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人招商不是做房东的心态,而是共同经营。东京的六本木商业区花了十五年才开业,而中国有些著名商场从设计到开业就花了半年时间,开业前一天还有2000多人通宵赶工。
日本商场打造的是让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
近日,日本生活杂货品牌“无印良品”全球旗舰店在上海正式营业。开业当天,等待进店的排队长龙刷爆了朋友圈,有网友吐槽称,“这场面堪比2010上海世博会在最热门的沙特馆前排队。”
在全球电商持续升温的当下,日本的实体店不仅没有降温,还愈发显示出其价值感和生命力。“活得好”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让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
日本实体业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专注。一家寿司店可以经营150年,甚至250年,这在日本很常见。日本的职人以传承和精益求精为傲,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做大生意和小生意的区分,他们能在持续不断的专注中获得满足感,所以心平气和。开店,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好到让自己满意。
匠心是日本实体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格林木购物中心是一个最贴切的案例。格林木购物中心远在东京神奈川县武藏小杉地区,开业13天,客流量突破100万,而这个购物中心仅有3.7万平方米。作为拥有7-11、伊藤洋华堂等公司的董事长铃木先生,反复对参与格林木购物中心的员工传达“最重要的是把格林木购物中心建成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顺便买一些东西回家”。
如何成为大家乐意来玩儿的地方呢?
格林木购物中心的建造历时两年半,倾注了建造者大量的心血。在一层的食品生鲜超市里,第三方蔬菜项目负责人柴田女士提出了卖蔬菜切片的想法:把蔬菜切开后放在盒子里陈列到货架上,用称重的方式进行销售。
因为少了切菜的工序,既想工作又想给家人做饭的年轻妈妈们对这种陈列颇为青睐。但是这种创新同样也遇到了难题,一是因为蔬菜的切块裸露陈列,鲜度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叶菜,可能只能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新鲜度;二是因为不同蔬菜价格的差异不便于盛入一个器皿内进行称重,导致称重不便。
格林木超市是怎么解决的呢?首先他们对蔬菜鲜度进行了调查,鲜度不好控制的蔬菜每天更换频率加快,或者一开始就放入盒中用保鲜膜覆盖。针对称重不便的问题,格林木超市对切片展区的蔬菜的价格也进行了统一,更好地完善了购物体验。
在二层的西武百货,为了弥补面积小的弊端,在服务上做了很大的创新。前来购买高级女包的顾客可以在装修奢华的VIP房中观看影像,影像来自于西武百货的其他分店,这就是“直播购物服务”。因为可以看到其他店的商品,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顾客的时间,对腿脚不方便的中老年人也很便利。这项新服务的负责人表示,“这是百货商店从未做过的新挑战,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刚刚开始。”
美食广场也有不一样的设计,这里有800个座席,风格设置时尚,材质实用又有品位,天气好的时候,顾客还可以坐在外面就餐。美食区对小朋友的座椅有专门的区域划分。
格林木的屋顶设有约43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天气好的时候,顾客自备零食和饮料在这里休息,雨天入口会封闭。格林木在开业时邀请了附近居住的家庭里的小朋友们,来参与种树,也是作为和格林木一起成长的象征,整个花园里种了800棵树木,8000株绿植。
日本设计界一直追求精准的内容定位,一开始就要尊重商业定位再出具体设计。就像我们做博物馆、科技馆一样,先做展示设计,再做建筑设计。日本人招商不是做房东的心态,而是共同经营。东京的六本木商业区花了十五年才开业,而中国的有些著名商场从设计到开业就花了半年时间,开业前一天还有2000多人通宵赶工。
日本的松屋百货是建筑大师原研哉先生设计的。原研哉先生主张强调事物的原始状态,坚持事物的应用场景化设计。在设计松屋百货的时候,原研哉先生提出了“无何有”概念,“无何有”就是什么也没有,这种空无的状态被填充之后却可以传达完整的信息,呈现融合之美。所以,一反商业设计中以品牌为主的场所设计,原研哉先生设计简洁的松屋百货与品牌一起传达高品质的生活气息。
