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学生们渐远的身影,不禁想起自己职业成长道路上的4位恩师。钱理群先生有一篇文章,是“漫谈大学之大”,想想自己的每一位恩师,何尝不“大”,大到一个教诲足以影响我的一生。所以,我想随着思绪跟大家分享“吾师之大”,算是对自己过往的梳理,更是鞭策。
一、吾师之大,大在技艺精湛的教学功底
1993年秋天,在洒满银杏叶的校园里,师从苏世荣老师的我开始了崭新的教学生涯。听苏老师讲课,只见苏老师不急不慌,与学生有说有笑,一会儿就下课了。而我上课,生怕讲不完,紧赶慢赶,一会儿就讲完了,结果离下课还有很久。学生看着我:“老师,您以光速把课讲完了。”
几节课下来,苏老师微笑着把我叫到身旁:“你知道,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一个头脑,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多两少,多动脑,少说话,少写板书。”苏老师的这两句话,耐人寻味。我边琢磨边实践,发现只有我少说少写多动脑,才能让学生多说多写多动脑。苏老师的这两句话,影响了我后面24年的教师生涯。我谨遵恩师教诲,一直坚持“教师少学生多”的原则,手书板书,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影逐渐普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黑板,我仍然坚持用粉笔写板书。这让我不论在什么条件和境况下都可以上课,哪怕教室里突然停电、投影一黑,我的课依旧生动。恩师已经离开了我很多年,但感念常在。
二、吾师之大,大在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2003年,也是秋天,我跟教研组长金仲鸣老师同一个年级授课。只要有教学比赛等活动,金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参加。一次活动,要求写论文。我兴高采烈地写,写完了改,改到满意了,呈给金老师,以为肯定会得到表扬,没想到金老师看后,只给我批了一句话:好的论文,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
虽然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老师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决定先把凑字数的部分删掉,结果一删,吓我一跳,原来4600多字的论文,按照“多一个字嫌多”的标准进行删减后,只剩1600字了,难怪金老师不予置评呢。
等我按照“少一个字嫌少”的要求再看论文的时候,发现论文的论点不够聚焦、论据不够充分。于是我在教学中边研究、边补充、边提炼,直到把论点澄清、论据补充完整,然后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翻来覆去地修改,直到最后连“的、地、得”都检查好几遍没有错误了,我才再次拿给金老师看。这回金老师看完,依旧没有做任何评价,只说了一句:“除了参赛,还可以投稿给《化学教育》。”虽然跟上次一样,还是淡淡的一句话,但这两句话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两个世界,第一次,金老师批评我是教学研究的门外汉;第二次,金老师不仅肯定了我的论文,还鼓励我积极投稿,要知道,《化学教育》可是体现了国内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两个月的时间,恩师只提了一个要求,却点明了我该如何做教学研究、如何写教学论文。当我的论文参赛获奖、投稿被录用的时候,我终于明白,金老师指导我的何止是论文,更是一丝不苟的教学研究态度和精神。
三、吾师之大,大在静待花开的教育情怀
2014年,有机会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常回家看看”,而且可以跟着敬爱的王磊老师学习,这让我欣喜万分。
但事实远非想象得那么美好……一边担任高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超负荷工作,一边参加培训学习,再加上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实成了王老师约我们3个学员见面,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只好硬着头皮去见王老师。见了面,只能把平日的做法变成想法向老师汇报。王老师每次都是耐心地、一点点地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研究思路。每次见面结束,我们都是长舒一口气,这回总算“挨”过去了,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整理,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景。但几乎每次都是阵痛,等一回到现实的工作中,像陀螺一样地转起来,王老师梳理好的思路就被时间慢慢地抹去了,然后再见面,再梳理,再陀螺,再抹去……
等我们“挨”完第三次见面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问:“王老师真的不知道咱们没做准备吗?”“怎么不知道?王老师肯定知道,只是王老师从不说破就是了。”面对王老师一次次耐心认真地梳理和指导,我们三个心里别提多愧疚了,尤其几乎每次都是从头来过,可王老师从来没批评过我们,反而特别地理解我们,不断地定期提醒、督促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情怀啊。我们深刻反思检讨自己,决定不再让王老师失望。从那以后,我们不论平时工作多忙,一定在跟老师见面前做好准备。王老师以她“静待花开”的情怀改变了我们,潜移默化地指导我们如何面对教育和教学,大师风范尽在无形之中。
四、吾师之大,大在荣辱不惊的人生哲学
2015年年底,我们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习。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上大学时的教法老师、现任院长王建成。时光穿梭,聆听着王老师介绍办学过程,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二十多年前,校园里王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和青涩的我们。
王老师“为什么成为名师,怎么成为名师?”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王老师说:“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首先需要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名师一定是内心充满激情,同时又是对现实淡定从容、宠辱不惊的人,只有自己的人生精彩才可能培养出人生精彩的学生。”
校园里依然烟雨蒙蒙,访学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和感悟仍在延续,“内心充满激情,外表淡定从容,遇事宠辱不惊”……这是怎样的人生哲学?二十多年前王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引导我们如何成为老师;二十多年后王老师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引导我们如何成为名师。草木虽有枯荣,但师恩似水长,无论身居高远,桃李永绽芬芳。
银杏叶落,又是一个毕业季。这一季,我们为期两年的培训就要结束了,离开母校之际,回首往事,师恩难忘。吾师之大,大在厚德载物,大在无声无形,大在历时长久,我们会走得更沉潜、更深远。
