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问题是,在利益驱动之下,不少人放弃了原则,成为道德良知的失守者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致信所属各单位负责人:“奶制品事件再次教育了我们,任何私利都不能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企业经营要以德为本,损人利己即自取灭亡。”“从古至今,谁都不能脱离社会责任谈发展,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是企业价值的体现,是市场信誉的积累,更是我们创建世界名牌企业的基石。”此信刊出后引发很大反响,并在人民网引发一场讨论。
讨论意见有:“三鹿”之所以出事,就是没做好“分内事”;社会责任中最基本的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做不好“分内事”,只能自尝苦果;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保证产品质量,社会责任也首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乳制品行业诚信危机的根源,是漠视社会责任,必须重建社会商德体系;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发展……
其实,无论是鲁冠球所言还是网友所言,“问题奶粉”制造者也并非不明白。我们不妨再看看那些广告语。“中国2000万妈妈的选择”——这是先前三鹿奶粉广告语。但在众多荣誉、满头光环、漂亮广告语之下,“中国2000万妈妈”选择的竟然是悲伤与恐惧;“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又一家中国乳品业标杆企业广告语。然而,这家企业名字也在问题奶粉榜上;“我们就代表着中国食品安全,代表着中国。我们坚持100%的安全和健康,请大家共同努力,打个一百分,99.9999都意味着不及格”——随着这家企业名字被列入问题奶粉名单,如此豪言壮语也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问题是,在利益驱动之下,不少人放弃了原则,成为道德良知的失守者。道德良知失守,实际上是一种自甘堕落。当监管有漏洞,自甘堕落又成为一种“集体行为”时,灾难便难以避免了。从假水泥到假钢材,从假烟到假酒,从假药到假种子,从毒瓜子到毒大米再到“问题奶粉”……一次次的严酷事实警示着我们:企业如果真把社会责任当回事,那就必须有勇气拒绝堕落。只有在人性沉沦、良知泯灭、责任消解的利欲角逐中重振人性和良知,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或许才不至于沦为一句漂亮口号。
对企业来讲,拒绝堕落是一种“必须品”而不是“奢侈品”。所谓理性经济人,就是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即人是自利的。但是,自利绝不等于自私。自利是指在不损害别人利益前提下去实现自身利益,自私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自利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就是自私。“自利不自私”是成为理性经济人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底线。坚守这个底线,对于企业是一种“必须”。 它意味着守法诚信经营,不给消费者添麻烦,不给社会添灾难。拒绝堕落,也就是要以“自利不自私”为底线,不要沦落到这个底线之下。
有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拒绝堕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期盼行为人能够自觉拒绝堕落,但事实也反复告诫我们,企图依靠个人或企业自觉改变“集体堕落”状况,几乎是白日做梦。这时,问题就出现了:谁来阻止堕落?如果没有法治土壤,何谈拒绝堕落!我们的生活现场之所以充斥着渴望堕落、崇尚堕落、追逐堕落之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堕落往往始终与权力、金钱、财富、利益、享乐、名誉、地位、身份等密切相关。在很多时候,堕落意味着可能获得欲望的一切。完善法规,严肃执法,使企业经营者一旦堕落就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甚至还得尝尝铁窗滋味,已经刻不容缓。也只有在这种土壤之上,企业行为才能检点起来,才能把拒绝堕落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一种“必须品”去经营和维护。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才不至于只是停留在媒体讨论层面。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致信所属各单位负责人:“奶制品事件再次教育了我们,任何私利都不能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企业经营要以德为本,损人利己即自取灭亡。”“从古至今,谁都不能脱离社会责任谈发展,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是企业价值的体现,是市场信誉的积累,更是我们创建世界名牌企业的基石。”此信刊出后引发很大反响,并在人民网引发一场讨论。
讨论意见有:“三鹿”之所以出事,就是没做好“分内事”;社会责任中最基本的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做不好“分内事”,只能自尝苦果;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保证产品质量,社会责任也首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乳制品行业诚信危机的根源,是漠视社会责任,必须重建社会商德体系;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发展……
其实,无论是鲁冠球所言还是网友所言,“问题奶粉”制造者也并非不明白。我们不妨再看看那些广告语。“中国2000万妈妈的选择”——这是先前三鹿奶粉广告语。但在众多荣誉、满头光环、漂亮广告语之下,“中国2000万妈妈”选择的竟然是悲伤与恐惧;“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是又一家中国乳品业标杆企业广告语。然而,这家企业名字也在问题奶粉榜上;“我们就代表着中国食品安全,代表着中国。我们坚持100%的安全和健康,请大家共同努力,打个一百分,99.9999都意味着不及格”——随着这家企业名字被列入问题奶粉名单,如此豪言壮语也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问题是,在利益驱动之下,不少人放弃了原则,成为道德良知的失守者。道德良知失守,实际上是一种自甘堕落。当监管有漏洞,自甘堕落又成为一种“集体行为”时,灾难便难以避免了。从假水泥到假钢材,从假烟到假酒,从假药到假种子,从毒瓜子到毒大米再到“问题奶粉”……一次次的严酷事实警示着我们:企业如果真把社会责任当回事,那就必须有勇气拒绝堕落。只有在人性沉沦、良知泯灭、责任消解的利欲角逐中重振人性和良知,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或许才不至于沦为一句漂亮口号。
对企业来讲,拒绝堕落是一种“必须品”而不是“奢侈品”。所谓理性经济人,就是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即人是自利的。但是,自利绝不等于自私。自利是指在不损害别人利益前提下去实现自身利益,自私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自利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就是自私。“自利不自私”是成为理性经济人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底线。坚守这个底线,对于企业是一种“必须”。 它意味着守法诚信经营,不给消费者添麻烦,不给社会添灾难。拒绝堕落,也就是要以“自利不自私”为底线,不要沦落到这个底线之下。
有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拒绝堕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期盼行为人能够自觉拒绝堕落,但事实也反复告诫我们,企图依靠个人或企业自觉改变“集体堕落”状况,几乎是白日做梦。这时,问题就出现了:谁来阻止堕落?如果没有法治土壤,何谈拒绝堕落!我们的生活现场之所以充斥着渴望堕落、崇尚堕落、追逐堕落之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堕落往往始终与权力、金钱、财富、利益、享乐、名誉、地位、身份等密切相关。在很多时候,堕落意味着可能获得欲望的一切。完善法规,严肃执法,使企业经营者一旦堕落就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甚至还得尝尝铁窗滋味,已经刻不容缓。也只有在这种土壤之上,企业行为才能检点起来,才能把拒绝堕落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一种“必须品”去经营和维护。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才不至于只是停留在媒体讨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