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尔赫斯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时间的思考和处理。本文将依据博尔赫斯的作品《时间》、《书》,并结合其对芝诺悖论的阐释,从“沙”与“书”的意象入手,尝试分析“沙之书”背后的隐喻。
关键词:博尔赫斯;沙之书;时间;芝诺悖论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沙之书》出自于197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沙之书》。此时的博尔赫斯已经年近七旬并且双目失明多年,但其小说技艺此时已臻化境。《沙之书》被公认为他晚年小说的顶尖之作,博尔赫斯本人亦对其十分肯定。他曾在晚年的一次访谈中评价自己时说:我认为我写的最好的短篇小说是最近的一本《沙之书》。
小说的故事内容十分简单,其整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主人公“我”从一个上门推销《圣经》的外国人手中买到了一本奇怪的书,这本书页码无穷无尽,在令“我”着迷的同时,也将“我”带入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之中。“我”反复研究却又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本无始无终的奇书,将它藏进了图书馆。正如博尔赫斯所言,这篇小说的原文用词非常简单,故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线索。然而却用一个平淡无奇的形式包装起一个高度幻想化的故事,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与震撼。
博尔赫斯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时间的思考和处理。而“沙之书”正式这样一本隐喻时间奥秘的“天书”。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了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了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概念绝对不是我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类似的描述出现在博尔赫斯著名演讲稿《时间》之中,“想象一个点,它不占任何空间……就能获得一个巨大的面。”如此相似的描述使人们很容易将“沙之书”与“时间”联系在一起。而在《时间》讲稿中,博尔赫斯意在用这样的描述来佐证芝诺的运动悖论。芝诺认为,运动物体在桌子上的某一点,为了到达另一点,必须先到达它路程的一半,要到达这一半,又必须到达一半的一半。以此类推至无限。并以此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永远无法从桌子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为无限静止的总和依旧是无限。《沙之书》中的推销员对时空有着这样的解释:“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出在空间的任何一点上;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上。”这种对时空的分割方法显然受到了芝诺哲学的影响。
除此之外,“沙”作为一种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间。要知道,在古时候,人们通常是用沙漏来计算时间的。沙子的流淌,代表着时间的消亡。小说的题记:“你的沙制的绳索”。而那由无数细小的沙粒所组成的绳索,不正是像那从沙漏中不舍昼夜的滴落的时间之沙么?如果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延伸出一片无限大的空间,那么沙漏中向下滴落着的任何一粒沙粒,便同样可以放大成一条无限流淌的时间洪流。在这条时间的洪流之中,作为个体的沙粒所代表的“现时”便完全湮没在了时间长河的洪流之中。就像博尔赫斯所说的那样,“现在这个时间,一半在过于,一半在未来,现实本身就像几何图形中那个有限的点,就是说,现在本身并不存在。”
因此,沙之书便可以理解成一本时间之书。但作者为何要描述这样一本时间之书?
