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做的人,什么都不说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晚上回南京,在候车大厅看到一队自行车爱好者,他们穿着专业的衣裤鞋子,拎着自行车前轮,有说有笑,浩浩荡荡。
  上了火车落座后,我才发现自己与他们邻座。我和其中的一个女孩子攀谈。于是了解到,原来他们是从南京骑到镇江,然后坐火车返回。这只是他们周末的一个小旅行,他们还去过山东、河南、浙江、安徽。
  我看着姑娘晒出斑点的脸颊和稍显壮硕的大腿,觉得羡慕,由衷地感叹道:“哇!你们好厉害,真是羡慕!”
  姑娘笑着说:“这有什么难?你也可以!”
  我说:“我没有自行车。”
  她指指一个高个子男孩说:“你看他,大伟,他也没钱买车,都是借别人的车骑。”
  我说:“啊?这样也行?”
  她就笑了:“为什么不行?我们每次骑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的,他就借那些不去的人的车。一辆好车几千块钱,他还是个大学生,正自己偷偷攒钱呢!”
  我说:“我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坚持不下来!”
  她说:“我们今天出发的时候是二十几个人,中途有几个坐巴士回去了,坚持骑到镇江的有十几个,还有几个骑行回南京,我们觉得体力不够的就坐火车。现在交通很方便,坚持不住就坐车回去呗。”
  听她这么一说,我忽然发现,这个世上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有个朋友,家是苏北农村的,在北京漂着,拿着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每早在地铁里看电子书,晚上吃着泡面打dota,再过4年就30岁了。他常常跟我抱怨,说到最后就一句话:“他妈的混什么北京,还不如回农村!家里两层的小洋楼,至少吃得新鲜、住得舒服!”
  我就说:“那就回去啊!”
  他就说:“怎么可能?”
  我说:“怎么不可能?明天递个辞职报告,然后买张火车票,不就回去了吗?”
  而他总说:“得了,别闹了。”
  我哪里闹了?辞个职,买张火车票,这很像开玩笑吗?
  我的大学室友,她某天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到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女画家在巴黎街道边的小咖啡馆里给路人画肖像的工作照,她喜欢得不得了,剪下来贴在床头,每天都和我们说她要去法国当画家。我们当然都笑她,说她在做梦。我们不断告诉她那些她比我们更清楚的事实:你父母是工薪阶层,出国要花很多钱;你根本没有画画基础;法语很难学,你甚至不会发小舌音;就算去了法国也不一定能留在那里,搞不好还是要回来……她不理会我们,在我们为拍摄毕业作品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她报名学法语。有一次,我和她在图书馆熬通宵,我写分镜头,她在啃法语书。我熬得两眼发直,一抬头看到对面的她:左手边是一个大大的书包,高中生才会用的那种双肩背包;右手边是从一个学校跳蚤市场上淘来的电子词典;她面前则堆着两三本字典和法语书。她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写写画画,眉头微微地皱着,佝偻着腰。那一刻我被她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她一定会成功。
  去年她赶回来参加我的婚礼,并送给我一幅她画的小画。席间我们出来吹风。我望着她微笑,她烫着大波浪的长发过腰,染成大红色的指间夹着一支长长的女士香烟,竟然一点都看不出当年在书海里啃字典的小女生模样。她说:“你记不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个在图书馆熬夜啃书?我觉得你认真画分镜头的样子真好看,我差点动摇,想留下来和你们混中国的影视圈,哈哈!幸亏……”我接下去说道:“幸亏你坚持住了!”
