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本论文是在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统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调查问卷和青少年网球教练员调查问卷和访谈相关专家和权威人士之后,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球运动 发展 影响因素 对策
一、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影响因素
(一)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投入资金不足
网球运动被称为“贵族运动”,那是因为它与羽毛球、乒乓球运动项目等相比消费要高得多。以上海为例,每20万人还摊不上1片网球场,而美国每1万人就有5片网球场。在国内进行网球消费,算上场地费和陪练费一般要100~200元/小时,这样的高额消费是一般工薪阶层所难以承受的。近几年国家虽然在网球项目上投入了不少资金,但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费用和教练员学习培训的费用投入则远远不够。
(二)群众网球运动基础薄弱
我国著名男子网球运动员、现湖北网球女队教练员潘兵在谈及我国网球发展阻碍因素时提到:“我想现在是选材不足的问题,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关心网球,来打网球,喜欢网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像乒乓球和羽毛球那样,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青少年网球运动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我国的中小学校很少有条件修建网球场地,几乎没有中小学开设网球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到了大学才有机会接触网球运动。这种差距说明我国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并未引起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体育部门往往只关心所取得的竞技网球成绩,却忽视了青少年网球才是竞技网球最终的推动力量;教育部门往往只关心学校升学率,却忽视了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网球竞赛制度存在弊端,不利高水平运动员继续发展
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了解到有61.7%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认为缺乏比赛经验是阻碍自己网球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目前所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数量不够。另外,目前我国的职业网球选手主要以甲级网球俱乐部之间的联赛为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主要参加全国青少年排名赛为主。
(五)运动员培养体制不完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本国所实行的经济模式密切相关,并受到其一定的制约。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现着市场管理的特色,政府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干预措施很少。
二、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一)开展多渠道,汲取更多资金投入到网球运动中
目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和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极少的一部分来源于社会,这同西方国家的状况恰恰相反,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来源相比之下更加通畅。我国竞技网球正在走向市场化,网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应当配以相应的市场经济投资模式,才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开展多渠道汲取网球运动开展资金是我国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出路所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网球运动普及面
同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相比,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非常很低。一方面,受到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对网球运动宣传和报道的力度不够。因此建议各地体育部门联合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采取各种措施普及群众性网球运动。
(三)与国际网球赛制接轨,改革我国网球竞赛制度
湖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理仁认为:“同国际网球竞赛制度完全接轨是我国网球运动水平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必经之路。”所以应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体制改革入手,把网球竞赛引向社会,建立起从社会上汲取持续稳定的资金运行环境,同时,引进国际职业赛事和国际青少年赛事,建立一套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相结合、数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科学的竞赛体系,改进国内青少年网球赛制,增加青少年比赛机会,提高比赛效益,真正发挥竞赛杠杆作用,通过竞赛来促进各层面网球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举国体制”,积极开展多元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途径
不可否认,“举国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变迁,“举国体制”出现了不适应某些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现象。假如废除“举国体制”,把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完全推入社会,将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因此目前只能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而不能完全将其废除。
(五)深化“体教结合”,提高网球运动员综合素质
“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它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所实施的“体教结合”仅仅是简单地将业余体校和普通学校合二为一,限于形式上的结合。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我们提倡的“体教结合”是将形式的扩展与内容的革新相衔接,体现出“寓教于乐、寓训于乐、寓训于教”的内涵,把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落实“体教结合”,以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陶志翔,等.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陶志翔,和庆华.奥林匹克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刘青.我国网球女双系统分析与策略[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 陶志翔,祁兵,胡亚斌.从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看世界男子网坛发展趋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
摘 要 本论文是在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统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调查问卷和青少年网球教练员调查问卷和访谈相关专家和权威人士之后,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球运动 发展 影响因素 对策
一、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影响因素
(一)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投入资金不足
网球运动被称为“贵族运动”,那是因为它与羽毛球、乒乓球运动项目等相比消费要高得多。以上海为例,每20万人还摊不上1片网球场,而美国每1万人就有5片网球场。在国内进行网球消费,算上场地费和陪练费一般要100~200元/小时,这样的高额消费是一般工薪阶层所难以承受的。近几年国家虽然在网球项目上投入了不少资金,但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费用和教练员学习培训的费用投入则远远不够。
(二)群众网球运动基础薄弱
我国著名男子网球运动员、现湖北网球女队教练员潘兵在谈及我国网球发展阻碍因素时提到:“我想现在是选材不足的问题,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关心网球,来打网球,喜欢网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像乒乓球和羽毛球那样,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青少年网球运动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我国的中小学校很少有条件修建网球场地,几乎没有中小学开设网球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到了大学才有机会接触网球运动。这种差距说明我国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并未引起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体育部门往往只关心所取得的竞技网球成绩,却忽视了青少年网球才是竞技网球最终的推动力量;教育部门往往只关心学校升学率,却忽视了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网球竞赛制度存在弊端,不利高水平运动员继续发展
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了解到有61.7%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认为缺乏比赛经验是阻碍自己网球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目前所举办的青少年网球比赛数量不够。另外,目前我国的职业网球选手主要以甲级网球俱乐部之间的联赛为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主要参加全国青少年排名赛为主。
(五)运动员培养体制不完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本国所实行的经济模式密切相关,并受到其一定的制约。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现着市场管理的特色,政府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干预措施很少。
二、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一)开展多渠道,汲取更多资金投入到网球运动中
目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和青少年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极少的一部分来源于社会,这同西方国家的状况恰恰相反,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网球运动开展的资金来源相比之下更加通畅。我国竞技网球正在走向市场化,网球运动的资金投入应当配以相应的市场经济投资模式,才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开展多渠道汲取网球运动开展资金是我国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出路所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网球运动普及面
同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相比,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非常很低。一方面,受到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对网球运动宣传和报道的力度不够。因此建议各地体育部门联合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采取各种措施普及群众性网球运动。
(三)与国际网球赛制接轨,改革我国网球竞赛制度
湖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理仁认为:“同国际网球竞赛制度完全接轨是我国网球运动水平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必经之路。”所以应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体制改革入手,把网球竞赛引向社会,建立起从社会上汲取持续稳定的资金运行环境,同时,引进国际职业赛事和国际青少年赛事,建立一套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相结合、数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科学的竞赛体系,改进国内青少年网球赛制,增加青少年比赛机会,提高比赛效益,真正发挥竞赛杠杆作用,通过竞赛来促进各层面网球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举国体制”,积极开展多元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途径
不可否认,“举国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变迁,“举国体制”出现了不适应某些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现象。假如废除“举国体制”,把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完全推入社会,将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因此目前只能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而不能完全将其废除。
(五)深化“体教结合”,提高网球运动员综合素质
“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它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所实施的“体教结合”仅仅是简单地将业余体校和普通学校合二为一,限于形式上的结合。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我们提倡的“体教结合”是将形式的扩展与内容的革新相衔接,体现出“寓教于乐、寓训于乐、寓训于教”的内涵,把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真正落实“体教结合”,以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陶志翔,等.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陶志翔,和庆华.奥林匹克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刘青.我国网球女双系统分析与策略[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 陶志翔,祁兵,胡亚斌.从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看世界男子网坛发展趋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