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潮探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亚裔作家的作品一直都带有美国弱势群体的自我意识,而这种带有自我意识的非主流作品却一直都受到美国本土文化的排挤与贬低,亚裔身为美国那个年代最弱势的群体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之间艰难前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亚裔作家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进行了无声的抵抗,大量优秀文学作品横空出世,对社会最底层的劳苦人民的生活进行了重点描写,控诉着美国对于亚裔的歧视及贬低,给美国文学带来很大冲击。
  关键词:民族主义思潮 亚裔美国文学 作品探究
  一 亚裔美国文学的定义
  在概念上,亚裔美国文学属于一类特点鲜明的文学形式,创作灵感通常来自亚洲的移民及后代的故事与其思想,也通过英语来倾诉以及宣泄自身的情感和需求。可以说,在美国的文学形式、流派中,亚裔文学拥有最高的识别度。可以说,亚裔文学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这时的美国文学刚刚经历过犹太裔以及非裔美国文学的洗礼,正处在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就是在这个时候,亚裔美国文学异军突起,对美国文学界形成了巨大冲击,无论是思想还是表现的具象,都带给美国文学一种全新的感觉。亚洲人进入美国的时间并不算晚,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白人占主导地位。亚裔美国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美籍亚洲人——像黑人一样不被白人接纳、重视和平等对待。因此,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声、黑暗的世界,游离于美国当时的主流文化和正常社会生活之外。直到上世纪中叶,美国相继爆发了对妇女权利等一系列权利保护的解放运动,亚裔美国人才逐渐有了对权利的维护意识,一方面也有效推动了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但是,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学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当排斥和反对这些亚裔文字作品的,在传统的美国文学看来,这些亚裔美国文学作品是不正统的。由于这些非正统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对于旧时代思想的一种挑战,因此,亚洲群体在美国发表作品本身就具有难度。传统的美国文学并不接受亚裔美国文学,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广泛的:一方面是亚洲人的思想有别于美国人,另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经济的现状。这些都导致亚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很难被接受,所展现的思想也很难被美国社会所认同,亚裔作家的文学作品在美国难以发行和流传。
  二 亚裔美国文学的反叛体现
  亚裔美国文学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反叛体现。这种反叛体现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在亚裔美国文学的内容上。亚裔美国文学,大多数都是描写受到排斥的亚洲人民在美国的生活,利用这种题材内容来进行精神上的反叛和斗争,这是亚裔人民为捍卫自己利益的体现。美国主流文化对于其他民族的贬低与排斥,最终导致了亚裔美国文学的反叛性体现。亚裔美国文学体现的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想意识,这从亚裔美国文学一直探讨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在亚裔美国文学之中,探讨对民族的认同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和内容,也正是这种内容才反映出亚裔人民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而这种意识,也是面向整个美国以及所有美国国人的。在亚裔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亚裔美国文学一直都在针对所谓的“美国”进行着探究,作品中涉及的方面也一直没有离开过美国社会以及美国各民族,这是亚裔美国文学民族主义思想发芽、成长的土壤。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裔美国文学大放异彩。首先,华裔美国人赵建秀等年轻亚裔作家群体崛起,代表作品有赵健秀1974年编集出版的《哎呀呀呀!亚裔美国作家文集》和汤亭亭的《女勇士》,前者发出了亚裔美国作家们被压抑已久的声音,是亚裔美国人向美国文学界发出的“亚裔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后者则一出版就一举成名,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亚裔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界史无前例的地位。这些作品拉开了亚裔美国文学走向繁荣的序幕。本文将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由自传和短篇小说逐渐兴起
  追溯亚裔美国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最早的亚裔美国文学出现在19世纪末期,初期的亚裔美国文学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之作,因为长期以来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受到排斥,长期被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处于没有人权的外族人行列,其作品大多是以身居美国、心系故乡的“异乡人”的身份来写的,基本上是记录自身遭遇的种种经历的传记作品。这种思想潮流反映的正是当时广大亚裔移民在美国最底层社会艰难生活的思想活动,而这也正是由于亚裔族民长期处在被压抑、歧视的环境之下,理所应当产生的心理。
