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别误入歧途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而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那我们应该把握“度”呢?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美术教学研究,认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切实把握学科特征
  
  把握学科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语言,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就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如教材第三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中,对美术语言特点的阐释。教材以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将美术语言的特点阐释为″美术语言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符号的特殊语言。在语言符号中,一个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它有着独立的意义,而孤立的美术语言如线条、明暗、色彩等都不代表任何意义,只有当它们按照造型创造法则去构造出一种全新的创造物,也就是它们结合到整体形象之中的时候,才表现某种意义。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致,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本位特征,如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也兴致勃勃,殊不知已误入歧途。
  那把握学科特征,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实现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去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中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二、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拐棍”或“钥匙”,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就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导致最终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
  我们都知道,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就像欣赏一辆好车,如果不了解汽车的构造风阻、引擎马力、气缸容量以及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等技术性能,那就不可能感受到一辆好车的真正魅力。
  可能我们常常发现,在部分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上,有部分教师一直强调作品的“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其实这就是教学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具体表现。诚然“像”和“不像”对于部分再现性作品而言,可谓正确;而对于许多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印象派作品和抽象性作品,就难以入座了。要知道,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若以像和不像去评判达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元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地狱般的色彩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的、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就不可能真正称之为“美术欣赏”。
  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高文同志二十年前曾在吉林省二轻厅担任厅长,后又上调省政府工作,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秘书长直至常务副省长之职,离休前任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高文同志的人品、学识
几年来,全省各级联社和基层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必然更加开放.2002年全国外商实际投资额突破500亿美元,增
1997年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五届职工(社员)代表大会以来。全国从事轻工集体经济事业的各级联社和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量失业和潜在失业人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难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社会能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工作中心转移,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富民安的景象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