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佩饰,就是佩戴在身上的玉佩器,最为多样十分庞杂,大致说来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几个大类,既然是佩戴在身上的玉饰,就要符合两个起码的条件:第一是器型不能太大;第二是要有穿孔,可系绳穿挂。但也有一些例外,如红山文化大玉龙,虽有穿孔,但因型体较粗大,应不是佩戴在人身体上的装饰物,而是图腾崇拜或祭祀用品。
玉佩饰的演变
远古的先民们最早是以兽牙、兽骨和石珠等为饰,后来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奇异多彩、坚韧细腻的美丽玉石,他们将它制作成各种装饰器件,作随身佩戴之用。这种佩玉的风尚一直相沿成习。
新石器时代的玉佩饰,以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
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器最具特色。
玉块,是一种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白虎通》:“玦,环之不周也。”《广韵》:“块如环而有缺。”都是说块是一种有缺口的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到春秋时代以前,玦形器多作为耳饰使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玦形器亦多数出现于人的耳部。
早期的玉块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块的特征是:形态不太规整,中孔略偏一侧,玦横截面呈圆或椭圆形。多光素无纹,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中,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都有此种器物。我国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多种玦形器,呈环状,有一个缺口,缺口一侧略粗,雕兽头,另一侧为兽尾,较笨重。
商代玉块受红山文化玉块影响较大,多为屈身兽头形,有的两侧阴刻蟠龙纹,背脊起扉棱,身饰商代较流行的云雷纹、鳞纹、三角纹等。有的动物形块在块口两侧巧妙利用动物的眼、嘴或卷尾作为穿孔,可供穿绳悬佩。
西周的玉玦大多为片状小圆璧形,窄长缺口,多为光素无纹,有的琢有相对的龙纹。春秋战国时的玉块,器身满饰兽面纹、云雷纹或卷云纹,玉块的制作极为工整精细。战国以后中原地区已很少有玉块,只在云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异于中原地区的玉玦出现。
玉玦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常常出现于墓主人肩上两侧耳下的部位,这也是玉玦作为耳饰的一个用途。另外,古人使用玉玦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能够决断事物。《白虎通》:
“君子能决断则佩块”。庄子也曾说:“绶佩玦者,事至而断。”二是用玦表示断绝之意。Ⅸ广韵》云:
“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鸿门宴上范增劝优柔寡断的项羽,欲除掉对手刘邦时,以手循块予以暗示,所以玦是传递信息的凭证。但总的来看,玉块还是应属于佩饰,不管它是悬于两耳,还是佩戴于腰间。
玉璜,
《说文》释璜:
“半璧也。”实际上,半璧形的玉璜并不多,大多数的玉璜为较窄的弧形,呈下弦弯月状。最早的玉璜出土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崧泽文化、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原始文化遗址中都曾有发现,弧形玉璜,横截面多呈圆形,在这些地区的史前墓葬中,玉璜位于人骨架中部,表明它是作为佩饰用的,是佩玉的一种,璜的佩带方式有多种,一般成组使用,或同玉环、冲牙等玉佩同时使用,这些玉璜大多为素面,但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璜却很精彩,器呈半璧形,两面用透雕及阴线技法琢出神人兽面纹图案。镂空的部位采用先钻出孔,然后穿线拉磨的技法。
商代的玉璜,有的呈半环形或三分之一环形,多光素无纹,个别的刻有阴弦纹。动物形玉璜从商中期开始出现,大多制成龙形、鱼形、鸟纹、兽纹等,有的脊上雕出扉棱形,颈饰鳞纹,身、尾饰变形云纹。
周代玉璜均刻工精细,纹饰华丽,璜上图案多用长弧线琢出,以龙虎纹和鸟纹玉璜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玉璜上的纹饰有了很大的变化,璜的两端大多雕琢虎首、兽首、龙首和鸟首,璜身饰云纹、谷纹,纹饰呈图案化,锦地化,双龙首璜最为常见,龙作回首状,口张开,形象生动,制作精良。
汉代玉璜基本延续战国玉璜的风格,只是数量比战国已大大减少,汉以后,玉璜少见,直到宋元明清时,出现了玉璜的仿古制品。
玉璜是最早出现的佩饰之一,新石器各个时代的遗址中都有发现,从发现的位置上看,玉璜佩带的部位,可在腰部,也可以在胸前或颈部。但后来渐渐演变为礼器,《周礼》有“以玄璜礼北方”之说,另外还表示祥瑞,《周礼》把玄璜列为“六器”之一,称其为“瑞玉”。
