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了解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其心理健康的措施。

方法

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244名住院医师(以下简称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规培医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按照每个选项的百分比进行数据的分析。

结果

56.6%(138/244)的规培医师经常或一直感到压力,31.6%(77/244)的规培医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规培医师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工作压力、经济收入低、对积极心理调节和异常心理识别等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够等。

结论

通过缓解规培医师学习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收入、培养基于实践学习的能力、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支持性心理干预活动等措施,可以改善规培医师心理健康不佳的状况。

其他文献
为保证临床输血学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某医学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临床输血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按照不同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处于临床输血工作的不同环节,依据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设置临床输血学课程。课程改革后,不仅强化了各专业学生对输血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岗位上更好地胜任输血工作,将所学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目的 探究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在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40例脊髓髓内
针对信息素质教育面授时间有限等问题,为适应医学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需要,提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和评估(Evaluate),即ADDIE模型通过课程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评估3个阶段,构建医学生模块化在线信息素养课程,课程具有嵌入与独立并存、与循证医学相融合、
目的研究在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患者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地区某高校护理学院2014级四年制75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专题讲授患者安全、在教学内容中分析并强化患者安全要素、增加警示案例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并在授课前后采用患者安全知识、态度、技能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研究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来自两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及"5+3"一体化)和口腔医学专业共547名学生进行医师职业精神认同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综合评分为(4.00±0.460)分,其中,职业意志维度评分最高为(4.33±0.609)分,职业认知维度评分最低为(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医德培育体系,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生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路径,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医学生医德培育内容,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医疗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舆论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到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整合医学人文课程资
目的测评医学生对沟通技能的态度,探讨共情能力与沟通技能积极态度的相关性,以期为培养医学生积极的医患沟通技能态度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地区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19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按年级分层,以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研。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沟通技能积极态度评分(51.68±6.760)分;共情能力总分(103.24±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