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有一枚象牙手戳,它比一般名章要大出许多。它质地细腻,有细小波纹,呈淡黄色,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尤其那种油润感,让人觉得那头大象本就不曾死去,那省却呼吸的生命仍蕴在这小小长方体中,即便跨越了百年时空,仍旧泌脂自泽,拒绝枯朽。
手戳上最初并非父亲的名字,父亲的名字是后来刻上去的,这才真正意义上成了父亲的手戳。但它毕竟出自民国,甚至来自历史更深处,就其资历,也算是一件“古董”了。也正是它,曾让父亲窃窃得意过,也曾让父亲惴惴不安过。
父亲和母亲,是山东齐河县的支边青年。1959年夏,他们公社150名“支青”,怀揣一个“淘金”梦,在同村本家王祥贵的带领下,来到了黑龙江畔的萝北农场二分场,也就是现在的延军农场。可一到农场,心就凉了半截,眼前的一切与在山东所宣传的落差很大。领导动员讲话时,说是去当工人,每月工资50元左右,三年后可留可回。没成想,到了这里还是跟土坷垃打交道,重返原籍的说法也没了下文。每月工资二十多元,除去伙食费,到手的也就十几块钱。他们所在的八队刚刚建成,生活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时队里已有火锯场,木料十分充足。他们住的是木板房,即里外各钉一层木板,中间填充锯末,但墙体不厚,门窗封闭也不严,夏挡不住蚊虫,冬保不住温度,室外是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室内洗脸水都结一层厚冰。宿舍里每人配发的一个小木槽,就是洗脸盆了。食堂里除了一口大锅,其余炊具几乎全是木制的。食堂很小,开饭时大家只能在外面站着吃,蚊子、小咬、牛虻成群地包围过来,他们一邊抓紧时间吃饭,一边不时地抽出一只手拍打,两只脚也交替着往腿上蹭着,一个个手舞足蹈的样子,活像一场杂乱滑稽的“饭操”。那时队里还没水井,生活用水全取自大江。冬天,宿舍里没有暖瓶,常备些大冰块,谁渴了就砸碎一些扔嘴里,嘎嘣嘎嘣地嚼上几块。脚上穿的大都还是老家的纳底布棉鞋,走不多远,脚底就粘个雪疙瘩,像踩着一个冰嘎,须不时地用小木棍擖哧几下。好在一日三餐,顿顿都能吃饱肚子,因为食堂开的是“死伙”,管够。这在大跃进时期,可不是一般的福分了。
应该说,这时的“支青”和多年后的“知青”大不相同:一是生长地不同,前者来自封闭落后的农村,后者来自相对文明开放的城市;二是文化层次不同,前者大多数文化不高,甚至是文盲,而后者是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知识青年;三是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正处于大跃进时期,手无分文、食不果腹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后者则处于“文革”盛期,红色浪潮正涤荡着每个人的灵魂。基于以上三点,就决定了他们来北大荒的初衷也是大相径庭:“支青”内心的目标很明确,并没有高喊的“支援边疆,建设边疆”那么崇高,大多只是奔着能吃饱、多挣钱而来;而“知青”们则是响应伟大号召满怀一腔豪情,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而来到北大荒这片“广阔天地”,立志“大有作为”的。这就不难理解,当年来垦区的山东“支青”共六万人之多,但最后真正扎根农垦的,也不过两三万人。当然,知青后来几乎全部返城,这是国家政策使然,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那时候,“支青”们思想浮动,有的很快便偷偷跑回原籍。父亲虽没“逃跑”,但思想也一直没稳定下来。邻村同来的张少龙,头脑灵活,能说会道,消息也灵通,鬼点子特多。次年四月的一天,他和老乡张迎旭来找父亲,说伊春那边的林场工资高,待遇好,咱背井离乡出来为个啥,图的还不是多挣俩钱嘛,不如去那里找工作。仨人瞒着已是排长的王祥贵,一拍即合。一通谋划后,聊做准备,父亲便带着母亲,与张少龙、张迎旭一行四人趁着风高月黑,偷偷离开了农场八队。他们不敢走公路,怕队领导骑马追来,而是选择沿着江边走,一路披荆斩棘,跨沟越河。忽觉两条腿硬邦邦地打不过弯来,才发现被河水泡透的两条棉裤腿已冻成铁桶子了。
他们就这样跋山涉水,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了伊春的一个林场。每当回忆起这次几百里长途跋涉,母亲便唏嘘不已:一是太辛苦,太遭罪,那苦那罪现在想想就起鸡皮疙瘩;二是很侥幸,很幸运,因为之前有不少偷跑者,虽大多成功逃离,但也有不少被追回的,尤其还有迷路失踪、遇到狼群被活活吃掉的传言,吓死人。