玉环,是璧的一种,圆形,片状,中心有孔,孔的直径与边宽相等。玉环与玉璧、玉瑷同形。《说文》说环“璧属也”。也就是说,玉环边的宽度同孔径是相等的。早期玉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它的使用范围较玉璧更为广泛。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约有七千年历史。当时已出现了玉环,小而厚,中心钻孔圆而规整,技术较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环大量出现,龙山文化墓葬中曾发现一种由两件半璧形玉片组成,接合处有孔的玉环,它套在人骨架上,无疑是手镯。良渚文化遗址中有多个璧部宽而厚,截面近似方形或椭圆形的,似环似镯,在环的外侧琢有数个凸起的兽面,被称为蚩尤环的兽面纹环。
商代玉环,孔较大,有的玉环在大孔的两面各有一圆周形凸起,有人称之为“乳环”。西周时期的玉环,直径较小,有的光素无纹,有的则用几根长弧线或双阴线雕饰出简练形状。
春秋时期玉环,加工很薄,环上饰有阴线琢的蟠虺纹,战国时期是玉环制造的高峰,出土了许多玛瑙环,环边缘的棱角薄而锐,玉环用玉较好,雕琢的花纹异常精致,有谷纹环、蒲纹环、绳纹环、云纹环、六棱环、双层环等。
汉代玉环为战国玉环的发展和延续。多为谷纹环或蒲纹环,特殊形式的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汉代四灵纹玉环,其上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唐宋以后至元明清代,玉环基本上已定型,外观无大的改变,只是纹饰上更加丰富多彩。
玉串饰,是由各种不同玉石质地的管、珠、蚕、璜、块等穿缀而成,大多做为颈饰用,个别用做腕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的玉佩饰,大型佩饰如三璜双环双块玉组佩、四璜连珠玉组佩、四璜四珩连珠玉组佩、五璜、六璜、多璜过珩连环胸腹玉组佩等等。这些复杂多样的完整组玉佩则对我们认识玉器组合的关系和规律、男女用玉制度差异、等级差别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玉带钩,在战国时期极为盛行,且形式多样,主要作系腰带用。战国曾侯乙墓、信阳楚墓、淮阳平粮台楚墓、辉县固围村魏墓、平山中山国王墓等地都有发现。这一时期,青铜带钩多有出土,上面镶嵌有金、银、松石等。这些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很珍贵的带钩是王室贵族和士大夫的用品。而玉带钩一般体积不大,多在2寸左右,3寸以上的比较稀少。战国玉带钩,钩首多琢成兽头形,也有牛头或鸟头状,素面为多,刻有精美纹饰的较为珍贵,有琵琶肚和螳螂肚等样式,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的青玉带钩是其中的精品之作。钩身 细长,宽腹圆纽,钩首宽而薄,中部隆起,钩首尾均雕成兽头形,周身饰各种不同的几何纹,两侧刻连续的“s”形纹。阴刻的细线,纤细如丝。
玉带饰,或称玉带板,是从唐代兴盛起来的。这些镶嵌在玉带上的玉带板,数量最多并且极富时代特色。这些玉带板有的方形或长方形,还有半圆形也常见,一般较厚,光素的少,雕有人物、花鸟、动物的形象为多,尤以特殊的深目高鼻卷发,身着窄袖短衣及尖靴的伎乐胡人形象多见。据文献记载,玉带之用早在南北朝和隋代就有。到了唐代以后有了严格的用锛制度(玉带板又被称为玉带铐)。初唐是以金为主,后来以玉铸最为珍贵,只有皇帝、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带玉镑。这些制度一直沿用到明代。
明代玉佩饰
明代玉器,特别是早期的佩玉,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雕刻刀法圆熟,如明早期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的金扣镂空云龙玉带铸,及洪武二十二年朱檀墓出土的金镶白玉灵芝纹带板等,虽带有宋元遗风,但仍是明初玉佩饰中的佼佼者。明代中期,有了明显的风格变化,线条的运用趋于工细,构图较严整,刀法略显织巧快利,棱角较明显,不善藏锋。晚期嘉靖以后,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大型立体器皿增多,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明以前琢玉史上罕见的成就。明玉碾琢的基本特征包括玉料表面油润闪亮的玻璃光泽,图案轮廓线多采取平行抛光法,镂空透雕处理图案层次,部分作品保留管钻痕迹,回纹和“卐”字纹的装饰特点等。明代雕工粗犷、刚劲,但往往忽视了细部的琢制,雕刻的技术不拘小节,磨制时只注意表面,不太注意两侧,细部处理比较草率,故有粗大明之说。
明代的玉带板,继唐、宋、辽、金、元之后又达到了一个高峰。明代玉带的使用规范,《明史》《明会要》等历史文献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其形制史料记载不多。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一品以上方可用玉带,带板上可以光素,亦可以饰花纹图案。明制规定,只有帝王或皇帝特赐才可用龙纹玉带。带板的块数虽有增加,但数量不多。明代早期延续元代玉带的风格,玉带板上的纹饰喜用整株大朵花卉,豪放富丽,工艺采用透雕深钻技法。早期墓葬出土的带板,用羊脂白玉制成,雕云龙戏珠纹,做工精巧细腻,蟠龙多有元代遗风。明代的中晚期,玉带上的带板块数一般固定为20块一套,各块形制及布列形式也有定制。图案内容也更加丰富,常以龙纹或麒麟纹作主纹,还有凤鸟纹、鹿纹、鹤纹、灵芝纹、荔枝纹、凌霄花纹、百子人物纹、戏狮纹、双鱼纹等,也有素面无纹的,并以缠枝花卉或几何纹饰作底纹,在四角装饰如意、锭升、古钱、“卐”字纹等有吉祥用意的图案。工艺上中期多采用剔地浮雕法,使主纹突起,边框较窄,边框与主纹相平,而晚期镂雕玉带板大量出现,并采用了多层次的镂雕、透雕技法,二层、三层,甚至多层镂雕,即在主图案的下面再镂雕一层图案,起到了衬托主纹的效果。用材方面则多采用上等羊脂白玉或青玉。
