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准确、完整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每个领导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理解它产生的国际和国内大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兴起了工业化浪潮。因为工业化本质上就是规模化地采掘和使用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制造,因此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首先形成了以追求物质财富为根本目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唯一尺度或主导标准的发展经济学也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其核心思想是: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增长就是社会进步,即“发展=增长=进步”,这就是“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理念。由于它适应了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财富积累起到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得很快。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传统发展观的弊病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一个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国走的都是大量使用能源和资源的外延扩张为主的道路,由于当时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低,物耗、能耗都很高。特别是到了经济腾飞阶段,“三废”排放量很快超过自然净化能力。因此,工业化在制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世界闻名的十大环境事件,半数都发生在1950-1960年之间,因为这正是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恐怖的烟雾足足把伦敦的天空笼罩了几个星期,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打灯行驶,行人走路呼吸困难,很多人根本没有来得及去医院,就死在大街上,5天内就有4000人因呼吸病死亡,而罪魁祸首就是大量燃烧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还有美国工业区有条河流竟然自行燃烧起来,变成绵延几公里的一条火河,西部出现了令人色变的黑尘暴,都说明环境污染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于是,首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不得不花费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当初开发的代价,去恢复生态平衡。有资料说,从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过程看,大致分三个阶段: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开始治理环境污染;人均收入达到8000美元(按1985年价格)时,由于技术进步和环保资金的持续投入,环境污染出现转折点,“三废”排放量不断减少,环境质量逐渐恢复;当社会的环保投入占到GDP的3%时,环境质量基本恢复到经济起飞前的水平。
  另一个就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实施先行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用工业成果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发展战略。并在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措施弥补市场缺陷,适时调整政策,缓解社会矛盾。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念是有缺陷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长篇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中,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斯特里顿又首次提出了发展要以人为本。他说:“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这些现代发展理论,都是对以物为中心的传统发展理念的扬弃。用“发展=经济 自然 社会 人”取代了原来的“发展=增长=进步”,而且获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晚得多,当发达国家已经从经济发展高峰期时的环境公害中清醒过来,开始着力恢复自然环境时,我国却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经过近3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GDP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成为人类经济史的一个奇迹。但经过长时期、不间断地快速增长,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积极吸收了当代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同时又从我们这个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鲜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意义,已经谈了很多,本文只补充三点:
  第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我们党和政府在关注民生上采取的大量措施,使中国的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不是指关系政府形象的空洞的口号,而是和自己的生存环境、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力。
  第二,为我国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以来走的又是一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发展道路。现在我国煤炭消费世界第一,石油和电力消费世界第二,天然气消费世界第四,中国地质科学院发布的矿产资源报告说,以2000年为起点,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备最终可采储量只能勉强维持30年。按现在看,最多只能维持20多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因此,再沿续旧的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将难以为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适时地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使我国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在国际上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当前,全球变暖现象已经威胁着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特别是一些岛国和低海拔的沿海城市,随着南北极冰川的大量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尽管这种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有多大各国学者还存在争论,但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各国之间在环境问题上的联系非常密切。