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2点28分……
一幢名叫白鹿上书院的古老教堂在震灾中轰然倒下,就像作家梅里美笔下那个命运飘零、半生凄苦的卡门般轰然倒下,结束了她那“饱受世人争议”的一生……
残檐、断垣、门楣,孤独地留在成都人惋惜的目光中,就像“她”的墓志铭,清晰记载着:“生”于1908年,“卒”于2008年。
一
男人可以有100种理由,不齿一个卡门女人;恰如旁观者可以有100种理由,鄙视一个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的“杂交玩意”。
某些建筑学者,首先砢碜“她”。在她生前岁月里,也在她倒下的那一刻——一声长“嘁”:看这个怪里怪气的洋卡门,这个毛病多多的百岁洋卡门。哪里如我们中国古建筑千岁级的老叔公,依然还这样四平八稳巍然屹立!
1895年,成都彭州白鹿镇回水村的一处荒山上,堆积着飘洋过海,辗转轮渡、马车等交通工具,千里跋涉而至的准备“临盆”“接生”用的彩绘玻璃、石料。这一年,白鹿上书院,开始了痛苦的长达13年的艰难孕育。“她”的“悲苦命运”从降生前便“几乎注定”——
在19世纪那样一个外夷侵略、洋番肆虐,主观上讲不清什么道理的年代,恰一个上身穿旗袍、下身搭配牛仔裤的“卡门女人”,如此这般招摇过市,这行头、打扮,不消说肯定招来齐刷刷白眼、怒斥。
终于,1908年,一座耗费人力的教堂在白鹿河上游的山坡上建成了。它外观是“中国四合院”形状,标准的坐东向西“中国建筑风水”走向,四围九座山峰,呈“九龙归位”环绕。内中间一座哥特式礼拜堂钟楼,两侧是学院的二层砖石木结构楼房。虽然半身轮廓中国化,但以哥特式尖顶代替了中式正脊、鹊尾。彩绘玻璃拱形、尖形门窗代替中国窗花、雕棂;中国建筑的最美点睛之笔,那微微上卷一点的眼角飞檐,被做了“拉皮手术”,抹平了;西洋建筑的最美精华,如同西洋雕塑、西洋女人身上凸显的精华,多层次建筑支撑衔接的整体立体感也没有突现,像畸形的发育不良的混血儿,平板胸、平板脸。既无中国神韵美,也无西洋立体感。整个一种“不伦不类”造型。
就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上叶,白鹿上书院这个“洋卡门”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钟楼旁的两个人字形陪殿被冲垮了。“洋卡门”从此落下了残疾。在“她”100岁烛年,他那老迈的身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击倒了……
成都人有100种理由,宽容这个“舶来品”。成都人的大智慧,至今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外界环境因素变化。
2006年,白鹿上书院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一些年轻人爱往这跑,溜达,茶馆、老街逛腻了,这里挺新鲜的。2008年,白鹿院轰然倒塌。人们默默地打量着“她”,像送走了一个淡淡的“君子”之交。
二
我是在一张照片里知道白鹿上书院的。记得,那是2年前在成都芳龄路——一个名叫青鸟的小酒吧里。这个酒吧,是由我的朋友朱彬先生的创办。那张名为“弥光中的白鹿院”的照片正是出自于他手。
第一眼就牢牢吸引我的视线:哥特式建筑,风格纯粹,神秘安详,每每让我想起有故事的呼啸山庄……
白鹿上书院在我看来就有太多埋藏的故事,太多值得回忆、值得细细探究挖掘的秘密。
这张照片还令我浮想出这样几个画面:《夜半歌声》中那古老歌剧院,最后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的歌剧院,那个幽灵一样夜晚飘荡的男人,还有哀怨的歌声在空楼里回荡;又或法国电影《歌剧院魅影》里那个黑洞洞的大门,那扇掩藏很多秘密的大门,像极了白鹿上书院厚厚的老木拱门。而白鹿上书院苍凉的三层木阁楼经书阁,似乎也并不比那电影中的地道迷宫里藏的秘密少……
我迷恋这里的彩绘玻璃窗,还有长长的廊道里那高大石柱,我喜欢这个中西混杂哥特式教堂的精巧的营造结构,以及钟楼上的老旧精美浮雕花纹,还有背后冗长的历史。踱步在长廊里,或走在青苔阶道上,听着自己脚步在长廊里回响,在阶道青石板上踏、踏、踏。静谧中的高低音阶,让人充分感受到“建筑就是凝固的音樂”——粘在钟楼、高大的廊柱上的稔旧音乐。
我感觉白鹿上书院里最神秘的东西,并非是看得见的,而是一些暗浮在背后的东西。这种人文内涵的精神层面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或许不如建筑形态那么直观,对于一个城市摄影者来说,表达是最难的,没有足够的精神层面修养,是无法捕捉的。但当我们站在白鹿上书院钟楼旁那三层木厢房前,是隐隐可以感觉到的:二楼书房的大门门锁时常紧闭,透过门缝,我好奇猜度,就像猜度武侠小说里藏经阁里的秘密……
钟楼侧的那三层楼的厢房,就是神甫们当年的教室、休息室,藏纳着大量的天主教经书。有一次我和这里年轻博学的张神甫交谈,神甫告诉我说,他这里曾经是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地方,钟楼侧的那三层楼的厢房,就是神甫们当年的教室、休息室。据说19世纪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每年培养过上百个神职人员。
一幢名叫白鹿上书院的古老教堂在震灾中轰然倒下,就像作家梅里美笔下那个命运飘零、半生凄苦的卡门般轰然倒下,结束了她那“饱受世人争议”的一生……
残檐、断垣、门楣,孤独地留在成都人惋惜的目光中,就像“她”的墓志铭,清晰记载着:“生”于1908年,“卒”于2008年。
一
男人可以有100种理由,不齿一个卡门女人;恰如旁观者可以有100种理由,鄙视一个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的“杂交玩意”。
某些建筑学者,首先砢碜“她”。在她生前岁月里,也在她倒下的那一刻——一声长“嘁”:看这个怪里怪气的洋卡门,这个毛病多多的百岁洋卡门。哪里如我们中国古建筑千岁级的老叔公,依然还这样四平八稳巍然屹立!
