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离中怒放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东的绘画中的色彩在他整个绘画艺术中占的比重并不算多,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色彩方面对于象征主义的影响,他用自己的思想、理解和人生去画出那些梦幻、鲜艳、绚烂的色彩,在艺术史上涂下了厚重的一笔。
  关键词:雷东 游离 象征主义 色彩 强烈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29-02
  一、关于雷东
  一个活跃在19世纪的画家,以他独特的绘画方式游离了其生活的时代,固执的用自己的理解去描绘、解读他所处的时代,批评家习惯把他和将想象力视为“各种能力的女王”的象征派作家和诗人相比較进行论述,他就是法国象征主义和纳比派的代表人物奥狄隆·雷东(OdilonRedon)。
  雷东的创作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主要以石版画创作为主,主要作品有《在梦中》(1879)、《埃德加:本》(1882)、《起源》(1883)、《戈雅颂》(1885)、《夜》(1886)、《圣安东尼的诱惑》(1888)等石版画组画。在这些作品中,雷东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离奇的、梦幻的形象,例如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诗人,夜空中同月亮在一起的眼睛、吞噬生灵的怪蛇、展开双翼的马等等。评论家把这些作品称为是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先驱,因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均为黑色石版画,所以被称为“黑色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890年开始直至他去世。大约在创作版画组画《圣安东尼的诱惑》第二幅时,他开始以油画和粉笔画进行艺术创作,内容多为五彩斑斓的繁花和简炼的佛陀头像,色调跨度之大同他的版画相比判若两个世界,尤其是粉笔画,更是雷东艺术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是探讨他第二阶段的绘画作品中色彩。
  二、雷东绘画色彩的转变
  1890年,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画家已近五十岁,因为第二个孩子阿里的出世,让雷东的画面出现本质上的变化,他意识到生命中还是有美好的事物,那些离奇黑色的画面已经不能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赞美之情了,明亮而火热的色彩开始在画布上蔓延开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成为雷东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绘于1890的《闭目》就是他风格转化的重要作品之一,在画面中一个巨大的闭目的头像从海中升起,占据了整个画面,这样的做梦的头像在以往雷东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但是和黑色时期的作品不同,画面中少了那中不安定的因素,理想化的面孔安详而满足。在画面中首次出现了色彩的因素,暖黄色的太阳光从画面右侧照到头像一侧,并投射在同样暖灰色调的海面上,形成了画面上最亮度色调。头像稍稍倾斜,五官细腻而唯美,表情安详,雷东有意识的模糊了性别,借助了达芬奇所画的《施洗者圣约翰》形象,两性兼备者,这种完美人性和暧昧的性别形象也是象征派画家所喜欢的主题。天空以纯蓝色绘制,围绕在头像则采用了达芬奇的晕染技法,将脸部暖灰色揉合在蓝色基调中,这样的处理也许只是雷东为了统一画面的色调,但是却大大加强了空间的处理和画面中的神秘的气氛。整幅作品颜料涂抹得很薄,可以看出雷东有意识的对画面进行刮涂,使画布质感清晰可见,用于勾画草图的黑色绘画材料透过油画颜料层出现在画面上,这样的处理渲染了漠然的感觉和神秘的气氛。
