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因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人民都将建筑行业视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建筑规模、建筑数量持续增长,有效的覆盖了国家社会基建设施、居民住宅建设等。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然而通过分析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我们不能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都还存在恶性事件发生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已成“当务之急”,相关者应深入钻研管理模式创新问题,以确保建筑行业能够良性发展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一、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各种建筑物资使用没有被明确安排和规定,这容易导致建筑资源浪费问题发生,进而增加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利用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规范建筑物资使用,此举可以很好的减少物资浪费问题,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了新的配置,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人员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有利于推动工程科学管理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解决传统工程管理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发展,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为建筑工程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完成。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为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科学技术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三)有利于企业适应社会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为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科技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建筑技术、建筑工程模式和建筑材料选择等工作得以创新,更利于建筑企业适应社会发展,企业方面的生产力得以解放,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二、当前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内人员来源广泛,学历素质等差距较大,管理难度较高,这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建筑企业还未能正确认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进行管理人员配置时不关注长远利益,大量的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被聘入、管理人员兼职问题屡见不鲜。非专业人员难以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管理人员兼任问题使得管理者难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这无疑都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落后
当前阶段,很多建筑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办法和理念,很多优秀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未被应用,这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有着极强的时代不适应性,很难适应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把控力不足,更容易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工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企业成本。
(三)建筑工程管理监督流于形式
强有力的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有效落实的关键,然而当前阶段,建筑企业方面的建筑工程监管、监督工作难以保证落实到位,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建设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工程出现问题后不得已只能进行工程返工,这无疑会影响工程进展,还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其良性发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实践及发展
(一)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加大对现有工程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鼓励工程管理人员积极深造提高自身素质,以确保其能够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其次,建筑企业方面应该加大对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聘入力度,积极设置良好的薪资待遇,引导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入自身的管理团队,拔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和技术
首先,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要保证新的管理理念能够为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所接受,以便于新的管理理念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有效贯彻。由于工程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4个方面,企业方面应及时更新与之对应的管理理念,要确保4项管理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其效力,能够推动建筑企业良性发展,并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因此受益,以削减其落实阻力。其次,在创新管理技术时,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充分的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技术以及其他兄弟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入先进技术完善自身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过程,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三)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框架,能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落实,在创建工程管理体制时,企业方面需要注重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人因素是管理工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应该包含对人因素有所控制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促使人员尽可能的发挥积极影响;第二,建筑材料质量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而企业方面应该重视建筑材料质量关,要强化材料管理,保证材料使用质量,还要尽可能的消除材料浪费问题,保证材料管理效果;第三,传统管理体制存在较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管理体制一无是处,建筑企业方面应该在存优去劣的同时构建新的工程管理框架,创新工程管理体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是推动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化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促进建筑企业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当前阶段,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不断暴露,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方面应该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深入剖析市场经济发展对自身的新要求,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上推动管理创新,要善用建筑工程管理促进自身良性发展,并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以充分發挥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砥柱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2]窦大勇,石中涛.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65.
[3]王丽敏.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28.
[4]张正君,王俊芳.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8(07):140.
[5]任开飞.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21):170-171.
[6]李晓亮.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26-27.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人民都将建筑行业视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建筑规模、建筑数量持续增长,有效的覆盖了国家社会基建设施、居民住宅建设等。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然而通过分析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我们不能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都还存在恶性事件发生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已成“当务之急”,相关者应深入钻研管理模式创新问题,以确保建筑行业能够良性发展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一、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各种建筑物资使用没有被明确安排和规定,这容易导致建筑资源浪费问题发生,进而增加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利用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规范建筑物资使用,此举可以很好的减少物资浪费问题,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了新的配置,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人员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有利于推动工程科学管理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解决传统工程管理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发展,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为建筑工程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完成。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为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科学技术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三)有利于企业适应社会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为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科技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建筑技术、建筑工程模式和建筑材料选择等工作得以创新,更利于建筑企业适应社会发展,企业方面的生产力得以解放,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二、当前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内人员来源广泛,学历素质等差距较大,管理难度较高,这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建筑企业还未能正确认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进行管理人员配置时不关注长远利益,大量的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被聘入、管理人员兼职问题屡见不鲜。非专业人员难以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管理人员兼任问题使得管理者难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这无疑都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落后
当前阶段,很多建筑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办法和理念,很多优秀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未被应用,这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有着极强的时代不适应性,很难适应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把控力不足,更容易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工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企业成本。
(三)建筑工程管理监督流于形式
强有力的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有效落实的关键,然而当前阶段,建筑企业方面的建筑工程监管、监督工作难以保证落实到位,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建设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工程出现问题后不得已只能进行工程返工,这无疑会影响工程进展,还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其良性发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实践及发展
(一)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加大对现有工程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鼓励工程管理人员积极深造提高自身素质,以确保其能够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其次,建筑企业方面应该加大对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聘入力度,积极设置良好的薪资待遇,引导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入自身的管理团队,拔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和技术
首先,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积极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要保证新的管理理念能够为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所接受,以便于新的管理理念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有效贯彻。由于工程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4个方面,企业方面应及时更新与之对应的管理理念,要确保4项管理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其效力,能够推动建筑企业良性发展,并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因此受益,以削减其落实阻力。其次,在创新管理技术时,建筑工程企业方面需要充分的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技术以及其他兄弟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入先进技术完善自身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过程,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三)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框架,能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落实,在创建工程管理体制时,企业方面需要注重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人因素是管理工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应该包含对人因素有所控制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促使人员尽可能的发挥积极影响;第二,建筑材料质量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而企业方面应该重视建筑材料质量关,要强化材料管理,保证材料使用质量,还要尽可能的消除材料浪费问题,保证材料管理效果;第三,传统管理体制存在较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管理体制一无是处,建筑企业方面应该在存优去劣的同时构建新的工程管理框架,创新工程管理体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是推动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化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促进建筑企业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当前阶段,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不断暴露,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方面应该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深入剖析市场经济发展对自身的新要求,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上推动管理创新,要善用建筑工程管理促进自身良性发展,并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以充分發挥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砥柱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2]窦大勇,石中涛.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65.
[3]王丽敏.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28.
[4]张正君,王俊芳.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8(07):140.
[5]任开飞.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21):170-171.
[6]李晓亮.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