明代玉带钩在上海、苏州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已有发现,但更大量的则是在传世玉器中,形式多样,以螭龙带钩为多,带钩较元代薄而宽,钩头要窄一些,玉质也比元代稍好,玉龙钩头窄而厚,头顶出现圆顶状隆起的高额,龙发较元代龙明显缩短,从背面露出很短的发尖,只留一缕在后面,发长占整个钩长约五分之一。龙一般为单角或双角,嘴部稍前倾,微微张口,很少见闭口的,口部镂空雕,露出两只犬牙。以管钻钻出突出的小圆粒形虾米眼。蟠螭在钩背上大多为镂空雕,似凌空腾起。明代玉带钩碾磨较为粗糙,底子上往往出现小波浪纹痕迹,虽然光泽度很高,但也难以掩饰琢磨粗糙的痕迹,这也是整个明代玉雕中的缺陷。明代一些粗糙的龙钩,出现“x”形重刀,很深,虽只有寥寥数刀,但仍能显示出龙的五官俱全。明代玉带钩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螳螂式玉带钩。因它的背面弧度大,细颈,弓背,特别是细长的颈部像螳螂一样,所以被称为螳螂式带钩。螳螂式带钩有好几种,常见的有龙首、凤首、鹤首、灵芝形首等等。这些带钩的颈部细瘦而平伏,背面光素,琢工粗细都有,龙首的较粗糙,鹅首的最细致,光泽度也很强,尺寸一般不到3寸,是小型的玉带钩。玉色大都不佳,青中带黄或有糖色,有的表面还有黑色沁及玻璃光泽。清代虽也有螳螂式带钩,但多颈部粗壮厚实,玉色洁白,较明代的样式美观。
明代玉带扣、带环,延续元代带扣、带环的风格,带扣以两个委角的方板相连,方板上有孔,可扣合带头,孔的四周围圆雕蟠螭纹或云纹,两个玉板间或以一个玉套管套住方板侧面的半环,中间有榫相连接。明代玉器镂雕的技术发达,玉带扣中镂雕的作品很多,有些作品制造得极其精湛,例如明代制造的镂雕双环带扣,两环的形状近似于鸡心佩,一环中心为孔,可扣合带头,环的四周镂雕双螭,另一环中心封死,背面有一榫,可连接绦带,环四周亦雕双螭纹,两环之间以一方形套管相连接。
提携是将一种于玉带板下端出一扁环,可以用来悬挂其他饰件的玉器。这类带饰宋元时期就有,明汪兴祖墓及明益宣王墓中都有出现。明代的提携较宋元时的作品小而精致,并可分为活环及死环两种。如北京故宫藏一件明代的玉活环提携代表作品,为兽面长方提携,上部为光素的方板,侧面有槽孔可穿带,下部凸雕一兽面,衔一长方形环,环上部为两个相背的夔龙头,下部为夔龙身,环可在兽的口中横向的转动。
明代玉佩饰还包括服饰,其中有帽正、领花、钮扣等,头饰、发饰有发冠、头花等,悬挂于身的佩饰有串饰、腕饰、组佩、挂坠等等。明代的服饰用玉见于宫廷及民间,宫廷用玉主要是皇族及大臣,皆是按制度使用玉饰,而民间玉饰的使用则多见于习俗,明代民间佩戴玉器的风气也很盛行。
玉组佩在明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明定陵共出土玉组佩7副,分三、四种类型,包括以串珠、玉片组合之佩及玉叶、玉件组合之佩,在江西南城朱祜槟的合葬墓共出土6副,是明晚期皇室中极时兴的佩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副明代的玉组佩,应是明代宫廷所造,每副由玉叶、玉件组合,最上端是1件镂雕骑凤纹的寿星,其下有一铜镀金质的双龙首提梁,横粱下挂4串玉饰件,共5行,每串由2片玉叶及“卐”字、“寿”字、双鱼、凤鸟、麒麟、双桃、双柿、宝盖及四个仙人组成。这类玉佩使用时佩戴于革带以下,略一摆动,玉叶与玉件互相撞击,极易发出声响,正如明人所记载的“凡大朝会时,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间,声音甚美。”
除宫廷外,明代民间佩戴玉器的风气也很盛,明代较流行的佩玉,如头饰、发饰、发簪等。江西明益宣王墓出土的七梁形玉发冠,因在器物的纵向起七道脊线,被称为七梁冠。同样的制品在北京故宫所收藏的传世的明代宫廷旧藏遗物中有多件,白玉、碧玉都有。玉簪也有多种,上海打蒲桥明代顾叙墓出 土的白玉蘑菇头发簪,长10.6厘米,为长形柱状,一端尖,另一端似蘑菇头的形状,且歪向一侧。无锡明代龚勉墓出土的玉簪亦如此形,长11.9厘米,其蘑菇头及外表皆光素无纹饰。明代还有一些其他的头部玉饰,如玉结子、玉花形片等。
明代玉佩饰是多悬挂于人的身上的饰物,也有挂于其他器物作为坠饰的,如杖头、扇尾的缀饰等,明代有大量的动物形的佩坠,如雁形坠、羊形坠、鹿形坠、鸳鸯卧莲坠、田螺坠、蟾蜍坠、蜘蛛蜜蜂坠、鱼形坠等等。还有许多半圆雕或圆雕的玉坠,如白玉童坠、双婴坠、执灵爬童坠等。
各式各样可挂于人身的玉牌是明代玉佩饰的又一个特点,这些玉牌,有的为方形,有的在方形的一端镂空透雕双夔龙,有的为圆形或花朵形,有的为连珠纹边框,它们大多体积较小,也可用于嵌饰。
嵌宝石玉佩饰是明晚期的一大特色。位于北京北部的十三陵地区,是明万历皇帝的寝陵,特别是定陵出土的白玉垂倒宝石花组佩、白玉顶嵌宝石金簪、白玉镂空寿字镶宝石金簪、白玉兔金镶宝石耳坠等,将色泽艳丽的宝石作为镶嵌材料装饰到玉器上,以黄金的金黄色泽衬托出如凝脂般的白玉,宝玉石共用,金与玉共用,实为美观。
陆子刚是晚明时期的琢玉高手,他所琢刻的玉器作品,主要在明嘉靖至崇祯年间,这时的明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鉴赏收藏风气的流行,一些名家的作品,成为富商们追逐的对象。其所制作玉器当时极富盛名,并且也有较高的市场价格。他所琢刻的玉器作品,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按材施艺,不拘一格,图案装饰多取浮雕技法,构图既有繁缛,又有简洁,线条锋棱快利,但抛光不细。子刚款的佩玉,有玉牌、玉簪、玉珩、玉带钩等,而尤以玉牌子最为突出,这种玉牌在明晚期以至清代、近现代都极为流行。玉牌皆用上好的白玉制成,上端和侧面有镂雕的夔龙等装饰,表面有碾磨的图案及文字,款识的处理多有变化,字体分为隶书和篆书等几种,笔力道劲而略显粗糙,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粗糙的特点绝非工艺不精之故,而是有意追求古拙简朴的艺术特色。
