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庚辰12岁那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加入了东北音乐工作团。在他59年的军旅生涯中,亲身经历了3次战争。
扛着提琴穿越封锁线
“车站上人山人海,红旗飘扬,志愿军告别朝鲜要回家乡,志愿军拥抱着朝鲜母亲,阿妈妮含着泪话儿长……”当依然一身戎装却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傅庚辰唱起他当年创作的《告别朝鲜——中朝友谊之歌》,依旧心潮难平。
1953年3月,傅庚辰所在的文艺慰问团开赴前线,在战事紧张的西海地区为志愿军部队慰问演出。战争场面极其惨烈,就像《英雄儿女》描写的那样,整支部队常常只剩一个人,仍然坚持浴血奋战。文艺慰问团全体17人,每天要演出两三场。年仅17岁的傅庚辰负责青年团员的工作和全团的生活。他为大家扛着装满生活用品的箱子,还背着提琴、笛子,爬山涉水过封锁线。由于慰问团的人员少,节目难免显得单薄,为组成一台晚会,他还得即兴编节目,把原来在东北工作时演过的小歌剧默写出来,满腔热情地为阵地上的指战员演出。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傅庚辰向组织提出两项申请: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留下当中国人民志愿军。但由于年龄问题,傅庚辰这个愿望在1957年才正式实现。
打起背包走进“雷锋班”
接到电影《雷锋》音乐创作任务后,傅庚辰请沈阳音乐学院一位教授,写了一首题为《高岩之松》的主题歌歌:“高岩之上长青松,青松昂首望长空……”傅庚辰认为这首歌词表现了雷锋高大坚定、傲然屹立的伟岸形象,在休假时就把曲子谱好了。傅庚辰带着写好的歌曲到营口“雷锋班”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特别让傅庚辰感动的是雷锋部队的两个陈列室,小土房子,很简陋,雷锋的袜子、鞋、节约箱等等都在这里陈列。他对雷锋的认识和下部队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思索:董存瑞炸碉堡是英雄;黄继光堵枪眼是英雄;邱少云烈火焚身是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雷锋精神是什么?高岩之松当然是雷锋精神。但更是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捡螺丝帽,补袜子,关心战友,关心群众,喜欢读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难。雷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兵。有了这些认识,再读《高岩之松》,傅庚辰觉得歌词没有反映雷锋伟大出自平凡的特点。
回到北京的那段时间,傅庚辰整天琢磨怎么找到切入点。有一天已经半夜12点了,累了一天的傅庚辰躺在床上依然不能入睡。到了一点多钟,脑子里突然迸发出“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的词句,而且词曲同时出来,接着又出现第二句“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傅庚辰乐思泉涌,干脆披上衣服,打开灯,拿出本子赶紧记录。下面暂时没词,就按乐曲旋律往下走,把旋律先写下来。中间一段是进行速度,他的考虑是被雷锋精神感染的人千千万万,他们前进的队伍是不可阻挡的,旋律要坚定豪迈。后面是号召年轻人都要走雷锋的路,去实现美好的理想。三段结构写下后,他如释重负,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10点,又接着填词,没费劲三段词就写下来。根据主题歌,傅庚辰又写了全部电影音乐,其中还有少儿歌曲《小松树快长大》和《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
唱着军歌诀别母亲
1985年8月,傅庚辰带领总政歌舞团7人演出小组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边境反击战的战士。抵达昆明当晚,一个从北京传来的讯息像晴空霹雳一样几乎乱了傅庚辰的阵脚——“回来吧!我替你带队去前线!你母亲病危!”政委的话拨动了这个坚毅的军人那根最柔的心弦。“母亲这个时候一定最希望自己这个12岁便离开家的独子陪在她的身边!”傅庚辰仿佛看到了母亲的面孔。可转念一想自己这次来老山是做什么的?来慰问战斗在前线的战士的。这些战士不也是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儿女来到这里的吗?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永远都回不去了,自己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去?拜托了妻子全力照顾母亲后,傅庚辰凌晨谢绝了赶来接自己回北京的直升机,义无反顾地登上了第一台车……打仗期间不能修路,天天阴雨地上都是坑,一路的颠簸让傅庚辰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母亲也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慰问前线应该有一种指导精神,“奔驰在重山峻岭之中,奔驰在高原海防边疆,奔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战斗在我们神圣的岗位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心全意、为兵服务!”《演出队之歌》的歌词和旋律从傅庚辰心中流淌出来。提到与母亲这样的永别,如今已两鬓斑白的傅庚辰眼眶依旧有些发红,但他也仍为当年的抉择感到骄傲,因为他是一名军人!
作为一名将军,傅庚辰坦言,往日的炮火硝烟、时代风云,就是他作品的灵感来源。在他生命的年轮里,军旅情结的根越扎越深。
今年“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日。回首峥嵘岁月,军旅音乐家始终是人民军队和音乐舞台上最活跃最耀眼的一个群体。为此本报自即日起开设军旅音乐家风采栏目,将陆续采写一批活跃在军营内外、深受观众热爱的军旅音乐家,为您讲述他们动人音乐和飒爽英姿后面鲜为人知的情感和生活。本栏目欢迎社会投稿!