林场条件的确好多了,每月能挣八九十元,食堂主食多样,有馒头、煎饼和米饭等,只是价格不同,而且定量。年轻人饭量本来就大,何况从事的又是采伐、肩扛归棱或踩跳装车等重体力劳动,很多人不够吃,虽然手里有钱,但各种食品都凭票供应,饥肠辘辘便成常态。
这年农历八月十七,我就在那片原始森林里出生了。坐月子总该吃鸡蛋的,可供应站凭票售货,想多买些食品,无异于登天。要说还是张少龙鬼机灵,他知道父亲有一个大手戳,便出主意说,咱就自己写个买鸡蛋条子,把你那手戳盖上,那可是 “官印”,说不定就好使呢。果不出所料,供应站的人看着大大的戳印,不知那“王庆元印”什么来头,又不好多问,思忖良久,还是卖给了父亲几斤鸡蛋。父亲后来每每讲起这个笑话,不免津津乐道,洋溢出一脸既朴拙又狡黠的得意。而我却始终觉得,那不过是两个色彩迥异且错乱更迭的时空所碰撞出的一个黑色幽默。从那时起,父亲才对那枚手戳倍感珍惜了。而我的出生,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欢乐,更重要的是给父母每月平添了一个人口粮,别看父亲做头杠,但肚子从此没再扁过。在1960年那个极其特殊的岁月里,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幸福了。
但张少龙他们却不同,每天仍处在吃不饱状态。饿则思变。他找来父亲、张迎旭和几位工友,谋划着去猎杀蹲仓的黑瞎子。在他们看来,数九寒天,树洞里冬眠的黑瞎子正迷迷糊糊,只要把树一放到,没等它反应过来,几斧头就把它解决了。说干就干。他们手持斧头、快马子锯等,钻进了原始森林的深处,终于找到了一棵非常粗大的枯树桶子。树皮脱落,枝丫稀少,用斧头一敲,空空直响,从了解到的经验判断,这应是黑瞎子蹲仓的好地方。于是,快马子便噌噌地切入树身,一把把快斧也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只等树倒熊出,利刃齐劈熊颅,一顿美餐似乎就在眼前了!突然,头顶上一声咆哮,使他们头皮发炸,仰脸看去,只见一只黑瞎子在树桶子上端正俯首怒视着他们。并无一声号令,他们不约而同地撒丫子就跑,各自奔命,可那黑瞎子不知怎的就偏偏选中了父亲穷追不舍。就在父亲筋疲力尽几近绝望时,面前出现了一堆木棱,他不知怎的就一出溜钻进了木棱与地面的缝隙里,黑瞎子却钻不进去,只能用熊掌一把一把地掏扯着,父亲的棉裤棉袄被撕扯成了烂絮和布条条。过了挺长时间,人们敲盆砸桶地涌来才把黑瞎子赶跑了,却怎么也无法将父亲拽出来,只好将木棱拆散,才将父亲抬回了家。父亲许多年后给我讲述这段历险时,对人在特殊环境下所释放出的超常潜能感叹不已。
手戳上最初并非父亲的名字,父亲的名字是后来刻上去的,这才真正意义上成了父亲的手戳。但它毕竟出自民国,甚至来自历史更深处,就其资历,也算是一件“古董”了。也正是它,曾让父亲窃窃得意过,也曾让父亲惴惴不安过。
父亲和母亲,是山东齐河县的支边青年。1959年夏,他们公社150名“支青”,怀揣一个“淘金”梦,在同村本家王祥贵的带领下,来到了黑龙江畔的萝北农场二分场,也就是现在的延军农场。可一到农场,心就凉了半截,眼前的一切与在山东所宣传的落差很大。领导动员讲话时,说是去当工人,每月工资50元左右,三年后可留可回。没成想,到了这里还是跟土坷垃打交道,重返原籍的说法也没了下文。每月工资二十多元,除去伙食费,到手的也就十几块钱。他们所在的八队刚刚建成,生活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时队里已有火锯场,木料十分充足。他们住的是木板房,即里外各钉一层木板,中间填充锯末,但墙体不厚,门窗封闭也不严,夏挡不住蚊虫,冬保不住温度,室外是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室内洗脸水都结一层厚冰。宿舍里每人配发的一个小木槽,就是洗脸盆了。食堂里除了一口大锅,其余炊具几乎全是木制的。食堂很小,开饭时大家只能在外面站着吃,蚊子、小咬、牛虻成群地包围过来,他们一邊抓紧时间吃饭,一边不时地抽出一只手拍打,两只脚也交替着往腿上蹭着,一个个手舞足蹈的样子,活像一场杂乱滑稽的“饭操”。那时队里还没水井,生活用水全取自大江。冬天,宿舍里没有暖瓶,常备些大冰块,谁渴了就砸碎一些扔嘴里,嘎嘣嘎嘣地嚼上几块。脚上穿的大都还是老家的纳底布棉鞋,走不多远,脚底就粘个雪疙瘩,像踩着一个冰嘎,须不时地用小木棍擖哧几下。好在一日三餐,顿顿都能吃饱肚子,因为食堂开的是“死伙”,管够。这在大跃进时期,可不是一般的福分了。