1895年,成都彭州白鹿镇回水村的一处荒山上,堆积着飘洋过海,辗转轮渡、马车等交通工具,千里跋涉而至的准备“临盆”“接生”用的彩绘玻璃、石料。这一年,白鹿上书院,开始了痛苦的长达13年的艰难孕育。“她”的“悲苦命运”从降生前便“几乎注定”——
在19世纪那样一个外夷侵略、洋番肆虐,主观上讲不清什么道理的年代,恰一个上身穿旗袍、下身搭配牛仔裤的“卡门女人”,如此这般招摇过市,这行头、打扮,不消说肯定招来齐刷刷白眼、怒斥。
终于,1908年,一座耗费人力的教堂在白鹿河上游的山坡上建成了。它外观是“中国四合院”形状,标准的坐东向西“中国建筑风水”走向,四围九座山峰,呈“九龙归位”环绕。内中间一座哥特式礼拜堂钟楼,两侧是学院的二层砖石木结构楼房。虽然半身轮廓中国化,但以哥特式尖顶代替了中式正脊、鹊尾。彩绘玻璃拱形、尖形门窗代替中国窗花、雕棂;中国建筑的最美点睛之笔,那微微上卷一点的眼角飞檐,被做了“拉皮手术”,抹平了;西洋建筑的最美精华,如同西洋雕塑、西洋女人身上凸显的精华,多层次建筑支撑衔接的整体立体感也没有突现,像畸形的发育不良的混血儿,平板胸、平板脸。既无中国神韵美,也无西洋立体感。整个一种“不伦不类”造型。
就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上叶,白鹿上书院这个“洋卡门”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钟楼旁的两个人字形陪殿被冲垮了。“洋卡门”从此落下了残疾。在“她”100岁烛年,他那老迈的身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击倒了……
成都人有100种理由,宽容这个“舶来品”。成都人的大智慧,至今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外界环境因素变化。
2006年,白鹿上书院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一些年轻人爱往这跑,溜达,茶馆、老街逛腻了,这里挺新鲜的。2008年,白鹿院轰然倒塌。人们默默地打量着“她”,像送走了一个淡淡的“君子”之交。
二
我是在一张照片里知道白鹿上书院的。记得,那是2年前在成都芳龄路——一个名叫青鸟的小酒吧里。这个酒吧,是由我的朋友朱彬先生的创办。那张名为“弥光中的白鹿院”的照片正是出自于他手。
第一眼就牢牢吸引我的视线:哥特式建筑,风格纯粹,神秘安详,每每让我想起有故事的呼啸山庄……
白鹿上书院在我看来就有太多埋藏的故事,太多值得回忆、值得细细探究挖掘的秘密。
这张照片还令我浮想出这样几个画面:《夜半歌声》中那古老歌剧院,最后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的歌剧院,那个幽灵一样夜晚飘荡的男人,还有哀怨的歌声在空楼里回荡;又或法国电影《歌剧院魅影》里那个黑洞洞的大门,那扇掩藏很多秘密的大门,像极了白鹿上书院厚厚的老木拱门。而白鹿上书院苍凉的三层木阁楼经书阁,似乎也并不比那电影中的地道迷宫里藏的秘密少……
我迷恋这里的彩绘玻璃窗,还有长长的廊道里那高大石柱,我喜欢这个中西混杂哥特式教堂的精巧的营造结构,以及钟楼上的老旧精美浮雕花纹,还有背后冗长的历史。踱步在长廊里,或走在青苔阶道上,听着自己脚步在长廊里回响,在阶道青石板上踏、踏、踏。静谧中的高低音阶,让人充分感受到“建筑就是凝固的音樂”——粘在钟楼、高大的廊柱上的稔旧音乐。
我感觉白鹿上书院里最神秘的东西,并非是看得见的,而是一些暗浮在背后的东西。这种人文内涵的精神层面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或许不如建筑形态那么直观,对于一个城市摄影者来说,表达是最难的,没有足够的精神层面修养,是无法捕捉的。但当我们站在白鹿上书院钟楼旁那三层木厢房前,是隐隐可以感觉到的:二楼书房的大门门锁时常紧闭,透过门缝,我好奇猜度,就像猜度武侠小说里藏经阁里的秘密……
钟楼侧的那三层楼的厢房,就是神甫们当年的教室、休息室,藏纳着大量的天主教经书。有一次我和这里年轻博学的张神甫交谈,神甫告诉我说,他这里曾经是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地方,钟楼侧的那三层楼的厢房,就是神甫们当年的教室、休息室。据说19世纪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每年培养过上百个神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