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胸腔镜下手术治疗28例小儿漏斗胸围术期护理临床资料,包括充分术前准备,术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8例小儿漏斗胸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大大的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漏斗胸;胸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6-02小儿漏斗胸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发病率男孩多于女孩,其病理改变小儿胸骨下段连同两侧肋软骨一同向内凹陷,此病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加重,随着凹陷程度的加重下陷的胸骨和肋骨就会严重压迫心脏、肺等胸腔器官,造成心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胸矫正术.随着外科微创手术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因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现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28例小儿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小儿漏斗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4.9±0.6)岁。本组患儿均经心电、彩超、胸片、CT等明确诊断为小儿漏斗胸。中度19例、重度9例;24例对称型Ⅰ,4例非对称型Ⅱ。
1.2手术方法术前选择最佳的Nuss钢板长度;患儿全麻后取仰卧位,将双上肢向外伸展,以胸骨凹陷最低点为基准点,然后以基准点水平线两测最高处做好标记;用折弯器调整钢板的弯曲度,使其弯曲度与预设抬高度一致;常规消毒铺巾后,在两侧胸壁切开长约2-2.5cm切口,右侧胸壁切开1cm切口置入胸腔镜,在胸腔镜指导下将牵引器由右侧凹陷边缘3-4肋间刺入,通过皮下、胸骨下段凹陷右侧最高处标记处入胸腔,然后由胸骨后方在从胸骨下段凹陷左侧最高处标记处穿出胸腔至直左侧切口穿出;用丝线将弓形钢板联接到引道器上,引导器拖动钢板从左到右侧切口穿出;用翻转器将钢板翻转180°,用尼龙线将固定器肌肉筋膜和肋骨骨膜上,及时止血,清点纱布器械,确定无误后缝合肌层及皮肤切口。胸腔置胸管引流,手术次日拔除;术后2-3年去除置入物。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常规准备做各项指标检查,如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检查、肾肝功能检查等;通过肺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了解肺功能状态;通过胸片、CT检查,计算漏斗指数确定畸形程度;确定最佳的Nuss钢板长度,确定方法准确测量两测腋中线距离,即为Nuss钢板长度。
2.1.2心理护理由于漏斗胸疾病外形不美观,外形缺陷致使患儿感觉自卑,形成了心灵的压力,恐惧手术,同时家长对此矫形手术的效果以及手术对患儿今后生活是否有影响等,护理人员应消除患儿家长对手术预后的担心和焦虑,并向家长讲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及微创手术治疗的优点,术后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小儿的体型等,并介绍本院成功病例,通过图片、照片做手术前与手术后对比,消除患儿的恐惧和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家长及患儿的理解和支持,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1.3术前营养及身体机能支持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必须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手术前给予患儿充足的睡眠,及选择多种途径给予补充营养,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术中术后的各种感染。
2.1.4术前指导指导患儿做腹式呼吸训炼,深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及减轻术后胸部疼痛感觉,因此术前指导患儿做腹式呼吸训炼,如吹气球、吹哨式呼吸、腹式呼吸、深呼吸等;指导患儿训练有效咳嗽,有效咳嗽能增加肺泡扩张,防止术后肺不张,促进排痰以及防止术后肺部感染;训练患儿在床上排尿、排便。
2.1.5胃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常规备皮、备血、清洁肠道及药物过敏试验。同时备好麻醉床,呼吸机、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使患儿下手术台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患儿术后回病房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同时要观察患儿体温、神志、皮肤面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手术后患儿体位应采用平卧式,选择硬板床,不得翻身侧卧,待后麻醉清醒后可逐渐抬高床头,1天后可下床逐渐活动,并做呼吸训练。患儿术后当天禁食、禁水,先进流质食或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给患儿多饮一些营养丰富食品,如肉类、蛋、奶类,多吃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2.2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痰液黏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促进分泌物排出。并鼓励患儿深呼吸,通过深呼吸来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2.2.3疼痛的护理由于Nuss技术是依靠钢板来提升胸骨,逐渐矫正畸形,植入钢板对骨膜和肋间肌产生了刺激,术后会有不同程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尤其患儿在咳嗽、打喷涕、呼吸等运动时,更加重患儿的疼痛,护士指导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从而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2.2.4并发症护理气胸在Nuss手术发生率占5%左右,产生的因素多数患儿是因为伤口漏气、胸腔引流管堵塞所引起的,多数气胸可以慢慢的自行吸收,对于无法吸收的患儿可采用负压吸引方法进行治疗。钢板位移、漏斗胸复发发生率为9.5%,钢板位移产生的原因钢板和最凹点接触点小;钢板固定不牢固;术后强烈活动引起位移,根据这些因素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钢板位移发生,如禁止翻身拍背、肺部叩打或强烈运动等。3讨论
小儿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常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小儿漏斗胸手术矩形的最佳年龄3-6岁,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胸腔镜手术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辅助下的微创漏斗胸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患儿胸部畸形得到了矫正,消除儿童心理障碍,同时改善了心肺功能。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护理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1]焦丽玲,艾芳,苏丹.胸腔镜辅助Nuss微创漏斗胸矫正术的术前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33.
[2]劉凤茹.16例小儿漏斗胸改良微创矫治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99-100.