清代玉佩饰
清代的玉佩饰集古代佩玉之大成,品种非常之多,如大量的玉佩、玉坠饰、玉头饰。这些作品制造精致,用玉精良,继承了明代制玉的传统工艺,特别是清代中期乾隆时期的玉佩饰,不仅在当时是清代官吏、士人追逐的对象,在现今也依然是收藏家们所热衷的藏品。乾隆时期玉佩饰的特点主要在于玉好工精。在选材上,均选用上好的和田羊脂白玉,其次则是青白玉,偶有黄玉或碧玉的制品。品种更是多种多样,有仿古鸡心佩、宜子孙佩、夔龙佩、龙凤佩、蚩尤环、鹿卢环、成组挂佩、十二辰组佩、十二月令牌组佩、夔龙顶的方牌子、斋戒牌、玉觞、搬指、玉锁、玉翎管、玉花囊、玉香囊、玉发簪、玉扁方、玉手镯、玉手串、玉带饰、玉人、玉兽小坠、玉杂佩等等。
清代玉带板已不见,但玉带扣、带环及玉带钩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玉带扣的体型比前代要大一些,玉质更加上乘,图案及做工比前代复杂和精致,特别是玉带钩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尺寸大小不论,造型与花纹各式各样。
仿古玉佩在清代玉佩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较常见的仿汉代鸡心佩和在鸡心佩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长方形透雕玉佩,有的仿得很像,并有许多汉代特有的细阴线纹饰,但玉质、玉的光泽、沁色等皆无汉代的特点。宜子孙佩亦是仿汉代宜子孙佩而制造,尺寸较汉代玉佩略小,但图案内容加以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装饰造型更加繁复精致。
一些前代没有而在清代新出现的玉佩饰,如扃方、搬指、镂空的香囊、花囊、玉连环佩饰、合符等,数量亦很多。玉扁方是清代妇女特有的头部装饰品,清代满族妇女由于特殊的盘头形式,即梳“两把头”,而扁方就是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最初,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是以真的头发分成两把,扁方则是在其中起骨干作用,依靠扁方来固定、控制发髻,使其不至于散落下来。到了晚清,
“两把头”改成了青缎制作的,安在头顶上,而它与真头发梳成头座的连接则也是仗着扁方在起作用。扁方皆长条形,其一端翻卷起来,另一端为弧状。清代的扁方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是相当多的。常见的扁方有翠制、白玉制、金制,还有金镶翠、碧玺、珍珠、宝石,或镂空雕喜字、团寿字、变形万字等等多种。
搬指的前身在古代被称为“剿”。《说文》云:“蝶,射决也,所以拘弦。”可知蝶是古代一种专供射箭拘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是防止拉弓射箭时勒伤手指的器具。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蝶,圆筒状,一端平齐,一端为斜口,另一侧面有一凹槽,可以纳入弓弦。汉代时玉蝶已发展变成了鲽形的鸡心佩,这种鸡心佩在汉代极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后代。到了清代玉鲽即又被演变成了圆筒状,已无凹槽,被称为“搬指”,一般套在手的大拇指上,但仅只起到装饰的作用。搬指在清代大量制作,非常盛行,质地以白玉、青玉、翠玉为多,也有金质、琥珀、金珀等,有的其上还饰有花纹、图案和诗句等。在清代的许多绘画作品中,可以见到许多男人手戴扳指或骑马射猎,或作一些其他的活动,是清代的达官显贵极为喜爱的手上装饰品。
朝珠是清代皇帝、皇后及大臣们在上朝和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穿朝服时必须佩带的饰物。大清会典有严格的规定,朝珠皆为108粒,间有四粒大珠作为结珠,另有佛头塔一粒,垂下的有背云和坠角,还有三串纪念共30粒,左边是一串,右边是两串,其下皆垂有坠角。根据清朝的典章制度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在宫中举行大典时才能佩戴,而皇帝在不同的场合会佩戴不同质地的朝珠,祭天时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时佩戴琥珀或蜜蜡朝珠,祭日时佩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时佩戴绿松石朝珠。
翠玉及其他一些宝玉石质地的杂佩制品则是清代佩饰中的又一大特色,翡翠制品是清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性质坚硬、细腻坚韧、清澈晶莹,绿色鲜艳漂亮的特点,尤其是质地、颜色、透明度三点均具备者为上品。一大批清代宫廷制作的翡翠佩饰如挂坠、手镯、手串、朝珠、扁方、头簪、搬指等等,品种多样,质地上佳。据查,《元史》《明史》中均无翡翠的记载,而至清代,翡翠确以进入内廷。所见最早的记录是雍正十一年云南巡抚张允隋向雍正皇帝进贡永昌碧玉一具,这些在清朝宫廷档案中记载的永昌碧玉、云南玉、滇玉都是指翡翠,只是内廷官吏习惯地将翡翠冠以云南地方名称而已。在清官档案记载中,所见翡翠之名是直到乾隆三十六年。至清代中晚期,清代宫廷翡翠制品的加工工艺已相当发达,某些器物的琢治水平可与苏州和扬州媲美了。
清代玉佩饰不仅吸收了历代玉佩饰之长处,而且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清代宫廷的玉佩饰在造型及加工特点上,突出了“精”、“细”的特征,它们做工规矩、地子平、线条直,玉佩饰的结构、图案繁复,人物、动物或植物等各种装饰纹图雕琢形象逼真,有棱有角,品种齐全、用料讲究、玉质润泽,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雕琢水平的最高体现。
