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虫通络汤辅助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陛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MBP、H-FABP血清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五虫通络汤辅助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髓鞘碱性蛋白(M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清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虫通络汤,共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MBP、H-FABP)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IL-6]、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预后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的79.25%(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BP、H-FA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P、IL-10、IL-6血清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均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阻力及外周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与对照组(11.32%)相近(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五虫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程度,下调MBP、H-FABP表达,提升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疾病良好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炎性因子、单核因子趋化蛋白(MCP)、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14 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MCP、VE-cadherin变化,评估患者病情。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比较,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ICU患者常见并发症,全身静脉均可发生,但尤多见于下肢,其发病隐匿,进展快速,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对DVT的中医治
目的观察清热去湿汤对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湿疹(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去湿汤治疗,连续治疗10 d;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损颜色)、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瘙痒程度(VAS评分)、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