  她说,她现在是一名摄影师,偶尔也在广场上给人画肖像,她说欧洲经济不景气准备回国,她说她还是没学会小舌音,她说你看你们都结婚了就我还混呢……她临走前我们俩都哭了,她说她很想回来,果然被当年的我们说中了。而我知道,她不会真的回来,因为,如果她真的想回来,那么一定是上网查最近几天的机票,就像当年她二话不说把室友的钱借了个遍去报法语班一样。她的人生和我们是真的不同。
  我们总是一边抱怨生活的无聊,一边羡慕着那些行动者,每个白天浑浑噩噩,一天当中做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思考中午该吃西红柿鸡蛋盖饭还是炒米线,而每到晚上夜深人静时,我们扪心自问,又懊恼得恨不得登时死过去,并且咬牙发狠明天一定要怎样怎样。
  我想,每当我们说“我想怎样怎样”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而是想让别人看起来像是想怎样怎样。
  真正想做的人,他们总是什么都不说,一扭头找人借辆自行车,骑着就走了。
其他文献
一定要看清楚標题,别掉了最后那个“针”。  奥地利作家Stefan Zweig曾经在他的第一部小说《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中写道:胸针之于女性,象征大过于装饰,因为它是所有饰物中唯一不和女性身体发生接触的特例。而即便高贵如女皇,在佩戴胸针时也必须谦卑俯首,那时往往会有一阵微微的眩晕,因为,你看到的是你心上的自己。  胸针在诞生之初,其实是专属于男性战士的征战利器。他们用这些别针状的小东西固定自己的
一天下午,突然接到了久未联络的女友电话,一阵寒暄过后,她兴奋而又有点扭捏地表示想要学习一点现代艺术的知识,最好是能够迅速的把她从头到脚武装成具有小资情调的艺术爱好者的那种速成培养模式。破天荒啊,我一时有些发懵,我这位高中好友当年可是理科小才女啊,对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生”在画板上的涂涂抹抹是颇有些看不起的呀,今天怎么乾坤大挪移,竟然如此谦逊地“不耻下问了”呢,难道……  果不其然,在我的威逼利诱下
央视电影频道里,播放银海经典,不期然遇到了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苔丝》,著名金发美女金斯基扮的乡村穷姑娘,正就着阔少“表哥”亚雷的手吃草莓。特写的镜头:朱唇衔着红草莓。当然很色情,这是要表现花花公子亚雷的目光与心思。彼时的苔丝,尚不谙风月。  然后,苔丝到亚雷家做女工;再然后,离开他,嫁了一个很知识分子气质的小白脸。不料想,听到苔丝的情路前史,他小心眼儿大发作,翻脸悔婚,苔丝无以为谋生计,只得重返
北京西单地铁4号线F2出口的地下通道里,贴满了消防宣传海报。任月丽背靠着形象大使韩红和阎维文坐下,调好琴弦,开始弹唱第一首歌曲《天使的翅膀》。那是初春的天气,她唱得很投入,纯净的声音经过穹型地下通道的折射、过滤,显得越发空灵。  通道可以让声音萦绕,也可以让冷风在这里休息。有那么一刹那,她被冻红的鼻头、轻捏拨片的小手和旁若无人的歌唱让我感动得几乎落泪。难过为她12平米冰窖般的小屋,高兴为她并没有因
旱地和高纬度地区出产的小麦,甜而有韧性,做成饼之后干吃就很享受。  小时候看一千零一夜,里面屡屡写到白面饼,印象很深。后来在穆斯林开的烤肉店里见到种灰白面饼,印象马上如魂魄归体地合到实物上——不发酵烤出来的中空死面饼,洋名唤做“疲塌”(pita)。  它色灰白,柔软如毡,可大如坐垫,也可小如钱包,在穆斯林世界中的普及程度,大概等同于欧元在欧洲。中东穆斯林多是游牧民族。习惯席地而坐,大盘肉,大壶茶,
陈静是我们公司的行政助理,同时,也是我们公司的受气包,因为她总是承受着很多人的责难。  陈静给我们公司出差的人订机票,有时候,出去到分公司做技术援助的人就要回来,让陈静给订飞机票,为了防止对方是私自找借口溜回来,陈静需要给老总打电话核实,是不是已经批准此人回来,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订机票,这样,陈静就很受责难,说是对人不信任等等。  另外,在外面的销售员经常哭穷,说自己带的差旅费超支了,需要公司汇寄。
我曾经以为安全感是一种自身的心理素质,换句话说,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强大坚定的自信心BLABLABLA之类……  当然,我针对的是男女关系这一范畴,但如果能够反射到其它情况,也不一定。之所以这么说,打个比方,一男一女在一起,女孩对男人非常没有安全感,总觉得他会出轨也好,劈腿也好,暧昧也好,然后整天焦虑,烦躁,一有风吹草动就风声鹤唳,长此以往,一定要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连对方那个当事人也被拖得筋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