[3]浦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100例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04-105.
【关键词】漏斗胸;胸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9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6-02小儿漏斗胸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发病率男孩多于女孩,其病理改变小儿胸骨下段连同两侧肋软骨一同向内凹陷,此病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加重,随着凹陷程度的加重下陷的胸骨和肋骨就会严重压迫心脏、肺等胸腔器官,造成心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胸矫正术.随着外科微创手术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因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现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28例小儿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小儿漏斗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4.9±0.6)岁。本组患儿均经心电、彩超、胸片、CT等明确诊断为小儿漏斗胸。中度19例、重度9例;24例对称型Ⅰ,4例非对称型Ⅱ。
1.2手术方法术前选择最佳的Nuss钢板长度;患儿全麻后取仰卧位,将双上肢向外伸展,以胸骨凹陷最低点为基准点,然后以基准点水平线两测最高处做好标记;用折弯器调整钢板的弯曲度,使其弯曲度与预设抬高度一致;常规消毒铺巾后,在两侧胸壁切开长约2-2.5cm切口,右侧胸壁切开1cm切口置入胸腔镜,在胸腔镜指导下将牵引器由右侧凹陷边缘3-4肋间刺入,通过皮下、胸骨下段凹陷右侧最高处标记处入胸腔,然后由胸骨后方在从胸骨下段凹陷左侧最高处标记处穿出胸腔至直左侧切口穿出;用丝线将弓形钢板联接到引道器上,引导器拖动钢板从左到右侧切口穿出;用翻转器将钢板翻转180°,用尼龙线将固定器肌肉筋膜和肋骨骨膜上,及时止血,清点纱布器械,确定无误后缝合肌层及皮肤切口。胸腔置胸管引流,手术次日拔除;术后2-3年去除置入物。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常规准备做各项指标检查,如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检查、肾肝功能检查等;通过肺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了解肺功能状态;通过胸片、CT检查,计算漏斗指数确定畸形程度;确定最佳的Nuss钢板长度,确定方法准确测量两测腋中线距离,即为Nuss钢板长度。
2.1.2心理护理由于漏斗胸疾病外形不美观,外形缺陷致使患儿感觉自卑,形成了心灵的压力,恐惧手术,同时家长对此矫形手术的效果以及手术对患儿今后生活是否有影响等,护理人员应消除患儿家长对手术预后的担心和焦虑,并向家长讲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及微创手术治疗的优点,术后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小儿的体型等,并介绍本院成功病例,通过图片、照片做手术前与手术后对比,消除患儿的恐惧和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家长及患儿的理解和支持,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1.3术前营养及身体机能支持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必须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手术前给予患儿充足的睡眠,及选择多种途径给予补充营养,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术中术后的各种感染。
2.1.4术前指导指导患儿做腹式呼吸训炼,深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及减轻术后胸部疼痛感觉,因此术前指导患儿做腹式呼吸训炼,如吹气球、吹哨式呼吸、腹式呼吸、深呼吸等;指导患儿训练有效咳嗽,有效咳嗽能增加肺泡扩张,防止术后肺不张,促进排痰以及防止术后肺部感染;训练患儿在床上排尿、排便。
2.1.5胃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常规备皮、备血、清洁肠道及药物过敏试验。同时备好麻醉床,呼吸机、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使患儿下手术台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患儿术后回病房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同时要观察患儿体温、神志、皮肤面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手术后患儿体位应采用平卧式,选择硬板床,不得翻身侧卧,待后麻醉清醒后可逐渐抬高床头,1天后可下床逐渐活动,并做呼吸训练。患儿术后当天禁食、禁水,先进流质食或半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给患儿多饮一些营养丰富食品,如肉类、蛋、奶类,多吃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2.2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痰液黏稠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促进分泌物排出。并鼓励患儿深呼吸,通过深呼吸来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2.2.3疼痛的护理由于Nuss技术是依靠钢板来提升胸骨,逐渐矫正畸形,植入钢板对骨膜和肋间肌产生了刺激,术后会有不同程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尤其患儿在咳嗽、打喷涕、呼吸等运动时,更加重患儿的疼痛,护士指导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从而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2.2.4并发症护理气胸在Nuss手术发生率占5%左右,产生的因素多数患儿是因为伤口漏气、胸腔引流管堵塞所引起的,多数气胸可以慢慢的自行吸收,对于无法吸收的患儿可采用负压吸引方法进行治疗。钢板位移、漏斗胸复发发生率为9.5%,钢板位移产生的原因钢板和最凹点接触点小;钢板固定不牢固;术后强烈活动引起位移,根据这些因素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钢板位移发生,如禁止翻身拍背、肺部叩打或强烈运动等。3讨论
小儿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常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小儿漏斗胸手术矩形的最佳年龄3-6岁,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胸腔镜手术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辅助下的微创漏斗胸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患儿胸部畸形得到了矫正,消除儿童心理障碍,同时改善了心肺功能。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护理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1]焦丽玲,艾芳,苏丹.胸腔镜辅助Nuss微创漏斗胸矫正术的术前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33.
[2]劉凤茹.16例小儿漏斗胸改良微创矫治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99-100.
[3]浦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100例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