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的交际打下基础。”但是,实际上半数的农村学生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总结出以句子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简要归纳,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 学习句子的几种基本方法
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以句子的表达为学习的中心,通过句子学习词汇的用法,把语法教学贯穿到语言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步的写作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的语言交际的能力。
1. 整体吞咽法。即把整个句子先不作结构成分分析,让学生整体记到脑子中,能熟练到脱口而出之后,再分析理解并灵活运用。此法主要适应于英、汉表达差异较大的情况,先作解释学生也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下面的这些句型: “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 happened to your sister?/ There is/are ... in/on/at ... ”与其先向学生琐碎地解释特殊的表达顺序、结构等,使学生越听越糊涂,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句子的意思和使用情境,使学生整体掌握、整体应用,这样效果更好。
2. 套用例句法。把要学的句型呈现给学生,并用彩色笔将可替换部分标出来,让学生在反复的套用练习中形成语感,加深记忆,成为可自由表达的基础。初学者往往眼高手低,不能认真对待这样机械简单的套用;其实若真能把这样简单的练习做得熟练,就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例如,在学习了“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之后,学生能套用句型说出“There is a ruler in the box./ There is a book in her hand./ There is a pair of glasses over her nose./ There are two rulers in the pencil box./ There are some books in her bag.”就该表扬,因为语言本来就是模仿学来的。学生能有勇气说出“Is there a box and some books in front of her?”怎么表扬都不为过,因为学生已能把语法概念和句型都自如地使用了。
3. 扩展句子法。即在学生掌握了某一个句型的主要结构和成分后,要求学生给句子添加一些次要的成分,使之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实丰富。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句子成分和简单句的五种类型的知识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多做这样的练习以提高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句子打下基础。比如,学生说I’m a student. 这是简单的表达,若说I’m a middle/junior school student.表达得就比较具体,是比较好的;如果说成I’m a student of No. 2 middle school, in Class 2 Grade 3. 不仅表明该生掌握了基本的 “I’m a ...”句型,而且掌握了汉、英语言表达的一个差异——英语中先说小地方再说大地方;另一方面,也给听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属于相对高级的表达能力;再则,学生见到长句子后,能知道先化简句子,就可以帮助其理解句子的意义。
二、 句子中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 词汇教学寓于句子中,词不离句
对新出现的词汇,尤其是重点词汇的学习,除教给学生词的音、形、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句子中运用它,通过语境、搭配、词形变化等,使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并形成运用的能力。要学好英语,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纵有丰富的词汇却未必能很好地运用英语交际——很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能说好英语就是鲜明的例证。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词汇量虽小,照样可以在句子中进行词汇教学。有时为使表达更生动真实,适当引入超纲的生词(加汉语提示,或用汉语拼音代替)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脱离句子语境的孤立的词汇教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觉得疲劳乏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就会差,往往会出现堆砌单词的“无厘头”句式或汉语式的英语,如I very happy hear from your letter./ Open the light, please. 等典型错句。错误出在学生身上,问题却源于教法的运用上。所以有语言学家认为,单个的词汇是没有意义的,正像建筑用的砖瓦材料,只有用到楼房上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2. 语法教学贯穿于语言实践中
对新的语法项目的教学,不要急着将其中的语法规则全都以条条框框的形式罗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把语法现象分散到典型的谚语、句型或合乎学生生活实际的句子当中,通过句子学语法,在学习语法的同时提高英语表达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从开始就应当重视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都要以句子为中心展开,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学习句子的几种基本方法
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以句子的表达为学习的中心,通过句子学习词汇的用法,把语法教学贯穿到语言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步的写作能力,最终形成创造性的语言交际的能力。
1. 整体吞咽法。即把整个句子先不作结构成分分析,让学生整体记到脑子中,能熟练到脱口而出之后,再分析理解并灵活运用。此法主要适应于英、汉表达差异较大的情况,先作解释学生也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下面的这些句型: “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 happened to your sister?/ There is/are ... in/on/at ... ”与其先向学生琐碎地解释特殊的表达顺序、结构等,使学生越听越糊涂,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句子的意思和使用情境,使学生整体掌握、整体应用,这样效果更好。
2. 套用例句法。把要学的句型呈现给学生,并用彩色笔将可替换部分标出来,让学生在反复的套用练习中形成语感,加深记忆,成为可自由表达的基础。初学者往往眼高手低,不能认真对待这样机械简单的套用;其实若真能把这样简单的练习做得熟练,就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例如,在学习了“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之后,学生能套用句型说出“There is a ruler in the box./ There is a book in her hand./ There is a pair of glasses over her nose./ There are two rulers in the pencil box./ There are some books in her bag.”就该表扬,因为语言本来就是模仿学来的。学生能有勇气说出“Is there a box and some books in front of her?”怎么表扬都不为过,因为学生已能把语法概念和句型都自如地使用了。
3. 扩展句子法。即在学生掌握了某一个句型的主要结构和成分后,要求学生给句子添加一些次要的成分,使之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实丰富。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句子成分和简单句的五种类型的知识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多做这样的练习以提高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句子打下基础。比如,学生说I’m a student. 这是简单的表达,若说I’m a middle/junior school student.表达得就比较具体,是比较好的;如果说成I’m a student of No. 2 middle school, in Class 2 Grade 3. 不仅表明该生掌握了基本的 “I’m a ...”句型,而且掌握了汉、英语言表达的一个差异——英语中先说小地方再说大地方;另一方面,也给听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属于相对高级的表达能力;再则,学生见到长句子后,能知道先化简句子,就可以帮助其理解句子的意义。
二、 句子中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 词汇教学寓于句子中,词不离句
对新出现的词汇,尤其是重点词汇的学习,除教给学生词的音、形、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句子中运用它,通过语境、搭配、词形变化等,使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并形成运用的能力。要学好英语,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纵有丰富的词汇却未必能很好地运用英语交际——很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能说好英语就是鲜明的例证。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词汇量虽小,照样可以在句子中进行词汇教学。有时为使表达更生动真实,适当引入超纲的生词(加汉语提示,或用汉语拼音代替)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脱离句子语境的孤立的词汇教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觉得疲劳乏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就会差,往往会出现堆砌单词的“无厘头”句式或汉语式的英语,如I very happy hear from your letter./ Open the light, please. 等典型错句。错误出在学生身上,问题却源于教法的运用上。所以有语言学家认为,单个的词汇是没有意义的,正像建筑用的砖瓦材料,只有用到楼房上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2. 语法教学贯穿于语言实践中
对新的语法项目的教学,不要急着将其中的语法规则全都以条条框框的形式罗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把语法现象分散到典型的谚语、句型或合乎学生生活实际的句子当中,通过句子学语法,在学习语法的同时提高英语表达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从开始就应当重视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法,都要以句子为中心展开,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