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以人为本 ”的体育教学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以人为本”的含义、特征及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旨在为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体育教学观 特征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新形势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来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课教学存在人文体育意识淡薄、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的现象。教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在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始终,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体育的目标就是造就和谐、完善发展的人。”体育改革在内容设置上,应以身体健康内容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目标上,要以发展体育素质、能力和增强体质为主,改变过去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体系,建立以强身健体、休闲养身、愉快健身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尽可能从有利于推广的健康休闲的角度考虑,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自我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就是发展人、培养人,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其目标就是“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及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把发展人、培养人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另外,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随社会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实施教育,以及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所以,在体育教学改革下,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就是要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综合地发展人、教育人、培养人。同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导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利用体育的基本功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社会适应性,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育教师也应积极投身于体育教学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正确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关爱学生、相互尊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把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始终。当前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体育教师应具备精湛的业务技能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技术等,在课余强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素养,以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2.“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特征
  2.1人性化教育特征。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化的社会活动,人是活动的主体,在这些活动中处处蕴含着人性化的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强制或刻意地差使学生,对学生要体现人文关怀,相互尊重,正确引导,同时应注意人的基本属性,把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合理科学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属性,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完善学生的修养。
  2.2发展性特征。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人、培养人,它本身就具有教育性特点,因此在新教材编写上应坚持发展性与教育性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尽量选取具有启发性、教育性,适合学生身心需要的教材,同时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在这一体育教学理念上,时刻体现了发展与教育性特征。
  2.3健康性特征。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把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同时注意学生技能的发展,以及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培养。而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健康,并倡导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与体育健康教材内容安排上,以学生健康为目标,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处处体现了健康性特征,它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从健康“三维观”角度促进学生与教师健康、愉悦、协调地发展。
  2.4互动性特征。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教育活动,既有学生参与,又有教师讲授指导。尤其在示范与新动作学习时,师生之间互动特征体现比较明显。互动就是发展人的社会属性,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注意力,这更有利于体育教学。
  2.5情感性特征。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因素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和必要的比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关注道德情感的培养,集体之间团结协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努力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发掘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因素,提高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2.6社会适应性特征。
  社会适应性特征是新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学对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体能储备,使学生适应各种压力及环境下的工作学习,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有助于学生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及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因此,社会适应性特征也是体育教学对人的发展潜在与深层面意义上的重要特征之一。
  3.“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3.1在内容选定、课程设置上融入“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
  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按照学生的需要出发,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协调课时安排,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并贯彻教学大纲精神,规划学期、学年课程安排,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搞好体育教学工作,协调健康与技能提高的关系,兴趣与教学内容统一安排的关系,场地器材与课程设置的关系,等等,同时以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把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教学的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教师都要以学生为根本,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2在教法学法的选用上融入“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
  体育教学的教法学法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直接感受教学、体验情感关怀的关键。当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掌握学习”等普遍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并在应用的方法方面研究较多,这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庞大的理论支撑,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项目,选取可行、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这些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机会增多,学生可得到有效的发展,这也是“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3.3在教学的评价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学生的评价及其教师的评价等,对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来说,重点还是学生的评价标准制定,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这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及其参与,重视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体育运动能力,等等。以人为中心,即评价要符合人的教育性,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标准,不但要考虑学生之间相对差距的横向评价,而且要考虑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练习情况、课堂表现等,这些都要纳入评价之列,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求、体质状况、性别特点等,从而全面、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促进教学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童慧儿等.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教体育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6,(1).
  [2]李正红副部长.《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育发展》的讲话.中国教报,2006.1.
  [3]袁贵仁部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讲话南方网.2006.5.
  [4]裴立新.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概念[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9.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减少成本,提高产量;通过筛选培养基对细菌生长(细菌形态)、培养时间、菌数、PH、冻干菌存率、安全性、免疫原性、剩余水分、有效期等的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的生产工
学位
关于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美国著名数学问题解决专家匈菲尔德提出了五条原则:容易接受的;多种解题方法,或多重思路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不故意设陷阱;可以进一步开展和一般化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全国大学生第九届、第十届田径锦标赛甲组第一名成绩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的统计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选手的现状、水平和特点,找出了我国大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优势项目和存在问题,为我国大学生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性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甲组成绩 对比分析 改进对策    本文试图对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甲组成绩统计的对比分析
运用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延伸和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跆拳道的基本知识、特点,阐述了我市城区中学在体育课上引入跆拳道的意义,并对我市城区中学引入跆拳道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引入跆拳道是基本可行的。  关键词: 城区中学 体育课 跆拳道    1.引言  跆拳道(TAE KWON DO)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自身修炼和搏击的朝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由品势修炼、搏击格斗、功力检验三部分内容组成,具有速度、力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分析体育运动本身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是其形成良好习惯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又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高校开展英语教学时必然会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等,所以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英语教学也思想政治教学紧密相连.文章分析了现阶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对于学校体育改革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意义和目的作了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课 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习惯    高职院校体育课培养的主体是即将参加工作的职业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其培养的方向也应该是以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为主,使其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