应该说,这时的“支青”和多年后的“知青”大不相同:一是生长地不同,前者来自封闭落后的农村,后者来自相对文明开放的城市;二是文化层次不同,前者大多数文化不高,甚至是文盲,而后者是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知识青年;三是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正处于大跃进时期,手无分文、食不果腹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后者则处于“文革”盛期,红色浪潮正涤荡着每个人的灵魂。基于以上三点,就决定了他们来北大荒的初衷也是大相径庭:“支青”内心的目标很明确,并没有高喊的“支援边疆,建设边疆”那么崇高,大多只是奔着能吃饱、多挣钱而来;而“知青”们则是响应伟大号召满怀一腔豪情,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而来到北大荒这片“广阔天地”,立志“大有作为”的。这就不难理解,当年来垦区的山东“支青”共六万人之多,但最后真正扎根农垦的,也不过两三万人。当然,知青后来几乎全部返城,这是国家政策使然,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那时候,“支青”们思想浮动,有的很快便偷偷跑回原籍。父亲虽没“逃跑”,但思想也一直没稳定下来。邻村同来的张少龙,头脑灵活,能说会道,消息也灵通,鬼点子特多。次年四月的一天,他和老乡张迎旭来找父亲,说伊春那边的林场工资高,待遇好,咱背井离乡出来为个啥,图的还不是多挣俩钱嘛,不如去那里找工作。仨人瞒着已是排长的王祥贵,一拍即合。一通谋划后,聊做准备,父亲便带着母亲,与张少龙、张迎旭一行四人趁着风高月黑,偷偷离开了农场八队。他们不敢走公路,怕队领导骑马追来,而是选择沿着江边走,一路披荆斩棘,跨沟越河。忽觉两条腿硬邦邦地打不过弯来,才发现被河水泡透的两条棉裤腿已冻成铁桶子了。
他们就这样跋山涉水,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了伊春的一个林场。每当回忆起这次几百里长途跋涉,母亲便唏嘘不已:一是太辛苦,太遭罪,那苦那罪现在想想就起鸡皮疙瘩;二是很侥幸,很幸运,因为之前有不少偷跑者,虽大多成功逃离,但也有不少被追回的,尤其还有迷路失踪、遇到狼群被活活吃掉的传言,吓死人。
林场条件的确好多了,每月能挣八九十元,食堂主食多样,有馒头、煎饼和米饭等,只是价格不同,而且定量。年轻人饭量本来就大,何况从事的又是采伐、肩扛归棱或踩跳装车等重体力劳动,很多人不够吃,虽然手里有钱,但各种食品都凭票供应,饥肠辘辘便成常态。
这年农历八月十七,我就在那片原始森林里出生了。坐月子总该吃鸡蛋的,可供应站凭票售货,想多买些食品,无异于登天。要说还是张少龙鬼机灵,他知道父亲有一个大手戳,便出主意说,咱就自己写个买鸡蛋条子,把你那手戳盖上,那可是 “官印”,说不定就好使呢。果不出所料,供应站的人看着大大的戳印,不知那“王庆元印”什么来头,又不好多问,思忖良久,还是卖给了父亲几斤鸡蛋。父亲后来每每讲起这个笑话,不免津津乐道,洋溢出一脸既朴拙又狡黠的得意。而我却始终觉得,那不过是两个色彩迥异且错乱更迭的时空所碰撞出的一个黑色幽默。从那时起,父亲才对那枚手戳倍感珍惜了。而我的出生,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欢乐,更重要的是给父母每月平添了一个人口粮,别看父亲做头杠,但肚子从此没再扁过。在1960年那个极其特殊的岁月里,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幸福了。
但张少龙他们却不同,每天仍处在吃不饱状态。饿则思变。他找来父亲、张迎旭和几位工友,谋划着去猎杀蹲仓的黑瞎子。在他们看来,数九寒天,树洞里冬眠的黑瞎子正迷迷糊糊,只要把树一放到,没等它反应过来,几斧头就把它解决了。说干就干。他们手持斧头、快马子锯等,钻进了原始森林的深处,终于找到了一棵非常粗大的枯树桶子。树皮脱落,枝丫稀少,用斧头一敲,空空直响,从了解到的经验判断,这应是黑瞎子蹲仓的好地方。于是,快马子便噌噌地切入树身,一把把快斧也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只等树倒熊出,利刃齐劈熊颅,一顿美餐似乎就在眼前了!突然,头顶上一声咆哮,使他们头皮发炸,仰脸看去,只见一只黑瞎子在树桶子上端正俯首怒视着他们。并无一声号令,他们不约而同地撒丫子就跑,各自奔命,可那黑瞎子不知怎的就偏偏选中了父亲穷追不舍。就在父亲筋疲力尽几近绝望时,面前出现了一堆木棱,他不知怎的就一出溜钻进了木棱与地面的缝隙里,黑瞎子却钻不进去,只能用熊掌一把一把地掏扯着,父亲的棉裤棉袄被撕扯成了烂絮和布条条。过了挺长时间,人们敲盆砸桶地涌来才把黑瞎子赶跑了,却怎么也无法将父亲拽出来,只好将木棱拆散,才将父亲抬回了家。父亲许多年后给我讲述这段历险时,对人在特殊环境下所释放出的超常潜能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