暖心的服务细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塔戈拉最著名的哲学观点。实体业不会因为建设起来就有理由存在,而是应需而生,因为满足需求而被需要,才得以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本随处可见。在专卖店买好东西,收银员在小票上盖好章便用吸油纸按在上面,吸走油墨,防止染色到其他物品;将包装好的商品递给客人之后,收银员还要走出柜台送一小段,然后接到下一个排队客人手中的物品,并引到柜台,继续收款、盖章、吸油、送别的流程;在餐厅就餐,营业区里的服务员一直在忙,却也能看到餐巾纸只剩半盒并及时塞满,保持整整齐齐,倘若看到酱油瓶、椅子偏离了原来的位置,也会及时复原。
商业服务全部都是细节,“同一品牌同一款衣服在专卖店和百货店里面,本身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在商场的话,我能享受到更多附加服务。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些细节真是让人暖心。”
具有坡度可以自动补货的货架、商业街间考虑太阳日照与阴雨天气设计的连廊,都在默默中传达着对顾客的尊重与体贴。很多到日本考察过的企业,回国后也效仿增设了儿童手推车、急救药箱、手机加油站、宠物看管等服务设施,然而从内心感受出发,从细节上以顾客需求为视角的关注却还远远不够。
比如在下雨天,日本商场会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分别准备擦拭雨具与身体的毛巾,贴心又可再利用。卫生间的设计中更是将浓墨重彩应用到装修和装饰的考究上,却是对顾客不同状态和场景下需求的关注。
人们在逛商场时会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商场品牌店面反复挑选和试穿了几身衣服,却遗憾没有适合的选择,中国有些店员就会有些不高兴。但在日本,选购期间,售货员会耐心、细致地关照每次更衣,并从旁介绍每款颜色与样式和个人的建议,如果你没选购到合适的款式,店员会深深鞠躬说:“非常抱歉!您在这里没有挑选到适合您的东西,欢迎下次再来。”甚至在顾客表达喜欢这个品牌时,店员会推荐区域内同品牌店铺,并会拿地址与图册给顾客参考。
这即是日本商业的尺度,这个尺度唯一的标准是人——对人的尊重与关注。
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日本实体业最靠谱的一点还是品牌众多,绝无次品、假货。日本商家对商品质量把关很严,如果你在大商场买到残次品,不但会得到大额补偿,经理还得亲自上门道歉。在日本百货店买东西最大的优势还是放心。
此外,和国内商场一样,东京百货店也提供消费换取积分的优惠,积分可以直接冲抵现金消费,还可以即刻换购饮料和餐食。
日本百货商店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会员卡制度,至今已有近40年的经验积累。通过会员卡制度,百货商场不仅可以拥有稳定的顾客群体,也可以及时掌握顾客需求,制定根据不同群体顾客的销售策略。
每到年末,日本三越公司将所记录的每位顾客的消费金额、消费倾向以及家庭构成、年收入、业余活动爱好等进行综合汇总分析,从而细分出三个档次的顾客层:年消费额在100万日元以内的轻度顾客,100万至500万日元的中度顾客,500万日元以上的重度顾客,并分别对其采取不同的行销策略。
买好东西之后,如果不想拎着大包小裹回家,可以委托商场打包送货上门。这一服务并不局限于家电等大件商品,任何服饰、鞋子、皮包、日用品等等都可以直接送到客人家中或酒店房间。
日本的包裹服务商可以借助便利店实现包裹的邮寄,在线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便利店实现就近配送。正是因为日本的电商配送体系是建立在实体便利店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日本电商体系与实体店之间是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现在,日本很多实体店都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的服务。消费者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可在该百货店的实体店取货,实体店内断货的商品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购。可见,日本百货商场面对新形势下的顾客消费需求,不是拒绝新的购物模式,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打造网购平台和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应对冲击。
