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节语文课该讲《祝福》,李老师去开会了,今天将由师大中文系刚毕业的小李老师代课。她让我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做为学生,对新老师,尤其年轻的,总是很新奇的,审视也特别仔细。她衣着朴素,留着蓬松的短发,显得精神昂奋。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几分天真,又不失老师的稳重,这点,我们还满意。
上课了,她走上讲台,不紧张,也不做作,自自然然地引领我们深入课文中。大约由于我对她的好感,所以,反倒替她捏把汗了。要知道,我们是个重点班呢。
小李老师的讲课,真让人高兴。她对课文透熟,讲得十分精练。看来,她既不是那种听起来流畅、动人,把学生当观众的“表演”式的讲法,也不是那种游离于课文之外,从古今中外大师的名篇中,筛出些字、词、句,搞拼凑、图解,做文字游戏式的讲法。她很有特色。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这结尾段,同学们朗读得很有感情。
“王力同学,‘蹒跚’这个词怎么解释?你能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吗?”老师提问我的同桌了,我的心也不由得抽紧了。只见我的同桌慢慢地起立,两手扶着桌面,沉默不语。小李老师又重复了一遍,还强调说:“注意它的偏旁。”那明亮的眼睛,期待的神情,无论谁都乐于回答的。可是,王力紧抿着嘴,眼睛盯着桌角,一动不动。显然,他不愿回答。
“王力同学,我在提问你!”小李老师加重了语气,那责备的目光,怪逼人呢。王力却看都不看老师一眼,课堂气氛顿时僵住了。不想,这么精彩的一堂课,在“蹒跚”这个词儿上卡了壳,小李老师怎么偏偏提问他呢?我对老师由衷地同情,甚至有些可怜了。
“能这样对待老师的提问吗?”小李老师微微涨红了脸。
“我不会!”王力犟了一句。
大约怕继续僵下去,小李老师尽量平静地问大家:“谁能回答?”我连忙举起了手。
“‘蹒跚’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意思。在这儿是形容天地圣众由于醉醺醺,步子不稳的样子。它有力地烘托了鲁镇‘祝福’的气氛,和祥林嫂无限凄苦地离开人世,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一口气说下去,觉得说得愈多,就是对老师的有力救援。小李老师满意地让我坐下。真的,我看出她的眼睛里流露出很难觉察到的感激。我想:好了,老师快讲吧,时间怕不多了。不料,她又向着王力问:“王力,听清了吗?”王力只要点点头,老师准会让他坐下,这不是个台阶吗?谁知,王力像石雕一样,毫无反应。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小李老师咬着下唇,迟疑了一瞬。她咽下去的是难堪还是气愤呢?
“请语文课代表到教研组去,王力也去。”她说完步出教室时,不如跨上讲台时那样昂昂然了。
在同学们的喧嚣声中,我催王力一同去教研组。这时,师生正拥向操场,做课间操去了。
在教研组门前,我喊“报告”,伫立在办公桌前的小李老师扭转身来。当她看到我身后的王力甩着一条残废腿,蹒跚着艰难地跨进门时,她目瞪口呆,无比震惊。愣了许久许久,才匆忙迎了过来。她站在我们面前,嘴唇嗫嚅着,却说不出一句话。好半天,她才轻声地向着王力:“对不起,我不该提问你的。能原谅我吗?”
王力木然地站着,面孔和课堂上一个样儿。但我看见一滴泪珠,滚落到他的腮边。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
阅读点拨
小说以“蹒跚”为题,可谓独具匠心,以解词释义的提问为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无巧不成书,新老师却问到一个特殊对象,这个词,对身患残疾的学生来说,再敏感不过,简直讳莫如深。新老师因为初来乍到不知情,一再追问强问,无意中伤了王力的自尊心。作者以“蹒跚”这个词,巧妙制造故事波澜,引人入胜,给这个本来简单的词语赋予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谓别出心裁,妙不可言。
因为前面有多处巧设伏笔,多方暗示王力行动不便,小说情节结构艺术高超,所以小说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上课了,她走上讲台,不紧张,也不做作,自自然然地引领我们深入课文中。大约由于我对她的好感,所以,反倒替她捏把汗了。要知道,我们是个重点班呢。
小李老师的讲课,真让人高兴。她对课文透熟,讲得十分精练。看来,她既不是那种听起来流畅、动人,把学生当观众的“表演”式的讲法,也不是那种游离于课文之外,从古今中外大师的名篇中,筛出些字、词、句,搞拼凑、图解,做文字游戏式的讲法。她很有特色。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这结尾段,同学们朗读得很有感情。
“王力同学,‘蹒跚’这个词怎么解释?你能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吗?”老师提问我的同桌了,我的心也不由得抽紧了。只见我的同桌慢慢地起立,两手扶着桌面,沉默不语。小李老师又重复了一遍,还强调说:“注意它的偏旁。”那明亮的眼睛,期待的神情,无论谁都乐于回答的。可是,王力紧抿着嘴,眼睛盯着桌角,一动不动。显然,他不愿回答。
“王力同学,我在提问你!”小李老师加重了语气,那责备的目光,怪逼人呢。王力却看都不看老师一眼,课堂气氛顿时僵住了。不想,这么精彩的一堂课,在“蹒跚”这个词儿上卡了壳,小李老师怎么偏偏提问他呢?我对老师由衷地同情,甚至有些可怜了。
“能这样对待老师的提问吗?”小李老师微微涨红了脸。
“我不会!”王力犟了一句。
大约怕继续僵下去,小李老师尽量平静地问大家:“谁能回答?”我连忙举起了手。
“‘蹒跚’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意思。在这儿是形容天地圣众由于醉醺醺,步子不稳的样子。它有力地烘托了鲁镇‘祝福’的气氛,和祥林嫂无限凄苦地离开人世,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一口气说下去,觉得说得愈多,就是对老师的有力救援。小李老师满意地让我坐下。真的,我看出她的眼睛里流露出很难觉察到的感激。我想:好了,老师快讲吧,时间怕不多了。不料,她又向着王力问:“王力,听清了吗?”王力只要点点头,老师准会让他坐下,这不是个台阶吗?谁知,王力像石雕一样,毫无反应。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小李老师咬着下唇,迟疑了一瞬。她咽下去的是难堪还是气愤呢?
“请语文课代表到教研组去,王力也去。”她说完步出教室时,不如跨上讲台时那样昂昂然了。
在同学们的喧嚣声中,我催王力一同去教研组。这时,师生正拥向操场,做课间操去了。
在教研组门前,我喊“报告”,伫立在办公桌前的小李老师扭转身来。当她看到我身后的王力甩着一条残废腿,蹒跚着艰难地跨进门时,她目瞪口呆,无比震惊。愣了许久许久,才匆忙迎了过来。她站在我们面前,嘴唇嗫嚅着,却说不出一句话。好半天,她才轻声地向着王力:“对不起,我不该提问你的。能原谅我吗?”
王力木然地站着,面孔和课堂上一个样儿。但我看见一滴泪珠,滚落到他的腮边。
(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
阅读点拨
小说以“蹒跚”为题,可谓独具匠心,以解词释义的提问为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无巧不成书,新老师却问到一个特殊对象,这个词,对身患残疾的学生来说,再敏感不过,简直讳莫如深。新老师因为初来乍到不知情,一再追问强问,无意中伤了王力的自尊心。作者以“蹒跚”这个词,巧妙制造故事波澜,引人入胜,给这个本来简单的词语赋予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谓别出心裁,妙不可言。
因为前面有多处巧设伏笔,多方暗示王力行动不便,小说情节结构艺术高超,所以小说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