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台湾明星徐若瑄这样诠释孝心……
年少坎坷 父爱迟迟归
1975年,徐若瑄出生于台中一个贫苦的家庭,聪明伶俐的她排行老二,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她5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她和弟弟跟着父亲,母亲则带着姐姐离开了台湾,远走日本。为了养活她和弟弟,父亲四处打工,经常几天才回家一次。虽然与父亲共同生活,徐若瑄却感到父亲很陌生。
徐若瑄7岁的时候,母亲回台湾探望他们,看到她和弟弟骨瘦如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心疼不已,毅然将他们带回自己身边。从此,父亲渐渐远离徐若瑄的生活。
父爱的缺失,令徐若瑄养成了早熟而坚韧的性格。她15岁那年,参加了华视的“TV新秀争霸战”才艺美少女选拔活动,荣获冠军。随后,她与另外两个女生组成的 “少女队”红遍了台湾。但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少女队”便解散了,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徐若瑄气馁,不满20岁的她毅然选择到香港、日本发展。2000年,带着第二张个人专辑《假扮的天使》,徐若瑄又打回了台湾市场。
看到女儿有如此的成绩,妈妈十分欣慰,但心中总有一丝遗憾——她深深感觉到徐若瑄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因为每次父亲来看望他们,徐若瑄总是借故躲出去。她决定化解女儿的心结。
徐妈妈担任着爱心社团“国际杰人会”副会长的职务,在母亲的影响下,徐若瑄也非常积极地参与慈善工作。一次,在为残疾儿童筹集捐款的路上,母亲问徐若瑄:“为什么对陌生人你十分友善,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却拿不出一点点爱心?虽然我们与他分开了,但是你始终是他的女儿。其实,他也是爱你的。”
徐若瑄不语。其实,她何尝不知道,在她第一次登台时,台下有一双默默注视的眼睛;她远走香港和台湾时,总会有一笔笔匿名的汇款追随着她;还有那个在唱片公司门外不断徘徊的身影。那都是父亲。但她就是解不开心中那个结。
“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母亲的话重重地敲在了她的心上。
陪母亲募捐回来,徐若瑄来到了父亲住处的楼下,正好看到他买了一大包速食面回家。他天天就吃这个?怪不得那么瘦。她很惊讶,心中一酸,喊了一声:“爸爸。”听到女儿清脆的声音时,父亲流下了眼泪。
走进父亲的家里,她发现,父亲的书桌上摆着她小时候一家五口的照片、她的CD,墙上贴的也全是她演出的海报。原来,虽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父亲一刻也没有忘记过他们。
“你们恨我,我知道。但我是爱你们的,只是无能为力。”父亲在她身后喃喃自语。
“爸爸,不要再说这些了。无论怎么样,我都是您的女儿,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地爱您。”父女俩紧紧地搂在了一起。
从此,徐若瑄常利用拍戏或者演出的空档给父亲做饭,陪他说话。不但自己来,她还经常督促姐姐和弟弟按时来照看父亲。“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现在要好好地珍惜能在一起的时光。”她说。
2007年3月,父亲肝硬化的老毛病犯了,为了专心照顾父亲,徐若瑄特意向公司请了两周的假。 回到台湾,她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和弟弟去了父亲所在的医院。
她静静地坐在病床前,仔细端详着睡着了的父亲那张消瘦而慈祥的脸。熟睡中的父亲手中还握着一个日历,上面4月12日那天用红笔大大地画了一个圈,那正是当天——她回家的日子。她不禁想起5岁时候,小小的她也是这样拿着日历,一遍遍计算着父亲回家的日子。这就是骨肉亲情呀!
