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去总结人民银行的事后检查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之后分析了现阶段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为何要进行转型升级的原因,并且对转型后监督工作的内在逻辑、工作模式、绩效评价等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并且对银行事后督查工作的转型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转型发展
1、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背景
现如今,人民银行的监督机构已经建立了十几年了,这些年来人民银行对各机构的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审核以及监督,并且矫正、制止了日常核算中违章违规的做法。使各机构的员工提高了执行意识,各方面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有利于减少失误。在此同时,由于事后监督管理方面得到了强化并且还实行了有效的监督方式,使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还有导向性得到了提高,人民银行在核算信息质量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增强,会计核算方面的业务也越来越规范。
由于《新资本》的提出以及实行,相关监督机构在管理操作风险方面也越来越严格,人民银行相关部门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傳统的复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事后监督不仅仅要求规范性,还有对操作风险的最小化。因此,人民银行重新思考了事后监督的发展,加快了推进人民银行检查方面的转型工作。
2、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2.1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缺陷
现如今事后检查方式无法跟上人民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监督方式不够先进,风险导向性较弱;监督理念过于落后;监督机构也不够完善;监督机构和别的监管机制之间还没有完善相关合作,难以发挥风险管理带来的效果;还有就是复审式监督过于落后,难以跟上人们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监督理念过于落后严重影响了人民银行有效的发挥事后监督的功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事后的检查工作和防止作弊方面。有关风险管理的系统也过于落后,监督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对识别操作风险和控制风险等方面,因为与风险有关的信息较为散乱,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导致事后监督效果难以被应用,在风险管理方面还严重缺乏针对性。
2.2 推进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驱动力
2.2.1人民银行眼下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和发展,要应对新形势的经济金融发展,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发展,金融宏观调控也越来越复杂,事后监督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这是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事后监督工作需要紧随我国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转型不断发展才可以使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得到提高。
2.2.2 加快事后监督工作的转型和发展,这是人民银行相关机制的内在需要。人民银行核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位就是事后监督的工作,事后监督工作不可以缺少,事后监督有利于加强内部的管理,还可以强化对监督系统的控制。可以保证人民银行减少风险,减少失误。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核算质量,还可以提升服务方面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人们对监督工作的需求。
2.2.3 面对着这些重大的挑战,人民银行及时对职能进行了调整。在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要顺应自身的发展需要,应该形成一种事后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完善,提升它的主动性和建设性,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框架构建
3.1 组织模式创新
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是事后监督的转型、发展的主要核心。把事后监督的关口向前移动,从传统的方式开始,逐步进行转变,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事后监督工作的方式以及组织的方式。要全面发挥出事后监督有关的预警作用。根据现今对监督体系进行的设计方式,把现场存在的事中控制和不在现场的事后的监督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中控制大多发生在业务交易事或者在营业的过程中,用会计系统的子系统全方位的进行监控,以保证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且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事后的监督以交易中获取的信息为依据,全面的表现出风险事件的各种特征。事后监督对每项业务都进行了监督并且都留下了监控视频,有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还能够监控它的变动趋势,分析每种风险的状态,预警线是否偏离以及偏离的强弱。一步步推动事后监督工作从最简单的静态操作、事后审核转变为智能动态预警的分析,并逐步进行完善。
3.2 风险防控流程设计
事后监督系统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关于事后监督的完善工作也逐渐得到了人民银行的重视,为了把事后监督所需要的加入到系统里面去,以形成的新的事后监督系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设计流程,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员条线、信息条线、业务条线。人员条线较为重要,人员条线最主要的就是要监督整个系统的岗位,并且使各个岗位都得到合理的安排,并且使他们发挥出应该发挥的作用。业务条线包括风险定位、岗位的职责等作用,以及收集风险的职能。信息条线包括了一整个系统,并且管理着信息流转的工作。每条线都很重要,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不同的工作,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电子化的操作,所以每步电子业务的操作都会留下电子的痕迹,电子操作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可以有力的明确划分责任。
