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算高,还存在诸如管理层顶层设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师资水平及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和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59-03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强烈推动下,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更加凸显。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人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有益智力因素。近几年,虽然大部分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横向来看,与欧美国家的状况相比,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水平还不算高,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层的顶层设计问题
(一)政策层面
关于艺术教育的政策问题,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指导性的文件,但是指定的还不够具体。高校类型的不同,在课程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教学的项目和质量评价体系机制等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说,这种宏观的指导性缺乏具体性,它的操作性就可见一斑了,学校层面上执行起来就会显得不够从容、茫然无措,实施的难度就非常大。
(二)管理机构缺乏
许多高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置艺术教育相关部门,即便有些设了这样的部门,也没有履行好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过分注重学生单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管理视野不够长远,存在短期行为
大多数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案基本上都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方案中,或是通识教育方案中,艺术教育并没有单独的教育方案。就只有在形式上开设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八门课程公共艺术选修必修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实施步骤、方案、措施等。教务处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只是对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给出要求,并没有具体到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学分[1]。
(四)经费欠缺
经费问题不解决,艺术教育就无法向前推进,当然,近几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力度也不斷增加。很多院校都开始建设了艺术院系,但这是专业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还十分的落后。真正将经费投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还不多,经费的保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都直接制约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评价机制不完善
艺术教育评估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认知评价,它是一种价值判断,如果没有得力、科学的评估措施和机制很难发现艺术教育的问题,更无法衡量大到学生层面、小到学生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问题
(一)课程门类设置单一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做法都是将艺术教育作为选修课来选,学生只能选择开设一个学期或者至多两个学期。这种名副其实的“选修”。即便教师讲得再好,对于一个不懂乐理知识的人来说还是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学生如果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想继续学习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教育的意义[2]。
(二)教材内容陈旧
由于各个高校开课科目的雷同比如大部分学校课程都是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电影欣赏等等。在教材的使用上导致有许多类似教材出现。这些教材许多都是针对专业艺术教育的,有许多并不适合公共艺术教育。很多教材缺乏针对性。当前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艺术课程都是全盘西化的,缺乏地方性,中国传统艺术如戏曲、民族舞蹈等课程严重缺失。
(三)教学方法落后
大多数公共艺术课的教学都是传统讲授欣赏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虽然也播放ppt、播放音乐,但是学生未完全参与其中,这种被动式的填充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慕课、翻转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改写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定义。教学也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积极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三、师资问题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开拓者和高雅艺术高尚精神的传播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专业职责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培养学生独立的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乃至完善的人格。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因此说教育本身来讲就是一门艺术,怎样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需要传播的美和认识带给学生,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和吸收是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师既要专注教学艺术,又要专注学术,由学术带教学,由教学带学术,争取做到教学与学术互溶。
(一)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师资队伍的结构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一大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没有独立的教师编制,更没有独立的垂直结构,还有些院校的教师连正规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教师的职称和学历都偏低。担任艺术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由于刚刚脱离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没有那么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很难将自己的所学所用去最大限度的影响学生。高学历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普遍的年轻化,教师经验有极大的不足。
(二)科研动力不足
教学和科研历来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科研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是教学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科研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科研任务、科研成果也是作为评价高校教师重要业绩的依据[4] 。 (三)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够科学
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师资建设中,普遍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但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为了更好的将这个队伍发展下去,同时能够解决教师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必要的。
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任何机构团体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许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大,如果不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就很难从根本上调动起来。高校管理者应该以制度留人,事业留人,以关怀留人。通过物质奖励、业务培训进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创建、创新创业奖励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刺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的进取,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全面发展。
四、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问题
(一)艺术活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学校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构。学校的课外校外活动属于学校关注的边缘,缺乏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体性,缺乏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重视。
课外艺术活动、艺术实践是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实现手段。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可以组件起学校自己的乐团、舞蹈团、剧社等学生社团。但是不同的高校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些学校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没有其他相应的形式组织教学。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由于缺少组织和管理,导致很多有一定特长的普通院系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5]。
(二)艺术活动场所与条件不够完善
除了上述所說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外,各类艺术院团社的活动场所也是基本硬件保证。由于一些高校对于艺术团日常排练的训练场所提供不足,图书、音像等资料匹配不足导致这些艺术团体难以开展相应的活动。
由于学校没有指定相应的艺术实践工作量认定办法,导致教师在开展对学生艺术团指导时的积极性不够,学生在进行课外艺术实践时就不会得到中肯的指导意见,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再加上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教师职称和艺术经历都不够丰富,在管理和指导各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经验,从而使教学管理和指导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尽管一些院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外聘了校外有关专家授课,但由于聘请的指导教师往往是兼职,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对于开展乐团的日常性工作指导不够,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兼职教师的价值[6]。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与现在的艺术教育有些脱节,我国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与现在艺术教育严重脱节,无法满足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此外,在传统观念和传统教育的作用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到位,认为美育课程是副科、选修课,可学可不学。这部分教师对于通史类课程的认识有误区,有待加强。教师尚且可以理解,很大一部分管理者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把公共艺术教育、人文素养类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类课程都作为专业之外的选修课对待。在课程设置上,公共艺术教育的课时量过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等方面没有科学的评估评价制度。从而导致许多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形同虚设,形式主义过重,学生很难从中学到艺术的真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会极大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史健男. 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6-8.
[2] 王阿楠.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李丹. 公共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研究[J]. 艺术教育,2014,(11):46-47.
[4]仇志君,单玉梅. 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5):91-92.
[5]赵化启.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科学定位与发展方向[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4):131-132.