  华人移民作家李恩富于1887年出版的自传《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是亚裔美国文学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而其后出现的比较知名的作家则是一对混血儿姐妹艾迪丝·茂德·伊顿(中文笔名为水仙花)和温妮弗莱顿·茂德·伊顿(日文笔名为Onoto Watanna),她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春香夫人》和《日本的纽梅小姐:一个日裔美国人的浪漫故事》。李恩富和水仙花的作品虽然涉及到北美洲的人物,但其故事背景都是在亚洲,并且他们的作品大多迎合美国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反映的是上层人的生活,并未言及普通亚裔劳动者所遭受的歧视与压迫。而艾迪丝·茂德·伊顿的作品与他们的不同,她不仅仅写上层人的社会生活,也介绍普通人、底层人的生活与遭遇。在当时反华、排华之风盛行之际,她努力消除白人的种族偏见,敢于为华人伸张正义。4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的华裔、日裔第二代作家则通过家庭这一舞台来展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由此确立自己的身份属性。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家作品为华裔作家刘裔昌的《父亲与其光宗耀祖的后代》和黄玉雪的《华女阿五》。前者描写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儿子力图并“成功”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心理和生活历程。后者表现了出生在华人家庭的女儿如何与有着中国重男轻女思想的父亲进行抗争、追求女性独立、在美国社会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故事。
  总而言之,第一代亚裔美国作家大都是记录自己或者他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他们是向美国白人读者介绍亚洲文化和民族习惯的友好使者,作品中缺乏追求自我意识和对民族歧视的激烈批判。   2 在文化冲突中建构少数族裔的文学发展
  在美国出生、拥有公民权、英语作为母语的第二、三、四代亚裔移民后代,在美国白人学校里接受了强调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恰恰与母国文化中的集体利益至上、内敛、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冲突。日裔加拿大人乔伊·小川的《婶婶》表现了作者在寻求自己少数族裔身份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冲突经历。另外,著名作家伍慧明写的《骨》就深刻地从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中,由小见大地分析了中国移民并最终肯定自我价值这一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由于亚裔文化的民族主义在最初是从属于民族认同的,其本质上体现了它与美国文化民族主义的趋近性。以上这些亚裔作家的主题多种多样,不仅有父母辈与子女、美国与原祖国在观念和思想上的冲突,而且还有对种族歧视的抗争,并且包括了日裔美国人被关进集中营、在日本对朝鲜的殖民之下韩裔美国人的生活等二战情景的文字。这些作品究竟是源自怎样的力量?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亚裔作家们受到了美国白人民族的歧视而压抑所积蓄并爆发的能量。而这也重新塑造了亚裔女性在美国被严重扭曲的形象。本阶段作家在寻求身份的道路上,大都经历了向主流文化同化、经过两种文化冲突和和解最终同时接受了双方文化、建构了自己的亚裔美国人的身份属性的心路历程。
  3 亚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化主题及个性化声音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亚裔美国文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并且与原本的亚裔作家相对应地,出现了一批深感后殖民主义思潮的新移民作家,他们的作品充斥着疏离、迁徙以及混血等现象,即在人口的流动中对自身在认知层面上的一个全面提升。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诡异、怪诞的题材(如同性恋等)来尝试挑战主流文化。可以说,美国文学此时再也没有小觑亚裔美国文学,而通过殖民思想以及移民等所产生的不同思潮也在不断地冲击着美国原本的文学。这时候表现出来的主题也多是疏离的身份以及多元的主体行为,这主要都是因为亚裔美国文学的批评标准的变化,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也终于受到了影响。1965年,亚裔美国文学得益于美国出台了改良后的针对移民的政策,开始走向成熟,其思想也开始被美国传统文学所认同和接受,新的移民政策实施后,新移民的增加使得知识分子数量增多。这些新的移民与老移民不同,他们曾经移民过很多国家,会讲英语,而且还很有知识并且拥有物质基础,强烈地影响了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思想潮流。一方面,这些知识分子在很多地方居住过,拥有强烈的世界居民意识;另一方面,此类伴随着一定独立意识的意识形态的移民使得亚裔美国文学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文化革命》(1994)就是一部主要以同性恋作为一种离经叛道的现象对当时传统观念的冲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Kitty Tsui的《吐火女人之言》以及随后另外一部同样出自该名华裔女作家的《气喘吁吁》则是通过对女同性恋的情感、欲望的描述来欣赏了女子的形体美。妮娜·里维尔的《必然的渴望》则细致体现了高中女子思考了美国非主流文化以及族群中的交往关系和性取向问题。这些作者以他们的文字向美国主流社会发出了压抑已久的声音,向美国白人社会对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形象进行了挑战,探索了同性间新的关系。
  尽管亚裔美国文学在范围上相对广泛,但也能归纳出两点,即:集成和创新。所谓集成,就是指保留原本民族文化里的精华部分,并对其掩埋的部分进行不断挖掘,尽可能多地展现出祖国在历史和人文上的文学魅力;而创新则是不停地对全新的文化进行探索,要对东西方的差异兼容并蓄,而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