玉佩饰的演变
远古的先民们最早是以兽牙、兽骨和石珠等为饰,后来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奇异多彩、坚韧细腻的美丽玉石,他们将它制作成各种装饰器件,作随身佩戴之用。这种佩玉的风尚一直相沿成习。
新石器时代的玉佩饰,以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
龙山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器最具特色。
玉块,是一种环形有缺口的玉器。《白虎通》:“玦,环之不周也。”《广韵》:“块如环而有缺。”都是说块是一种有缺口的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到春秋时代以前,玦形器多作为耳饰使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玦形器亦多数出现于人的耳部。
早期的玉块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块的特征是:形态不太规整,中孔略偏一侧,玦横截面呈圆或椭圆形。多光素无纹,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中,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都有此种器物。我国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多种玦形器,呈环状,有一个缺口,缺口一侧略粗,雕兽头,另一侧为兽尾,较笨重。
商代玉块受红山文化玉块影响较大,多为屈身兽头形,有的两侧阴刻蟠龙纹,背脊起扉棱,身饰商代较流行的云雷纹、鳞纹、三角纹等。有的动物形块在块口两侧巧妙利用动物的眼、嘴或卷尾作为穿孔,可供穿绳悬佩。
西周的玉玦大多为片状小圆璧形,窄长缺口,多为光素无纹,有的琢有相对的龙纹。春秋战国时的玉块,器身满饰兽面纹、云雷纹或卷云纹,玉块的制作极为工整精细。战国以后中原地区已很少有玉块,只在云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异于中原地区的玉玦出现。
玉玦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常常出现于墓主人肩上两侧耳下的部位,这也是玉玦作为耳饰的一个用途。另外,古人使用玉玦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能够决断事物。《白虎通》:
“君子能决断则佩块”。庄子也曾说:“绶佩玦者,事至而断。”二是用玦表示断绝之意。Ⅸ广韵》云:
“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返,赐玦则绝。”鸿门宴上范增劝优柔寡断的项羽,欲除掉对手刘邦时,以手循块予以暗示,所以玦是传递信息的凭证。但总的来看,玉块还是应属于佩饰,不管它是悬于两耳,还是佩戴于腰间。
玉璜,
《说文》释璜:
“半璧也。”实际上,半璧形的玉璜并不多,大多数的玉璜为较窄的弧形,呈下弦弯月状。最早的玉璜出土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崧泽文化、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原始文化遗址中都曾有发现,弧形玉璜,横截面多呈圆形,在这些地区的史前墓葬中,玉璜位于人骨架中部,表明它是作为佩饰用的,是佩玉的一种,璜的佩带方式有多种,一般成组使用,或同玉环、冲牙等玉佩同时使用,这些玉璜大多为素面,但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璜却很精彩,器呈半璧形,两面用透雕及阴线技法琢出神人兽面纹图案。镂空的部位采用先钻出孔,然后穿线拉磨的技法。
商代的玉璜,有的呈半环形或三分之一环形,多光素无纹,个别的刻有阴弦纹。动物形玉璜从商中期开始出现,大多制成龙形、鱼形、鸟纹、兽纹等,有的脊上雕出扉棱形,颈饰鳞纹,身、尾饰变形云纹。
周代玉璜均刻工精细,纹饰华丽,璜上图案多用长弧线琢出,以龙虎纹和鸟纹玉璜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玉璜上的纹饰有了很大的变化,璜的两端大多雕琢虎首、兽首、龙首和鸟首,璜身饰云纹、谷纹,纹饰呈图案化,锦地化,双龙首璜最为常见,龙作回首状,口张开,形象生动,制作精良。
汉代玉璜基本延续战国玉璜的风格,只是数量比战国已大大减少,汉以后,玉璜少见,直到宋元明清时,出现了玉璜的仿古制品。
玉璜是最早出现的佩饰之一,新石器各个时代的遗址中都有发现,从发现的位置上看,玉璜佩带的部位,可在腰部,也可以在胸前或颈部。但后来渐渐演变为礼器,《周礼》有“以玄璜礼北方”之说,另外还表示祥瑞,《周礼》把玄璜列为“六器”之一,称其为“瑞玉”。
玉环,是璧的一种,圆形,片状,中心有孔,孔的直径与边宽相等。玉环与玉璧、玉瑷同形。《说文》说环“璧属也”。也就是说,玉环边的宽度同孔径是相等的。早期玉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它的使用范围较玉璧更为广泛。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约有七千年历史。当时已出现了玉环,小而厚,中心钻孔圆而规整,技术较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环大量出现,龙山文化墓葬中曾发现一种由两件半璧形玉片组成,接合处有孔的玉环,它套在人骨架上,无疑是手镯。良渚文化遗址中有多个璧部宽而厚,截面近似方形或椭圆形的,似环似镯,在环的外侧琢有数个凸起的兽面,被称为蚩尤环的兽面纹环。