博尔赫斯曾在其文论《书》一文中指出,“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书……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并举例,“一次,人们问萧伯纳是否相信《圣经》系圣灵之体,萧伯纳答说,所有值得反复阅读的书都是神灵的作品,也就是说,一本书的含义必定会超越坐着的意图。”那么,这便意味着,作为一种意义和想象的延伸,书籍必然会超越其原始意义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符号象征。除此之外,博尔赫斯还在文中赞成书籍乃神灵之作,并以《古兰经》、《圣经》为例,引入了一个从东方传来的新概念——天书。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中的沙之书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天书”:它来自于遥远的东方----印度的孟买;它的出现与交易始终伴随着西方的天书《圣经》的身影。而这本书又恰恰被它的持有者,不无蹩脚的称之为“圣书”。此中用意可想而知。于是,沙之书便摇身一变,成了一本写满“我不认识文字”的关于阐述时间的圣书。可是既然是阐述时间的圣书,为何却写满“我不认识的文字”呢?按博尔赫斯的观点,“书不应该用来揭示事物,而是用来帮助人们发现事物。”所以“沙之书”的意义并不在于通过文字向人们解释而是帮助人们自己去发现。
在沙之书中究竟能发现什么?小说中这样写道,“它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尾页”、“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与书之间总是有好几页”、“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打开。尽管一页一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首先,沙之书为何会是一本没有首页没有尾的小说呢?博尔赫斯在《时间》中曾经引用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上帝不是在时间中,而是和时间一起创造万物,时间和世界一起诞生,从此连绵不断”。也正因如此,沙之书没有首页与尾页。因为时间本身就无始无终。
其次,为何小说的“封面与书之间总是有好几页”呢?博尔赫斯曾用芝诺悖论佐证时间,因为芝诺认为运动是由无数个静止连缀而成,而无限静止的总和依旧是静止。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两个连续的瞬间中总是存在着无数个无限连续的画面。也就是说,所谓的现时,必然是一半处在过去,一半处在未来。正如直线中的一个点,可以抽象得出,实际却并不存在。因此,时间之书也必然不可能分成两张相邻的页码,因为现时并不存在,它总是可以被无限的拆分成过去与未来的黏连。
至于消失的铁锚,则更容易理解一些。博尔赫斯在《书》一文中指出,“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任何人也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河水是在不断变换着,而我们并不比河水变化小。我们每读一次书,书也在变化,词语的含义也在变化。此外,每本书都载满着已失去的时光的含义”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的永不停歇,当未来的“我”再去找寻那已经成为过去的笔绘铁锚,自然无法得偿所愿。
参考文献:
[1]王钦峰:《释博尔赫斯“无穷的后退”》[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
[2]唐蓉:《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J],观念外国文学评论,2004,01.
[3]闫艳论:《“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J],当代外国文学,2006,04.
[4]申洁玲:《论博尔赫斯与神秘主义宗教》[J],广东社会科学,2006,06.
[5]胡续东:《沙之书》,真实的虚构与有形的无限,《语文建设》2009,10.
关键词:博尔赫斯;沙之书;时间;芝诺悖论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沙之书》出自于197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沙之书》。此时的博尔赫斯已经年近七旬并且双目失明多年,但其小说技艺此时已臻化境。《沙之书》被公认为他晚年小说的顶尖之作,博尔赫斯本人亦对其十分肯定。他曾在晚年的一次访谈中评价自己时说:我认为我写的最好的短篇小说是最近的一本《沙之书》。
小说的故事内容十分简单,其整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主人公“我”从一个上门推销《圣经》的外国人手中买到了一本奇怪的书,这本书页码无穷无尽,在令“我”着迷的同时,也将“我”带入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之中。“我”反复研究却又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本无始无终的奇书,将它藏进了图书馆。正如博尔赫斯所言,这篇小说的原文用词非常简单,故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线索。然而却用一个平淡无奇的形式包装起一个高度幻想化的故事,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与震撼。
博尔赫斯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时间的思考和处理。而“沙之书”正式这样一本隐喻时间奥秘的“天书”。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了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了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概念绝对不是我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类似的描述出现在博尔赫斯著名演讲稿《时间》之中,“想象一个点,它不占任何空间……就能获得一个巨大的面。”如此相似的描述使人们很容易将“沙之书”与“时间”联系在一起。而在《时间》讲稿中,博尔赫斯意在用这样的描述来佐证芝诺的运动悖论。芝诺认为,运动物体在桌子上的某一点,为了到达另一点,必须先到达它路程的一半,要到达这一半,又必须到达一半的一半。以此类推至无限。并以此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永远无法从桌子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因为无限静止的总和依旧是无限。《沙之书》中的推销员对时空有着这样的解释:“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出在空间的任何一点上;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上。”这种对时空的分割方法显然受到了芝诺哲学的影响。
除此之外,“沙”作为一种意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间。要知道,在古时候,人们通常是用沙漏来计算时间的。沙子的流淌,代表着时间的消亡。小说的题记:“你的沙制的绳索”。而那由无数细小的沙粒所组成的绳索,不正是像那从沙漏中不舍昼夜的滴落的时间之沙么?如果说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延伸出一片无限大的空间,那么沙漏中向下滴落着的任何一粒沙粒,便同样可以放大成一条无限流淌的时间洪流。在这条时间的洪流之中,作为个体的沙粒所代表的“现时”便完全湮没在了时间长河的洪流之中。就像博尔赫斯所说的那样,“现在这个时间,一半在过于,一半在未来,现实本身就像几何图形中那个有限的点,就是说,现在本身并不存在。”
因此,沙之书便可以理解成一本时间之书。但作者为何要描述这样一本时间之书?