日本商场打造的是让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
近日,日本生活杂货品牌“无印良品”全球旗舰店在上海正式营业。开业当天,等待进店的排队长龙刷爆了朋友圈,有网友吐槽称,“这场面堪比2010上海世博会在最热门的沙特馆前排队。”
在全球电商持续升温的当下,日本的实体店不仅没有降温,还愈发显示出其价值感和生命力。“活得好”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让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
日本实体业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专注。一家寿司店可以经营150年,甚至250年,这在日本很常见。日本的职人以传承和精益求精为傲,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做大生意和小生意的区分,他们能在持续不断的专注中获得满足感,所以心平气和。开店,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好到让自己满意。
匠心是日本实体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格林木购物中心是一个最贴切的案例。格林木购物中心远在东京神奈川县武藏小杉地区,开业13天,客流量突破100万,而这个购物中心仅有3.7万平方米。作为拥有7-11、伊藤洋华堂等公司的董事长铃木先生,反复对参与格林木购物中心的员工传达“最重要的是把格林木购物中心建成大家乐意来玩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顺便买一些东西回家”。
如何成为大家乐意来玩儿的地方呢?
格林木购物中心的建造历时两年半,倾注了建造者大量的心血。在一层的食品生鲜超市里,第三方蔬菜项目负责人柴田女士提出了卖蔬菜切片的想法:把蔬菜切开后放在盒子里陈列到货架上,用称重的方式进行销售。
因为少了切菜的工序,既想工作又想给家人做饭的年轻妈妈们对这种陈列颇为青睐。但是这种创新同样也遇到了难题,一是因为蔬菜的切块裸露陈列,鲜度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叶菜,可能只能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新鲜度;二是因为不同蔬菜价格的差异不便于盛入一个器皿内进行称重,导致称重不便。
格林木超市是怎么解决的呢?首先他们对蔬菜鲜度进行了调查,鲜度不好控制的蔬菜每天更换频率加快,或者一开始就放入盒中用保鲜膜覆盖。针对称重不便的问题,格林木超市对切片展区的蔬菜的价格也进行了统一,更好地完善了购物体验。
在二层的西武百货,为了弥补面积小的弊端,在服务上做了很大的创新。前来购买高级女包的顾客可以在装修奢华的VIP房中观看影像,影像来自于西武百货的其他分店,这就是“直播购物服务”。因为可以看到其他店的商品,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顾客的时间,对腿脚不方便的中老年人也很便利。这项新服务的负责人表示,“这是百货商店从未做过的新挑战,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刚刚开始。”
美食广场也有不一样的设计,这里有800个座席,风格设置时尚,材质实用又有品位,天气好的时候,顾客还可以坐在外面就餐。美食区对小朋友的座椅有专门的区域划分。
格林木的屋顶设有约43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天气好的时候,顾客自备零食和饮料在这里休息,雨天入口会封闭。格林木在开业时邀请了附近居住的家庭里的小朋友们,来参与种树,也是作为和格林木一起成长的象征,整个花园里种了800棵树木,8000株绿植。
日本设计界一直追求精准的内容定位,一开始就要尊重商业定位再出具体设计。就像我们做博物馆、科技馆一样,先做展示设计,再做建筑设计。日本人招商不是做房东的心态,而是共同经营。东京的六本木商业区花了十五年才开业,而中国的有些著名商场从设计到开业就花了半年时间,开业前一天还有2000多人通宵赶工。
日本的松屋百货是建筑大师原研哉先生设计的。原研哉先生主张强调事物的原始状态,坚持事物的应用场景化设计。在设计松屋百货的时候,原研哉先生提出了“无何有”概念,“无何有”就是什么也没有,这种空无的状态被填充之后却可以传达完整的信息,呈现融合之美。所以,一反商业设计中以品牌为主的场所设计,原研哉先生设计简洁的松屋百货与品牌一起传达高品质的生活气息。
