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计算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认为计算易教,不太重视教法的研讨,主要表现在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理解;兴趣
  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对于增强学生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位数学教师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比如在考试结束后学生和家长纷纷抱怨,由于计算的失误而导致成绩不理想,有些学生后悔,有些学生受到家长的挨骂,甚至有些学生受到家长的严厉的惩罚;在在发试卷时,老师会说:“只要你们计算不粗心,都会考个好成绩。”因此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一)尤其小学生好动、好新、好胜、好学的特点,我们必须在游戏或竞赛中培养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接火车”,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分成相等四组,在黑板上分别展示相应的计算题,每组同学前一位做完回来击掌下一位同学方可上黑板做题,老师计时哪一组首先做完并正确就奖励每位成员一朵小红花加10分,最后完成且错误多的小组每位成员减10分。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增强小组合作团队的精神,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面积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儿时欧拉被学校除名回家放羊时,他家羊增加100只时,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小欧拉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25+25+25+25=100)。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经过努力欧拉成为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与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二、重视算理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计算正确,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对计算法则理解透彻;懂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所以算理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如教学内容中“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可以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究发现算理掌握知识。设置小白兔请客情境,小白兔请小朋友来做客,它准备了两筐萝卜,第一筐有9个萝卜,第二筐有7个萝卜,小白兔一共准备多少萝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小白兔算一算吗?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这样凑10法就得出;从第二筐中拿出1个萝卜放到第一筐中,第一筐就凑成10,在加上第二筐剩下的6个萝卜一共16个;或者从第一筐中拿出3个萝卜放到第二筐中,第二筐就凑成10,在加上第一筐剩下的6个萝卜一共16个;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进位的表象,直观地理解了进位的方法,为以后自主探究“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
  三、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知识一环紧扣一环,学好前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没有学好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那么在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中就吃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我从以下几点阐述以下:
  (一)新课温故知新突难点多练习。例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时,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坐错位”的现象,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法各部分的位置。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像根据三六十八这一句口诀,说出3×6=18 6×3=18 18÷3=6 18÷6=3四个算式。根据3×6=18说出18÷6=3 18÷3=6这两个除法算式。
  (二)知识靠天天积累,练习训练少而精。学好数学必须从小学抓起,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加强加强平时的训练,采取“天天练”,在练习题设计中应该少而精,让学生每天有事做不厌烦,这样既达到温故而知新,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注重习惯的养成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书写作业要规范、整洁;要善于总结经验。
  总之,小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天天练“,在时间上要讲速度,在质量上要讲密度,练习训练要少而精,这样才能提高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学工作者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不得法,缺乏学习动力,面临问题常常会产生紧张、自卑、畏惧、逃避等心理,久而久之,成绩就越来越不理想。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  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存在着后进生的现象,作为一名教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得益于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加强,幼儿学前教育工作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幼儿教师应该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对幼儿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到最适合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从而使幼儿教育未来的发展能够迈向新一个阶梯。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环境  学前阶段是个体最先接触社会的关键时期。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这种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享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是有知觉、感觉、冲动、精力、意志力的个人;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促使创新能力的自发形成。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述了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音乐是素质教育展不可或缺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把创造的思想用于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积极性;灵感;兴趣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音乐教学
期刊
【摘 要】钢琴艺术的发展在几个世纪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演奏艺术流派。其中法兰西学派,德奥学派,俄罗斯学派等在演奏方式,方法及教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世界钢琴乐坛输送了大量的音乐大师。我过钢琴的早期发展与俄罗斯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一个分支,其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是相同的。  【关键词】钢琴表演;教学比较;研究  作曲家是音乐发展的灵魂,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形成与他本民族的乐派有着必然的
期刊
【摘 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读”和“写”的信心,建立起一种自我纠正和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为进入小学的书面语言学习打好基础。为幼儿从非语言交际向书面语言学习转换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一、幼儿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的探索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有了支持、引导幼儿发
期刊
【摘 要】衍纸又叫做卷纸,是纸艺大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项,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是通过卷曲、弯曲、捏压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折纸艺术。想要学好衍纸,需要首先学会用薄的纸条制作各种基础造型,然后利用这些基础的造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制作出我们想要的衍纸作品。  衍纸活动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参加活动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再加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小肌肉的发展特点,开展一次成功的小
期刊
【摘 要】幼儿出于一种认知阶段,对于陌生厌恶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抵触心理,道德感和羞耻感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时常因为自己本能的任性出现各种争执,在争执中我们教育者要理性看待他们的过失,不能随意的谩骂和批评,当然也不能过于溺爱,更多的是加以引导和帮助,让他们逐渐成长,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社会。  【关键词】幼儿;认错;抵触心理;学会尊重  争吵是孩子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孩子是21世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数学课堂中,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达成师生情趣的互融共进,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幼教数学;情趣;创新  在幼儿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多方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达成师生情趣的互融共
期刊
【摘 要】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成为了美术教师的一项教学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培养  美术课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想方设法地运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小学美术课堂,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