博尔赫斯曾在其文论《书》一文中指出,“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书……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并举例,“一次,人们问萧伯纳是否相信《圣经》系圣灵之体,萧伯纳答说,所有值得反复阅读的书都是神灵的作品,也就是说,一本书的含义必定会超越坐着的意图。”那么,这便意味着,作为一种意义和想象的延伸,书籍必然会超越其原始意义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符号象征。除此之外,博尔赫斯还在文中赞成书籍乃神灵之作,并以《古兰经》、《圣经》为例,引入了一个从东方传来的新概念——天书。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中的沙之书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本“天书”:它来自于遥远的东方----印度的孟买;它的出现与交易始终伴随着西方的天书《圣经》的身影。而这本书又恰恰被它的持有者,不无蹩脚的称之为“圣书”。此中用意可想而知。于是,沙之书便摇身一变,成了一本写满“我不认识文字”的关于阐述时间的圣书。可是既然是阐述时间的圣书,为何却写满“我不认识的文字”呢?按博尔赫斯的观点,“书不应该用来揭示事物,而是用来帮助人们发现事物。”所以“沙之书”的意义并不在于通过文字向人们解释而是帮助人们自己去发现。
在沙之书中究竟能发现什么?小说中这样写道,“它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尾页”、“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与书之间总是有好几页”、“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打开。尽管一页一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首先,沙之书为何会是一本没有首页没有尾的小说呢?博尔赫斯在《时间》中曾经引用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上帝不是在时间中,而是和时间一起创造万物,时间和世界一起诞生,从此连绵不断”。也正因如此,沙之书没有首页与尾页。因为时间本身就无始无终。
其次,为何小说的“封面与书之间总是有好几页”呢?博尔赫斯曾用芝诺悖论佐证时间,因为芝诺认为运动是由无数个静止连缀而成,而无限静止的总和依旧是静止。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两个连续的瞬间中总是存在着无数个无限连续的画面。也就是说,所谓的现时,必然是一半处在过去,一半处在未来。正如直线中的一个点,可以抽象得出,实际却并不存在。因此,时间之书也必然不可能分成两张相邻的页码,因为现时并不存在,它总是可以被无限的拆分成过去与未来的黏连。
至于消失的铁锚,则更容易理解一些。博尔赫斯在《书》一文中指出,“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任何人也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因为河水是在不断变换着,而我们并不比河水变化小。我们每读一次书,书也在变化,词语的含义也在变化。此外,每本书都载满着已失去的时光的含义”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的永不停歇,当未来的“我”再去找寻那已经成为过去的笔绘铁锚,自然无法得偿所愿。
参考文献:
[1]王钦峰:《释博尔赫斯“无穷的后退”》[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
[2]唐蓉:《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J],观念外国文学评论,2004,01.
[3]闫艳论:《“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J],当代外国文学,2006,04.
[4]申洁玲:《论博尔赫斯与神秘主义宗教》[J],广东社会科学,2006,06.
[5]胡续东:《沙之书》,真实的虚构与有形的无限,《语文建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