暖心的服务细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塔戈拉最著名的哲学观点。实体业不会因为建设起来就有理由存在,而是应需而生,因为满足需求而被需要,才得以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本随处可见。在专卖店买好东西,收银员在小票上盖好章便用吸油纸按在上面,吸走油墨,防止染色到其他物品;将包装好的商品递给客人之后,收银员还要走出柜台送一小段,然后接到下一个排队客人手中的物品,并引到柜台,继续收款、盖章、吸油、送别的流程;在餐厅就餐,营业区里的服务员一直在忙,却也能看到餐巾纸只剩半盒并及时塞满,保持整整齐齐,倘若看到酱油瓶、椅子偏离了原来的位置,也会及时复原。
商业服务全部都是细节,“同一品牌同一款衣服在专卖店和百货店里面,本身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在商场的话,我能享受到更多附加服务。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些细节真是让人暖心。”
具有坡度可以自动补货的货架、商业街间考虑太阳日照与阴雨天气设计的连廊,都在默默中传达着对顾客的尊重与体贴。很多到日本考察过的企业,回国后也效仿增设了儿童手推车、急救药箱、手机加油站、宠物看管等服务设施,然而从内心感受出发,从细节上以顾客需求为视角的关注却还远远不够。
比如在下雨天,日本商场会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分别准备擦拭雨具与身体的毛巾,贴心又可再利用。卫生间的设计中更是将浓墨重彩应用到装修和装饰的考究上,却是对顾客不同状态和场景下需求的关注。
人们在逛商场时会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商场品牌店面反复挑选和试穿了几身衣服,却遗憾没有适合的选择,中国有些店员就会有些不高兴。但在日本,选购期间,售货员会耐心、细致地关照每次更衣,并从旁介绍每款颜色与样式和个人的建议,如果你没选购到合适的款式,店员会深深鞠躬说:“非常抱歉!您在这里没有挑选到适合您的东西,欢迎下次再来。”甚至在顾客表达喜欢这个品牌时,店员会推荐区域内同品牌店铺,并会拿地址与图册给顾客参考。
这即是日本商业的尺度,这个尺度唯一的标准是人——对人的尊重与关注。
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日本实体业最靠谱的一点还是品牌众多,绝无次品、假货。日本商家对商品质量把关很严,如果你在大商场买到残次品,不但会得到大额补偿,经理还得亲自上门道歉。在日本百货店买东西最大的优势还是放心。
此外,和国内商场一样,东京百货店也提供消费换取积分的优惠,积分可以直接冲抵现金消费,还可以即刻换购饮料和餐食。
日本百货商店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会员卡制度,至今已有近40年的经验积累。通过会员卡制度,百货商场不仅可以拥有稳定的顾客群体,也可以及时掌握顾客需求,制定根据不同群体顾客的销售策略。
每到年末,日本三越公司将所记录的每位顾客的消费金额、消费倾向以及家庭构成、年收入、业余活动爱好等进行综合汇总分析,从而细分出三个档次的顾客层:年消费额在100万日元以内的轻度顾客,100万至500万日元的中度顾客,500万日元以上的重度顾客,并分别对其采取不同的行销策略。
买好东西之后,如果不想拎着大包小裹回家,可以委托商场打包送货上门。这一服务并不局限于家电等大件商品,任何服饰、鞋子、皮包、日用品等等都可以直接送到客人家中或酒店房间。
日本的包裹服务商可以借助便利店实现包裹的邮寄,在线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便利店实现就近配送。正是因为日本的电商配送体系是建立在实体便利店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日本电商体系与实体店之间是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现在,日本很多实体店都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店同步销售的服务。消费者从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可在该百货店的实体店取货,实体店内断货的商品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购。可见,日本百货商场面对新形势下的顾客消费需求,不是拒绝新的购物模式,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打造网购平台和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应对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