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森林面积有效扩大。与此同时,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发生率也随之增长,防治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刚刚郁闭成林的更新造林地,受立地条件、气候影响、造林技术、苗木适应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率高,潜在风险大,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和效益。本文以天祝县为例,就林木病虫鼠害发生现状和营造林过程中的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造林;病虫鼠害;防治;思考
据统计,天祝县内分布的森林病虫鼠害共700余种,每年发生各类森林病虫鼠害面积15万亩以上,约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0%左右。根据近年来全县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防治现状及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分布范围广、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主要有云杉叶锈病、云杉美景稍锈病、杨树叶锈病、云杉梢斑螟、松点卷蛾、云杉尺蛾、落叶松球蚜、丹巴鳃扁叶峰、云杉大小蠹、云杉大灰象甲、落叶松叶蜂、桦潜叶蛾、蛴螬、金龟子、中华鼢鼠等19种。根据树种和区域性特征在天然林和已郁闭成林的造林地内危害较为严重,且有逐步蔓延扩大的趋势。因此,从长远考虑,加强造林过程中林木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林木病虫鼠害发生率,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现就造林过程中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能对今后林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 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增强病虫鼠害防治的预见性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更应兼顾长远效益,综合考虑到造林后期管理,提前预见到病虫鼠害防治等影响林木生长,发挥森林效益的因素。要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造林。在树种上不能一味的对速生树种进行栽培,而是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常见树种的混合种植,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对林区自身的抗病虫害的能力进行提升[1]。应当综合运用营造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等配置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树立天然的防护屏障,防断病虫鼠害蔓延扩大。
要根据树种、苗木大小等因素科学确定栽植密度,既要考虑到短期内造林成活率,也要提前考虑到郁闭成林后潜在的问题,防止因密度过大反而给病虫害创造了滋生的环境。对已郁闭成林密度过大的,要采用人工更新方式,适当间伐,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2、 健全完善测预报和防治体系,提升病虫鼠害防治能力
建立健全基层森防机构,优化配置专业人员,保障森防经费,配备设施设备,规范设置固定(临时)观测样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病虫情调查监测,通过收集、分析数据材料,从中寻求发生规律,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选择最佳防治方法。对苗圃地、造林地、封育区、退耕地等以及分布于国道、铁路两侧、靠近疫区的乡镇和木材加工、销售场所要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要建立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制定更为科学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实现对病虫害危害的合理控制[2]。
加强对造林苗木的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及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春季造林前,组织力量对全县各国有林场及单位、个人的苗木及花卉等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对造林苗木严格把关,从起苗到造林实行全程现场跟踪检疫,保证使用健康无病虫苗木造林,确保苗木质量。
3、 运用好无公害防治手段,谨慎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加强对病虫鼠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是当前无公害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在造林绿化中要注意保护和引进林木病虫鼠害的天敌,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草原雕、苍鹰、寄生蜂类、瓢虫类、食蚜蝇类等,更合理的保障物种多样性和平衡性不受到影响,实现对病虫鼠害的有效控制,避免大面积爆发。采取物理防治技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相对机械化的方式对有害生物进行消除。当前造林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理方式就是阻隔和涂白。阻隔就是在树木上绑扎毒绳,或者扎上塑料布,从而实现对树木危害的隔离作用。涂白就是将石灰粉和水根据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让其形成白涂剂,之后再将其均匀的涂抹在树干上,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害虫产卵等对树干的影响。对鼠害采取工具捕杀的防治措施,通过有價收购鼢鼠,发动林区群众捕鼠灭鼠,可有效遏制鼠害蔓延,减少对天敌鸟类的伤害。由于森林面积相对比较大,实行捕杀或是物理防治效果存在难度较大,成本也高,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地区所采用的治理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3]。
面对森林病虫鼠害,化学防治手段往往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大量天敌死亡、植被受到药害等副作用,甚至对附近人畜造成伤害。在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的环节中我们也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使用,以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造林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在作业设计和造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到病虫鼠害可能发生的种种因素,提前优化方案,做好应对,把问题最大限度解决在造林初期。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防治技术,强化监测预报,严把检疫关口,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谨慎使用化学防治,保护和引进天敌生物,为林业保护发展提供更科学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实现造林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鸿玉.造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研究[J].乡村科技,2017,51(9):27.
[2]李蓓.林业工作中病虫害频发原因与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7,24(18):161.