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挪威等北欧地区某些干净的湖泊里本来有很多鱼,可它们突然消失了,而湖泊看起来并没有受到污染,还有些生长在高处的树木纷纷莫名其妙地死去,瑞典一些地方的人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变绿,在居民中引起很大的恐慌。经过科学家的追踪和研究,发现是由于大量燃烧煤造成的酸性污染,而污染的源头竟是德国和英国。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已经成为很多国际组织共同的口号。而国际上对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疑虑,就是担心我们重走发达国家老路,靠严重污染环境来发展。现在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仍然消费着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中国人口这么多、经济规模这么大、发展速度这么快,污染起来更不得了。而美国迟迟不肯在控制大气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中国也没有加入。因此,我们党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尽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大部分是工业化国家高速发展时积累的,而我国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们也愿意承担国际责任,自觉控制排放,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好评。
  
  二、发展是第一要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到“发展”两个字上。因此,学习、掌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第一要义。
  由于我们错过了世界潮流中的几个重要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速度,是大家的共同愿望。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改善。现在我们把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作为住房困难户,全国还不到1000万户,中央已经决心在2010年以前为他们全部解决廉租房问题。可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平方米。尽管统计口径不完全一样,前者是使用面积,后者是建筑面积,但折算一下,现在困难户的界定标准也是当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两倍以上。还有,没有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不会有大发展的今天,80年代中的高考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2006年的毛入学率是21%。因此,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离开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坚持党的先进性都无从谈起。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新局面。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我国不算太穷了,但也远远算不上富裕。我们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社会,但这是个很低水平的小康。我国2006年人均GDP达到2001美元,而发达国家都已达到人均几万美元,我们身边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人均GDP也都超过了1万4千美元,是我们的7倍以上。即使2020年我国人均GDP实现翻两番,也只达到3500美元左右(不考虑美元贬值因素),仍处在世界后列。因此,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即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以及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发展自己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三、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前,我们讲过发展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讲过“发展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还讲过发展是为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四个现代化是为了什么?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人民过好日子。虽然我国还是很落后,迫切需要发展经济,但发展不能建立在对人自身伤害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清洁的水源、空气、土壤为代价发展工业,以人的健康为代价追求增长数字,以牺牲弱势群体的权益推动城市改造。而我们在过去发展中走的一些弯路,很多都是因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例如,全国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企业在选址布局上,较多地考虑取水、运输的方便,沿江和沿河布点成为一种模式,当初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的吉林石化,就忽略了保护环境和环境的承载力问题。我国现有化工企业2.1万多家,沿长江、黄河分布的就占50%。现在我国的水污染非常严重,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被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包括其中最引起轰动的“三河三湖”(辽河、海河、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流域的水污染和松花江污染,绝大部分都是由河流沿岸的工厂造成的,一出事就会严重危害沿江沿河甚至整个流域人民的健康。
  应该说,我国改革开放30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花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这是可喜的成绩。但与此相应,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有关发展的共同价值观。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1996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列举了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一、无工作的增长,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失业群体不断扩大;二、无声的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的民主与自由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三、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穷人数量有增无减;四、无根的增长,由于受外国文化影响,本民族传统文化日趋边缘化或正在消失;五、无未来的增长,这种增长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对后代子孙的生存带来毁灭性损害。一言以蔽之,“五无”的增长就是“无人”的增长,就是无视人的增长。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才能持久。反之,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这就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有三重含义:
