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本体论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赝品问题是西方艺术哲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本文试图探究赝品本体论的地位,回答赝品和原作是不是同等的实体存在物这一问题,通过厘清赝品和艺术品的关系,分别对古德曼的艺术真本观、形式主义与历史主义的观点进行批评和反思,最终得出结论:赝品是艺术品,但是与艺术品的本体论地位不同,关键在于赝品缺乏原作的原创性,原作是艺术家想象与创造的结果,而赝品终究只是对原作或原作技巧的复制。
  “赝品”是一个相对于“原作”而存在的概念,也是第二位的概念,没有原作,怎么会有赝品?本体论研究,即讨论某物是何种类型的实体。当人们谈赝品本体论时,讨论的其实是:赝品是艺术品吗?它和原作是同等的实体存在物吗?它和原作有何区别?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讨论的区别指的是二者在艺术、在美学上的区别,如若想要讨论在技术上对二者进行辨别,那应当是收藏家或鉴定专家的工作。
  一、赝品是艺术品吗?
  在进入赝品本体论的讨论之前,首先应该厘清赝品与艺术品的关系。什么是赝品?美国美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认为,“一些艺术作品的赝品也就是被误称确有这个作品(某一)原作所必不可少的创作过程的一种对象”。也就是说,赝品是那些冒充原作的作品。一类是照葫芦画瓢,完全复制原作的作品,大多数不会比原作更具审美价值;一类是仿照原作者风格而作的作品,荷兰画家梅格伦(Han van Meegeren)曾模仿荷兰17世纪大画家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风格,以假乱真,其中最出名的是《以马忤斯的晚餐》(The Supper at Emmaus,1937),权威专家甚至断定它是真迹,这是“赝品”,而且是难以辨认的“高级赝品”。
  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在他的美学论文《艺术的美学定义》中指出,如果赝品同原作一样,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兴趣,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它应当是艺术品。像《以马忤斯的晚餐》这样的赝品,却能被专家鉴定为真迹,那么不得不承认,赝造者确实和原作家有相当的技巧,但这样就能说,赝品和原作具有一样的地位吗?这就涉及了核心问题——赝品本体论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门类的艺术都能被赝制。古德曼区分出了“自来的”(autographic)和“他来的”(allographic)艺术作品,“自来的”也可译作“亲笔写下的”或“签名的”,古德曼的解释是“最精确的复制也还是不能算作真实的”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他来的”也译为“内涵相同外表却相异的”,如音乐、文学。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为绘画作品。另外,赝品不同于技术复制的作品。原作在碰到通常被视为赝品的手工复制品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但碰到技术复制品便“悄然而退”。原因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说,技术复制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原作。
  二、关于赝品价值的一系列观点
  赝品本体论地位的研究与赝品价值的讨论密不可分,在价值论方面,存在着形式主义、历史主义以及将两者相融合的三种倾向。
  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第三章“艺术与真实”中提出,假设人们面前有两幅画,左边是伦勃朗的《卢克莱蒂亚》(Lucretia)原作,而右边是这幅画惟妙惟肖的仿制。或许当前人们看不出两幅画的不同,但“我在以后是有可能在知觉中区分这两幅我目前还无法确定审美意义不同的画”。他的意思是,我对这两幅作品“一幅是原作,一幅是赝品”的认识证明了这两幅画之间可能有一种我能够去知觉的差别,这是对我的知觉鉴别力的训练,从而影响了我的审美判断。在古德曼看来,这种直觉的差别只有通过大量经验与长期实践才可能得以划分,古德曼把审美完全归于认知之下,显然是不合适的。米歇尔·瑞恩(Michael Wreen)指出他的这一缺陷,古德曼的这种观点依赖于人们已知的事实,即人们知道两个作品具有不同的生产历史,但是要知道任何两个物体都具有不同的生产历史,审美价值当然有差异。因此,古德曼的这一观点似乎站不住脚。
  形式主义观点与古德曼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在原作和赝品之间不存在审美差异。比尔兹利认为,如果两幅画在视觉上不可区分,它们作为绘画的审美价值就是等同的。库尔卡(Tomas Kulka)对形式主义的观点有所修正:“当一幅画受到赞扬时,我们通常指的是它的原创性和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一幅画被贬抑时,被指摘的则是它的构图、色彩搭配以及风格的不一致等。”笔者注意到,尽管他把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分开来看,但他还是认为审美价值只关乎作品的形式特征。这也证实了形式主义的理论的核心:在视觉艺术中,审美经验来自个体的感官体验。但是它忽视了欣赏者自身已有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感官经验的影响。