  《闭目》这幅作品对于雷东的意义深刻,它指出了雷东以后的绘画方向,即色彩的运用。透过这副作品的色彩,我们似乎可以窥见雷东的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灰色的色调中一抹金黄色的亮色调正说明了雷东试图摆脱以前那种晦涩的画面,但是整张画颜色很淡,显出他还是有些踟蹰不前。雷东说这幅画是“灰色调的”,但这张作品代表了雷东由黑色绘画向色彩绘画转变的重要一步。同时作品形式和处理方式也表现出了雷东对于古典主义的敬仰之情,在他以后的肖像画中多次出现了侧脸肖像,如《蓝色衣领的阿里》和下面将要提到的《保罗·高更肖像》,这更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肖象画,很难想象一个象征主义画家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古典主义进行致敬。这正说明了雷东崇尚的精神绘画并不是空穴来风,同样也是建立在继承和发扬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踏进写实主义,而根据自己的思想去作画,只不过借鉴了适合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些形式上又或是色彩上的内容。
  1878年观赏了德拉克洛瓦为罗浮宫的“阿波罗厅”所作的天顶画之后,雷东怀着敬仰的心情绘制了《阿波罗马车》。雷东简化了画面的内容,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画面色彩的处理上,画面主要突出了太阳神驾驭马车升上天空的情景,以非写实性色彩为主,画面中央由旋转如车轮一般的奔马组成,颇具张力的轮廓线和辉煌如黄金一般的色调,颇有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的风格。马车及阿波罗就摆放在画面的右下角,用同样强硬的轮廓线和暖红色调处理,人物背后寥寥几笔土红色披风迎风飞扬,显出人物的尊贵身份并与奔马形成动势。画面下三分之一由暖红色调的群山组成,并且由上晕染到浅湖蓝色的天空中,在奔马下方形成一块斑驳的色彩,由此突出了奔马又稳定了画面,天空色彩丰富,浅湖蓝色、灰群青、暖土黄、淡绿色。在雷东的处理下,它们组成了冷蓝色的天空,在这里画家不再去突出画布质感了,大量的厚涂,油画刀的运用,都为了画面服务。在画面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出画家是先有了一层黄色的基础上再厚涂的蓝灰色的天空,这样的处理使马车简单的红黄色调一下变的鲜艳夺目。在这幅作品中,雷东已经开始注意纯色的使用,在画面左下方一些简单而生动的纯色块大大的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至此,雷东的色彩不再是《闭目》中踟蹰不前的灰色,色彩的转变已经开始完善了。而他对于浪漫主义的借鉴只是停留在对德拉克洛瓦敬仰上,甚至于把他当成一个竞争对手,而不是单纯的跟随他的艺术走下去。
  雷东在高更死后一年,为了表示对高更的怀念之情,他画了《保罗高更肖像》,从中可看高更色彩对雷东的影响。这张肖像同样也是用极具古典主义样式的侧面形式,用深色绘制的高更侧脸是画面中最重的色调,稍稍带了一些柔美的高更肖像也没有脱离象征主义完美人性的描绘,西提岛式的纯黄色在画面中央盛开,和深色的侧脸形成巨大的反差,给画面带来极大的张力。鲜艳色彩的花朵围绕在头像周围,以及背景中那说不清是远山还是天空的色块,背景中各种色调的色块不断的叠加,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空间感觉,用纯色绘制的花朵、树枝,更是点睛之笔,整幅画面充满了迷幻的象征主义色彩。   之后的这段时期雷东画了大量的神话题材作品,表现出画家在主题和色彩两方面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在这些有着象征性的神话题材中,雷东自信的阐明了自己和古典传统的纽带。《独眼巨人》这张画对于雷东来说应该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首先独眼人在雷东黑色时期的绘画中经常出现,那个带有悲伤情绪的独眼巨人在这幅作品中变得温情满满,这张画中雷东从古典艺术的高度上回顾了自己之前悲伤的情绪。其次,在作品中,雷东更注意追求色彩本身的美丽和梦幻般气氛,色彩在雷东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画面中,天空以雷东独特的方式处理着,但不再是简单的淡蓝色、土黄色,更有淡柠黄、淡绿色、淡紫色、中黄色块的叠加,组成了空间感如此之强的天空。独眼巨人便身处其下,身上沐浴着金黄色的光辉,含情脉脉地看着趟在花丛中的海中精灵加拉提亚。在一片带蓝色意味的绿色上施与土黄构成了远山,近处群山用各种深色色调的颜料涂抹而成,从统一的竖条笔触可以看出颜料的厚重,从而拉开了山、巨人、天空的空间感,使画面更具深度。画面下方是精灵的裸体,金黄色调,围绕在精灵身边的正是雷东那喷薄而出的感情和非凡的色彩驾驭能力,粉绿色、黄绿、大红色、朱红、柠黄、紫色不同的纯色如同絢烂的蝴蝶飞绕在一片翠绿的草地上,各种颜色如此协调,厚重的处理,烘托出简洁的裸体,画面虽然用非写实的手段绘制而成,却有着古典唯美的感觉,这不正是形与色的完美结合吗?
