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不同区域的环境治理成效差异明显.为探究中国情境下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机制,本文选择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案例,构建"制度-激励-行为"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与环境治理逻辑.研究发现:为实现环境善治,需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源头控制与末端监管两手抓,形成以经济激励为基础、压力激励为补充的双重激励环境,并充分动员政府、公众与企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进程;企业缺位、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地方政府激励不足、治理手段单一等是影响区域环境治理难以取得成效的主要因素.珠三角
【机 构】
: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17ZDA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绿色创新政策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路径及其效应"(716733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不同区域的环境治理成效差异明显.为探究中国情境下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机制,本文选择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案例,构建"制度-激励-行为"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与环境治理逻辑.研究发现:为实现环境善治,需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源头控制与末端监管两手抓,形成以经济激励为基础、压力激励为补充的双重激励环境,并充分动员政府、公众与企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进程;企业缺位、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地方政府激励不足、治理手段单一等是影响区域环境治理难以取得成效的主要因素.珠三角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区域环境治理的范例,探索与分析其治理逻辑,对完善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胡安国所撰《春秋传》,上承程颐,下启元明清三朝的春秋学研究,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定本.宋人研究《春秋》,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内忧以及辽、金相继勃兴的外患,着力发挥了《春秋》中尊王攘夷的精神,这也构成了胡安国《春秋传》的基本倾向.此外,胡安国又对程颐《春秋》中的某些内容加以发挥,提出了"以夏时冠周月"的观点,引发了元明清三代学者的不断讨论.尤其是胡安国追随《公羊》《穀梁》对条例的重视,主张《春秋》有"一字褒贬"之法,后来朱熹着重对此进行了批评,并基于《左传》详于记事的立场,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春秋思想,形成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讲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的成功典范,它创造了一个理论传播的奇迹.其成功的奥秘究竟何在?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哲学》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而忽视了其取得成功的深层根据,那就是,它抓住了作为时代和人民的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征服人心的内在机理,变外在输入哲学概念和知识为内在的人的"现实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唤起,使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并以"改变世界"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思想酵母,启迪人们找到时代方位,寻求生活目标,获得自我理解,从而在"现实生活过程"
在上诉机构停摆的困局下,部分WTO成员达成《依据DSU第25条的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创设了临时上诉仲裁机制.MPIA不是国际条约,而是符合DSU第25条的上诉机构程序的替代.它依循上诉机构程序,又尝试针对上诉机构改革中的若干焦点问题,特别是超时和审查范围问题,作出制度设计尝试.尽管作为新生事物,临时上诉仲裁机制在参加成员、程序启动、经费和秘书支持等方面面临困难,但鉴于临时上诉仲裁机制功能的重要性和制度的创新性,临时上诉仲裁实际运作后会吸引更多成员的加入和适用,运作中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前景
我国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映出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具有反应迅速、因地制宜、成本较低等优势。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社区应急志愿者在概念界定、参与机制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存在缺失。影响参与社区安全治理的核心因素有七项,按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奉献意识”“社会激励”“身份认同”“情感体验”“物资保障”“爱国主义”及“道德意志”;次核心因素有六项,按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感恩之心”“乐观积极”“家庭激励”“学习动机”“制度保障”及“管理保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社区应急志愿者的日常服务之中,彼此间绝非割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为实现"六保""六稳"目标,地摊经济发展政策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但它面临的技术管理和行业竞争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供需理论分析地摊经济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DID模型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地摊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SWOT分析,提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小企业地摊经济创新发展策略.新发展格局下地摊经济为中小企业的生存、突围、成
内国法域外适用的核心在于内国立法管辖权如何在域外得以确认和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超越了传统国际私法上冲突规范的功能和方法路径,应当在宏观管辖权规则体系下,运用执行管辖权为相关保障的体系化逻辑,以立法管辖权合理拟制为基点,以司法管辖权确定行使为切入点.应注意到内国法域外适用的领域往往与他国管辖利益有所关联并容易引发关注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类型法律关系自身属性及所涉内国法域外适用的需求出发,在对相关利益需求予以平衡取舍、顾及国际法准则及礼让互惠等考量的基础上对诸种管辖权进行确立与行使.
没有县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大国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了基础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无从实现.面向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的水平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重申城乡社会学这一传统可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面对来自流动化、市场化、金融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县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因县施策与分类治理、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着力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文艺发展道路的早期探索实践表明,从最初倡导文艺大众化到明确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逐渐形成"人民文艺",到最终围绕"文艺和人民"的关系,在凸显文艺的政治向度中,初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因为成功处理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使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航标和锚定,从而夯实了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的第一层主要内涵和价值诉求.这条道路保障了新文艺在新人新道德新话语和国家艺术想象中始终高扬文艺的人民性,推动文艺发展在守正与创新的价值诉求中走上文艺的正途,在创作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其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艺创作者,提出并阐述了许多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需要的具体要求.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四项内容,是支撑其整个文艺论述的四梁八柱,是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根本要求,为创作优秀作品、多出文艺精品指明了出路和办法,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份定位、繁荣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风险社会是对传统治理秩序的解构及重构.面对公共卫生危机的风险特性及其衍生的次生风险,社区仍暴露出治理风险意识缺位、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治理机制衔接不畅以及治理应急能力缺乏等四重风险.要真正防范和规避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风险,社区治理需完成从管理嵌入型向共同体内化型治理意识转变,从单向问责型向风险共担型治理主体转变,从行政管制型向德法并济型治理机制转变,从传统应急型向专业预警型治理能力转变,进而形成"风险识别—精准防控"风险规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