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达翰尔意为“开拓者”。达翰尔族是一只被称为契丹后羿的民族,它具有悠久历史,古老且优秀。生活在草原上的达翰尔族人民性格热情爽朗,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自然离不开歌声与舞蹈。由于达翰尔族没有文字,达翰尔族的歌舞遍承载着這个民族的历史与一切心路历程直至今日。本文通过对达翰尔族的人们生活习俗进行研究,把达斡尔的歌舞来源和背景加以阐述。
【关键词】:达翰尔;歌舞;来源
一、达斡尔舞的相关研究
1、达翰尔舞的源缘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达翰尔族的歌舞自然也离不开辛勤劳作的达翰尔族人民的生活。尽管在当下的达翰尔族人民早就开始脱离原始社会文明,但不忘初心的达翰尔族人民聪慧的将原始文明的生活习俗融会贯通到他们的舞蹈中,使其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达翰尔族有一种舞蹈被称为“鲁日格勒”。达翰尔族人民将这种舞形容为与火有关的篝火之舞,将它作为欢乐舞、兴旺舞。目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舞者多为女性,人们在宽阔的室外草原上举行,围起圆圈起舞,没有音乐,而是用呼号来伴舞,“信贝”、“罕贝”、“格库”、“哈木”、“哈玛”等二三十种呼号做乐,每个呼号都有其相配的动作。在没有音乐调节节奏的状态下,聪明的达翰尔族人民运用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呼号来调整舞蹈节奏、加强舞蹈的气势气场,因此呼号在“鲁日格勒舞”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达翰尔族文化遗存中的篝火祭祀仪式遗址中显示出“鲁日格勒舞”是古代篝火舞的传承,体现出达翰尔族人民对篝火仪式很是看重。火最为原始社会文明中重要的一环,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了火,人们可以不再忍受寒冷,不再食用生食。因此,在人类原始社会中,人们会重点保护火种,以此换取更舒适的生活。达翰尔族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他们的祖先自然是通过狩猎而生活,狩猎收获后会在林中升起篝火,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狩猎的喜悦与果实。年轻的达翰尔族人欢悦的起舞,来感恩这一天的辛劳与幸福。这是达翰尔族人最初对篝火舞的定义。据史料记载,许多的原始部落都有篝火舞的传统。但是由于历史进程迅速,农业普及而狩猎渐少的大趋势下,鲁日格勒舞虽没有完全消失,但在形式上有了很大改变。人们在村口空旷的场地围起圆圈起舞,不再升起篝火。古代的篝火舞运用在生活中出现的生活器具去打击伴奏,宛如现如今的打击乐。“鲁日格勒”舞用呼号代替了古代篝火舞中的生活器具作为伴舞节奏,呼号同打击乐一样都具有打拍子的作用意义,可以调节舞蹈的节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是山区,这里有着适宜狩猎的天然条件,所以“鲁日格勒”舞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2、不同区域的达斡尔的舞形式
而在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的“鲁日格勒”舞,在齐齐哈尔地区则称其为“哈库麦勒”舞。两者本质相近,却在表现形式上又不尽相同。达翰尔族的歌舞因地制宜的随着地区特点进行着演变。“哈库麦勒”又简称为“哈库麦”或者是“哈肯麦”,意为“舞蹈”。与“鲁日格勒”舞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哈库麦勒”舞开场的时候首先以歌为主,舞蹈辅助的形式进行表演,然后主辅相换,第二阶段便是以舞为主,以歌为辅,进行至最后,则又与“鲁日格勒”舞相同,以呼号作为打击节奏配合舞蹈形式的打斗动作作为结束。因此可以总结“哈库麦勒”舞是三段式的舞蹈,比歌、赛舞、斗拳的三段式。边唱边舞的进场,歌声平缓婉转,进而歌声短小,也可以是单纯的反复乐节,最后以互相嬉闹打耍,呼号作节奏直至结束。