在徐若瑄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康复得很快。父亲出院那天,为了表示庆贺,徐若瑄特意请一家人去吃鱼翅。结账时听到这一顿饭花了近5万元,徐爸爸很是心疼,徐若瑄却微笑着对父亲说:“5万元和您的康复相比算得了什么,为了全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倾家荡产,我也在所不惜。”
互相扶持 共度黑暗时光
虽然父亲出了院,但是医生告诉徐若瑄,如果饮食不当,他的病还是会复发的。为了更方便地照顾父亲的起居,徐若瑄决定在自己的住所附近,给父亲买一套房子。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房子太贵了,你现在的负担已经很重了,我既然帮不了你,也不能再拖累你。”“房子一定要买。您想想啊,我们看您一趟那么远,在附近买一套房子,也是方便我们自己啊,不用跑那么远来看您了。”“不行……”争论了半天,徐若瑄和父亲各做出了让步,决定改买为租。
给父亲租了房子后,徐若瑄的负担更重了。本来她就是家中重要的经济支柱,一家九口的生活费及房贷已经让她压力重重,现在又加上父亲的房租和康复费用,每个月的花销更是增加了不少。
自从父亲生病后,徐若瑄就更加努力地接戏、出唱片,一直没有休息过,有时候累到手心直冒冷汗她也没有在意。2007年8月5日的早上,正在上海拍戏的她起床后,突然感觉右脸紧绷,连微笑一下都十分困难。她大惊,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她患上了面部神经失调,即面瘫。医生还告诉她,得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另一个是气候多变导致的。
徐若瑄只得向剧组告假,飞回台湾进行治疗。但是她并没有向父亲透露这件事。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演员最重要的就是面部,如果治不好,她的演艺生涯很可能到此就结束了。
虽然她一直瞒着父亲,但是父亲还是从网上看到了她得病的消息。他为女儿收集了许多小偏方,教她一一试过。在试了许多方法没取得明显效果后,徐若瑄十分苦恼,甚至产生了死的想法。“若瑄,我生病的时候,你一直让我不要放弃,现在该我对你说这句话了,你会好起来的。我以前失去过你,现在我不能再失去你。”父亲的鼓励让她精神大振。她也意识到,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是不能倒下的,于是静下心来,安心地接受着治疗。
排解了心中巨大的压力后,徐若瑄的病情渐渐好转起来。为了不影响拍摄,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她就赶回了剧组。但由于尚未痊愈,她还会感到患处不时疼痛。每天晚上,父亲都会给她发短信,提醒她要按时休息,不要熬夜,记得按摩面部。
2008年初,徐若瑄拍摄完《恋爱兵法》,正欲加入何润东自制自演的电视剧《泡沫之夏》的拍摄时, 或许是过度担心女儿的缘故,徐爸爸肝病复发再度入院。与何润东合作,对于徐若瑄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事情,但是有什么比父亲的康复更重要呢?她毅然推掉了这部戏,一心照顾父亲。父亲昏迷不醒的日子里,她一次次地在寺庙里久跪不起为父亲祈福:“如果父亲能够转危为安,我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
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徐父再一次转危为安。父亲出院后,徐若瑄又拒绝了好几部影视剧的拍摄。那段时间里,她由工作狂人变成了宅女,每天都呆在家里为父亲做饭、陪他。徐父的病情渐渐稳定,而在这段没有工作压力的日子里,徐若瑄的面部神经失调也奇迹般地痊愈了。
抚摸着女儿因为做家务而变得有些粗糙的双手,徐父很愧疚:“我又拖累你了。”徐若瑄却安慰父亲:“要不是这段时间在家照顾您,远离了工作压力,我的面部神经失调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换肝成功 孝女感天动地
2009年2月,原本渐趋稳定的徐父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此时,徐若瑄已将事业发展重心转到了内地,由于担心父亲的病情,每两周她都要返回台湾一次。在台湾的日子,她寸步不离地守护着父亲。在内地拍戏的时候,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肝硬化的医院,她就跑去详细咨询。
2009年6月,徐父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他经常大口大口地吐血,还常常陷于昏迷。徐若瑄再一次向公司请了长假,推掉了片约,留在台湾照顾父亲。
8月,在一次详细检查结束后,徐父所住的台大医院的王医生告诉徐若瑄:“你父亲的肝硬化已经到了末期,药物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只有换肝才能保住他的生命。”
面对着昏迷不醒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的父亲,徐若瑄对医生说:“只要能换回父亲的生命,我愿意为父亲捐肝。”