  三、雷东晚期色彩高度
  晚年的雷东除了神话题材的绘画外,更是绘制了大量的花卉题材的静物画。对色彩有着敏感而丰富情感的雷东来说,花卉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表现色彩的题材了。与其他画家不同,雷东的花卉所谋求的是自然和想象力的融合,他所描绘的花卉总是在施以晕染的微妙背景中,使花卉染上神秘气氛,如梦一样飘忽在淡淡的背景中。此时,花的色彩才是画家想表现的对象,种类却显得不哪么重要了。用处理天空般微妙的色调来柔和背景,各种鲜艳色彩的花共处在一个朴素瓶子里,花卉便成了他表现绚丽色彩的借口,黄色、红色、紫色、蓝色这样的纯色块给花卉带来了浓厚细腻的光辉,只加上绿色的茎,便也极具绘画意味了。从某种方面来讲,雷东在花卉题材上比莫奈的睡莲更早的创造出了精神性幻想的图画。
  而这一时期色粉成了雷东最爱的工具,这也成为雷东最主要的创造手段,因为这样的手法更自由,更能使他那喷薄的激情,他思想所能见的色彩更迅速的在画布上凝聚成最完美的画面。和德加不同的是,同样的色粉,没有了形的束缚,雷东更天马行空,更绚烂夺目。
其他文献
摘要:2012年起,畅销作家郭敬明便将自己的小说着手改编成影视作品,《小时代》四部曲上映,包揽了超20亿电影票房,其崇尚物质的价值取向、时尚富丽的视听语言以及叙述的碎片化,表现了极具郭敬明导演的风格。在重在讨论电影的主题、青春片类型以及其营销策略的当下,本文试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从叙事元素中的人物、母题、模式类型以及叙事结构中的非线性、少逻辑,剖析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叫座不叫好”“在骂声中一路高歌前
期刊
摘要: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通过对物-器具-艺术作品的本质讨论,得出“艺术作品的本质是艺术”这一惊人结论。而对于当代艺术而言,这远远不够。在海德格尔那里自行设置入艺术品的真理,也成为困扰当代艺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来自科学、技术、美学、文化等方面的真实性革命,引发了当代艺术的真实性危机,用海德格尔的方法能解决它们吗?这是需要当代艺术家们用艺术作品来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艺术 真实
期刊
摘要: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自1998年开设古琴课程,至今已有20年。这20年间开设了包括古琴在内的多门吴地音乐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古琴演奏技能的同时更对苏南音乐文化有全面的了解。笔者通过回顾这20年本系的古琴教学,对其进行点评,并展望今后古琴课程的开展,使高校真正传承好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使虞山琴派在新时代换发出新声。  关键词:常熟理工学院 音乐系 古琴 课程  中图分类号:J0-05
期刊
1983年12月生于贵州黔西县,200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外聘教师。毕业创作《苗岭》被评为贵州大学优秀毕业作品。作品《黔中细雨薄如沙》在《迎奥运》贵州省第二届中国画精品展中荣获优秀奖。作品《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入选由国际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9届奥运会主委会等
期刊
摘要:笔者以实验昆曲《椅子》为观摩对象,比较了原著、剧本与演出实况,对其价值取向与当下意识形态的符合性提出了不同见解并对此进行探讨,提出中国昆曲的传播不应贪图捷径,迎合流俗品味,应当树立文化自信,踏踏实实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推陈出新,打磨精品。  关键词:昆曲 演出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18)
期刊
摘要: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中作者通过对壮美山河、云雾缭绕的美景描写,借此有感而发,对壮美山河的赞美之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对二胡的演奏技巧在乐曲《江河云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二胡 《江河云梦》 演奏技巧 音乐感觉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55-02  一、《江河云梦》介绍  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现代筝曲《莲花谣》为例,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在现代筝曲中的体现,其 “渐变”式的调性布局,“生长”型的旋律创作手法,“散整结合”的结构布局,都为其意象的表达与意境的空间营造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使作品呈现了一种传统音乐形态与作品意境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传统音乐形态 现代筝曲 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15-03
期刊
摘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瑰宝,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传承,历久弥新。笔者根据本人近年来潜心创作《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工筆长卷的经历,深入分析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希望可以让这门技艺永远成为我国文化中璀璨的明星。  关键词:景德镇手工制瓷 技艺 文化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文艺大众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时空。随着战争和工农革命的进行,戏剧大众化也从单纯为启蒙、为艺术的乌托邦理想实验转变为适应战时环境和革命要求的实用工具,服务于现实的政治和经济,承担起社会革命的担子。  关键词:戏剧大众化 延安戏剧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是对古筝独奏曲《林泉》进行演奏版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是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进行分析;二是对乐曲的结构、内容与风格特征进行梳理;三是对三位演奏家的不同演奏版本进行比较,从共性、个性及不同的风格进行剖析、阐述。笔者意图通过比较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在同一乐曲中,运用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现出来的不同音乐艺术效果,如何运用不同的演奏手法去表现同一作品,在充分尊重原著作品的同时而又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