[3]邵正洪.杨树造林技术方式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17,131(22):80.
[4]张冬东.浅析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2017,39(15):92.
【关键词】:造林;病虫鼠害;防治;思考
据统计,天祝县内分布的森林病虫鼠害共700余种,每年发生各类森林病虫鼠害面积15万亩以上,约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0%左右。根据近年来全县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防治现状及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分布范围广、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主要有云杉叶锈病、云杉美景稍锈病、杨树叶锈病、云杉梢斑螟、松点卷蛾、云杉尺蛾、落叶松球蚜、丹巴鳃扁叶峰、云杉大小蠹、云杉大灰象甲、落叶松叶蜂、桦潜叶蛾、蛴螬、金龟子、中华鼢鼠等19种。根据树种和区域性特征在天然林和已郁闭成林的造林地内危害较为严重,且有逐步蔓延扩大的趋势。因此,从长远考虑,加强造林过程中林木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林木病虫鼠害发生率,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现就造林过程中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能对今后林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 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增强病虫鼠害防治的预见性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更应兼顾长远效益,综合考虑到造林后期管理,提前预见到病虫鼠害防治等影响林木生长,发挥森林效益的因素。要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造林。在树种上不能一味的对速生树种进行栽培,而是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常见树种的混合种植,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对林区自身的抗病虫害的能力进行提升[1]。应当综合运用营造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等配置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树立天然的防护屏障,防断病虫鼠害蔓延扩大。
要根据树种、苗木大小等因素科学确定栽植密度,既要考虑到短期内造林成活率,也要提前考虑到郁闭成林后潜在的问题,防止因密度过大反而给病虫害创造了滋生的环境。对已郁闭成林密度过大的,要采用人工更新方式,适当间伐,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2、 健全完善测预报和防治体系,提升病虫鼠害防治能力
建立健全基层森防机构,优化配置专业人员,保障森防经费,配备设施设备,规范设置固定(临时)观测样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病虫情调查监测,通过收集、分析数据材料,从中寻求发生规律,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选择最佳防治方法。对苗圃地、造林地、封育区、退耕地等以及分布于国道、铁路两侧、靠近疫区的乡镇和木材加工、销售场所要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要建立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制定更为科学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实现对病虫害危害的合理控制[2]。
加强对造林苗木的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及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春季造林前,组织力量对全县各国有林场及单位、个人的苗木及花卉等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对造林苗木严格把关,从起苗到造林实行全程现场跟踪检疫,保证使用健康无病虫苗木造林,确保苗木质量。
3、 运用好无公害防治手段,谨慎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加强对病虫鼠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是当前无公害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在造林绿化中要注意保护和引进林木病虫鼠害的天敌,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草原雕、苍鹰、寄生蜂类、瓢虫类、食蚜蝇类等,更合理的保障物种多样性和平衡性不受到影响,实现对病虫鼠害的有效控制,避免大面积爆发。采取物理防治技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相对机械化的方式对有害生物进行消除。当前造林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理方式就是阻隔和涂白。阻隔就是在树木上绑扎毒绳,或者扎上塑料布,从而实现对树木危害的隔离作用。涂白就是将石灰粉和水根据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让其形成白涂剂,之后再将其均匀的涂抹在树干上,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害虫产卵等对树干的影响。对鼠害采取工具捕杀的防治措施,通过有價收购鼢鼠,发动林区群众捕鼠灭鼠,可有效遏制鼠害蔓延,减少对天敌鸟类的伤害。由于森林面积相对比较大,实行捕杀或是物理防治效果存在难度较大,成本也高,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地区所采用的治理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3]。
面对森林病虫鼠害,化学防治手段往往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大量天敌死亡、植被受到药害等副作用,甚至对附近人畜造成伤害。在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的环节中我们也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尽可能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使用,以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造林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在作业设计和造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到病虫鼠害可能发生的种种因素,提前优化方案,做好应对,把问题最大限度解决在造林初期。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防治技术,强化监测预报,严把检疫关口,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谨慎使用化学防治,保护和引进天敌生物,为林业保护发展提供更科学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实现造林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鸿玉.造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研究[J].乡村科技,2017,51(9):27.
[2]李蓓.林业工作中病虫害频发原因与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7,24(18):161.
[3]邵正洪.杨树造林技术方式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17,131(22):80.
[4]张冬东.浅析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2017,3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