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52—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不注意方法,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从而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造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几组不同长度的铁丝,探究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尽管是学困生,但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关键。
1.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问题不动脑筋就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学困生要降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散;有的是因为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也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再次,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困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的自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学困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52—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不注意方法,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从而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造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几组不同长度的铁丝,探究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尽管是学困生,但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关键。
1.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问题不动脑筋就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学困生要降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严格要求。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散;有的是因为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也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再次,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困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的自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学困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