[6]庞海芍. 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6,(08):87-89.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59-03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强烈推动下,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更加凸显。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人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有益智力因素。近几年,虽然大部分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横向来看,与欧美国家的状况相比,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水平还不算高,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层的顶层设计问题
(一)政策层面
关于艺术教育的政策问题,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指导性的文件,但是指定的还不够具体。高校类型的不同,在课程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教学的项目和质量评价体系机制等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说,这种宏观的指导性缺乏具体性,它的操作性就可见一斑了,学校层面上执行起来就会显得不够从容、茫然无措,实施的难度就非常大。
(二)管理机构缺乏
许多高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置艺术教育相关部门,即便有些设了这样的部门,也没有履行好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过分注重学生单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管理视野不够长远,存在短期行为
大多数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案基本上都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方案中,或是通识教育方案中,艺术教育并没有单独的教育方案。就只有在形式上开设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八门课程公共艺术选修必修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实施步骤、方案、措施等。教务处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只是对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给出要求,并没有具体到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学分[1]。
(四)经费欠缺
经费问题不解决,艺术教育就无法向前推进,当然,近几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力度也不斷增加。很多院校都开始建设了艺术院系,但这是专业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还十分的落后。真正将经费投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还不多,经费的保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都直接制约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评价机制不完善
艺术教育评估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认知评价,它是一种价值判断,如果没有得力、科学的评估措施和机制很难发现艺术教育的问题,更无法衡量大到学生层面、小到学生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问题
(一)课程门类设置单一
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做法都是将艺术教育作为选修课来选,学生只能选择开设一个学期或者至多两个学期。这种名副其实的“选修”。即便教师讲得再好,对于一个不懂乐理知识的人来说还是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学生如果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想继续学习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教育的意义[2]。
(二)教材内容陈旧
由于各个高校开课科目的雷同比如大部分学校课程都是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电影欣赏等等。在教材的使用上导致有许多类似教材出现。这些教材许多都是针对专业艺术教育的,有许多并不适合公共艺术教育。很多教材缺乏针对性。当前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艺术课程都是全盘西化的,缺乏地方性,中国传统艺术如戏曲、民族舞蹈等课程严重缺失。
(三)教学方法落后
大多数公共艺术课的教学都是传统讲授欣赏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虽然也播放ppt、播放音乐,但是学生未完全参与其中,这种被动式的填充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慕课、翻转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改写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定义。教学也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积极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三、师资问题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开拓者和高雅艺术高尚精神的传播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专业职责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培养学生独立的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乃至完善的人格。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因此说教育本身来讲就是一门艺术,怎样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需要传播的美和认识带给学生,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和吸收是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师既要专注教学艺术,又要专注学术,由学术带教学,由教学带学术,争取做到教学与学术互溶。
(一)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师资队伍的结构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一大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没有独立的教师编制,更没有独立的垂直结构,还有些院校的教师连正规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教师的职称和学历都偏低。担任艺术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由于刚刚脱离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没有那么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很难将自己的所学所用去最大限度的影响学生。高学历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普遍的年轻化,教师经验有极大的不足。
(二)科研动力不足
教学和科研历来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科研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是教学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科研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的科研任务、科研成果也是作为评价高校教师重要业绩的依据[4] 。 (三)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够科学
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师资建设中,普遍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但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为了更好的将这个队伍发展下去,同时能够解决教师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必要的。
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任何机构团体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许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大,如果不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就很难从根本上调动起来。高校管理者应该以制度留人,事业留人,以关怀留人。通过物质奖励、业务培训进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创建、创新创业奖励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刺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的进取,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全面发展。
四、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问题
(一)艺术活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学校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构。学校的课外校外活动属于学校关注的边缘,缺乏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体性,缺乏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重视。
课外艺术活动、艺术实践是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实现手段。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可以组件起学校自己的乐团、舞蹈团、剧社等学生社团。但是不同的高校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些学校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没有其他相应的形式组织教学。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由于缺少组织和管理,导致很多有一定特长的普通院系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5]。
(二)艺术活动场所与条件不够完善
除了上述所說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外,各类艺术院团社的活动场所也是基本硬件保证。由于一些高校对于艺术团日常排练的训练场所提供不足,图书、音像等资料匹配不足导致这些艺术团体难以开展相应的活动。
由于学校没有指定相应的艺术实践工作量认定办法,导致教师在开展对学生艺术团指导时的积极性不够,学生在进行课外艺术实践时就不会得到中肯的指导意见,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再加上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教师职称和艺术经历都不够丰富,在管理和指导各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经验,从而使教学管理和指导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尽管一些院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外聘了校外有关专家授课,但由于聘请的指导教师往往是兼职,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对于开展乐团的日常性工作指导不够,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兼职教师的价值[6]。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与现在的艺术教育有些脱节,我国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与现在艺术教育严重脱节,无法满足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此外,在传统观念和传统教育的作用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到位,认为美育课程是副科、选修课,可学可不学。这部分教师对于通史类课程的认识有误区,有待加强。教师尚且可以理解,很大一部分管理者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把公共艺术教育、人文素养类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类课程都作为专业之外的选修课对待。在课程设置上,公共艺术教育的课时量过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等方面没有科学的评估评价制度。从而导致许多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形同虚设,形式主义过重,学生很难从中学到艺术的真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会极大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史健男. 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6-8.
[2] 王阿楠.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李丹. 公共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研究[J]. 艺术教育,2014,(11):46-47.
[4]仇志君,单玉梅. 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5):91-92.
[5]赵化启. 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科学定位与发展方向[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4):131-132.
[6]庞海芍. 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6,(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