3.3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监督模型开发
把监督方式由复审为主改为以数据分析为主,各业务岗评估、梳理自身涉及操作的业务。用风险点建立风险计量的模型,确认、收集风险驱动因素和事件,重点监督内容为由系统自动所筛选识别出的风险高的业务及重要业务,提升监督针对性与风险防控效果,加强业务处理的重点性、关联性等各个方面的监督,逐渐实现从复核型向风险监控型的监督重点转变;风险预警与风险模型依据制度规定与差错风险案列建立,由系统自动整理会计与柜面人员审核过程中的风险事件,检测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从而实现对重要的业务、交易、金额等等的有效监管,防范业务处理风险由系统进行硬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设计风险评估功能,持续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最终得以实现流程导向与风险导向的监管。
3.4 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价的建立
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将平衡记分卡使用到绩效事后监督评价与指标体系的设计里,把指标体系设计为四个维度的指标。一是包括监督的主体与对象监督工作服务的满意度的受众服务维度指标;二是主要为事后监管工作落实国家经济金融与上级的决定、加强部门履行职能等的业绩结果维度指标;三是内部的管理维度指标;四是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绩效评价由这四个指标来进行,增加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减少指标赋权的主观性。
3.5 监督辅助支持系统的完善
由于平台主要为会计凭证档案影像的集中使用,需要具有影像建立、业务统计、查阅调阅、过程控制等功能,可以对采集完成以后的电子影像凭证依照某一事件进行整理归类,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和准确展现人员发出的指令,因此要创立会计凭证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作为数据整合与信息交换处理的核心机构,必须建立多方位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数据支持给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管工作。核心数据库要提供三种服务:数据的批量采集服务,把数据批量加载至预警数据库中;数据的实时采集服务;通过读取主机日志等方式获得核心系统发生的实时数据。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改革步伐加快,会计核算方式的迅猛发展对现有的事后监督工作机制、理念、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银行要积极面对挑战,建立完善新型事后监督工作机制,不断的对齐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珏琰.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方式发展与事后监督转型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8):25-27.
[2]易会满,牛刚,戴志华.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理论实务与战略转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关键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转型发展
1、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背景
现如今,人民银行的监督机构已经建立了十几年了,这些年来人民银行对各机构的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审核以及监督,并且矫正、制止了日常核算中违章违规的做法。使各机构的员工提高了执行意识,各方面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有利于减少失误。在此同时,由于事后监督管理方面得到了强化并且还实行了有效的监督方式,使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还有导向性得到了提高,人民银行在核算信息质量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金融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增强,会计核算方面的业务也越来越规范。
由于《新资本》的提出以及实行,相关监督机构在管理操作风险方面也越来越严格,人民银行相关部门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傳统的复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事后监督不仅仅要求规范性,还有对操作风险的最小化。因此,人民银行重新思考了事后监督的发展,加快了推进人民银行检查方面的转型工作。
2、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2.1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缺陷
现如今事后检查方式无法跟上人民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监督方式不够先进,风险导向性较弱;监督理念过于落后;监督机构也不够完善;监督机构和别的监管机制之间还没有完善相关合作,难以发挥风险管理带来的效果;还有就是复审式监督过于落后,难以跟上人们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监督理念过于落后严重影响了人民银行有效的发挥事后监督的功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事后的检查工作和防止作弊方面。有关风险管理的系统也过于落后,监督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对识别操作风险和控制风险等方面,因为与风险有关的信息较为散乱,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导致事后监督效果难以被应用,在风险管理方面还严重缺乏针对性。
2.2 推进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驱动力
2.2.1人民银行眼下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和发展,要应对新形势的经济金融发展,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发展,金融宏观调控也越来越复杂,事后监督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这是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事后监督工作需要紧随我国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转型不断发展才可以使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得到提高。
