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石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国家能源结构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今的电石总量中,将近七成的电石能源会运用于PVC生产,电石炉气也成为了我国PVC生产的主要工艺。本文浅谈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石炉气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的发生,更好的实现氯碱行业节能减排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电石炉气;氯碱行业;应用
电石生产技术在工业运行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总体效率,但也直接提高了生产耗能总值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过度消耗问题的发生。科学地运用电石炉气改善工业生产,是现今社会优化转型生产的必要途径,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怎样提升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效率,是行业建设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一、电石炉气
电石炉气是电石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具有强效的污染影响,不过科学地利用电石炉气,可以通过热能、蒸汽和燃烧利用减少固碱生产能效的消耗,既很好地解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附加生产价值的偏低问题,也为行业自身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创新途径。通常情况下电石炉会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内燃式和密闭式三种类型,其中开放式的电石炉已经被国家明令禁用,因此现在普遍应用功能的是内燃型和密闭型的炉型。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不同炉型的烟气温度、风量、含尘指数和氢氮气体等含量都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二、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
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必须处理好电石炉的净化问题。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会在其炉顶添加烟罩,以降低CO2的燃烧烟气排放总量,但当内燃电石炉内的燃烧温度达到400℃以上时,其内部的粉尘颗粒会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腐蚀性。目前为止国内净化内燃式电石炉的方式有干法除尘和湿法除尘两种,干法除尘形式包含旋风、袋式和静电除尘方法,其中旋风除尘的达标值非常低,并不能充分地满足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已经很少出现在除尘环节当中。
袋式除尘在实际的应用中较为常见,除尘效率很高,但需要同步开展降温、滤料和清灰操作,具有一定的繁杂性。而布袋除尘则能达成99%的除尘率,是最具除尘优势的干法除尘技术。湿法除尘主要是通过粉尘的遇水反应原理进行除尘操作,但由于高温作用,粉尘中的CaO在遇水后会生成Ca(OH)2,产生黏度极高的碱性物质,很容易腐蚀相应设备,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并不具备很好地使用能效。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余热回收的方式实现,氯碱企业可以依照自身的生产需求选择进行原材料的烘干、余热处理和蒸汽利用,一避免锅炉受热面清灰问题的出现,保证生产结构和加热工序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氯碱炉气运用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还需要将烟气出口的温度控制在220摄氏度以下,为布袋除尘环节的开展提供便利,以实现可循环的环保生产。
三、密闭式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
密闭式电石炉具备大型化和自动特点,十分适用于生产规模大、运转强度高的行业运转,尤其在氯碱行业当中有着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自身的炉气净化和回收再利用弊端非常明显,不仅导致着工业生产的不稳定,也会产生不可控的炉气波动和焦油问题,造成炉内粘结和设备阻塞损毁现象的出现。依照不同的密闭炉净化需求,企业人员需要合理地选用湿法净化、干法净化和干湿结合净化法,其中湿法净化法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操作工艺,但也同时具备设备繁杂、动力消耗大、腐蚀程度高和养护成本高着四大特征。其二次污染产生量也相当巨大,也在很大层面上消减了其具体的使用能效,而且其净化操作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辅助,并不适用于部分干旱地区的工业生产。
常见的密闭式电石炉的干法净化方式有微孔陶瓷过滤法、静电除尘和布袋过滤法三种,操作人员需要依照不同的运行温度选择干法净化方式。相对而言,陶瓷过滤法的设备造价以及维护费用最高,性价比并不突出,静电除尘方式的性对适应值并不高,有着具体的运行温度标准和较低的净化能效,造价成本也很高。布袋过滤法是现今电石生产中的主要净化技术,不仅适用于现今的氯碱行业生产结构,也具备耐高温和效率强的特点,有效地改善了密闭式电石炉的净化黏结问题,具有很好的除尘净化能效。干湿结合的除尘形式能够实现对密闭炉的水洗清洁和沉降泥分离操作,将电石炉内的粉尘进行可燃物燃烧处理,并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达成有效地净化处理和炉气再利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氯碱行业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合理地选择半开放的内燃电石炉和全密闭炉的净化应用,才能实现大型化、一体化和密闭化的企业生产,优化自身的运营结构。相信通过科学、有序地利用电石炉气,做好电石炉的净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氯碱企业炉气应用的实际能效和经济收益,更好地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推动企业的创新、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付山强.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2020,48(07):5-6.
[2]高旭东.电石路线氯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J].聚氯乙烯,2011,39(09):1-8+21.
