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绘本,即图画书,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小学低年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兴趣的激发、意志力的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都要在此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精选绘本 知“趣”
绘本由于拥有“图文并茂”的特质,成为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首选读物,甚至可以称得上很多孩子走进阅读殿堂的“敲门砖”。但是如果随意拿来,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认知,而且绘本的个中趣味很难被发现。
(一)指定书目---定“向”
为了给家长和孩子指引,我们在前期对绘本进行了大量的搜集、筛选、整合、制作,并且在一二年级的每学期开学之初,将整理出的绘本做成书单、PPT分享给各位语文老师,为每周一次的绘本课充实鲜活“血液”。绘本的内容从“自我保护、天马行空、友爱互助、热爱自然”等方面划分明确,梯度分明,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绘本内容,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延伸书目---给“梯”
统编教材的文本都很经典、可读性很强,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统编版低年段教材中的单元要素以及每一篇课文,我们还会进行课堂拓展,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推荐学生阅读与之有关的绘本。由点及面,在不断的拓展阅读中积累素材,提升能力。
(三)自选书目---予“权”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推荐好的书目固然是阅读积累时的捷径,但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绘本阅读量之后,如果老师还是只站在“为你好”的角度包办代替,帮孩子选择,孩子阅读的广泛性势必会有所限制,而阅读的内容一旦被限制,孩子的能力提升就会遭遇“瓶颈”。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当孩子在绘本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倾向性时,要敢于放手,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
二、精上绘本 入“趣”
“精”乃物质之纯粹,代表着事物的精华和内涵。绘本亦是如此,需要“精挑细选”。对于老师和学生精选出来的绘本,我们还会利用每周一次的绘本阅读课进行不同形式的“精上”,以最大程度地吸纳精髓。
(一)老师示范传方法
一年级,老师是绘本阅读课的“首席”。我们一般采取“三导”的模式,即---导入、导读、导学。首先,是导入。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书的名字、书的插图、书的作者,亦或是以前学过、读过的文章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其次,是导读。在导读环节,我们会一边读一边互动,通过“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想一想、猜一猜”多角度调动孩子的感官和思维,让孩子被故事牢牢地牵住,难舍难分。最后,是导学。为了让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我们学校围绕低年段精选的绘本编写了四册校本课程——《弘文雅集》。这份校本课程里不仅对每一个绘本内容从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还会设计一个“阅读任务单”。如读完《一个长上天的大苹果》(作者 哈菲兹·苏姗姗),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阅读活动:你心中的苹果树是怎样的?用你的笔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的苹果树。
通过这样的“三导”的流程可以让孩子们明确最基本的绘本课形式,让绘本课的呈现简单化、明朗化。
(二)学生小试激动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路人”。有了一年的绘本听读经历之后,到了二年级,我们就会尝试让班级里一部分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的孩子来上自己喜欢读的绘本故事。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挑战新鲜的事物,所以,选人参与不难,难的是选什么样的人。因此,第一个孩子不仅要选好,还要指导好,让“第一枪”响得及时,响得漂亮,响得经久不息,能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震出涟漪——“我也要去试试、这比老师讲有趣多了!”
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家长欢迎、支持,孩子高兴、乐意。自从前几次的“热场”之后,我们便采用轮流制,这样不仅可以扩大阅读的广度,还能提升阅读的高度,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阅读绘本的成就感。
三、精演绘本 真“趣”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直观的、形象的表达。为了让他们真正的喜欢绘本,融入绘本。我们鼓励他们将最感兴趣的绘本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
课间游戏三五成群演次绘本,绘本课上小组合作演个绘本;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演出绘本。他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可以在绘本课上进行,还可以家里进行。参演的人和参演的作品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可以透过这面镜子再次回忆绘本,更是通过这面镜子来梳理自己的阅读思路。
四、精创绘本 成“趣”
“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和应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这是统编教材的特点之一,也是将语文素养进行了一个融合。有了一年级大量的绘本阅读积累之后,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我们鼓励学生自创绘本。
(一)找规律
我们会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喜欢的绘本进行对比,让学生从绘本的结构,内容,色彩的搭配,甚至纸张的选择上一一比较,并归纳出受人欢迎的绘本的几大特征:色彩要鲜明、想象要丰富、文字要优美、内容要简单、结局要奇特。
(二)寻灵感
创作绘本最难的就是找到素材。其实生活中可供选择的内容无处不在。带着孩子去研学旅行,我会让他们说说蒲公英会有什么梦想,小草会有些什么愿望;看到下雪了,我会让他们想想小雪花之间发生的離奇故事;午饭等待时,我会让孩子们想象小米粒的旅行。整队放学,想象身边的空气宝宝看到了些什么?在这样一次次有趣的交谈中,孩子们找到了绘本创作的灵感,解决了无米下炊的困境。
(三)想高招
有了“米”,还需要准备哪些?又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注意哪些要点,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绘本呢?我们先将同龄孩子自创的优秀绘本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以激发孩子创作的自信心;接着又将其发到家长群,发动家庭成员共同谋划;最后,让学生按照家庭成员特长将绘本创作的分工列出来。为了防止家长包办代替,我们需要提前告知孩子,本人参与度是决定绘本评选胜出的很重要的因素。
两年的绘本阅读经历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是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知道为何阅读,怎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饮水思源”,推开“绘本”这扇窗,我们引领孩子们发现了阅读世界的一隅斑斓,阅读之旅更因为“绘本”的陪伴和同行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2016(11)
