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宁可舍弃世家官位、家产,也要兴办学校,他虽未给孩子留下万贯家产,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苏州九如巷3号,有一口古井,古井的院后是张武龄创办的乐益女校旧址。古井滋润着一个大家庭,他们来自合肥,穿过宅院的护城河,顺水而下。从历史重地淝水,到江南九如巷中的那口老井;从居功从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卖田办学,育人荫后……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条涓涓水流。张家的文化说到底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张武龄与人为善,坦坦荡荡,一生热衷办学,他所创办的乐益女校,是苏州红色的摇篮。他留给孩子们的印象是:鲜明、亲切、温暖。他教育出来的子女,才貌双全、各有所长。
张家十姐弟虽个个才情横溢,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又各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
大姐张元和,本是夫唱妇随,孰料丈夫56岁因病去世,此后她有半个世纪身处异国他乡,80岁还和曲友登台义演。
二姐张允和,1952年辞去公职,回归家庭,自称“做了46年标准的家庭妇女,真正成了一个最平凡的人,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人”。“文革”期间,她始终保持斯文,她把苦难幻想成戏曲,面对逼问,她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不能造谣说谎。我不能向群众脸上抹黑。我不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
三姐张兆和,和丈夫沈从文聚少离多,即使是被下放和挑粪种田,骨子里仍是让人动容的坚强与平静。
四姐张充和,国学功底深厚、对昆曲有着极高造诣,却以一种“游于艺”的态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耕耘了一生。
张家四姐妹离世时分别为96岁、93岁、93岁、102岁,她们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闺秀”。四姐妹晚年时,曾共同编撰一本叫《水》的刊物,这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小、办刊人年龄最高、装帧最简素的刊物。
1931年10月16日,长子张宗和在日记上写道:“昨天晚上爸爸和我们大讲其诗,还叫我们努力造梦,造一个战场上的梦、胜利的梦。”当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张武龄以自己的方式实施着爱国教育。
民国报纸曾对张武龄有一个简记:有一天,张武龄绕室周行,不知何为。中午时分,他突然整理行李,独自出门。教师们问他到哪儿去,他说:听说胡展堂摒弃前嫌,以实行宁粤合作,已经到了上海,将要赴南京与蒋会面,共同探讨对日方略,我要到他那里进一言,呼吁全国一心,对日决战。
张武龄赴沪去见胡汉民,张家和学校急得四处打探消息,想劝他回来。对此,《大光明》报说他是“痴心爱国”,其心可悯。
那个时代有多少人羡慕张武龄的一生所得,生于官宦之家,坐享万贯家财,而他却不慕名利,宁可舍弃家产,也要兴办学校。世人都说他傻。张武龄虽未留下万贯家产,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寶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家庭的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王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等)
在苏州九如巷3号,有一口古井,古井的院后是张武龄创办的乐益女校旧址。古井滋润着一个大家庭,他们来自合肥,穿过宅院的护城河,顺水而下。从历史重地淝水,到江南九如巷中的那口老井;从居功从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卖田办学,育人荫后……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条涓涓水流。张家的文化说到底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张武龄与人为善,坦坦荡荡,一生热衷办学,他所创办的乐益女校,是苏州红色的摇篮。他留给孩子们的印象是:鲜明、亲切、温暖。他教育出来的子女,才貌双全、各有所长。
张家十姐弟虽个个才情横溢,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又各自饱经沧桑、历经磨难。
大姐张元和,本是夫唱妇随,孰料丈夫56岁因病去世,此后她有半个世纪身处异国他乡,80岁还和曲友登台义演。
二姐张允和,1952年辞去公职,回归家庭,自称“做了46年标准的家庭妇女,真正成了一个最平凡的人,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人”。“文革”期间,她始终保持斯文,她把苦难幻想成戏曲,面对逼问,她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不能造谣说谎。我不能向群众脸上抹黑。我不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
三姐张兆和,和丈夫沈从文聚少离多,即使是被下放和挑粪种田,骨子里仍是让人动容的坚强与平静。
四姐张充和,国学功底深厚、对昆曲有着极高造诣,却以一种“游于艺”的态度,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耕耘了一生。
张家四姐妹离世时分别为96岁、93岁、93岁、102岁,她们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闺秀”。四姐妹晚年时,曾共同编撰一本叫《水》的刊物,这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小、办刊人年龄最高、装帧最简素的刊物。
1931年10月16日,长子张宗和在日记上写道:“昨天晚上爸爸和我们大讲其诗,还叫我们努力造梦,造一个战场上的梦、胜利的梦。”当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张武龄以自己的方式实施着爱国教育。
民国报纸曾对张武龄有一个简记:有一天,张武龄绕室周行,不知何为。中午时分,他突然整理行李,独自出门。教师们问他到哪儿去,他说:听说胡展堂摒弃前嫌,以实行宁粤合作,已经到了上海,将要赴南京与蒋会面,共同探讨对日方略,我要到他那里进一言,呼吁全国一心,对日决战。
张武龄赴沪去见胡汉民,张家和学校急得四处打探消息,想劝他回来。对此,《大光明》报说他是“痴心爱国”,其心可悯。
那个时代有多少人羡慕张武龄的一生所得,生于官宦之家,坐享万贯家财,而他却不慕名利,宁可舍弃家产,也要兴办学校。世人都说他傻。张武龄虽未留下万贯家产,却为孩子留下了最寶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家庭的家风,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王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