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对于创新的要求日益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充分把握新的发展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把创新发展作为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和要求的阐述,旨在激发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正确理解创新含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科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21-02
回望历史,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破除原有固化的思想观念,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当中发展新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好新机遇,一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一、坚定路线、砥砺向前、勇于创新
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要时刻向党中央看齐,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路线,让党的声音成为我们每个人行为的指引。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创新的道路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切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不断拼搏进取中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七个创新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描绘出未来五年我国创新发展的蓝图。
过去提到创新,往往把重点和焦点集中在科技领域,表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等,然而就目前而言,在关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上来。在社会治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政府监管、大众文艺等方面都要采取创新政策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正确制定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排污监管,改善政府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速度和力度。
二、以科技引领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有待变革,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增长的阻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程度的加深,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步加大,这都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目前,我国虽为创新型大国,但是许多关键性技术仍旧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力量仍然有待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作用日益凸显,同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峰会的主题。创新发展位居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强大动力来源。在我国的创新发展潮流中,科技创新是转换发展模式的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陳出新,打破原有的框架,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在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带动产业创新,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从科学研发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这样既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进行人员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加强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逐步完善理论创新。要从实践当中总结和发展理论,并且由实践去检验理论,最后由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破除过去僵化封闭的理论约束,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最适合目前发展的道路。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制度、理论创新发展,逐步完善全方位、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格局,在我国新的战略机遇期完成新的飞跃。
在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前提下,全面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解读党关于创新型发展的要求,学习党关于创新的系列讲话及精神,努力营造全民族共同创新的社会大环境,打造新型创新型国家。
三、以理论创新促进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自身的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外来的先进理论成果,不断完善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岁月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特别注重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形成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 加强理论创新,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快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建设。要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国家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过程也在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加强理论创新,核心是要在思想上建党,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思想上建党就要求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破除原有的错误思想观念,完善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最终达到思想上建党的要求。毛泽东认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并使之有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拿起这个武器去解决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要着重在思想上建党,必须积极开展思想斗争,坚持不断修正和完善个人的思想路线,与党中央的思想方针保持一致。创新是理论的生命所在,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党的理论创新继往开来,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旺盛期。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理论思维的创新性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的政党,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深入探讨和解决重大现实及理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上不断努力。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每一次的前进,都会使得我们国家的治理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使得社会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看齐上升新境界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大力发展创新的同时,要时刻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也是习总书记强调的,我们不能教条地强调“看齐意识”,而是要把看齐内化为我們的思想,时刻保持看齐的意识,在行动中真正做到看齐。党的理论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们在向党看齐的时候,也要不断革新自己的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武装头脑,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拥有的优良品德和自觉行动。只有党员同志率先完成向党中央看齐,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意识,才能在社会范围内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践行党的要求。正如习主席所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看齐,既要改革发展,更要有创新之举。
一个民族要不断创新,只有紧扣时代脉搏,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创新要求,坚持走创新型发展路线,加强自身创新思维建设和全社会创新氛围建设,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进取。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科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21-02
回望历史,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破除原有固化的思想观念,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当中发展新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好新机遇,一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一、坚定路线、砥砺向前、勇于创新
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要时刻向党中央看齐,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路线,让党的声音成为我们每个人行为的指引。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创新的道路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切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不断拼搏进取中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七个创新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描绘出未来五年我国创新发展的蓝图。
过去提到创新,往往把重点和焦点集中在科技领域,表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等,然而就目前而言,在关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上来。在社会治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政府监管、大众文艺等方面都要采取创新政策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正确制定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排污监管,改善政府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速度和力度。
二、以科技引领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有待变革,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增长的阻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程度的加深,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步加大,这都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目前,我国虽为创新型大国,但是许多关键性技术仍旧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力量仍然有待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作用日益凸显,同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峰会的主题。创新发展位居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强大动力来源。在我国的创新发展潮流中,科技创新是转换发展模式的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陳出新,打破原有的框架,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在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带动产业创新,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从科学研发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这样既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进行人员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加强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逐步完善理论创新。要从实践当中总结和发展理论,并且由实践去检验理论,最后由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破除过去僵化封闭的理论约束,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最适合目前发展的道路。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制度、理论创新发展,逐步完善全方位、面向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格局,在我国新的战略机遇期完成新的飞跃。
在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前提下,全面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解读党关于创新型发展的要求,学习党关于创新的系列讲话及精神,努力营造全民族共同创新的社会大环境,打造新型创新型国家。
三、以理论创新促进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自身的学习,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外来的先进理论成果,不断完善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岁月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特别注重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形成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 加强理论创新,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快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建设。要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国家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过程也在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加强理论创新,核心是要在思想上建党,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思想上建党就要求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破除原有的错误思想观念,完善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最终达到思想上建党的要求。毛泽东认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并使之有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拿起这个武器去解决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要着重在思想上建党,必须积极开展思想斗争,坚持不断修正和完善个人的思想路线,与党中央的思想方针保持一致。创新是理论的生命所在,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党的理论创新继往开来,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旺盛期。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理论思维的创新性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的政党,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深入探讨和解决重大现实及理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上不断努力。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每一次的前进,都会使得我们国家的治理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使得社会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看齐上升新境界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大力发展创新的同时,要时刻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也是习总书记强调的,我们不能教条地强调“看齐意识”,而是要把看齐内化为我們的思想,时刻保持看齐的意识,在行动中真正做到看齐。党的理论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们在向党看齐的时候,也要不断革新自己的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我们要以创新思维武装头脑,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拥有的优良品德和自觉行动。只有党员同志率先完成向党中央看齐,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意识,才能在社会范围内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践行党的要求。正如习主席所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看齐,既要改革发展,更要有创新之举。
一个民族要不断创新,只有紧扣时代脉搏,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创新要求,坚持走创新型发展路线,加强自身创新思维建设和全社会创新氛围建设,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