2.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9
绘本,即图画书,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小学低年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兴趣的激发、意志力的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都要在此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精选绘本 知“趣”
绘本由于拥有“图文并茂”的特质,成为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首选读物,甚至可以称得上很多孩子走进阅读殿堂的“敲门砖”。但是如果随意拿来,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认知,而且绘本的个中趣味很难被发现。
(一)指定书目---定“向”
为了给家长和孩子指引,我们在前期对绘本进行了大量的搜集、筛选、整合、制作,并且在一二年级的每学期开学之初,将整理出的绘本做成书单、PPT分享给各位语文老师,为每周一次的绘本课充实鲜活“血液”。绘本的内容从“自我保护、天马行空、友爱互助、热爱自然”等方面划分明确,梯度分明,让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绘本内容,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延伸书目---给“梯”
统编教材的文本都很经典、可读性很强,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统编版低年段教材中的单元要素以及每一篇课文,我们还会进行课堂拓展,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推荐学生阅读与之有关的绘本。由点及面,在不断的拓展阅读中积累素材,提升能力。
(三)自选书目---予“权”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推荐好的书目固然是阅读积累时的捷径,但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绘本阅读量之后,如果老师还是只站在“为你好”的角度包办代替,帮孩子选择,孩子阅读的广泛性势必会有所限制,而阅读的内容一旦被限制,孩子的能力提升就会遭遇“瓶颈”。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当孩子在绘本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倾向性时,要敢于放手,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
二、精上绘本 入“趣”
“精”乃物质之纯粹,代表着事物的精华和内涵。绘本亦是如此,需要“精挑细选”。对于老师和学生精选出来的绘本,我们还会利用每周一次的绘本阅读课进行不同形式的“精上”,以最大程度地吸纳精髓。
(一)老师示范传方法
一年级,老师是绘本阅读课的“首席”。我们一般采取“三导”的模式,即---导入、导读、导学。首先,是导入。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书的名字、书的插图、书的作者,亦或是以前学过、读过的文章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其次,是导读。在导读环节,我们会一边读一边互动,通过“看一看、问一问、说一说、想一想、猜一猜”多角度调动孩子的感官和思维,让孩子被故事牢牢地牵住,难舍难分。最后,是导学。为了让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我们学校围绕低年段精选的绘本编写了四册校本课程——《弘文雅集》。这份校本课程里不仅对每一个绘本内容从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还会设计一个“阅读任务单”。如读完《一个长上天的大苹果》(作者 哈菲兹·苏姗姗),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阅读活动:你心中的苹果树是怎样的?用你的笔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的苹果树。
通过这样的“三导”的流程可以让孩子们明确最基本的绘本课形式,让绘本课的呈现简单化、明朗化。
(二)学生小试激动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路人”。有了一年的绘本听读经历之后,到了二年级,我们就会尝试让班级里一部分领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的孩子来上自己喜欢读的绘本故事。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挑战新鲜的事物,所以,选人参与不难,难的是选什么样的人。因此,第一个孩子不仅要选好,还要指导好,让“第一枪”响得及时,响得漂亮,响得经久不息,能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震出涟漪——“我也要去试试、这比老师讲有趣多了!”
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家长欢迎、支持,孩子高兴、乐意。自从前几次的“热场”之后,我们便采用轮流制,这样不仅可以扩大阅读的广度,还能提升阅读的高度,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阅读绘本的成就感。
三、精演绘本 真“趣”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直观的、形象的表达。为了让他们真正的喜欢绘本,融入绘本。我们鼓励他们将最感兴趣的绘本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
课间游戏三五成群演次绘本,绘本课上小组合作演个绘本;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演出绘本。他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可以在绘本课上进行,还可以家里进行。参演的人和参演的作品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可以透过这面镜子再次回忆绘本,更是通过这面镜子来梳理自己的阅读思路。
四、精创绘本 成“趣”
“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和应用,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这是统编教材的特点之一,也是将语文素养进行了一个融合。有了一年级大量的绘本阅读积累之后,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我们鼓励学生自创绘本。
(一)找规律
我们会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喜欢的绘本进行对比,让学生从绘本的结构,内容,色彩的搭配,甚至纸张的选择上一一比较,并归纳出受人欢迎的绘本的几大特征:色彩要鲜明、想象要丰富、文字要优美、内容要简单、结局要奇特。
(二)寻灵感
创作绘本最难的就是找到素材。其实生活中可供选择的内容无处不在。带着孩子去研学旅行,我会让他们说说蒲公英会有什么梦想,小草会有些什么愿望;看到下雪了,我会让他们想想小雪花之间发生的離奇故事;午饭等待时,我会让孩子们想象小米粒的旅行。整队放学,想象身边的空气宝宝看到了些什么?在这样一次次有趣的交谈中,孩子们找到了绘本创作的灵感,解决了无米下炊的困境。
(三)想高招
有了“米”,还需要准备哪些?又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注意哪些要点,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绘本呢?我们先将同龄孩子自创的优秀绘本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以激发孩子创作的自信心;接着又将其发到家长群,发动家庭成员共同谋划;最后,让学生按照家庭成员特长将绘本创作的分工列出来。为了防止家长包办代替,我们需要提前告知孩子,本人参与度是决定绘本评选胜出的很重要的因素。
两年的绘本阅读经历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是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知道为何阅读,怎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饮水思源”,推开“绘本”这扇窗,我们引领孩子们发现了阅读世界的一隅斑斓,阅读之旅更因为“绘本”的陪伴和同行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2016(11)
2.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