  历史主义的观点恰好能够弥补形式主义观点的缺陷,他们认为原作和赝品之间存在审美差异,原因是两个物体具有不同的生产历史。这么看古德曼的观点与历史主义观点颇为相似。如古德曼所说:“要搞清摆在我们面前的《卢克莱蒂亚》是不是真品,唯一的方法因此也就是证明这个作品是伦勃朗所作的实实在在的对象这一历史事实。”历史主义也关注到了作品的来源,即作品的本真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古德曼的符号美学,还是形式主义抑或历史主义的观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观点,不过不难看出,历史主义的观点更占上风。但是,若人们循着历史主义的观点思考赝品与原作的区别,便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决定了作品的本真性,原作因本真性而具有审美价值,赝品也有作者,只不过是伪作者罢了,但是单纯靠作者就判定原作有审美价值,而赝品没有。在不知画作是赝品时高价收买,知道是赝品就将其全盘否定,这是不是犯了名人崇拜错误呢?
  三、赝品与原作的本体论地位不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赝品有时可以达到与原作相同甚至更高的审美价值,但是有一点,赝品无论如何都是达不到的,那便是原作的原创性。原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物,其中的艺术形象是作者想象与创造的结果,凝结了艺术家的灵感、智慧与心血。正如萊辛(Alfred Lessing)所认为的,完美的伪造品也许能带来相同的审美经验,但毕竟没有原创性。他强调,必须将作品置于创作的历史时期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赝品在艺术史上是没有什么位置的,因为赝品没有什么创造性,在艺术上没有什么新突破。
  可能有的人会拿像《以马忤斯的晚餐》这样的赝品来质疑以上观点,他们会说,梅格伦伪造的这幅画并不是维米尔已有的作品,而是模仿维米尔的风格创作而成,难道这幅画中没有体现梅格伦的原创性吗?用斯托内科尔的话来说,这种赝品属于“创造性的赝品”,是伪造者模仿现有的某个艺术家或某个历史时期的风格。
  这里要强调的是,“原创性”不等于“创造性”,原创性指的是艺术家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正如本雅明所说的“光晕”——“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原作的艺术品拓展了新的领域,而赝品只是用技巧复制原作已经达成的突破。因此,不论赝品多么逼真,多么让人难以辨别,它体现的也只是复制技术和伪造技术的精妙,而非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人们仍然可以说其中的那个赝品的本体论地位和被模仿的原作不一样,即它们不是属于同一类的实体。
  因此,笔者认为,赝品也是艺术品,也具有审美价值,但它与原作不属于一类实体。如果真迹是“原创性作品”,那么赝品就是对真迹的物质存在形式的精确复制,可以看作是“再现性作品”。原作所带有的原创性、本真性是赝品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的。要加以注意的是,赝制者对于赝品的坦诚程度也影响着艺术品的价值。如果赝制者并无恶意,公开宣布自己的模仿之作并非真品,那么这模仿之作也是真正的艺术品。作者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行骗,而是技艺的切磋。当然,它仍是对原作的模仿,原创性自然比不上原作了。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乡,余光中先生那故乡的“愁”早已不受“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的约束了,海峡和天空已被互联互通,空间和距离对于故乡只是物理概念,那一抹的乡“愁”也已被“扁平化”了;李白的故乡在他的诗里,那样一个豪放的诗人,对故乡也慨叹“疑是地上霜”,可能是故乡高冷孤傲,而不能让诗仙感受到“疑是地上银”那遍地白银的前程,故乡也就成了李白“浪迹天涯”的借口;老聃出走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他把灵魂
期刊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对安娜爱情故事和列文生活历程这两条主要线索的描写,揭露了诸多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体现在身份多重性和情感复杂性之间;另一方面,这些矛盾还体现在表里不一的人性、婚姻与爱情、思想之伟大和行动之无助以及生与死之间。  一、安娜之死揭露的矛盾  与其说是卡列宁的无情、渥伦斯基的冷漠和社会的排斥造成了安娜之死,不如说是安娜身份转变带来的情感矛盾、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处社会环境前后强
期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过。以往的事情大都容易忘却,但有些事情依然记忆犹新。譬如甘薯(我们山东称之为地瓜),就时时撞击着我的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甘薯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并进入了青年,早已融入了我的身心,让我形成了一种深厚而永远的甘薯情……  甘薯,是我感激不尽的“乳娘”  小时候,我的家乡山峦连绵,土地瘠薄,水源匮乏,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况且,那时候,生产队按劳