“捐肝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是总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你再也做不了演员了。”医生善意地提醒她。
“只要能够救父亲,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徐若瑄坚定如初。
“你对这个家已经付出很多了,捐我的吧。”“不,我是男的,应该捐我的。”姐姐和弟弟在一旁抢着说。
见到三个孩子抢着为父亲捐肝的情形,医生的眼睛湿润了,但他不得不给他们泼冷水:“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但是肝也不是想捐就能捐的,还要看是否配型成功。”
“保佑我,一定要配型合适,能够救父亲。”检查前,徐若瑄双手合十,虔诚地在心中祷告。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不但她不合适,姐姐和弟弟也没有一个能与父亲配型成功。这就意味着必须为父亲寻找到合适的肝源。
台湾找不到,就在内地找,内地找不到,就去国外找,一定要为父亲找到合适的肝源!绝不能放弃!这个瘦弱女孩此刻显示出无比坚定的信念。她将亲人、朋友全部发动起来,把父亲的资料传给各大医院。好友舒淇被她的孝心感动,也发动了好友来帮忙,好友又发动了其他的好友。徐若瑄的拳拳孝心在台湾娱乐圈内展开了接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过一个多月的寻找,肝源终于在内地找到了。得知这一消息时,一直着急的徐若瑄终于舒了一口气。然而,找到肝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手术仍让徐若瑄心情沉重。
经过慎重的选择,徐若瑄决定将父亲送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换肝手术。手术进行了十多个小时,当她看到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主治医生向她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时,她那颗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
度过了手术后的危险期,徐父每天都要吃抗排斥药物,而且得终身服用。8月中旬,徐若瑄陪父亲回到台大医院疗养。至此,徐若瑄已经为父亲花费了近一千万元台币。虽然如此,在台湾遭受50年不遇的台风侵袭时,徐若瑄还是捐出了100万新台币的善款。在赈灾晚会上有人问她,为什么自己负担这么重,还要捐出这么多钱时,她落泪了:“在为父亲换肝治病的过程中,我对失去亲人的痛,有着更深的体会。父亲是一条生命,但这次台风灾难中却有成百上千的生命,希望我的这一点捐助可以帮助到一些人挽回生命。”场下观众无不动容。
父亲病情的好转让徐若瑄心情愉快地重新投入工作,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她更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在她心中,家人的平安永远是最重要的。
(编辑:周末 [email protected])
年少坎坷 父爱迟迟归
1975年,徐若瑄出生于台中一个贫苦的家庭,聪明伶俐的她排行老二,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她5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她和弟弟跟着父亲,母亲则带着姐姐离开了台湾,远走日本。为了养活她和弟弟,父亲四处打工,经常几天才回家一次。虽然与父亲共同生活,徐若瑄却感到父亲很陌生。
徐若瑄7岁的时候,母亲回台湾探望他们,看到她和弟弟骨瘦如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心疼不已,毅然将他们带回自己身边。从此,父亲渐渐远离徐若瑄的生活。
父爱的缺失,令徐若瑄养成了早熟而坚韧的性格。她15岁那年,参加了华视的“TV新秀争霸战”才艺美少女选拔活动,荣获冠军。随后,她与另外两个女生组成的 “少女队”红遍了台湾。但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少女队”便解散了,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徐若瑄气馁,不满20岁的她毅然选择到香港、日本发展。2000年,带着第二张个人专辑《假扮的天使》,徐若瑄又打回了台湾市场。
看到女儿有如此的成绩,妈妈十分欣慰,但心中总有一丝遗憾——她深深感觉到徐若瑄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因为每次父亲来看望他们,徐若瑄总是借故躲出去。她决定化解女儿的心结。
徐妈妈担任着爱心社团“国际杰人会”副会长的职务,在母亲的影响下,徐若瑄也非常积极地参与慈善工作。一次,在为残疾儿童筹集捐款的路上,母亲问徐若瑄:“为什么对陌生人你十分友善,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却拿不出一点点爱心?虽然我们与他分开了,但是你始终是他的女儿。其实,他也是爱你的。”