  第一,要保护环境、实现各种资源永续利用,不能为眼前利益“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例如山西的小煤窑,首先是造成很多矿难的罪魁祸首,我们每产百万吨煤的死亡率,是南非的30倍,与发达国家比就更严重了。因此,党和政府在治理时多次提出,不要“带血的煤炭”。而且小煤窑每挖出1亿吨煤,平均要消耗5亿吨煤的资源。他们只开采最好挖、煤质最好的煤层,其余就都被废弃了。而同样的资源消耗,机械化生产的大煤矿可以生产出2亿甚至更多的煤。我国唯一比较充裕的能源,就是煤炭储量比较大。而一个小小的开采率的提升,就可以使资源多传一代甚至几代人。
  房地产开发也是一样,现在发展房地产几个方面都有积极性。首先是一些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007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就将近1万亿元,有些地方卖地的收入要占到预算外财政收入的50-90%,有了钱,“什么人间政绩都可以做出来”;其次是开发商有积极性,利润率之高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比;再次是银行有积极性,以商品房抵押的房贷比给一些企业的贷款安全多了;最后买房的有积极性,因为改善住房条件是城市居民最大的希望之一。但这几方皆大欢喜的事,却是建筑在我国可耕地日益减少的基础上的。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土地。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为此,国家定下了守住18亿亩耕地面积的底线和红线。但各地违规违法用地势头尚未有效遏制,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就要切实解决用地规模过大、标准过宽、城市用地过度扩张等问题。而占用的都是城市近郊最肥沃的熟地。此外,房地产开发和建成后的能源消耗一般要到世界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与欧洲国家节能型建筑占20%以上比,我国的节能型建筑还不到7%,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我们对钢材、水泥、玻璃、木材增长的需求是惊人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国的钢产量差不多是美国的五倍,仍然经常供不应求。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把这样多的社会财富都固化为钢筋、水泥、玻璃框子是否明智?因此,我们既要逐步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也不能忘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央也特别强调,将来要根据地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分为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四类功能区,统一做出规划,对于禁止发展和限制发展要有相应的配套财政政策。要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第二,要实现各地区、部门、行业平衡、协调发展。
  现在最重要的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和二元结构问题,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而且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各种资源向城市集中。同时,市场经济的本身也具有一种资源集中效应,由于农村在人才、资金、信息、市场准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也低,加上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户均只有7亩多耕地,家庭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趋势。虽然在改革开放中农村发展了,但城市发展得更快。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4%至5%,城镇居民却达到8%至9%。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城乡收入差距曾缩小到1:1.8,到90年代就扩大到1:2.5,而到了2003年,城乡差距已经扩大到1:3.23。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社会保障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更大。还有,农村劳动力4.97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还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而待就业人员总体素质偏差,普通劳动力比例过大,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度。这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最艰巨的任务。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看社会是否公平,要看农民是否公平,看农民是否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样,看社会是否稳定、和谐,要看农村是否稳定、和谐。农村稳,大局稳,农村和谐,全社会才能和谐。为此,中央提出一系列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投资机制。过去农村的道路、饮水、能源、学校、卫生设施等几乎都是农民自己出资兴建,而城里都由国家投资。我们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金融也要加强对农业的服务。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这是个非常大的动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农村道路、饮水、能源、电力等方面的建设,也包括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农村社会事业的范围也很广,包括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许多方面,这些都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三是要求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农民要在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中分得更大的比例,安置被征地农民培训就业的资金将更加充足。这三大措施,都落实到了钱从哪儿出,用到哪里,怎样用,要达到什么效果。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和政府的务实风格。
  第三,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与经济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各项工作都要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贯彻落实。
  
  五、突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到统筹兼顾。这是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必须遵循的新的统筹理念。