[3]安志明.电石炉气的净化工艺及其应用[J].聚氯乙烯,2010,38(06):4-7.
【关键词】电石炉气;氯碱行业;应用
电石生产技术在工业运行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总体效率,但也直接提高了生产耗能总值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过度消耗问题的发生。科学地运用电石炉气改善工业生产,是现今社会优化转型生产的必要途径,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怎样提升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效率,是行业建设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一、电石炉气
电石炉气是电石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具有强效的污染影响,不过科学地利用电石炉气,可以通过热能、蒸汽和燃烧利用减少固碱生产能效的消耗,既很好地解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附加生产价值的偏低问题,也为行业自身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创新途径。通常情况下电石炉会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内燃式和密闭式三种类型,其中开放式的电石炉已经被国家明令禁用,因此现在普遍应用功能的是内燃型和密闭型的炉型。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不同炉型的烟气温度、风量、含尘指数和氢氮气体等含量都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二、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
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必须处理好电石炉的净化问题。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会在其炉顶添加烟罩,以降低CO2的燃烧烟气排放总量,但当内燃电石炉内的燃烧温度达到400℃以上时,其内部的粉尘颗粒会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腐蚀性。目前为止国内净化内燃式电石炉的方式有干法除尘和湿法除尘两种,干法除尘形式包含旋风、袋式和静电除尘方法,其中旋风除尘的达标值非常低,并不能充分地满足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已经很少出现在除尘环节当中。
袋式除尘在实际的应用中较为常见,除尘效率很高,但需要同步开展降温、滤料和清灰操作,具有一定的繁杂性。而布袋除尘则能达成99%的除尘率,是最具除尘优势的干法除尘技术。湿法除尘主要是通过粉尘的遇水反应原理进行除尘操作,但由于高温作用,粉尘中的CaO在遇水后会生成Ca(OH)2,产生黏度极高的碱性物质,很容易腐蚀相应设备,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并不具备很好地使用能效。半开放内燃式电石炉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余热回收的方式实现,氯碱企业可以依照自身的生产需求选择进行原材料的烘干、余热处理和蒸汽利用,一避免锅炉受热面清灰问题的出现,保证生产结构和加热工序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氯碱炉气运用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还需要将烟气出口的温度控制在220摄氏度以下,为布袋除尘环节的开展提供便利,以实现可循环的环保生产。
三、密闭式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
密闭式电石炉具备大型化和自动特点,十分适用于生产规模大、运转强度高的行业运转,尤其在氯碱行业当中有着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自身的炉气净化和回收再利用弊端非常明显,不仅导致着工业生产的不稳定,也会产生不可控的炉气波动和焦油问题,造成炉内粘结和设备阻塞损毁现象的出现。依照不同的密闭炉净化需求,企业人员需要合理地选用湿法净化、干法净化和干湿结合净化法,其中湿法净化法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操作工艺,但也同时具备设备繁杂、动力消耗大、腐蚀程度高和养护成本高着四大特征。其二次污染产生量也相当巨大,也在很大层面上消减了其具体的使用能效,而且其净化操作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辅助,并不适用于部分干旱地区的工业生产。
常见的密闭式电石炉的干法净化方式有微孔陶瓷过滤法、静电除尘和布袋过滤法三种,操作人员需要依照不同的运行温度选择干法净化方式。相对而言,陶瓷过滤法的设备造价以及维护费用最高,性价比并不突出,静电除尘方式的性对适应值并不高,有着具体的运行温度标准和较低的净化能效,造价成本也很高。布袋过滤法是现今电石生产中的主要净化技术,不仅适用于现今的氯碱行业生产结构,也具备耐高温和效率强的特点,有效地改善了密闭式电石炉的净化黏结问题,具有很好的除尘净化能效。干湿结合的除尘形式能够实现对密闭炉的水洗清洁和沉降泥分离操作,将电石炉内的粉尘进行可燃物燃烧处理,并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达成有效地净化处理和炉气再利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氯碱行业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合理地选择半开放的内燃电石炉和全密闭炉的净化应用,才能实现大型化、一体化和密闭化的企业生产,优化自身的运营结构。相信通过科学、有序地利用电石炉气,做好电石炉的净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氯碱企业炉气应用的实际能效和经济收益,更好地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推动企业的创新、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付山强.电石炉气在氯碱行业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2020,48(07):5-6.
[2]高旭东.电石路线氯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J].聚氯乙烯,2011,39(09):1-8+21.
[3]安志明.电石炉气的净化工艺及其应用[J].聚氯乙烯,2010,38(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