扛着提琴穿越封锁线
“车站上人山人海,红旗飘扬,志愿军告别朝鲜要回家乡,志愿军拥抱着朝鲜母亲,阿妈妮含着泪话儿长……”当依然一身戎装却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傅庚辰唱起他当年创作的《告别朝鲜——中朝友谊之歌》,依旧心潮难平。
1953年3月,傅庚辰所在的文艺慰问团开赴前线,在战事紧张的西海地区为志愿军部队慰问演出。战争场面极其惨烈,就像《英雄儿女》描写的那样,整支部队常常只剩一个人,仍然坚持浴血奋战。文艺慰问团全体17人,每天要演出两三场。年仅17岁的傅庚辰负责青年团员的工作和全团的生活。他为大家扛着装满生活用品的箱子,还背着提琴、笛子,爬山涉水过封锁线。由于慰问团的人员少,节目难免显得单薄,为组成一台晚会,他还得即兴编节目,把原来在东北工作时演过的小歌剧默写出来,满腔热情地为阵地上的指战员演出。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傅庚辰向组织提出两项申请: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留下当中国人民志愿军。但由于年龄问题,傅庚辰这个愿望在1957年才正式实现。
打起背包走进“雷锋班”
接到电影《雷锋》音乐创作任务后,傅庚辰请沈阳音乐学院一位教授,写了一首题为《高岩之松》的主题歌歌:“高岩之上长青松,青松昂首望长空……”傅庚辰认为这首歌词表现了雷锋高大坚定、傲然屹立的伟岸形象,在休假时就把曲子谱好了。傅庚辰带着写好的歌曲到营口“雷锋班”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特别让傅庚辰感动的是雷锋部队的两个陈列室,小土房子,很简陋,雷锋的袜子、鞋、节约箱等等都在这里陈列。他对雷锋的认识和下部队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思索:董存瑞炸碉堡是英雄;黄继光堵枪眼是英雄;邱少云烈火焚身是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雷锋精神是什么?高岩之松当然是雷锋精神。但更是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捡螺丝帽,补袜子,关心战友,关心群众,喜欢读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难。雷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兵。有了这些认识,再读《高岩之松》,傅庚辰觉得歌词没有反映雷锋伟大出自平凡的特点。
回到北京的那段时间,傅庚辰整天琢磨怎么找到切入点。有一天已经半夜12点了,累了一天的傅庚辰躺在床上依然不能入睡。到了一点多钟,脑子里突然迸发出“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的词句,而且词曲同时出来,接着又出现第二句“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傅庚辰乐思泉涌,干脆披上衣服,打开灯,拿出本子赶紧记录。下面暂时没词,就按乐曲旋律往下走,把旋律先写下来。中间一段是进行速度,他的考虑是被雷锋精神感染的人千千万万,他们前进的队伍是不可阻挡的,旋律要坚定豪迈。后面是号召年轻人都要走雷锋的路,去实现美好的理想。三段结构写下后,他如释重负,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10点,又接着填词,没费劲三段词就写下来。根据主题歌,傅庚辰又写了全部电影音乐,其中还有少儿歌曲《小松树快长大》和《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
唱着军歌诀别母亲
1985年8月,傅庚辰带领总政歌舞团7人演出小组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边境反击战的战士。抵达昆明当晚,一个从北京传来的讯息像晴空霹雳一样几乎乱了傅庚辰的阵脚——“回来吧!我替你带队去前线!你母亲病危!”政委的话拨动了这个坚毅的军人那根最柔的心弦。“母亲这个时候一定最希望自己这个12岁便离开家的独子陪在她的身边!”傅庚辰仿佛看到了母亲的面孔。可转念一想自己这次来老山是做什么的?来慰问战斗在前线的战士的。这些战士不也是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儿女来到这里的吗?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永远都回不去了,自己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去?拜托了妻子全力照顾母亲后,傅庚辰凌晨谢绝了赶来接自己回北京的直升机,义无反顾地登上了第一台车……打仗期间不能修路,天天阴雨地上都是坑,一路的颠簸让傅庚辰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母亲也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慰问前线应该有一种指导精神,“奔驰在重山峻岭之中,奔驰在高原海防边疆,奔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战斗在我们神圣的岗位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心全意、为兵服务!”《演出队之歌》的歌词和旋律从傅庚辰心中流淌出来。提到与母亲这样的永别,如今已两鬓斑白的傅庚辰眼眶依旧有些发红,但他也仍为当年的抉择感到骄傲,因为他是一名军人!
作为一名将军,傅庚辰坦言,往日的炮火硝烟、时代风云,就是他作品的灵感来源。在他生命的年轮里,军旅情结的根越扎越深。
今年“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日。回首峥嵘岁月,军旅音乐家始终是人民军队和音乐舞台上最活跃最耀眼的一个群体。为此本报自即日起开设军旅音乐家风采栏目,将陆续采写一批活跃在军营内外、深受观众热爱的军旅音乐家,为您讲述他们动人音乐和飒爽英姿后面鲜为人知的情感和生活。本栏目欢迎社会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