有人认为“鲁日格勒”舞与“哈库麦勒”舞可以统一而语,是相同的形式,可以等同。但大部分的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相同论。对比二者的场地,“鲁日格勒”舞是在村外的空旷场地举行。而“哈库麦勒”舞则是举办在室内,在家中宽敞的人家中举办,或者是会议室、剧场等容纳下很多人的室内。再者对比二者的伴奏形式,“鲁日格勒”舞是通篇没有歌声伴奏的舞蹈,只有呼号作为调整节奏的舞蹈形式,舞蹈动作可以通过舞者呼喊的呼号而达到动作一致,不会混乱。而“哈库麦勒”舞则是三段式舞蹈,舞蹈前两段皆有歌声伴奏,到第三阶段才回归到呼号节奏的舞蹈形式。最后对比二者的舞蹈动作,“鲁日格勒”舞蹈的动作以大自然中的动物为主,因在原始文明中人与自然相处融洽,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接触很多,对动物有深刻认识和了解导致的结果。而“哈库麦勒”舞在有动物舞蹈动作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们生活的动作,如:挑水,摘取作物等田间生活的片段。更贴近人类文明,是达翰尔族人结束狩猎开展农耕生活的真实映射。可以说“哈库麦勒”舞是由“鲁日格勒”舞经过时间洗礼而逐漸演变出来的更贴合达翰尔族人田园生活的舞蹈。艺术也是不断演变、不断前进的过程。部分达翰尔族人从布特哈猎区迁移至齐齐哈尔市的梅里斯自治区,梅里斯自治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较比狩猎更适于农耕,平原地区的搬迁也促使这部分达翰尔族人与汉族文明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因此才会出现了“鲁日格勒”舞到“哈库麦勒”舞的转变,从没有歌声伴奏到有歌声,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的舞蹈动作丰富。
二、达斡尔歌的研究
1、达翰尔的歌源缘
“扎恩达勒”是达翰尔族的民间歌曲,其直译就是歌曲的意思,与山歌小调近似。“扎恩达勒”更像是一首倾述曲,因人而异。所以“扎恩达勒”的小调有很多种特征。有的小调词曲都较为完整,可以表达田间劳作的辛劳与收获,也可表达家庭之间的思念等更多达翰尔族人细腻的内心情绪。而有的小调又很是简短,甚至没有实词,只有“衲—呀,呢—呀”等没有实际意义的感叹词横贯其间。这类感叹词被称为“衬词”。这也是形成“扎恩达勒”歌曲的特色之一。有研究者认为这类只有衬词的小调是能歌善舞的达翰尔族人即兴创作的抒发当下心情的小曲,因此并无完整或有规律的曲调以及歌词。而在达翰尔族,大部分唱“扎恩达勒”曲调的是普通的妇女,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些从未受过教育。因此他们的演唱并不会提前准备好歌曲,只是在有情绪的时候即时迸发的灵感,用唱出来的形式舒缓内心的情绪。
【关键词】:达翰尔;歌舞;来源
一、达斡尔舞的相关研究
1、达翰尔舞的源缘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达翰尔族的歌舞自然也离不开辛勤劳作的达翰尔族人民的生活。尽管在当下的达翰尔族人民早就开始脱离原始社会文明,但不忘初心的达翰尔族人民聪慧的将原始文明的生活习俗融会贯通到他们的舞蹈中,使其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达翰尔族有一种舞蹈被称为“鲁日格勒”。达翰尔族人民将这种舞形容为与火有关的篝火之舞,将它作为欢乐舞、兴旺舞。目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舞者多为女性,人们在宽阔的室外草原上举行,围起圆圈起舞,没有音乐,而是用呼号来伴舞,“信贝”、“罕贝”、“格库”、“哈木”、“哈玛”等二三十种呼号做乐,每个呼号都有其相配的动作。在没有音乐调节节奏的状态下,聪明的达翰尔族人民运用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呼号来调整舞蹈节奏、加强舞蹈的气势气场,因此呼号在“鲁日格勒舞”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达翰尔族文化遗存中的篝火祭祀仪式遗址中显示出“鲁日格勒舞”是古代篝火舞的传承,体现出达翰尔族人民对篝火仪式很是看重。火最为原始社会文明中重要的一环,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了火,人们可以不再忍受寒冷,不再食用生食。因此,在人类原始社会中,人们会重点保护火种,以此换取更舒适的生活。达翰尔族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他们的祖先自然是通过狩猎而生活,狩猎收获后会在林中升起篝火,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狩猎的喜悦与果实。