期刊
徽州民俗文化是一项浩大的文化系统,具有地方特色,它包罗万象,极具重要参考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系统中的有效文化因子,力图为民俗体育现代传承与发展寻找新形式、新方法與新策略,同时实现徽州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部分,更是活态的历史、流动的文化。它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
期刊
童年成长经历对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中宿命观的生成与阐释有着重要影响,个体生命与湘西民族所遭遇的历史偶然与历史必然构成沈从文作品中宿命观的主要命题,在书写宿命的同时,沈从文亦试图寻觅对宿命的突破。  宿命书写是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一位“对一切无信仰”“只信仰‘生命’”的湘西作家,滋养于故乡自然山水与湘西民情的成长经验赋予了青年沈从文对生命的内在体认与思考。当他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思潮
期刊
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这两者虽不是同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却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当时社会审美形态的反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论成型较晚,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以画论为园论”,即使后来有了独立的造园理论,但依然没有脱离中国山水畫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从诸多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传统艺术之间都彼此血脉相连,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其根本原因就是
期刊
及物性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业已被学者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的分析。本文也将采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文中所涉及的权力关系,表明作者通过及物性系统来表现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杯茶》是曼斯菲尔德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在短短3320单词的语篇里,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细腻的内心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讲诉了一个意味悠长的故事:罗斯玛丽年轻漂亮,打
期刊
国内对于民俗器物的研究,是随着20世纪民俗学的兴起发展起来的。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民俗器物的研究是从属于民俗学的,主要集中在对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民族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鲜有从民俗文物自身的特质出发进行的研究。民俗器物是手艺匠人传承前人的技艺,结合当代的物质条件和审美特征创制出来的。這些器物积淀着人类造物的观念、经验和多方面的知识。在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中,中国传统造物沿袭着一套自成体系的尺度标准
期刊
在历经战争后灰烬般的迷茫,到以爱与和平之名的狂欢创作,再到互联网网住全人类的地球之旅之后,2016年1月11日,David Bowie离开了我们。在最后的专辑《Black Star》中,他给我们讲述了“Lazaus”的故事——耶稣的门徒撒拉路死后第四天,奇迹般地重生,挂着满身的绷带从埋没他的洞穴里走了出来。当然,最早听到那句“look at me, I’m in heaven”的吟唱时,我们并不知
期刊
“衣食住行”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衣”是其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要素,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封建社会,平民百姓的衣着带有群体的身份标记,这些标记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黔首”“布衣”“白衣”“白丁”等。  一、与服饰色彩有关的平民代称  (一)黔首、黔喙  《礼记·祭义》中提到“黔首”一词:“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