2.2.2 加快事后监督工作的转型和发展,这是人民银行相关机制的内在需要。人民银行核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位就是事后监督的工作,事后监督工作不可以缺少,事后监督有利于加强内部的管理,还可以强化对监督系统的控制。可以保证人民银行减少风险,减少失误。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核算质量,还可以提升服务方面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人们对监督工作的需求。
2.2.3 面对着这些重大的挑战,人民银行及时对职能进行了调整。在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要顺应自身的发展需要,应该形成一种事后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完善,提升它的主动性和建设性,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事后监督工作转型与发展的框架构建
3.1 组织模式创新
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是事后监督的转型、发展的主要核心。把事后监督的关口向前移动,从传统的方式开始,逐步进行转变,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事后监督工作的方式以及组织的方式。要全面发挥出事后监督有关的预警作用。根据现今对监督体系进行的设计方式,把现场存在的事中控制和不在现场的事后的监督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中控制大多发生在业务交易事或者在营业的过程中,用会计系统的子系统全方位的进行监控,以保证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且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事后的监督以交易中获取的信息为依据,全面的表现出风险事件的各种特征。事后监督对每项业务都进行了监督并且都留下了监控视频,有利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还能够监控它的变动趋势,分析每种风险的状态,预警线是否偏离以及偏离的强弱。一步步推动事后监督工作从最简单的静态操作、事后审核转变为智能动态预警的分析,并逐步进行完善。
3.2 风险防控流程设计
事后监督系统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关于事后监督的完善工作也逐渐得到了人民银行的重视,为了把事后监督所需要的加入到系统里面去,以形成的新的事后监督系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设计流程,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员条线、信息条线、业务条线。人员条线较为重要,人员条线最主要的就是要监督整个系统的岗位,并且使各个岗位都得到合理的安排,并且使他们发挥出应该发挥的作用。业务条线包括风险定位、岗位的职责等作用,以及收集风险的职能。信息条线包括了一整个系统,并且管理着信息流转的工作。每条线都很重要,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不同的工作,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电子化的操作,所以每步电子业务的操作都会留下电子的痕迹,电子操作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可以有力的明确划分责任。
3.3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监督模型开发
把监督方式由复审为主改为以数据分析为主,各业务岗评估、梳理自身涉及操作的业务。用风险点建立风险计量的模型,确认、收集风险驱动因素和事件,重点监督内容为由系统自动所筛选识别出的风险高的业务及重要业务,提升监督针对性与风险防控效果,加强业务处理的重点性、关联性等各个方面的监督,逐渐实现从复核型向风险监控型的监督重点转变;风险预警与风险模型依据制度规定与差错风险案列建立,由系统自动整理会计与柜面人员审核过程中的风险事件,检测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从而实现对重要的业务、交易、金额等等的有效监管,防范业务处理风险由系统进行硬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设计风险评估功能,持续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最终得以实现流程导向与风险导向的监管。
3.4 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价的建立
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将平衡记分卡使用到绩效事后监督评价与指标体系的设计里,把指标体系设计为四个维度的指标。一是包括监督的主体与对象监督工作服务的满意度的受众服务维度指标;二是主要为事后监管工作落实国家经济金融与上级的决定、加强部门履行职能等的业绩结果维度指标;三是内部的管理维度指标;四是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绩效评价由这四个指标来进行,增加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减少指标赋权的主观性。
3.5 监督辅助支持系统的完善
由于平台主要为会计凭证档案影像的集中使用,需要具有影像建立、业务统计、查阅调阅、过程控制等功能,可以对采集完成以后的电子影像凭证依照某一事件进行整理归类,系统能够快速定位和准确展现人员发出的指令,因此要创立会计凭证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作为数据整合与信息交换处理的核心机构,必须建立多方位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数据支持给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管工作。核心数据库要提供三种服务:数据的批量采集服务,把数据批量加载至预警数据库中;数据的实时采集服务;通过读取主机日志等方式获得核心系统发生的实时数据。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改革步伐加快,会计核算方式的迅猛发展对现有的事后监督工作机制、理念、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银行要积极面对挑战,建立完善新型事后监督工作机制,不断的对齐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珏琰.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方式发展与事后监督转型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8):25-27.
[2]易会满,牛刚,戴志华.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理论实务与战略转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