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换位体验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对那些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小朋友进行训练,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来说是个不错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适时体现。给学生以“动起来”的机会与时空,增强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换位;课堂;学生;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20-02
还记得有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万州区教科所主办的“三峡之春——平湖论坛”学术交流会,耳闻目染了吴正宪、华应龙、刘敏三位外地教坛精英和本区的王媛、黎言泉2位优秀教师的精彩表演,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宝贵学习机会。听了他们的课感触和收获颇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 换位前:激发兴趣发现、找准小老师
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主动走下讲台,如此能够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把教师当作是可以亲近,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然而,要让学生走上讲台有时未必容易,特别是在起始阶段,更应该创设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不知不觉把学生引领到特定情境中。
我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的100以内不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时,出示课题之后,我即向学生亮出“招师启事”:“这节课,我们将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它和我们学过的20以内的加法和一百以内数的认识都有关系,现在老师出几个题请同学们做一做,过会我请做好的同学上来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一讲他是怎么做出来的,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教室内先是一片骚动,会的和不会的都举着小手争着要上来,见此情景,我说:“有的同学只是想上来玩这很不好,老师是希望动了脑筋的同学上来,如果老师叫上来的讲不出来就要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哦!那么那些不会的同学现在当不了老师,等这几个同学讲完老师还要出题给大家,然后再请没上来过的同学上来当小老师,我看看哪些同学当的老师是最棒的!你们说好不好?”教室内的气氛顿时又好转过来,终于有五六位平时爱自己动脑筋的同学毛遂自荐举起了手。
对此,我很满意,毕竟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突破,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尝试。接着,我就请我觉得能够自己体会出算法的同学上去讲解,整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以往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颇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把所有举手的同学集中起来,首先肯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通过批阅课外作业,从中选出了一位“数学科代表”,对没被选上的同学,我也私下逐个给以鼓励,希望下一回大胆地走上讲台。至此为止,一次体验活动结束,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比我一个人站那不停唧唧喳喳的讲的效果好得多。
二 换位时:适当引导给予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尽可能的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兴奋。学生如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完全不必包办代替;对于那些出现“卡壳”的同学,不能一下就否定学生,则应适时启发,巧妙点拨。 “卡壳”之处也许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多给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孩子天生聪明,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反映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
记得2009年秋季在一节应用题的复习课上,(那学期我刚换了一个班,对那个班级的学生不太了解)。当时我挑选了一道应用题让学生来讲。这时,班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向云同学和其他几个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也主动地举了手(如黄理佳、向悬峰、张金龙等),我用掌声把他们请到讲台前。,向云同学由于紧张,他顿时忘记了下一步该干什么,站在上面用一种求助的目光望着我,见此情景,我便及时点拨,“想一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编故事来做应用题的?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说,有两句是条件有一句是问题,好好想一想!”他用手指在自己的脑旁比划了几圈。他明白了,便开始编题提问然后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三 换位后 :总结经验提高自己
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当然来自于学生内在需要,但这种求知的火焰往往是由教师去点燃的。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这“点火”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拥有获取知识后的满足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谈体会、听体会,并进行思想渗透,使“体会当老师的感觉”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
数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更里部开创新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就更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
教师教学象蹲在一面镜子前,在他身后有无数双眼睛认真注视着他。儿童本身具有模仿天性,通过适时角色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过把“老师瘾”。一方面是为了从学生这面镜子中捕捉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利于更准确的把握实际,更有效的选择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学生“托举”课堂教学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的邀请老师参与他们的表演,通过表现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有的小学生想当小老师,就应该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来一起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有的学生想出来了好方法,得到老师的肯定,那劲别说有多高兴。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每天都是同一个老师上课,活跃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对日后的学习也有着影响,换位体验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对那些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小朋友进行训练,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来说是个不错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适时体现。给学生以“动起来”的机会与时空,增强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换位;课堂;学生;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20-02
还记得有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万州区教科所主办的“三峡之春——平湖论坛”学术交流会,耳闻目染了吴正宪、华应龙、刘敏三位外地教坛精英和本区的王媛、黎言泉2位优秀教师的精彩表演,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宝贵学习机会。听了他们的课感触和收获颇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 换位前:激发兴趣发现、找准小老师
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主动走下讲台,如此能够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把教师当作是可以亲近,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然而,要让学生走上讲台有时未必容易,特别是在起始阶段,更应该创设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不知不觉把学生引领到特定情境中。
我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的100以内不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时,出示课题之后,我即向学生亮出“招师启事”:“这节课,我们将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它和我们学过的20以内的加法和一百以内数的认识都有关系,现在老师出几个题请同学们做一做,过会我请做好的同学上来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一讲他是怎么做出来的,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教室内先是一片骚动,会的和不会的都举着小手争着要上来,见此情景,我说:“有的同学只是想上来玩这很不好,老师是希望动了脑筋的同学上来,如果老师叫上来的讲不出来就要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哦!那么那些不会的同学现在当不了老师,等这几个同学讲完老师还要出题给大家,然后再请没上来过的同学上来当小老师,我看看哪些同学当的老师是最棒的!你们说好不好?”教室内的气氛顿时又好转过来,终于有五六位平时爱自己动脑筋的同学毛遂自荐举起了手。
对此,我很满意,毕竟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突破,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尝试。接着,我就请我觉得能够自己体会出算法的同学上去讲解,整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以往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颇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把所有举手的同学集中起来,首先肯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通过批阅课外作业,从中选出了一位“数学科代表”,对没被选上的同学,我也私下逐个给以鼓励,希望下一回大胆地走上讲台。至此为止,一次体验活动结束,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比我一个人站那不停唧唧喳喳的讲的效果好得多。
二 换位时:适当引导给予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尽可能的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兴奋。学生如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完全不必包办代替;对于那些出现“卡壳”的同学,不能一下就否定学生,则应适时启发,巧妙点拨。 “卡壳”之处也许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多给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孩子天生聪明,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反映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
记得2009年秋季在一节应用题的复习课上,(那学期我刚换了一个班,对那个班级的学生不太了解)。当时我挑选了一道应用题让学生来讲。这时,班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向云同学和其他几个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也主动地举了手(如黄理佳、向悬峰、张金龙等),我用掌声把他们请到讲台前。,向云同学由于紧张,他顿时忘记了下一步该干什么,站在上面用一种求助的目光望着我,见此情景,我便及时点拨,“想一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编故事来做应用题的?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说,有两句是条件有一句是问题,好好想一想!”他用手指在自己的脑旁比划了几圈。他明白了,便开始编题提问然后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三 换位后 :总结经验提高自己
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当然来自于学生内在需要,但这种求知的火焰往往是由教师去点燃的。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这“点火”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拥有获取知识后的满足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谈体会、听体会,并进行思想渗透,使“体会当老师的感觉”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
数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更里部开创新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就更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
教师教学象蹲在一面镜子前,在他身后有无数双眼睛认真注视着他。儿童本身具有模仿天性,通过适时角色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过把“老师瘾”。一方面是为了从学生这面镜子中捕捉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利于更准确的把握实际,更有效的选择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学生“托举”课堂教学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的邀请老师参与他们的表演,通过表现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有的小学生想当小老师,就应该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来一起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有的学生想出来了好方法,得到老师的肯定,那劲别说有多高兴。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每天都是同一个老师上课,活跃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对日后的学习也有着影响,换位体验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对那些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小朋友进行训练,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来说是个不错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适时体现。给学生以“动起来”的机会与时空,增强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