年轻的达翰尔族人欢悦的起舞,来感恩这一天的辛劳与幸福。这是达翰尔族人最初对篝火舞的定义。据史料记载,许多的原始部落都有篝火舞的传统。但是由于历史进程迅速,农业普及而狩猎渐少的大趋势下,鲁日格勒舞虽没有完全消失,但在形式上有了很大改变。人们在村口空旷的场地围起圆圈起舞,不再升起篝火。古代的篝火舞运用在生活中出现的生活器具去打击伴奏,宛如现如今的打击乐。“鲁日格勒”舞用呼号代替了古代篝火舞中的生活器具作为伴舞节奏,呼号同打击乐一样都具有打拍子的作用意义,可以调节舞蹈的节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是山区,这里有着适宜狩猎的天然条件,所以“鲁日格勒”舞是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2、不同区域的达斡尔的舞形式
而在莫力达瓦达翰尔自治旗的“鲁日格勒”舞,在齐齐哈尔地区则称其为“哈库麦勒”舞。两者本质相近,却在表现形式上又不尽相同。达翰尔族的歌舞因地制宜的随着地区特点进行着演变。“哈库麦勒”又简称为“哈库麦”或者是“哈肯麦”,意为“舞蹈”。与“鲁日格勒”舞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哈库麦勒”舞开场的时候首先以歌为主,舞蹈辅助的形式进行表演,然后主辅相换,第二阶段便是以舞为主,以歌为辅,进行至最后,则又与“鲁日格勒”舞相同,以呼号作为打击节奏配合舞蹈形式的打斗动作作为结束。因此可以总结“哈库麦勒”舞是三段式的舞蹈,比歌、赛舞、斗拳的三段式。边唱边舞的进场,歌声平缓婉转,进而歌声短小,也可以是单纯的反复乐节,最后以互相嬉闹打耍,呼号作节奏直至结束。
有人认为“鲁日格勒”舞与“哈库麦勒”舞可以统一而语,是相同的形式,可以等同。但大部分的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相同论。对比二者的场地,“鲁日格勒”舞是在村外的空旷场地举行。而“哈库麦勒”舞则是举办在室内,在家中宽敞的人家中举办,或者是会议室、剧场等容纳下很多人的室内。再者对比二者的伴奏形式,“鲁日格勒”舞是通篇没有歌声伴奏的舞蹈,只有呼号作为调整节奏的舞蹈形式,舞蹈动作可以通过舞者呼喊的呼号而达到动作一致,不会混乱。而“哈库麦勒”舞则是三段式舞蹈,舞蹈前两段皆有歌声伴奏,到第三阶段才回归到呼号节奏的舞蹈形式。最后对比二者的舞蹈动作,“鲁日格勒”舞蹈的动作以大自然中的动物为主,因在原始文明中人与自然相处融洽,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接触很多,对动物有深刻认识和了解导致的结果。而“哈库麦勒”舞在有动物舞蹈动作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们生活的动作,如:挑水,摘取作物等田间生活的片段。更贴近人类文明,是达翰尔族人结束狩猎开展农耕生活的真实映射。可以说“哈库麦勒”舞是由“鲁日格勒”舞经过时间洗礼而逐漸演变出来的更贴合达翰尔族人田园生活的舞蹈。艺术也是不断演变、不断前进的过程。部分达翰尔族人从布特哈猎区迁移至齐齐哈尔市的梅里斯自治区,梅里斯自治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较比狩猎更适于农耕,平原地区的搬迁也促使这部分达翰尔族人与汉族文明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因此才会出现了“鲁日格勒”舞到“哈库麦勒”舞的转变,从没有歌声伴奏到有歌声,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的舞蹈动作丰富。
二、达斡尔歌的研究
1、达翰尔的歌源缘
“扎恩达勒”是达翰尔族的民间歌曲,其直译就是歌曲的意思,与山歌小调近似。“扎恩达勒”更像是一首倾述曲,因人而异。所以“扎恩达勒”的小调有很多种特征。有的小调词曲都较为完整,可以表达田间劳作的辛劳与收获,也可表达家庭之间的思念等更多达翰尔族人细腻的内心情绪。而有的小调又很是简短,甚至没有实词,只有“衲—呀,呢—呀”等没有实际意义的感叹词横贯其间。这类感叹词被称为“衬词”。这也是形成“扎恩达勒”歌曲的特色之一。有研究者认为这类只有衬词的小调是能歌善舞的达翰尔族人即兴创作的抒发当下心情的小曲,因此并无完整或有规律的曲调以及歌词。而在达翰尔族,大部分唱“扎恩达勒”曲调的是普通的妇女,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些从未受过教育。因此他们的演唱并不会提前准备好歌曲,只是在有情绪的时候即时迸发的灵感,用唱出来的形式舒缓内心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