  三 结语
  从美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原本就是一个移民国家,这种特性导致美国拥有众多移民,也导致美国存在很多族裔,但是这些族裔并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地位,由于深植于美国人思想中的种族歧视与排斥使其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亚裔一直在进行着无声的反抗,文学作品则成为他们最有力的抗争工具和发声的“扩声器”。从顺受到反抗,从民族主义到自我意识,从单元价值体系到多元文化的融合,亚裔作家们不断在对自身思想文化观进行着修正与发展。亚裔美国文学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不但使其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对美国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张楠:《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历史主义——凌津奇教授访谈录》,《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2] 周郁蓓:《民族动因和学科动因下的美国文学批评——从D·H·劳伦斯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谈起》,《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3] 廖嵘君:《全球化和跨学科视角下的亚裔美国文学——〈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评介》,《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第5期。
  [4] 徐颖果:《多元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 王建会:《“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
  (陈海贝,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石家庄钢铁厂于1990年夏在300m~3高炉重力除尘器的下部安装了一种新型卸灰机,半年多时间生产实践表明,该卸灰机运行平稳可靠,出灰均匀,温度较高的干灰变成了“手一捏能成团,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7日报道,蚂蚁卵在印尼受到热捧,甚至成为一种替代食品。蚂蚁卵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而且脂肪低,直接来自大自然。当地市场对蚂蚁以及蚂蚁卵的需求已经
摘要 托尼·莫里森作为世界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作品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她在作品中以凄婉和锋利的笔触关注了在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的命运。在莫里森所创作的九部长篇小说中,其中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第五部小说《宠儿》被关注最多。本文在对这两部作品文本细读基础之上,对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特色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好研究世界文坛巨匠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解读莫里森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
《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与心理分析小说开创者霍桑的代表作。深受加尔文教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作者相信原罪与救赎等宗教说法;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体验,无情地揭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Balkwill等首先报道肿瘤病人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作者测定了30例胃
目的探讨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对胃、大肠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50例胃癌和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α1AG,α1AT,CRP)浓度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50例胃癌、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α1
冶金部1991年特钢工作会议4月8日至12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江苏省和无锡市冶金厅、局的领导同志以及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特钢厂的代表共144人。会上冶金
盛夏显然已是时尚先生们情有独钟的季节。除了可以展示蓄势了一年的肌肉,还可以在骄阳下戴上太阳镜摆酷。如今男人的时尚行头里都有几副不同款式的太阳镜来彰显自己的可塑性,
1.设备情况 某厂从日本引进的玻璃棉生产线,投产后运行状态良好。为了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其进行振动状态监测,这条生产线只有一台脱水风机是国产设备,且振动一直很大。通
传统的电弧炉炼钢工艺是由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三个阶段组成。操作工艺中由于要分别造氧化渣脱碳、脱磷,造还原渣脱氧、脱硫,所以称为双渣炼钢工艺。在双渣工艺中扒除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