(本文系“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论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一、吾师之大,大在技艺精湛的教学功底
1993年秋天,在洒满银杏叶的校园里,师从苏世荣老师的我开始了崭新的教学生涯。听苏老师讲课,只见苏老师不急不慌,与学生有说有笑,一会儿就下课了。而我上课,生怕讲不完,紧赶慢赶,一会儿就讲完了,结果离下课还有很久。学生看着我:“老师,您以光速把课讲完了。”
几节课下来,苏老师微笑着把我叫到身旁:“你知道,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一个头脑,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多两少,多动脑,少说话,少写板书。”苏老师的这两句话,耐人寻味。我边琢磨边实践,发现只有我少说少写多动脑,才能让学生多说多写多动脑。苏老师的这两句话,影响了我后面24年的教师生涯。我谨遵恩师教诲,一直坚持“教师少学生多”的原则,手书板书,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影逐渐普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黑板,我仍然坚持用粉笔写板书。这让我不论在什么条件和境况下都可以上课,哪怕教室里突然停电、投影一黑,我的课依旧生动。恩师已经离开了我很多年,但感念常在。
二、吾师之大,大在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
2003年,也是秋天,我跟教研组长金仲鸣老师同一个年级授课。只要有教学比赛等活动,金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参加。一次活动,要求写论文。我兴高采烈地写,写完了改,改到满意了,呈给金老师,以为肯定会得到表扬,没想到金老师看后,只给我批了一句话:好的论文,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
虽然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老师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决定先把凑字数的部分删掉,结果一删,吓我一跳,原来4600多字的论文,按照“多一个字嫌多”的标准进行删减后,只剩1600字了,难怪金老师不予置评呢。
等我按照“少一个字嫌少”的要求再看论文的时候,发现论文的论点不够聚焦、论据不够充分。于是我在教学中边研究、边补充、边提炼,直到把论点澄清、论据补充完整,然后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翻来覆去地修改,直到最后连“的、地、得”都检查好几遍没有错误了,我才再次拿给金老师看。这回金老师看完,依旧没有做任何评价,只说了一句:“除了参赛,还可以投稿给《化学教育》。”虽然跟上次一样,还是淡淡的一句话,但这两句话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两个世界,第一次,金老师批评我是教学研究的门外汉;第二次,金老师不仅肯定了我的论文,还鼓励我积极投稿,要知道,《化学教育》可是体现了国内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两个月的时间,恩师只提了一个要求,却点明了我该如何做教学研究、如何写教学论文。当我的论文参赛获奖、投稿被录用的时候,我终于明白,金老师指导我的何止是论文,更是一丝不苟的教学研究态度和精神。
三、吾师之大,大在静待花开的教育情怀
2014年,有机会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常回家看看”,而且可以跟着敬爱的王磊老师学习,这让我欣喜万分。
但事实远非想象得那么美好……一边担任高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超负荷工作,一边参加培训学习,再加上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实成了王老师约我们3个学员见面,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只好硬着头皮去见王老师。见了面,只能把平日的做法变成想法向老师汇报。王老师每次都是耐心地、一点点地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研究思路。每次见面结束,我们都是长舒一口气,这回总算“挨”过去了,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整理,下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景。但几乎每次都是阵痛,等一回到现实的工作中,像陀螺一样地转起来,王老师梳理好的思路就被时间慢慢地抹去了,然后再见面,再梳理,再陀螺,再抹去……
等我们“挨”完第三次见面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问:“王老师真的不知道咱们没做准备吗?”“怎么不知道?王老师肯定知道,只是王老师从不说破就是了。”面对王老师一次次耐心认真地梳理和指导,我们三个心里别提多愧疚了,尤其几乎每次都是从头来过,可王老师从来没批评过我们,反而特别地理解我们,不断地定期提醒、督促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情怀啊。我们深刻反思检讨自己,决定不再让王老师失望。从那以后,我们不论平时工作多忙,一定在跟老师见面前做好准备。王老师以她“静待花开”的情怀改变了我们,潜移默化地指导我们如何面对教育和教学,大师风范尽在无形之中。
四、吾师之大,大在荣辱不惊的人生哲学
2015年年底,我们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习。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上大学时的教法老师、现任院长王建成。时光穿梭,聆听着王老师介绍办学过程,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二十多年前,校园里王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和青涩的我们。
王老师“为什么成为名师,怎么成为名师?”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王老师说:“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首先需要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名师一定是内心充满激情,同时又是对现实淡定从容、宠辱不惊的人,只有自己的人生精彩才可能培养出人生精彩的学生。”
校园里依然烟雨蒙蒙,访学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和感悟仍在延续,“内心充满激情,外表淡定从容,遇事宠辱不惊”……这是怎样的人生哲学?二十多年前王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引导我们如何成为老师;二十多年后王老师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引导我们如何成为名师。草木虽有枯荣,但师恩似水长,无论身居高远,桃李永绽芬芳。
银杏叶落,又是一个毕业季。这一季,我们为期两年的培训就要结束了,离开母校之际,回首往事,师恩难忘。吾师之大,大在厚德载物,大在无声无形,大在历时长久,我们会走得更沉潜、更深远。
(本文系“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论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