  一个大背景,就是新一轮“中国热”正在海外主流媒体中掀起。与上个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后,很多海外媒体预言我国将是下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的情形不同,现在国际国内对我们喝彩的人,唱赞歌的人多了。但不论质疑还是赞叹,其中很多人骨子里仍是“中国威胁论”,他们高估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也是为了吓唬本国内那些不赞成遏制中国的人。因此中央领导告诫大家,在成绩面前,在喝彩声和赞歌声中,千万骄傲不得,头脑发热不得,要增强忧患意识。有人把这解释为我们党想保持低调,并不全面。忧患意识不是故作谦逊,而是来自对当前形势的客观估计和对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中央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也很大。特别是有些与我们曾遇到过的传统的危机和困境不同,如金融风险、能源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很多干部包括高级干部第一不熟悉,第二也没有足够警觉。因此,中央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今世界,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题。突出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现在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很多国家,中国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报道说,去年圣诞节,美国有个城镇号召大家不要买中国产的圣诞树,要买美国自己的。这一点做得到,但很快发现圣诞树的灯饰因为是小商品,都是浙江和广东来的,本国几乎没有生产了。有人又提议,圣诞树干脆不挂灯饰了,插几面美国国旗表示爱国就行了。但再一了解,市场上的美国国旗也是中国制造的。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对世界的依赖也在加深,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06年,国际品牌公司和美国的《商业周刊》公布了世界前100种品牌产品,其中美国有50个,欧盟有38个,日本有8个,韩国有3个,中国一个都没有。我国号称“世界工厂”,但大多数企业都是给他人打工,赚取一点可怜的加工费。有句话叫“资本流遍全球,利润流向西方”。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谁的优势强,利润肯定要往谁那里流。他们既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进行贸易与投资挣钱,也能利用知识产权等规则直接“拿钱”,有的还时不时利用金融袭击、制造金融危机来抢钱。近几年来我国股市、楼市的大起大落,背后都可以看到境外热钱的影子。同时,由于我国缺乏自主创新产品,仅靠一些低端产品去销售,遭遇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人家就说我们是倾销。现在世界上每七起反倾销案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连续10年来中国都是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有400-500亿美元的进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进口的石油、铁矿石、钾肥等价格直线上涨。今年以来,进口钾肥合同价比去年增长137%,仅此一项,就可以吃掉农产品涨价给农民带来的大部分好处。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是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走?还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另一句话是世界并不太平。现在有四大主义威胁世界的稳定和安全。一是恐怖主义,二是霸权主义,三是民族分裂主义,四是宗教极端主义,在我国出现的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背后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因素的作用。还有,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作为一个世界上唯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现在美国和西方通讯社垄断了世界80-90%的新闻,美国一国就控制了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超过30万小时。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负面的占1/2,中性的占1/4,稍微有点积极意义的占1/4,按字数计算,90%以上的文字是反华的。美国兰德公司一位教授讲过,对付中国比苏联难得多。光靠“西化”、“分化”这“两化”还不够。还至少要加上“四化”:即让中国的老百姓对政治“淡化”、让干部在西方拜金主义影响下“腐化”、传播各种流言把领袖“丑化”、通过意识形态渗透使马列“溶化”。这“四化”的关键是改变旗帜,核心是动摇共产党的“四信”,即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信动摇了,举旗的人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也就倒了。对此,我们是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的。
  应该说,就普遍情况来看,过去我们对“落后就要挨打”认识比较深刻,但对“崛起必遭遏制”思想准备不足;对“发展才能安全”有深刻认识,但对高速发展带来新的不安全思想准备不足。过去讲忧患意识,多针对内部问题与矛盾,现在我们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和挑战,要估计得更足。因此,我们必须使自己有更高、更宽广的视野,更前沿的知识和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者: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其他文献
你是什么,取决于你读了什么。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伯恩斯在《领袖论》中,分析了阅读与政要之间的关系:一是阅读欧洲一些政治思想家(如柏拉图、西塞罗、洛克等)的名著,对政要的影响非常大;二是那些爱读书的政治家总是能闪爍出不一般的气质。  竞选总统前,布什曾反复研读、反思上世纪60年代的《美梦与噩梦:60年代留给社会下层的遗产》,他著名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这一施政纲领即来源于此书。还有传记作家埃德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地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骤然爆发,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唐山大地震,不仅在当时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也是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数秒之内,不仅将拥有百年历史、百万人口、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夷为平地,而且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首都北京也遭严重波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在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以来,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的31例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
肇始于去年夏天的一场次贷危机在美国愈演愈烈,华尔街光芒不再,全球股市随之动荡,不少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媒体称,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景象,堪比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出警告称,到2009年底,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猛增2000万。   每当遇到这样的危机,最终影响的必定是黎民百姓,必定是每个家庭。当今,美国民众的生活,因这场罕见的金融危
揣度,推测忖度,考虑估量,用白话说,就是猜的意思。咱说揣度者,也是猜想,故而写下了蹩脚题目:揣度“揣度”,后面加上引号,以示区别。  揣度的事时有耳闻,去年年底仇和刚到昆明任市委书记,一次到富民县调研后与当地官员吃饭,看到满桌的菜后,随口说了一句“能否每盘菜都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没想到这句既非指示又非命令的即兴之言,立刻在当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餐桌革命”:当地领导立刻召开干部动员大会,下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