商代玉环,孔较大,有的玉环在大孔的两面各有一圆周形凸起,有人称之为“乳环”。西周时期的玉环,直径较小,有的光素无纹,有的则用几根长弧线或双阴线雕饰出简练形状。
春秋时期玉环,加工很薄,环上饰有阴线琢的蟠虺纹,战国时期是玉环制造的高峰,出土了许多玛瑙环,环边缘的棱角薄而锐,玉环用玉较好,雕琢的花纹异常精致,有谷纹环、蒲纹环、绳纹环、云纹环、六棱环、双层环等。
汉代玉环为战国玉环的发展和延续。多为谷纹环或蒲纹环,特殊形式的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汉代四灵纹玉环,其上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唐宋以后至元明清代,玉环基本上已定型,外观无大的改变,只是纹饰上更加丰富多彩。
玉串饰,是由各种不同玉石质地的管、珠、蚕、璜、块等穿缀而成,大多做为颈饰用,个别用做腕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的玉佩饰,大型佩饰如三璜双环双块玉组佩、四璜连珠玉组佩、四璜四珩连珠玉组佩、五璜、六璜、多璜过珩连环胸腹玉组佩等等。这些复杂多样的完整组玉佩则对我们认识玉器组合的关系和规律、男女用玉制度差异、等级差别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玉带钩,在战国时期极为盛行,且形式多样,主要作系腰带用。战国曾侯乙墓、信阳楚墓、淮阳平粮台楚墓、辉县固围村魏墓、平山中山国王墓等地都有发现。这一时期,青铜带钩多有出土,上面镶嵌有金、银、松石等。这些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很珍贵的带钩是王室贵族和士大夫的用品。而玉带钩一般体积不大,多在2寸左右,3寸以上的比较稀少。战国玉带钩,钩首多琢成兽头形,也有牛头或鸟头状,素面为多,刻有精美纹饰的较为珍贵,有琵琶肚和螳螂肚等样式,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的青玉带钩是其中的精品之作。钩身 细长,宽腹圆纽,钩首宽而薄,中部隆起,钩首尾均雕成兽头形,周身饰各种不同的几何纹,两侧刻连续的“s”形纹。阴刻的细线,纤细如丝。
玉带饰,或称玉带板,是从唐代兴盛起来的。这些镶嵌在玉带上的玉带板,数量最多并且极富时代特色。这些玉带板有的方形或长方形,还有半圆形也常见,一般较厚,光素的少,雕有人物、花鸟、动物的形象为多,尤以特殊的深目高鼻卷发,身着窄袖短衣及尖靴的伎乐胡人形象多见。据文献记载,玉带之用早在南北朝和隋代就有。到了唐代以后有了严格的用锛制度(玉带板又被称为玉带铐)。初唐是以金为主,后来以玉铸最为珍贵,只有皇帝、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带玉镑。这些制度一直沿用到明代。
明代玉佩饰
明代玉器,特别是早期的佩玉,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雕刻刀法圆熟,如明早期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的金扣镂空云龙玉带铸,及洪武二十二年朱檀墓出土的金镶白玉灵芝纹带板等,虽带有宋元遗风,但仍是明初玉佩饰中的佼佼者。明代中期,有了明显的风格变化,线条的运用趋于工细,构图较严整,刀法略显织巧快利,棱角较明显,不善藏锋。晚期嘉靖以后,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大型立体器皿增多,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明以前琢玉史上罕见的成就。明玉碾琢的基本特征包括玉料表面油润闪亮的玻璃光泽,图案轮廓线多采取平行抛光法,镂空透雕处理图案层次,部分作品保留管钻痕迹,回纹和“卐”字纹的装饰特点等。明代雕工粗犷、刚劲,但往往忽视了细部的琢制,雕刻的技术不拘小节,磨制时只注意表面,不太注意两侧,细部处理比较草率,故有粗大明之说。
明代的玉带板,继唐、宋、辽、金、元之后又达到了一个高峰。明代玉带的使用规范,《明史》《明会要》等历史文献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其形制史料记载不多。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一品以上方可用玉带,带板上可以光素,亦可以饰花纹图案。明制规定,只有帝王或皇帝特赐才可用龙纹玉带。带板的块数虽有增加,但数量不多。明代早期延续元代玉带的风格,玉带板上的纹饰喜用整株大朵花卉,豪放富丽,工艺采用透雕深钻技法。早期墓葬出土的带板,用羊脂白玉制成,雕云龙戏珠纹,做工精巧细腻,蟠龙多有元代遗风。明代的中晚期,玉带上的带板块数一般固定为20块一套,各块形制及布列形式也有定制。图案内容也更加丰富,常以龙纹或麒麟纹作主纹,还有凤鸟纹、鹿纹、鹤纹、灵芝纹、荔枝纹、凌霄花纹、百子人物纹、戏狮纹、双鱼纹等,也有素面无纹的,并以缠枝花卉或几何纹饰作底纹,在四角装饰如意、锭升、古钱、“卐”字纹等有吉祥用意的图案。工艺上中期多采用剔地浮雕法,使主纹突起,边框较窄,边框与主纹相平,而晚期镂雕玉带板大量出现,并采用了多层次的镂雕、透雕技法,二层、三层,甚至多层镂雕,即在主图案的下面再镂雕一层图案,起到了衬托主纹的效果。用材方面则多采用上等羊脂白玉或青玉。
