝试。为了使
期刊
编者接:文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数学自身的客观因素和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的思想创造因素以及这些主客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数学文化。  对数学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名师张齐华老师,在我省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摩大会期间上了两节示范课,并作了“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研究”的专题讲座,对新课程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给出了个人的思考与表达:“所谓数学文化,就是以数学
期刊
教学内容及目标:“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会数据表示可能性的简洁性与客观性;能用适当的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种颜色的球是总球数的几分之几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活跃非凡。然而,在热闹的数学课堂中,广大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什么,它必须关注哪些问题,依然莫衷一是。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作如下论证。    一、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有效的数学活动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变革。于是,从“知识传承”到“人的发展”也就成了教学功能的根本转变。新课程的
期刊
《棉花姑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本组围绕“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专题编排了5篇课文。本课写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面对棉花姑娘的病情,他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
期刊
早在几千年前,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神话就是蒙昧世纪混沌初开时结出的一朵奇葩,反映了先民们对宇宙之初最本真的追问和最纯朴而大胆的幻想。对小学生来说,阅读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是了解世界文化、开阔眼界和拓展想象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当采撷这一朵瑰丽的奇葩,带领学生充分领略各民族神话语言的魅力,获得情感和精神的滋养,在他们的人生底版上留一抹美好、神圣、梦幻般的底色。    一、神话教学的“
期刊
教材解读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自季羡林先生的《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35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课文语言朴实洗练,意味蕴藉,既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又有色彩瑰丽的描写;既有淡远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议论;既充满着异国他乡奇情异彩,又渗透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悟与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编者将这篇课文编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