徐若瑄不语。其实,她何尝不知道,在她第一次登台时,台下有一双默默注视的眼睛;她远走香港和台湾时,总会有一笔笔匿名的汇款追随着她;还有那个在唱片公司门外不断徘徊的身影。那都是父亲。但她就是解不开心中那个结。
“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母亲的话重重地敲在了她的心上。
陪母亲募捐回来,徐若瑄来到了父亲住处的楼下,正好看到他买了一大包速食面回家。他天天就吃这个?怪不得那么瘦。她很惊讶,心中一酸,喊了一声:“爸爸。”听到女儿清脆的声音时,父亲流下了眼泪。
走进父亲的家里,她发现,父亲的书桌上摆着她小时候一家五口的照片、她的CD,墙上贴的也全是她演出的海报。原来,虽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父亲一刻也没有忘记过他们。
“你们恨我,我知道。但我是爱你们的,只是无能为力。”父亲在她身后喃喃自语。
“爸爸,不要再说这些了。无论怎么样,我都是您的女儿,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地爱您。”父女俩紧紧地搂在了一起。
从此,徐若瑄常利用拍戏或者演出的空档给父亲做饭,陪他说话。不但自己来,她还经常督促姐姐和弟弟按时来照看父亲。“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现在要好好地珍惜能在一起的时光。”她说。
2007年3月,父亲肝硬化的老毛病犯了,为了专心照顾父亲,徐若瑄特意向公司请了两周的假。 回到台湾,她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和弟弟去了父亲所在的医院。
她静静地坐在病床前,仔细端详着睡着了的父亲那张消瘦而慈祥的脸。熟睡中的父亲手中还握着一个日历,上面4月12日那天用红笔大大地画了一个圈,那正是当天——她回家的日子。她不禁想起5岁时候,小小的她也是这样拿着日历,一遍遍计算着父亲回家的日子。这就是骨肉亲情呀!
在徐若瑄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康复得很快。父亲出院那天,为了表示庆贺,徐若瑄特意请一家人去吃鱼翅。结账时听到这一顿饭花了近5万元,徐爸爸很是心疼,徐若瑄却微笑着对父亲说:“5万元和您的康复相比算得了什么,为了全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倾家荡产,我也在所不惜。”
互相扶持 共度黑暗时光
虽然父亲出了院,但是医生告诉徐若瑄,如果饮食不当,他的病还是会复发的。为了更方便地照顾父亲的起居,徐若瑄决定在自己的住所附近,给父亲买一套房子。没想到,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房子太贵了,你现在的负担已经很重了,我既然帮不了你,也不能再拖累你。”“房子一定要买。您想想啊,我们看您一趟那么远,在附近买一套房子,也是方便我们自己啊,不用跑那么远来看您了。”“不行……”争论了半天,徐若瑄和父亲各做出了让步,决定改买为租。
给父亲租了房子后,徐若瑄的负担更重了。本来她就是家中重要的经济支柱,一家九口的生活费及房贷已经让她压力重重,现在又加上父亲的房租和康复费用,每个月的花销更是增加了不少。
自从父亲生病后,徐若瑄就更加努力地接戏、出唱片,一直没有休息过,有时候累到手心直冒冷汗她也没有在意。2007年8月5日的早上,正在上海拍戏的她起床后,突然感觉右脸紧绷,连微笑一下都十分困难。她大惊,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她患上了面部神经失调,即面瘫。医生还告诉她,得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另一个是气候多变导致的。
徐若瑄只得向剧组告假,飞回台湾进行治疗。但是她并没有向父亲透露这件事。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演员最重要的就是面部,如果治不好,她的演艺生涯很可能到此就结束了。
虽然她一直瞒着父亲,但是父亲还是从网上看到了她得病的消息。他为女儿收集了许多小偏方,教她一一试过。在试了许多方法没取得明显效果后,徐若瑄十分苦恼,甚至产生了死的想法。“若瑄,我生病的时候,你一直让我不要放弃,现在该我对你说这句话了,你会好起来的。我以前失去过你,现在我不能再失去你。”父亲的鼓励让她精神大振。她也意识到,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是不能倒下的,于是静下心来,安心地接受着治疗。
排解了心中巨大的压力后,徐若瑄的病情渐渐好转起来。为了不影响拍摄,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她就赶回了剧组。但由于尚未痊愈,她还会感到患处不时疼痛。每天晚上,父亲都会给她发短信,提醒她要按时休息,不要熬夜,记得按摩面部。
2008年初,徐若瑄拍摄完《恋爱兵法》,正欲加入何润东自制自演的电视剧《泡沫之夏》的拍摄时, 或许是过度担心女儿的缘故,徐爸爸肝病复发再度入院。与何润东合作,对于徐若瑄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事情,但是有什么比父亲的康复更重要呢?她毅然推掉了这部戏,一心照顾父亲。父亲昏迷不醒的日子里,她一次次地在寺庙里久跪不起为父亲祈福:“如果父亲能够转危为安,我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