明代玉带钩在上海、苏州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已有发现,但更大量的则是在传世玉器中,形式多样,以螭龙带钩为多,带钩较元代薄而宽,钩头要窄一些,玉质也比元代稍好,玉龙钩头窄而厚,头顶出现圆顶状隆起的高额,龙发较元代龙明显缩短,从背面露出很短的发尖,只留一缕在后面,发长占整个钩长约五分之一。龙一般为单角或双角,嘴部稍前倾,微微张口,很少见闭口的,口部镂空雕,露出两只犬牙。以管钻钻出突出的小圆粒形虾米眼。蟠螭在钩背上大多为镂空雕,似凌空腾起。明代玉带钩碾磨较为粗糙,底子上往往出现小波浪纹痕迹,虽然光泽度很高,但也难以掩饰琢磨粗糙的痕迹,这也是整个明代玉雕中的缺陷。明代一些粗糙的龙钩,出现“x”形重刀,很深,虽只有寥寥数刀,但仍能显示出龙的五官俱全。明代玉带钩中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螳螂式玉带钩。因它的背面弧度大,细颈,弓背,特别是细长的颈部像螳螂一样,所以被称为螳螂式带钩。螳螂式带钩有好几种,常见的有龙首、凤首、鹤首、灵芝形首等等。这些带钩的颈部细瘦而平伏,背面光素,琢工粗细都有,龙首的较粗糙,鹅首的最细致,光泽度也很强,尺寸一般不到3寸,是小型的玉带钩。玉色大都不佳,青中带黄或有糖色,有的表面还有黑色沁及玻璃光泽。清代虽也有螳螂式带钩,但多颈部粗壮厚实,玉色洁白,较明代的样式美观。
明代玉带扣、带环,延续元代带扣、带环的风格,带扣以两个委角的方板相连,方板上有孔,可扣合带头,孔的四周围圆雕蟠螭纹或云纹,两个玉板间或以一个玉套管套住方板侧面的半环,中间有榫相连接。明代玉器镂雕的技术发达,玉带扣中镂雕的作品很多,有些作品制造得极其精湛,例如明代制造的镂雕双环带扣,两环的形状近似于鸡心佩,一环中心为孔,可扣合带头,环的四周镂雕双螭,另一环中心封死,背面有一榫,可连接绦带,环四周亦雕双螭纹,两环之间以一方形套管相连接。
提携是将一种于玉带板下端出一扁环,可以用来悬挂其他饰件的玉器。这类带饰宋元时期就有,明汪兴祖墓及明益宣王墓中都有出现。明代的提携较宋元时的作品小而精致,并可分为活环及死环两种。如北京故宫藏一件明代的玉活环提携代表作品,为兽面长方提携,上部为光素的方板,侧面有槽孔可穿带,下部凸雕一兽面,衔一长方形环,环上部为两个相背的夔龙头,下部为夔龙身,环可在兽的口中横向的转动。
明代玉佩饰还包括服饰,其中有帽正、领花、钮扣等,头饰、发饰有发冠、头花等,悬挂于身的佩饰有串饰、腕饰、组佩、挂坠等等。明代的服饰用玉见于宫廷及民间,宫廷用玉主要是皇族及大臣,皆是按制度使用玉饰,而民间玉饰的使用则多见于习俗,明代民间佩戴玉器的风气也很盛行。
玉组佩在明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明定陵共出土玉组佩7副,分三、四种类型,包括以串珠、玉片组合之佩及玉叶、玉件组合之佩,在江西南城朱祜槟的合葬墓共出土6副,是明晚期皇室中极时兴的佩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副明代的玉组佩,应是明代宫廷所造,每副由玉叶、玉件组合,最上端是1件镂雕骑凤纹的寿星,其下有一铜镀金质的双龙首提梁,横粱下挂4串玉饰件,共5行,每串由2片玉叶及“卐”字、“寿”字、双鱼、凤鸟、麒麟、双桃、双柿、宝盖及四个仙人组成。这类玉佩使用时佩戴于革带以下,略一摆动,玉叶与玉件互相撞击,极易发出声响,正如明人所记载的“凡大朝会时,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间,声音甚美。”
除宫廷外,明代民间佩戴玉器的风气也很盛,明代较流行的佩玉,如头饰、发饰、发簪等。江西明益宣王墓出土的七梁形玉发冠,因在器物的纵向起七道脊线,被称为七梁冠。同样的制品在北京故宫所收藏的传世的明代宫廷旧藏遗物中有多件,白玉、碧玉都有。玉簪也有多种,上海打蒲桥明代顾叙墓出 土的白玉蘑菇头发簪,长10.6厘米,为长形柱状,一端尖,另一端似蘑菇头的形状,且歪向一侧。无锡明代龚勉墓出土的玉簪亦如此形,长11.9厘米,其蘑菇头及外表皆光素无纹饰。明代还有一些其他的头部玉饰,如玉结子、玉花形片等。
明代玉佩饰是多悬挂于人的身上的饰物,也有挂于其他器物作为坠饰的,如杖头、扇尾的缀饰等,明代有大量的动物形的佩坠,如雁形坠、羊形坠、鹿形坠、鸳鸯卧莲坠、田螺坠、蟾蜍坠、蜘蛛蜜蜂坠、鱼形坠等等。还有许多半圆雕或圆雕的玉坠,如白玉童坠、双婴坠、执灵爬童坠等。
各式各样可挂于人身的玉牌是明代玉佩饰的又一个特点,这些玉牌,有的为方形,有的在方形的一端镂空透雕双夔龙,有的为圆形或花朵形,有的为连珠纹边框,它们大多体积较小,也可用于嵌饰。
嵌宝石玉佩饰是明晚期的一大特色。位于北京北部的十三陵地区,是明万历皇帝的寝陵,特别是定陵出土的白玉垂倒宝石花组佩、白玉顶嵌宝石金簪、白玉镂空寿字镶宝石金簪、白玉兔金镶宝石耳坠等,将色泽艳丽的宝石作为镶嵌材料装饰到玉器上,以黄金的金黄色泽衬托出如凝脂般的白玉,宝玉石共用,金与玉共用,实为美观。
陆子刚是晚明时期的琢玉高手,他所琢刻的玉器作品,主要在明嘉靖至崇祯年间,这时的明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鉴赏收藏风气的流行,一些名家的作品,成为富商们追逐的对象。其所制作玉器当时极富盛名,并且也有较高的市场价格。他所琢刻的玉器作品,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按材施艺,不拘一格,图案装饰多取浮雕技法,构图既有繁缛,又有简洁,线条锋棱快利,但抛光不细。子刚款的佩玉,有玉牌、玉簪、玉珩、玉带钩等,而尤以玉牌子最为突出,这种玉牌在明晚期以至清代、近现代都极为流行。玉牌皆用上好的白玉制成,上端和侧面有镂雕的夔龙等装饰,表面有碾磨的图案及文字,款识的处理多有变化,字体分为隶书和篆书等几种,笔力道劲而略显粗糙,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粗糙的特点绝非工艺不精之故,而是有意追求古拙简朴的艺术特色。
清代玉佩饰
清代的玉佩饰集古代佩玉之大成,品种非常之多,如大量的玉佩、玉坠饰、玉头饰。这些作品制造精致,用玉精良,继承了明代制玉的传统工艺,特别是清代中期乾隆时期的玉佩饰,不仅在当时是清代官吏、士人追逐的对象,在现今也依然是收藏家们所热衷的藏品。乾隆时期玉佩饰的特点主要在于玉好工精。在选材上,均选用上好的和田羊脂白玉,其次则是青白玉,偶有黄玉或碧玉的制品。品种更是多种多样,有仿古鸡心佩、宜子孙佩、夔龙佩、龙凤佩、蚩尤环、鹿卢环、成组挂佩、十二辰组佩、十二月令牌组佩、夔龙顶的方牌子、斋戒牌、玉觞、搬指、玉锁、玉翎管、玉花囊、玉香囊、玉发簪、玉扁方、玉手镯、玉手串、玉带饰、玉人、玉兽小坠、玉杂佩等等。
清代玉带板已不见,但玉带扣、带环及玉带钩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玉带扣的体型比前代要大一些,玉质更加上乘,图案及做工比前代复杂和精致,特别是玉带钩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尺寸大小不论,造型与花纹各式各样。
仿古玉佩在清代玉佩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较常见的仿汉代鸡心佩和在鸡心佩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长方形透雕玉佩,有的仿得很像,并有许多汉代特有的细阴线纹饰,但玉质、玉的光泽、沁色等皆无汉代的特点。宜子孙佩亦是仿汉代宜子孙佩而制造,尺寸较汉代玉佩略小,但图案内容加以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装饰造型更加繁复精致。
一些前代没有而在清代新出现的玉佩饰,如扃方、搬指、镂空的香囊、花囊、玉连环佩饰、合符等,数量亦很多。玉扁方是清代妇女特有的头部装饰品,清代满族妇女由于特殊的盘头形式,即梳“两把头”,而扁方就是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最初,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是以真的头发分成两把,扁方则是在其中起骨干作用,依靠扁方来固定、控制发髻,使其不至于散落下来。到了晚清,
“两把头”改成了青缎制作的,安在头顶上,而它与真头发梳成头座的连接则也是仗着扁方在起作用。扁方皆长条形,其一端翻卷起来,另一端为弧状。清代的扁方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是相当多的。常见的扁方有翠制、白玉制、金制,还有金镶翠、碧玺、珍珠、宝石,或镂空雕喜字、团寿字、变形万字等等多种。
搬指的前身在古代被称为“剿”。《说文》云:“蝶,射决也,所以拘弦。”可知蝶是古代一种专供射箭拘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是防止拉弓射箭时勒伤手指的器具。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蝶,圆筒状,一端平齐,一端为斜口,另一侧面有一凹槽,可以纳入弓弦。汉代时玉蝶已发展变成了鲽形的鸡心佩,这种鸡心佩在汉代极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后代。到了清代玉鲽即又被演变成了圆筒状,已无凹槽,被称为“搬指”,一般套在手的大拇指上,但仅只起到装饰的作用。搬指在清代大量制作,非常盛行,质地以白玉、青玉、翠玉为多,也有金质、琥珀、金珀等,有的其上还饰有花纹、图案和诗句等。在清代的许多绘画作品中,可以见到许多男人手戴扳指或骑马射猎,或作一些其他的活动,是清代的达官显贵极为喜爱的手上装饰品。
朝珠是清代皇帝、皇后及大臣们在上朝和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穿朝服时必须佩带的饰物。大清会典有严格的规定,朝珠皆为108粒,间有四粒大珠作为结珠,另有佛头塔一粒,垂下的有背云和坠角,还有三串纪念共30粒,左边是一串,右边是两串,其下皆垂有坠角。根据清朝的典章制度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在宫中举行大典时才能佩戴,而皇帝在不同的场合会佩戴不同质地的朝珠,祭天时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时佩戴琥珀或蜜蜡朝珠,祭日时佩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时佩戴绿松石朝珠。
翠玉及其他一些宝玉石质地的杂佩制品则是清代佩饰中的又一大特色,翡翠制品是清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性质坚硬、细腻坚韧、清澈晶莹,绿色鲜艳漂亮的特点,尤其是质地、颜色、透明度三点均具备者为上品。一大批清代宫廷制作的翡翠佩饰如挂坠、手镯、手串、朝珠、扁方、头簪、搬指等等,品种多样,质地上佳。据查,《元史》《明史》中均无翡翠的记载,而至清代,翡翠确以进入内廷。所见最早的记录是雍正十一年云南巡抚张允隋向雍正皇帝进贡永昌碧玉一具,这些在清朝宫廷档案中记载的永昌碧玉、云南玉、滇玉都是指翡翠,只是内廷官吏习惯地将翡翠冠以云南地方名称而已。在清官档案记载中,所见翡翠之名是直到乾隆三十六年。至清代中晚期,清代宫廷翡翠制品的加工工艺已相当发达,某些器物的琢治水平可与苏州和扬州媲美了。
清代玉佩饰不仅吸收了历代玉佩饰之长处,而且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清代宫廷的玉佩饰在造型及加工特点上,突出了“精”、“细”的特征,它们做工规矩、地子平、线条直,玉佩饰的结构、图案繁复,人物、动物或植物等各种装饰纹图雕琢形象逼真,有棱有角,品种齐全、用料讲究、玉质润泽,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雕琢水平的最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