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徐父再一次转危为安。父亲出院后,徐若瑄又拒绝了好几部影视剧的拍摄。那段时间里,她由工作狂人变成了宅女,每天都呆在家里为父亲做饭、陪他。徐父的病情渐渐稳定,而在这段没有工作压力的日子里,徐若瑄的面部神经失调也奇迹般地痊愈了。
抚摸着女儿因为做家务而变得有些粗糙的双手,徐父很愧疚:“我又拖累你了。”徐若瑄却安慰父亲:“要不是这段时间在家照顾您,远离了工作压力,我的面部神经失调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换肝成功 孝女感天动地
2009年2月,原本渐趋稳定的徐父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此时,徐若瑄已将事业发展重心转到了内地,由于担心父亲的病情,每两周她都要返回台湾一次。在台湾的日子,她寸步不离地守护着父亲。在内地拍戏的时候,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肝硬化的医院,她就跑去详细咨询。
2009年6月,徐父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他经常大口大口地吐血,还常常陷于昏迷。徐若瑄再一次向公司请了长假,推掉了片约,留在台湾照顾父亲。
8月,在一次详细检查结束后,徐父所住的台大医院的王医生告诉徐若瑄:“你父亲的肝硬化已经到了末期,药物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只有换肝才能保住他的生命。”
面对着昏迷不醒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的父亲,徐若瑄对医生说:“只要能换回父亲的生命,我愿意为父亲捐肝。”
“捐肝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是总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你再也做不了演员了。”医生善意地提醒她。
“只要能够救父亲,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徐若瑄坚定如初。
“你对这个家已经付出很多了,捐我的吧。”“不,我是男的,应该捐我的。”姐姐和弟弟在一旁抢着说。
见到三个孩子抢着为父亲捐肝的情形,医生的眼睛湿润了,但他不得不给他们泼冷水:“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但是肝也不是想捐就能捐的,还要看是否配型成功。”
“保佑我,一定要配型合适,能够救父亲。”检查前,徐若瑄双手合十,虔诚地在心中祷告。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不但她不合适,姐姐和弟弟也没有一个能与父亲配型成功。这就意味着必须为父亲寻找到合适的肝源。
台湾找不到,就在内地找,内地找不到,就去国外找,一定要为父亲找到合适的肝源!绝不能放弃!这个瘦弱女孩此刻显示出无比坚定的信念。她将亲人、朋友全部发动起来,把父亲的资料传给各大医院。好友舒淇被她的孝心感动,也发动了好友来帮忙,好友又发动了其他的好友。徐若瑄的拳拳孝心在台湾娱乐圈内展开了接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过一个多月的寻找,肝源终于在内地找到了。得知这一消息时,一直着急的徐若瑄终于舒了一口气。然而,找到肝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手术仍让徐若瑄心情沉重。
经过慎重的选择,徐若瑄决定将父亲送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换肝手术。手术进行了十多个小时,当她看到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主治医生向她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时,她那颗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
度过了手术后的危险期,徐父每天都要吃抗排斥药物,而且得终身服用。8月中旬,徐若瑄陪父亲回到台大医院疗养。至此,徐若瑄已经为父亲花费了近一千万元台币。虽然如此,在台湾遭受50年不遇的台风侵袭时,徐若瑄还是捐出了100万新台币的善款。在赈灾晚会上有人问她,为什么自己负担这么重,还要捐出这么多钱时,她落泪了:“在为父亲换肝治病的过程中,我对失去亲人的痛,有着更深的体会。父亲是一条生命,但这次台风灾难中却有成百上千的生命,希望我的这一点捐助可以帮助到一些人挽回生命。”场下观众无不动容。
父亲病情的好转让徐若瑄心情愉快地重新投入工作,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她更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在她心中,家人的平安永远是最重要的。
(编辑:周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